哪些類型的公訴案件可以和解

2021-01-07 都律師講案件

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刑事案件也可以進行和解,但並非所有的公訴案件都可以進行和解,並且公訴案件中是要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即使當事人雙方達成和解,也不一定能讓被告人免除刑事責任。

可以和解的公訴案件範圍包括以下內容

一、屬於法定的可和解的案件類型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八條,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關於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侵犯財產犯罪兩類犯罪的罪名,並且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其中,民間糾紛根據《民間糾紛處理辦法》第三條規定,指公民之間有人身、財產權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糾紛。因此,實踐中常見的婚姻、家庭、鄰裡等民間矛盾引發糾紛涉及犯罪的,可視為上述第一項規定的因民間糾紛引起的犯罪。

並且,即使案件類型滿足上述法條的規定,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該規定適用和解。

二、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

根據《高法解釋》第四百九十六條,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規定的公訴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當事人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可以主持雙方當事人協商以達成和解。

相關焦點

  • 這些類型的涉案民營企業家,可以不批捕不公訴
    民營企業的數量多了,那麼一些涉民營企業的案件也逐漸增多。雖然這種案件增多並不是什麼好事,但是這種現象卻是不可避免的。畢竟有利益的地方就少不了糾紛,只要有糾紛就會有涉民營企業的案件發生。按照以往的情況,等待這些涉案民營企業家的將會是被起訴,然後再是被批捕,就徹底失去了自由!而其背後的民營企業也會因為這些事情受到輿論波及,一個搞不好就會破產或者倒閉!
  • 刑事案件和解後,是否還會坐牢
    刑事和解是刑事訴訟法修改後,對特定案件的新的規定,針對這些特定的刑事案件可以像民事案件一樣通過雙方溝通的方式來解決這個事情,不同的是民事案件可以按照當事人的意志作為最終結果,刑事和解後,還需要相關部分處理後續事宜,刑事和解後,犯罪分子是否還需要坐牢的問題,這個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刑事案件和解後到底用不用再坐牢了
    想弄清楚刑事和解後犯罪分子還需不需要坐牢的問題,我們的先弄明白刑事和解到底是個啥,需要符合哪些條件,對定罪量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只有弄明白了這些問題,我們才能真正了解這個解決問題方法的真正意義,以及是否還需要坐牢的問題,在這裡小編首先要告訴大家,刑事和解並不意味著刑事部分責任的不再承擔,也就是說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坐牢,這個還需要看具體的案情和條件
  • 刑事公訴案件可轉為自訴案件的8種情形
    刑事公訴案件,亦稱公訴案件,是指由各級檢察機關依照法律相關規定,代表國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提起訴訟的案件。刑事訴訟中的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審查的案件,以及對於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已涉嫌構成犯罪,依法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從而提請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的訴訟活動。這是法律賦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訴訟權利,通常稱為"公權"。一、公訴轉自訴有哪些案件?
  • 哪些案件,檢察院不得批准逮捕或者提起公訴
    檢察院的權限非常廣泛,其中的一項權限就是對於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進行審查,決定是否逮捕、起訴或者不起訴。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檢察院在審查案件的時候,如果發現案件存在不符合逮捕或者不符合起訴的情形的時候,會依法退回公安機關的。畢竟檢察院是法律的監督機關,同時這也是法律賦予的權力。有人可能會問,哪些案件檢察院不會批准逮捕,或者不予起訴呢?
  • 什麼是刑事和解?刑事和解是私了嗎?
    一、什麼是刑事和解所謂的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後,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和解的後果未必就是不起訴,有可能是從輕減輕刑事責任。
  • 完善公訴案件審查報告彰顯庭審預案功能
    通過完善審查報告的寫作思路、寫作方式,可以更好彰顯其庭審預案功能,促進審查起訴與出庭公訴的無縫對接,從整體上提升公訴工作質效。第一,審查報告應更加注重釐清案件事實、提煉爭議案情,便於與法庭訊問有效銜接。無論是庭前審查起訴,還是出庭公訴,查明事實是公訴人的基本職責。
  • 被告人不認罪案件出庭公訴要講究方法
    出庭支持公訴,是檢察機關公訴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效果如何直接影響案件辦案質量。特別是隨著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給出庭支持公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對於被告人不認罪案件,出庭支持公訴工作更是面臨嚴峻挑戰。
  • 哪些案件不用經過公安和檢察院,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大家都知道一般刑事案件都是先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偵查後移送檢察院提起公訴,再由法院判決定罪,這種稱為公訴案件。但實際上還有另一種自訴案件,可以不用經過公安和檢察院,被害人自己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定罪處罰。自訴案件是指被害人或他的法定代理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 公訴案件是指派律師還是需要自己請律師?
    ,還是公訴案件,想找個律師為自己辯護,是由相關機關指派律師還是自己請律師?  一、什麼是公訴案件?  所謂公訴案件,是指由各級檢察機關依照法律相關規定,代表國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提起訴訟的案件。公訴案件中犯罪行為的性質一般來說比較嚴重,對社會的危害性也比較大。  除了公訴案件,刑事案件中還有一類自訴案件。公訴案件是由國家公訴機關即人民檢察院提起的。而自訴案件是由被犯罪行為侵害的公民、個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近親屬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
  • 從被舉報到落馬 官員貪腐案件都有哪些程序要走?
    官員落馬的新聞出現得愈加頻繁,新聞中的「被帶走調查」「立案調查」「雙規」「公訴」等詞亦多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這些詞究竟有什麼含義,貪腐案件調查都要走哪些程序?  一般來說,官員從被舉報到落馬要經過5個步驟:  1.
  • 【第737期】批准逮捕、提起公訴案件情況公布
    7月13日至7月17日 批准逮捕案件 提起公訴案件 1、被告人裘鑫華、鄒文仙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於2020年7月13日被我院依法提起公訴。
  • 9.21-9.25出庭公訴案件信息
    9.21-9.25出庭公訴案件信息 2020-09-21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訴轉公訴」的刑法法理分析
    經調查發現案件情勢發生了變化,郎某、何某的行為不僅損害被害人人格權,而且經網絡社會這個特定領域和區域得以迅速傳播,嚴重擾亂網絡社會公共秩序,給廣大公眾造成不安全感,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應當以公訴程序予以追究。根據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檢察院建議,2020年12月25日,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分局對郎謀、何某涉嫌誹謗案立案偵查。
  • 談談「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刑事和解制度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九條對公訴案件中當事人和解的規定,因民間糾紛引起,屬《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可以適用刑事和解程序,從寬處罰。
  • 案例解析刑事和解加認罪認罰能否減輕處罰?
    (法條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條規定: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9.從寬幅度的把握。
  • 強姦案和解,不是什麼都能叫「冰釋前嫌」!網友:沒有犯罪了!
    說「冰釋前嫌」更錯,強姦是公訴案件,不是當事人家屬可「私了」的。檢察院一味自我表揚,沒有對受害人及其家人的尊重與同情。人們還想知道,這樁案子背後,有沒有違法?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個名詞解釋:冰釋前嫌:冰釋前嫌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被解除。近義詞有握手言歡、重修盟好。犯錯:漢語詞語,意思是指犯下錯誤;做錯事。
  • 【案件公告】被告人何宏輝涉嫌合同詐騙罪一案被依法提起公訴
    【案件公告】被告人何宏輝涉嫌合同詐騙罪一案被依法提起公訴 2020-03-09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殺人案「雙方和解」?
    @中國之聲9月23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人民檢察院近日通過官方微博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目是《魯山一初中生一時衝動犯錯檢察官介入下雙方冰釋前嫌》,文章涉及一起強姦未成年少女案件,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目前,該案件在法律層面的細節,特別是針對嫌疑人提起公訴的情況,檢察機關還未更多披露。
  • 全市檢察機關對涉黑涉惡案件提起公訴117件1133人
    記者獲悉,截至11月底,全市檢察機關共對涉黑涉惡案件提起公訴117件1133人。據介紹,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西安市檢察機關狠抓辦案質效,全面落實「六清」「六建」工作,及時制定下發《關於推進涉黑涉惡案件辦理打好案件辦理攻堅戰的通知》督促案件辦理進度,9月30日前受理的涉黑惡案件已全部提起公訴,完成了「案件清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