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

2020-12-14 正北方網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筆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作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決策部署,明確要求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民族教育司要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努力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

要全面加強黨對民族地區教育工作的領導。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任務開展工作。堅持從政治上全局上把握民族關係、看待民族教育,立足總體國家安全觀思考把握民族地區教育領域意識形態鬥爭形勢和特點,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謀劃推進民族地區教育改革發展,全面加強民族地區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確保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區各級各類學校不折不扣得到貫徹落實。

要全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做好民族地區工作的長久之策、固本之舉,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意義。要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納入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一體化建設,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貫穿落實到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全過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各族師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切實增強各族師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青少年的心靈深處。要著眼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鞏固義務教育階段三科國家統編教材使用成果,加強民族文字教材管理;堅持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從娃娃抓起,幫助各族學生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到更多科學文化知識,更好融入現代社會,實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認真梳理排查教育領域涉民族因素風險點,防範抵禦宗教極端思想和民族分裂勢力向校園滲透。

要全面提高民族地區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治藏治疆治邊方略,圍繞推進新疆、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教育高質量發展,細化工作實施方案時間表、施工圖、任務書。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改善高寒山區、邊遠牧區義務教育教學條件。全面加強教師培養培訓,精準提升民族地區教師教學能力,組織開發統編教材數字資源、教師用書、學生學習輔助資源,向民族地區免費提供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服務,重點做好三科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支持。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教育」行動,發揮5G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優勢,不斷縮小民族地區與內地教育教學差距。圍繞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支持民族地區完善高等教育體系。提升邊境地區教育戰略地位,制定支持邊境地區教育加快發展舉措,加強教師隊伍和國門學校建設,發揮教育穩邊戍邊重要作用。統籌內地與邊疆民族地區人才培養,總結評估內地民族班辦班成效,更加注重內地民族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內地班管理制度,深入推進混班教學混合住宿,加強內地班骨幹教師和管理人員培訓。堅持改革創新,推進高校民族預科教育和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計劃改革,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共建共享,完善教育對口支援工作機制,持續做好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加強東中部省市職教集團、本科職業院校對口支援工作協調推進,推動「團隊式」對口支援高校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加大特殊困難群體幫扶,鞏固教育脫貧工作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要全面加強自身隊伍建設。突出政治能力建設,配優建強司處級幹部隊伍,踐行忠誠乾淨擔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深刻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講政治原則、講政策策略、講法治規範。既要反對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對敵對勢力的幹擾破壞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保持戰略定力,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堅持系統觀念,著眼國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團結大局,系統梳理各項教育政策,深入研判部分地區存在的工作偏差和有關利益群體情況,增強政策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民族地區的具體指導。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踐行一線規則、尊重基層首創,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政治能力、改革攻堅能力和群眾工作能力,狠抓工作責任落實,以實際行動迎接建黨100周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朱小)

[責任編輯:辛永紅]

相關焦點

  • 教育擴展、人力資本對民族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
    :第一,在教育擴展進程中,政府施力於民族地區的優惠政策使民族地區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幅提高,增幅超過非民族地區,地區差距減小;第二,教育擴展使得小學及以下教育水平人口比重下降,初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人口比重提升,在民族地區雖然前者下降更多,但後者在提高方面落後明顯;第三,各地區人力資本密度均有提高,民族地區人力資本密度由4.94%提高到16.05%,但與非民族地區相比仍然較低,且差異呈擴大態勢;第四,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對全國和地區人均
  • 雲南省民族地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路徑探析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2020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農村、鄉鎮學生對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優質高中學校緊缺。雲南省教育廳公布的2018年省一級高(完)中教學質量評價結果顯示,排名靠前的10所學校,有8所位於昆明市,另有兩所分別位於曲靖市和臨滄市。昆明、曲靖等市近年來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相對較快,而綏江縣、箇舊市、廣南縣等民族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相對落後,被批評與警告,可見各地區之間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存在較大差距。
  • 曲靖:民族教育取得長足發展
    民族教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把發展民族教育作為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優先發展,重點保障,切實解決了一些民族教育所面臨的特殊困難和突出問題,保障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群眾受教育權利,民族教育取得長足發展,為少數民族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 新時代民族地區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的審視與思考
    今年是我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迫切需要提高廣大勞動者素質,更迫切需要構建完善的勞動教育體系。當前,民族地區勞動技術教育的突出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民族地區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經濟發展現實狀況需要大量合格勞動者(需求側),與勞動技術教育無法在民族地區有效開展起來(供給側)的矛盾。二是民族地區勞動技術教育的開展,與民族地區學生的需要、民族地區教育適切性的矛盾。三是勞動價值觀念教育、科學技術訓練和理論聯繫實際的任務,如何統一在民族地區的勞動技術教育之中。
  • 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
    然而,由於歷史、自然等原因,民族教育發展仍面臨著一些特殊困難和突出問題,整體發展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較大。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力爭到2020年,民族地區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及主要指標接近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各級各類教育質量顯著提高,服務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能力顯著增強。
  • 正確提高太極拳水平和質量改進的初探
    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他對世界質量管理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享譽全球。戴明學說對國際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有著重要的影響。戴明的學說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理論基礎,對提高產品、工作質量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同樣對提高太極拳水平有很高的指導價值。
  • 中國民族教育發展提速 2020年接近或達到
    《決定》指出,新時期我國民族教育工作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民族地區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及主要指標接近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    近年成績顯著 但整體發展滯後    8月18日召開的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距上一屆會議已相隔13年。在此期間,我國的民族教育工作取得了許多成績。
  • 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培養:從教育起點公平到教育過程公平
    少數民族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高等教育優惠政策給少數民族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入學機會,進入大學後,高校幫助少數民族學生縮小與其他學生的學業水平差距,提高其綜合素質,是少數民族學生從獲得教育機會公平到獲得教育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的實現。本文從少數民族學生培養的角度來談學生學業水平的提高。
  • 免費職業教育計劃 惠及8萬餘民族地區家庭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姑娘扎西祝瑪從小家庭貧困,初中畢業時一度面臨輟學,四川實行的「9 3」免費教育計劃,讓她有機會接受3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由此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數據顯示,近年來已有8萬餘個民族地區家庭受益於這一免費職業教育計劃。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十三五」時期,我國職業教育取得豐碩成果,其中一大亮點就是在服務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阿拉坦倉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校長) :大力支持民族地區高端人才引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繼續在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上走在前列。民族教育是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礎,《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下發以來,民族地區民族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然而,相比內陸、沿海地區,民族地區高校碩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佔比仍相對較少。
  • 大力推進智慧課堂建設努力提高課堂質量———五河三中教育集團...
    為進一步推進智慧課堂建設,努力提高課堂質量,12月7>日上午,五河三中教育集團召開了智慧課堂推進會,會議分別在南北校區同步進行。會上,五河三中教育集團王秀猛副校長就近期我校智慧課堂使用情況做了介紹,並積極號召全體教師要通過各科教研活動深挖智慧課堂的使用,通過集體智慧促進課堂效果的提升,王校長作出具體的要求:每位老師每天的備課時間必須達到規定時間,課堂上要能夠熟練的與學生互動,每節課後要布置恰當地作業並及時批改
  • 教育部副部長陳希:高職教育須著重提高質量
    本報杭州9月13日電(記者李劍平)今天(13日),教育部在浙江杭州召開全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工作會議
  • 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成效、經驗與挑戰
    為了確保脫貧質量和防止返貧,有些民族地區已經著手拿出可行辦法,切實加強對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群體的政策支持。同時也開始針對非高標準脫貧戶和非貧低收入戶探索建立「政策扶持+醫療保障」為主的精準防貧機制。
  •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強烈,各種需求加快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高轉變,從實物消費為主向更多服務消費轉變,從模仿性、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轉變。只有不斷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才能滿足人民對更優質商品、更好教育、更舒適居住條件、更高水平醫療衛生服務、更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濱州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發展水平評價標準編制工作會議在濱州職業...
    濱州訊 12月6日,濱州市幼兒園教育質量發展水平評價標準編制工作會議在濱州職業學院培訓中心舉行。濱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楊寶劍、濱州職業學院副院長李明月、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劉秀清出席會議並講話。
  • ...貴州民大校長王林:辦特色鮮明的民族教育 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中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全面提升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素養和水平
    為了推動和促進北京市中學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廣泛開展,由北京市教委基教二處、北京市民宗委民族一處共同組織,由北京市昌平區教委、昌平區第二中學承辦的北京市第五屆「民族杯」中學教師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進課堂教學大賽於近日落下帷幕。據了解,本次大賽歷時兩個多月,參賽學校37所,參賽教師178人,比賽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 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新時代青年要珍惜韶華、努力學習、勇於創新、永久奮鬥,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和事業需要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成為堪當大任、能做大事的優秀人才。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為推進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 教育部:與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四川省共建西昌學院已在會籤中
    教育部與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四川省共建西昌學院,旨在促進西昌學院面向涼山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快學校改革發展步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水平、社會服務能力,將西昌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努力建設成為民族地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基地,為涼山脫貧奔康以及可持續發展、國家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 努力推動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讓全省人民共享高質量轉型發展成果
    核心閱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提出了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的重大任務,為進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