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邂逅 絲路寶藏 ——「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長沙博物館展出實況

2021-02-17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

6月12日,來自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珍藏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古國的192件(套)文物精品,亮相長沙。「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是長沙博物館首個大型國際文物展覽。展覽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日本國駐華大使館、長沙市文旅廣電局指導,日本黃山美術社策劃,長沙博物館、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主辦。

「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展示的文物珍寶,年代自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8世紀,涵蓋希臘彩陶與浮雕、羅馬與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銀器、絲路金銀幣、中亞織錦以及古印度佛教造像等。

為了讓觀眾更好的了解絲綢之路的故事、發現絲路寶藏的魅力,長沙博物館舉辦了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讓大家置身其中,邂逅絲路寶藏。

2020年6月13日,為配合本次展覽,湘城講壇絲路物語系列講座第一講《平山鬱夫與絲路物語》與大家見面,主講人是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李蒲星教授。李蒲星教授帶領大家走進絲路藝術世界,邂逅古老文明。 



6月24-7月18日,每周二至周五,穿漢服去長沙博物館免費看「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  


7月4日,湘城講壇絲路物語系列講座第二講《由平山鬱夫先生的收藏解析犍陀羅藝術》,由清華大學巴基斯坦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犍陀羅項目課題組特聘研究員何平主講。講述犍陀羅藝術的誕生、分類等相關知識,讓觀眾更好了解了絲路之上的犍陀羅藝術。

為領略絲路各國多元文化美麗,感受文化之下充滿生活化的精神傳承,「絲路寶藏之瑜伽物語」活動在長沙博物館舉辦。

展覽還將持續展出至2020年10月8日。各類活動仍在持續推出,敬請關注蒞臨。

相關焦點

  • 「絲路寶藏」特展開幕,首日觀眾...
    6月13日,長沙博物館大廳熙熙攘攘,觀眾們拾階而上,直奔展廳。當天,「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開幕,首日觀展人數破千。來自絲路沿線17個國家的珍貴文物,與長沙市民有了第一次美好的遇見。王賢是一位初中生。趁著周末,他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博物館觀展。
  • ...阿富汗金王冠、犍陀羅佛造像,192件(組)文物在長沙博物館開箱點交
    阿富汗金王冠、伊朗牛形來通、犍陀羅佛造像……當天下午,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與長沙博物館進行文物點交,一件件閃爍著文明與歷史光芒的文物接連亮相,令工作人員與媒體記者讚嘆不已。據長沙博物館副館長李歷松透露,6月13日,「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將如期開幕。
  • 絲綢之路的文明邏輯
    ▲長沙博物館外景及特展幕牆廣告 /朱宇攝上周末是我第6次購票前往長沙博物館,觀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幕的這個展覽是長沙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引進的首個外展,展覽中的192件組文物都是從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中精選出來的珍品。這個展覽自2017年由黃山美術社引進中國,先後在敦煌研究院、國家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洛陽博物館、深圳博物館展出,長沙博物館是第7站。
  • 平山鬱夫的絲路寶藏
    犍陀羅佛教藝術[M].烏魯木齊: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1999.[2]平山鬱夫繪, 葉渭渠譯. 平山鬱夫全集[M].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3]宮治昭著, 李萍譯. 犍陀羅美術尋蹤[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6.[4]平山鬱夫. 悠悠大河:我的藝術朝聖之旅[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8.
  • 長沙2場展覽+1場音樂節 值得一去
    1、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長沙開展 12日上午,「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在長沙博物館特展一廳預展,來自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珍藏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古國的192件(套)文物精品驚豔亮相
  • 再現海上絲綢之路輝煌!新加坡華人女作家張露《絲路江心鏡》首發
    CFIC導讀 ◆今年是中新建交30周年,作為重大文化交流項目,"黑石號"寶藏從新加坡遠航至上海,在上海博物館巡展。《絲路江心鏡》作為獻禮之作,關注著亞洲文明與世界文化交融。
  • 平山鬱夫與犍陀羅
    12月去國家博物館看了「平民情懷——平山鬱夫藏絲路文物展」,就在心裡一直默默嘀咕,這麼大的收藏家怎麼能叫平民呢?
  • 春華秋榮 | 從《絲路山水地圖》到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絲路山水地圖(局部)許榮茂先生熱心公益,關注中國傳統文化,長期以來致力於絲綢之路主題文物和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的收藏。在2019年更是成立了世茂文化公司,計劃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打造一座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博物館,宣傳燦爛的海絲文化。
  • 「山高水長 物象千年——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與交流」展在川博開幕
    適逢四川省與日本山梨縣締結友好關係35周年之際,12月29日,四川博物院與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共同推出了「山高水長 物象千年——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與交流」展。展覽展出了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和陝西歷史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西安博物院、吐魯番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等7家參展單位的精品文物共計294件(套),展現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與絲路魅力。
  • 【悅讀薦書】西安出版社:《絲路物語》系列叢書(第一輯)
    內容簡介:說到博物館和它們的館藏文物,不能不把眼光聚焦於絲綢之路。人類社會交往的渴望推動了世界文明間的相互交融和滲透,中原文明與亞、歐、非三大洲的古代文明很早就發生接觸,相互影響,相互交流。
  • 巴黎世家展、首屆「絲綢之路」周 2020中國絲綢博物館精彩繼續
    這便是將在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展出的 「巴黎世家:型風塑尚」展,據了解,此次展覽由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呈現,將展出102套/組巴黎世家相關展品,年代主要集中在其設計鼎盛時期的1950-1960年。本次展覽也是其全球巡展的最後一站。巴黎世家先生備受香奈兒以及紀梵希等同時代大師尊敬,以出眾的工藝、創新的布料以及大膽前沿的剪裁,為20世紀後半葉時尚的現代性發展奠定了基調。
  • ...的動植物、兵團革命文物……2021年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大展劇透來了
    今年,乾隆色譜展要來了,還記得那年《延禧攻略》開播時對所謂莫蘭迪色的探討嗎,今年2.0版來了。今年,國絲還要開一個兒童博物館,就在絲路館一樓。另外,「國絲漢服節」繼續,「絲路之夜」也將回歸。廢話不多說,趙豐館長的劇透時間到。
  • 電視劇《崑崙·絲路寶藏》開機儀式在張掖市舉行
    中國張掖網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記者 楊靜文)11月16日,電視劇《崑崙·絲路寶藏》開機儀式在張掖賓館舉行。市委書記楊維俊,甘肅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石培文出席並為電視劇《崑崙·絲路寶藏》揭機。市領導關堯、趙立香、楊成林、於永梅、王光寅,甘肅文旅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馬建林,甘肅金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維豐,電視劇《崑崙·絲路寶藏》總製片人阮欣及甘肅省綠色生態文旅產業基金執行合伙人李美燕等出席。
  • 圍觀丨專門為古絲路集市建造的博物館長啥樣?
    大唐西市博物館是古絲綢之路上唯一的集市類遺址博物館,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非國有國家一級博物館。大唐西市博物館館長王彬介紹,博物館館區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1萬平方米,其中遺址保護面積0.25萬平方米。館藏文物2萬餘件,上起商周,下迄明清,以承載盛唐文化、絲綢之路文化、商業文化的西市出土文物為主。
  • 新加坡華人女作家上海首發《絲路江心鏡》
    崔瑜 攝新加坡華人女作家上海首發《絲路江心鏡》 展開海上絲綢之路壯美畫卷中新網上海12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1200年前,從中國南海出發的「黑石號」,裝載著經由東南亞運往印度及北非的貨物,沉沒於印尼海域。當下,「黑石號」寶藏從新加坡來到上海,正在巡展。
  • 一百個博物館精品展覽,一定要看!
    21 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崙——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 34 從地中海到中國—— 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
  • 中文國際期刊《絲路藝術》創刊,聚焦絲路藝術考古、圖像研究
    絲路研究中文國際期刊《絲路藝術》創刊號在此舉行首發儀式,同時發布的還有「絲路譯叢」三本。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美國亞洲學會會員徐文堪,《絲路藝術》執行主編、中國美術學院著名藝術家洛齊,《絲路藝術》編委、《絲路譯叢》譯者毛銘作為嘉賓出席了此次發布會。
  • 甘肅地圖為啥又細又長 ,絲路文化因何冠絕天下?
    甘肅是古絲綢之路的黃金段,甘肅博物館館長俄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人所說的絲綢之路是指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來鑿空並且開通的,過去以長安為起點,經過甘肅、新疆到中亞和西亞,並且連接到了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而西方視角下的「絲路」是等待神秘的東方打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