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筆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作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決策部署,明確要求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民族教育司要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努力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
要全面加強黨對民族地區教育工作的領導。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任務開展工作。堅持從政治上全局上把握民族關係、看待民族教育,立足總體國家安全觀思考把握民族地區教育領域意識形態鬥爭形勢和特點,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謀劃推進民族地區教育改革發展,全面加強民族地區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確保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區各級各類學校不折不扣得到貫徹落實。
要全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做好民族地區工作的長久之策、固本之舉,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意義。要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納入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一體化建設,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貫穿落實到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全過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各族師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切實增強各族師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青少年的心靈深處。要著眼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鞏固義務教育階段三科國家統編教材使用成果,加強民族文字教材管理;堅持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從娃娃抓起,幫助各族學生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到更多科學文化知識,更好融入現代社會,實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認真梳理排查教育領域涉民族因素風險點,防範抵禦宗教極端思想和民族分裂勢力向校園滲透。
要全面提高民族地區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治藏治疆治邊方略,圍繞推進新疆、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教育高質量發展,細化工作實施方案時間表、施工圖、任務書。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改善高寒山區、邊遠牧區義務教育教學條件。全面加強教師培養培訓,精準提升民族地區教師教學能力,組織開發統編教材數字資源、教師用書、學生學習輔助資源,向民族地區免費提供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服務,重點做好三科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支持。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教育」行動,發揮5G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優勢,不斷縮小民族地區與內地教育教學差距。圍繞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支持民族地區完善高等教育體系。提升邊境地區教育戰略地位,制定支持邊境地區教育加快發展舉措,加強教師隊伍和國門學校建設,發揮教育穩邊戍邊重要作用。統籌內地與邊疆民族地區人才培養,總結評估內地民族班辦班成效,更加注重內地民族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內地班管理制度,深入推進混班教學混合住宿,加強內地班骨幹教師和管理人員培訓。堅持改革創新,推進高校民族預科教育和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計劃改革,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共建共享,完善教育對口支援工作機制,持續做好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加強東中部省市職教集團、本科職業院校對口支援工作協調推進,推動「團隊式」對口支援高校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加大特殊困難群體幫扶,鞏固教育脫貧工作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要全面加強自身隊伍建設。突出政治能力建設,配優建強司處級幹部隊伍,踐行忠誠乾淨擔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深刻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講政治原則、講政策策略、講法治規範。既要反對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對敵對勢力的幹擾破壞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保持戰略定力,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堅持系統觀念,著眼國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團結大局,系統梳理各項教育政策,深入研判部分地區存在的工作偏差和有關利益群體情況,增強政策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民族地區的具體指導。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踐行一線規則、尊重基層首創,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政治能力、改革攻堅能力和群眾工作能力,狠抓工作責任落實,以實際行動迎接建黨100周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朱小)
[責任編輯:辛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