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世家展、首屆「絲綢之路」周 2020中國絲綢博物館精彩繼續

2021-01-19 浙江在線

2020-01-11 11:0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俞吉吉 攝影 魏志陽 通訊員 樓航燕

傳統與時尚,一直是西子湖畔的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兩大金名片,新的一年,這家享譽海內外的專題型博物館又有些什麼樣的好展覽、好活動呢?在1月10日的新年媒體見面會上,中國絲綢博物館對外公布了2020年的展覽計劃和社教活動,可以稱得上是驚喜不斷、亮點紛呈。

前不久剛落下帷幕的迪奧展,想必已讓不少人眼前一亮,對大師之作一飽眼福,也進一步走近了大師的傳奇一生,是不是還看得不過癮,或是還沒來得及看?好消息是,又一場重磅的國際時尚展將在3月登場了。這便是將在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展出的 「巴黎世家:型風塑尚」展,據了解,此次展覽由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呈現,將展出102套/組巴黎世家相關展品,年代主要集中在其設計鼎盛時期的1950-1960年。本次展覽也是其全球巡展的最後一站。巴黎世家先生備受香奈兒以及紀梵希等同時代大師尊敬,以出眾的工藝、創新的布料以及大膽前沿的剪裁,為20世紀後半葉時尚的現代性發展奠定了基調。展覽除展示巴黎世家先生親自參與的服裝設計、帽子設計以外,還囊括了30餘件受其影響及啟發的當代設計師作品,包括三宅一生、亞歷山大·麥昆、聖羅蘭等國際一線大牌設計師作品。展覽不僅將呈現服裝設計的成果,更將開創性地以X光片等高科技手段展現服裝內部結構,展示方式很獨特。

圖片由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提供

圖片由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提供

為紀念和慶祝2014年6月22日「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申遺成功這一歷史性事件,每年6月,中國絲綢博物館都會舉辦一場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重磅展覽,2020年的6月19日至6月25日,首屆「絲綢之路周」將在此舉行。展覽有兩個,都各有特色。絲綢之路,這條中西方交流之路為什麼會產生,如何產生,又如何維護等一系列問題將在絲路專題展「眾望同歸: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展上得到呈現,展覽旨在介紹絲綢之路研究的理念與保護的實踐,繼而弘揚絲路之精神內涵。涵蓋歷史上的東西交通路線、李希霍芬時代及其後的學者、UNESCO的五次考察及跨國申遺成功三大板塊,說明絲綢之路從一個學者提出到成為世界遺產的人類共識的過程。文物邀請展「一花一世界:一件文物講述絲路故事」則將視角對準了絲路沿線的文物,將邀請絲路沿線20家文博單位,各送一件文物參展,詳細講述其與絲路相關的故事,做好遺產的保護、活化、傳承,提供讓文物活起來的經典案例,成為絲路周中的互動項目。此外,絲路周上還將發布《2019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年報》,年報將對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進行綜合性梳理,主要包括本年度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大事綜述、陳列展覽、考古發現、學術著作及相關研究等主要內容。

李希霍芬的絲綢之路 國絲館供圖

絲路之夜、絲路之旅、國絲漢服節、全球旗袍日……在新的一年裡,這些社教品牌活動也將如期而至。

2020年,也是中國絲綢博物館一年一度時尚回顧展的第十個年頭,如何來慶祝這個歷史時刻?2020時尚十年回顧展將註定與眾不同。自2011年以來,中國絲綢博物館每年關注中國時尚的發展進程,通過收藏當年的典型服裝和流行面料,梳理代表性時尚指標,剖面式展示當年的時尚生活,策劃了以服裝服飾和面料為中心的年度時尚回顧展。九年來,已收錄入藏國內著名服裝設計師作品、時裝設計大賽獲獎作品、新銳原創設計師作品、時尚商業品牌服飾、家居面料產品等4000多件/套。2020年,中國絲綢博物館將詳細梳理近十年來中國時尚設計的發展變化脈絡,收藏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時裝和流行面料,籌劃舉辦有關十年來時尚教育、時尚設計、時尚產業發展變化的學術論壇,以及大型時裝秀活動,打造一場生動、絢爛的十年時尚文化盛宴。

作為每年的跨年展或者春節假期中的展覽,2019年的時尚回顧展也將於今日正式登場了,本次的展覽將做足「新」的文章,新形式、新教育、新國潮、新中式、新材料、新面料、新時代、新生態、新價值……「初·新——2019年度時尚回顧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國絲館供圖

【浙江新聞+】2020年中國絲綢博物館其他展覽一覽

展覽名稱:島夷卉服:Barbara捐藏

展覽時間:2020年1月1日-3月29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修復展示館二樓

展覽內容:2016年,居住在中國香港的芭芭拉·帕克女士把自己在過去30年裡從亞洲不同地區收集的128件帽子捐贈給了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從芭芭拉的帽子藏品中精選了66件,從帽子的來源、材料、工藝技法和文化故事進行解讀。配合地圖、旅遊紀念品、圖表、材料樣本,以突出它們的來源和出處。在這個展中,可以看到來自中國、不丹、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緬甸、印尼、柬埔寨、寮國、越南等國家的帽子,材質涵蓋了禾杆、露兜樹葉、棕櫚樹纖維、藤蔓、竹子、葫蘆、椰樹葉、芭蕉樹杆皮、沙草蕨科藤蔓、玉米皮、馬尾毛等纖維材料。通過這些貌不驚人的帽子,讓我們再次思考,人類如何從自然界中汲取靈感而進行創造,文明又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建立的。

國絲館供圖

展覽名稱:戶外纖維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0年5月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園區

展覽內容:國絲館每年會推出一組戶外纖維藝術作品展,創作者為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纖維藝術系的師生,他們會採用各種材料,編織成一件件充滿藝術氛圍的纖維作品。有些是配合展覽主題的,有些是營造園區氛圍的。裝置纖維藝術圍繞絲綢纖維主題,色彩豔麗活潑,互動性較強,深受觀眾喜愛。這些作品讓人沉浸在藝術的世界裡,暢遊在編織的時空中。

展覽名稱:絲玉至衣——時裝藝術國際展2020 中國杭州(暫定)

展覽時間:2020年6月12日-9月12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二樓

展覽簡介:時裝藝術是時裝與藝術的交織互溶,以時裝為載體,以當代藝術為語法,是時尚與藝術的跨界融合,時裝藝術國際展是探索當代藝術邊界的實驗平臺,也是服裝設計及相關行業的時尚盛會。時裝藝術國際展一直注重國際性交流,展覽將邀請中國、韓國、英國、法國、德國、挪威、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作品參展。

國絲館供圖

展覽名稱:19世紀至20世紀俄羅斯民族節日服裝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8日-12月8日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

展覽內容:節日傳統服飾是一種極具象徵意義的文化遺產,體現了人們的審美意識和倫理經驗。在俄羅斯的邊遠地區,直到20世紀中葉傳統服飾一直是節日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許多民族至今仍保留著它的原始意義。

在1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成為擁有代表俄羅斯民族服裝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此次展覽將首次在國內展出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俄羅斯民族節日服裝60餘件/套,包括傳統俄羅斯民族套裝;伏爾加地區、北高加索、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民族服裝;傳統民間藝術典型代表服裝;傳統編織、刺繡裝飾藝術品。這些展品呈現俄羅斯民族節日服裝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展示了18世紀至20世紀俄羅斯傑出的藝術成就。

國絲館供圖

展覽名稱:如詩·2020全球旗袍邀請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8日開展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二樓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修復展示館

展覽內容:本次邀請賽預計邀請美、英、法、韓、日本、義大利、中國(包括港澳臺地區)、東歐及東南亞多國在內的十餘個國家的時尚設計院校學院及獨立設計師設計製作三十餘件旗袍作品。展覽以旗袍為設計主體,「詩歌」為設計思路,啟發發掘時尚設計學院學生的靈感和才能,結合各個國家的傳統面料及設計,創造創新融合的時尚作品。展覽將展示傳統旗袍的新可能性,為傳承及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索新方式。

國絲館供圖

展覽名稱:婚紗藝術展(暫定)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4日-2012年3月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修復展示館二樓

展覽內容:婚紗,現在已經成為普通的嫁衣,所有的新娘都會選擇一件心儀的婚紗,伴隨自己走進婚姻的殿堂。那麼,婚紗的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它是怎麼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形式呢?19世紀以前,少女們出嫁時所穿的新娘禮服沒有統一顏色規格,直到1840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結婚時穿上了中國織錦緞製成的白色禮服,拖尾長達18英尺,並配上白色的頭紗,至此開始身穿白色的婚紗禮服成為了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本次展覽將從館藏西方藏品中挑選精品,以從19th到20世紀婚紗結合當時的文學藝術及道德觀念的等背景的聯繫,展現婚紗在19至20世紀的西方時裝史中的地位及經典設計。

1578712098000

相關焦點

  • ...的動植物、兵團革命文物……2021年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大展劇透來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 每年過年前,中國絲綢博物館都會和媒體們來個約會,劇透新年的大展和活動。1月13日,這場迎新見面會——劇透會,如約而至。用國絲館長趙豐的話說,國絲這些年一直在時尚的道路上一路狂奔,DIOR、巴黎世家展,都是每年的爆款。這是一個被「絲綢」二字耽誤的博物館。
  • 2020絲綢之路周丨「絲綢之路主題展覽策劃與學術研究」策展人研修班公開通知
    為立足全球視野下的絲綢之路,從不同角度分享各自的學術研究成果和策展案例心得,闡述絲綢之路學術研究和展覽策劃之間的關聯。中國絲綢博物館將於2020年6月20日至22日匯聚國內博物館策展從業人員和學員,在中國絲綢博物館(杭州)內召開「絲綢之路主題展覽與學術研究」研修班,誠邀廣大學員參加。
  • 「甘肅文旅杯」2020首屆絲綢之路國際微視頻展閉幕
    10月17晚,「甘肅文旅杯」2020首屆絲綢之路(甘肅)短視頻展暨首屆中國(甘肅)短視頻創作精英挑戰賽頒獎晚會在蘭州市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演播廳閉幕。由現場200多名大眾評審的表決,最終影片《主動失聯》獲得了「甘肅文旅杯」2020首屆中國(甘肅)青年短視頻創作精英挑戰賽」最佳影片」獎。
  • 春華秋榮 | 從《絲路山水地圖》到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絲路山水地圖(局部)許榮茂先生熱心公益,關注中國傳統文化,長期以來致力於絲綢之路主題文物和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的收藏。在2019年更是成立了世茂文化公司,計劃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打造一座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博物館,宣傳燦爛的海絲文化。
  • 2020年9月絲綢行業要聞
    (亞洲紡織論壇) 2020 Intertextile秋冬面輔料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 9月23- 25日, 2020 Intertextile秋冬面輔料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
  • 心動邂逅 絲路寶藏 ——「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長沙博物館展出實況
    6月12日,來自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珍藏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古國的192件(套)文物精品,亮相長沙。「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是長沙博物館首個大型國際文物展覽。展覽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日本國駐華大使館、長沙市文旅廣電局指導,日本黃山美術社策劃,長沙博物館、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主辦。
  • 《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
    央廣網廣州12月4日消息(記者鄭澍)為進一步深化粵港澳之間緊密的合作關係,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共同主辦《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展覽,本次展覽由廣東省博物館、香港藝術館、澳門博物館聯合承辦。
  • 博物館日好展,籌備@武漢2020,首屆希克獎,成都考古新發現
    剛從疫情期間解封出來的博物館們,對於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傾注了極大的心力,僅北京地區就有94項主題活動陸續開展;作為全球首場線下當代藝術盛會,北京畫廊周2020雖然遲到多時,最終克服困難即將全面開啟。很遺憾的是,藝術家、長徵空間前藝術總監肖雄未能等到這一盛會的到來。他的驟然離開讓同行、好友們唏噓不已。再說一個令人期待的好消息。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帶你領略清朝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大家好這裡是「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愛旅遊,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帶你回到清朝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它的最大特點是館藏品全部由中外熱心人士無償捐贈」。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喜歡歷史的遊客都知道古絲綢之路一直都在肩負著中國的文化輸出,從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就已經開始了,人們稱之為「陸上絲綢之路」,主要輸出的是絲綢,故稱之為「絲綢之路」,等到清末十三行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 發展絲綢文化 弘揚絲路文明 聆聽一場絲綢之路上的紡織品對話
    近日,首屆國際絲綢與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在浙江理工大學舉行,以「絲綢之路上的紡織品對話」為主題的研討會,可謂大咖雲集。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丹麥皇家科學與文學學院、美國紡織圖案研究基金會、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英國倫敦大學、牛津大學、華威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荷蘭萊頓大學、印度德裡安貝德卡爾大學、俄羅斯斯塔夫羅波爾考古所浙江理工大學、中國絲綢博物館、浙江大學、東華大學的2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同時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大英博物館、以色列國家文物局的4000餘人在線上觀看了直播。
  • "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展覽開幕
    北京大學將會繼續策劃優質展覽活動,為全社會奉獻絡繹不絕的文化盛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副局長李軍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部分,新疆有著豐富而燦爛的文化,新疆地區的考古工作也持續獲得豐碩的成果,本次特展就是新疆考古工作成果的一次公眾展示。作為今年北京論壇的一部分,希望這次特展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窗口,向公眾展示新疆乃至絲綢之路的文化,為北京論壇的成功舉辦貢獻一份力量。
  •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10月18日山東省博開講
    10月18日14:00-15:30,由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帶來的「承前啟明:朱檀墓出土龍袍在中國服裝史上的地位」專題講座,即日起面向廣大觀眾開啟預約。自9月29日展覽開展以來,很多觀眾已經來到山東博物館打卡了這個網紅爆款展覽。通過這個展覽,觀眾不僅可以觀看那些珍貴的明代服飾,更能通過面料展示、3D數字投影等展區親身體驗服飾的質感和紋飾的華美。
  • 新安縣「2019『中國書法•年展』暨首屆千唐志齋唐楷高峰論壇...
    據悉,由新安縣人民政府聯合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書法出版傳媒集團、河南省文聯以及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19「中國書法·年展」暨首屆千唐志齋唐楷高峰論壇將於9月26日正式開幕,活動為期兩天。
  • 策展人手記:以外銷絲綢為切入點,講述同根同源的粵港澳「三城記」
    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共建人文灣區」的要求,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共同主辦,廣東省博物館、香港藝術館、澳門博物館聯合承辦的「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展覽,於2020年12月4日-2021年4月11
  • 以物述史,解讀長江文明|海上絲綢之路|長江|湖北省博物館|展覽
    連日來,江尾海頭的張家港,因一場以「長江文明與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展覽,吸引了國內文博界眾多專家的目光。此次文物展是』2019中國(張家港)長江文化藝術節暨金秋經貿周上的一項重要活動。據張家港博物館館長錢峻介紹,此次文物展,從「話說長江文明」的角度,從「文明曙光」「青銅時代」「兼收並蓄」「文化勃興」「走向海洋」五個單元,通過來自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四川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江西省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張家港博物館等珍藏的70件文物,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結合多媒體、電子地圖、全景沙盤等手段,深入解讀和詮釋了長江文明對中華文明的影響、長江文明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關聯等一系列學術問題
  • 共享舌尖上的絲綢之路 西安市參加友好城市 西班牙瓦倫西亞「海鮮...
    近日,應我市友好城市西班牙瓦倫西亞市邀請,市委外事辦認真篩選、積極組織我市優秀廚師參加2020「海鮮飯世界盃」活動,通過美食和網絡連接西安和瓦倫西亞兩個友好城市,讓大唐「美食之都」的鮮香穿越「雲端」觸發伊比利亞人的味蕾,實現「雲上」絲綢之路互聯互通。
  • 關注 | 第三屆絲綢之路發展論壇 (首屆)可克達拉城市論壇舉行
    第三屆絲綢之路發展論壇 (首屆)可克達拉城市論壇舉行專家企業家齊聚可克達拉 共謀城市建設和運營之道6月29日,由新疆中正人和投資集團、絲綢之路發展論壇組委會等7家企業和商會發起,由新疆中正人和投資集團、新疆誠和智業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北京中企聯通國際商務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以「『一帶一路』建設與城市競爭力」為主題的第三屆絲綢之路發展論壇
  • 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在南寧落幕,精彩的演出在這裡
    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在南寧落幕,精彩的演出在這裡 2020-12-15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這一年︱2019年博物館展覽:了不起,但還不夠偉大
    >中國絲綢博物館 「絲路歲月:大時代下的小故事」敦煌研究院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時期藝術珍品展」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據國際敦煌項目網站統計數據顯示,從1996年到2018年,全球與絲路主題相關的展覽共有百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