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合作能力的培養屬於情商培養的一部分,家長們一般都十分重做視,但很多家長急於求成,想直接培養孩子在做事上的合作能力,豈不知如這是不科學的。當孩子年紀尚小時,玩是孩子的第一要務,並不適合培養他合作做事的能力。要找合作的對象,首先當然應該選擇他的小夥伴們,也就是首先要培養孩子在交往上與人合作。這是做事的前提。交往合作在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同時還能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是一個製造快樂同時享受快樂的過程。成年人講合作是要在雙贏的基礎上,快樂就是交往合作中孩子們的雙贏所在。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互相關愛,體會到愛人和被愛的快樂。獨生子女們只有跟同齡人融在一起,通過親身的交往才能體會這個年紀特有的快樂。
當孩子長大一些時,可以教他與人合作做事了,比如一起完成一項實驗、一起複習功課、一起策劃二個派對。這時的孩子能夠明白合作的道理了,並可以感受到合作帶給他的甜美的果實。要注意的是,合作的確能夠將眾人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做成大事,但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通過合作來完成的。比如做作業,就要嚴格要求孩子獨立完成,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時可以眾人一起想辦法,但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後還是要每個人都獨立做一遍,以鞏固對該知識點的記憶和應用。通通報了美術特長班,在班上認識了很多小朋友。這個周末,通通道請了好多同學來家裡玩。在爸爸的倡議下,他們決定分成三組,每組三人,進行一場染紙比賽,從教材中挑出9個染紙花樣,看哪個組完成得最快。
比賽一開始,大家都忙碌起來,每個人都在認真、細緻地雕琢自己手中的藝術品。一個作品完成以後,大家顯出了快慢區別。這時,通通的爸爸發現,有一組小朋友與其他組表現出了很大的不同。別的組的三個小朋友依然自顧自手中的活計,而這個組卻有了分工,第一個花樣做得最快的小朋友只負責剪出花樣,就交給這時候正好做完的另兩個小朋友,由他們寅賁染色。只見他們有條不紊,動作銜接自然,做出的成品也很不錯、這時,通通的爸爸聽到有剪刀和水彩筆掉到地上的聲音,轉頭一看,通通所在的小組和另一個小組已經亂作一團了,不是剪刀找不到了,就是顏料灑了一桌子,幾個小傢伙一邊著急趕比賽一邊互相埋怨。這邊分工合作的小組的速度明顯處於優勢。仔細一看,他們想亂也難啊,每個人工具都不離手,根本不可能掉到地上,顏料也是有一個人主管的,別人不會碰到。通通的爸爸不禁暗暗點頭叫好。
最終,當分工合作的小組漂亮地完成所有任務時,另兩個小組還差兩三個呢。通通的爸爸藉機會跟孩子講了剛才他的所見所想,誇獎了那個提出分工合作的主意的小傢伙,並提倡大家多向他學習,藉助合作的力量得到最大的成功。通通的爸爸說:「不光是你們,連我也受益匪淺,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孩子若掌握了與人合作的能力,並能夠在團隊合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對他長大以後的生活和工作都會起到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工作,很少有單打獨鬥就可以成功,每個人都要學會將自己的能力放在大集體中,再從集體共同創造的利益中按照自己貢獻的大小來分一杯羹。因此,從小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