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是很重要

2020-12-22 鍾武捷說育兒

與人合作能力的培養屬於情商培養的一部分,家長們一般都十分重做視,但很多家長急於求成,想直接培養孩子在做事上的合作能力,豈不知如這是不科學的。當孩子年紀尚小時,玩是孩子的第一要務,並不適合培養他合作做事的能力。要找合作的對象,首先當然應該選擇他的小夥伴們,也就是首先要培養孩子在交往上與人合作。這是做事的前提。交往合作在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同時還能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是一個製造快樂同時享受快樂的過程。成年人講合作是要在雙贏的基礎上,快樂就是交往合作中孩子們的雙贏所在。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互相關愛,體會到愛人和被愛的快樂。獨生子女們只有跟同齡人融在一起,通過親身的交往才能體會這個年紀特有的快樂。

當孩子長大一些時,可以教他與人合作做事了,比如一起完成一項實驗、一起複習功課、一起策劃二個派對。這時的孩子能夠明白合作的道理了,並可以感受到合作帶給他的甜美的果實。要注意的是,合作的確能夠將眾人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做成大事,但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通過合作來完成的。比如做作業,就要嚴格要求孩子獨立完成,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時可以眾人一起想辦法,但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後還是要每個人都獨立做一遍,以鞏固對該知識點的記憶和應用。通通報了美術特長班,在班上認識了很多小朋友。這個周末,通通道請了好多同學來家裡玩。在爸爸的倡議下,他們決定分成三組,每組三人,進行一場染紙比賽,從教材中挑出9個染紙花樣,看哪個組完成得最快。

比賽一開始,大家都忙碌起來,每個人都在認真、細緻地雕琢自己手中的藝術品。一個作品完成以後,大家顯出了快慢區別。這時,通通的爸爸發現,有一組小朋友與其他組表現出了很大的不同。別的組的三個小朋友依然自顧自手中的活計,而這個組卻有了分工,第一個花樣做得最快的小朋友只負責剪出花樣,就交給這時候正好做完的另兩個小朋友,由他們寅賁染色。只見他們有條不紊,動作銜接自然,做出的成品也很不錯、這時,通通的爸爸聽到有剪刀和水彩筆掉到地上的聲音,轉頭一看,通通所在的小組和另一個小組已經亂作一團了,不是剪刀找不到了,就是顏料灑了一桌子,幾個小傢伙一邊著急趕比賽一邊互相埋怨。這邊分工合作的小組的速度明顯處於優勢。仔細一看,他們想亂也難啊,每個人工具都不離手,根本不可能掉到地上,顏料也是有一個人主管的,別人不會碰到。通通的爸爸不禁暗暗點頭叫好。

最終,當分工合作的小組漂亮地完成所有任務時,另兩個小組還差兩三個呢。通通的爸爸藉機會跟孩子講了剛才他的所見所想,誇獎了那個提出分工合作的主意的小傢伙,並提倡大家多向他學習,藉助合作的力量得到最大的成功。通通的爸爸說:「不光是你們,連我也受益匪淺,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孩子若掌握了與人合作的能力,並能夠在團隊合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對他長大以後的生活和工作都會起到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工作,很少有單打獨鬥就可以成功,每個人都要學會將自己的能力放在大集體中,再從集體共同創造的利益中按照自己貢獻的大小來分一杯羹。因此,從小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合作能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學會在遊戲和生活中,培養孩子合作力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共贏,一旦出現重視私利忽視集體利益的人,那麼大家都會跟著遭殃。在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孩子在生活學習中都離不開和他人的相處協作,是否具備良好的合作能力,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和健康生活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 怎麼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我們需要做對5個合作策略
    ——前言——合作是孩子的一種重要的社會交往活動,在合作中,孩子們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自願結合在起,互相配合利同目標,同時使個人利益獲得滿足。學會合作能幫助孩子在學校處理好和朋友的關係,並在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獲得成功。
  • 如何培養優秀的孩子?父母要想孩子優秀,培養四大關鍵能力很重要
    孩子的感恩之心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靠後天的培養和教育才能獲得,其中家庭教育就承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但是,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和嬌寵,無節制的滿足孩子而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教育專家鄭委說過:物質上被過度滿足的孩子,很難懂得珍惜和感恩,也容易缺乏志向,失去奮鬥的動力。
  • 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被罵慘:共情力很重要,如何培養孩子共情能力
    心理學家認為,共情力是社會交往的基礎,也是道德感的源頭,調節人際關係、協同合作都少不了它。共情力強的孩子擁有感受愛、付出愛、接受愛的能力,這樣的孩子更能夠理解別人,信任別人,親近別人,更富有同情心。孩子在未來的婚戀、工作等人際關係中將會獲得更多的友誼和信任,擁有更多的快樂。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3招提升孩子的情緒認知能力,培養高情商的娃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很多家長只重視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而忽視非智力因素對孩子未來成功與命運的影響。其實,早在許多年前,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就說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是父母家教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比孩子智力的教育要重要得多。」
  • 孩子的生活能力怎樣培養?專家說:孩子4種生活能力,一個不能少
    這是作為父母應該關注的問題,年輕的父母們,你們替孩子想過嗎?替孩子設計過、規划過嗎?孩子需要保護,才能去冒險;孩子需要支持,才能獲得獨立;孩子需要引導,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所有的技能的培養都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那麼,孩子生存實踐能力如何培養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篇)
    《英語課程標準》對這門學科的教學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英語教學應從孩子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孩子學習語言的方式可分為接受和發現兩種。
  • 孩子在幼兒園被排擠?早期社交能力培養,遠比家長想像中的重要
    社交能力重要在哪裡? 第一、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 弗·培根在《人生論·論禮貌》中寫到: 在語言交際中要善於找到一種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禮。這是最難又是最好的。語言是交際的媒介,社交能力也往往代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情況。
  • 5歲內寶寶需要培養的四個重要的能力,你做到了嗎?
    5歲內寶寶需要培養的四個重要的能力,你做到了嗎?一、獨立的能力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獨立是其成長的必備條件,這樣才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人生將來的各種挑戰。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去想。」
  • 如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讓孩子更聰明,成為開朗、有條理的人
    我們掌握和運用這些思維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高的孩子,學習能力也會不錯,同時也讓孩子判斷力強,更有主見,處事靈活、做事嚴謹,也會更加的活潑開朗。 我們首先要知道,邏輯思維是隨著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不斷地增加和深入而逐步成長的,這種能力通過不斷地培養和鍛鍊是能夠不斷地增強的。 接收同樣的知識,有的孩子表達能力強,善於溝通,做事情有條理,可有的孩子溝通困難,詞不達意,做事情條理差,學東西也很慢。這些都是邏輯思維能力決定的。
  • 瓜瓜龍思維成《奇妙小森林》合作夥伴 攜手培養孩子思維能力
    瓜瓜龍思維則是一款以AI錄播課為教學載體的前沿思維訓練產品,以科學、藝術、經濟、天文、體育、建築、工程、交通、信息和生活等12個領域的故事情境為載體,全面覆蓋孩子思維啟蒙、思維形成和思維運用三大黃金期。通過動畫講解、有趣好玩的教具和深度的交互模式,幫助孩子在不同的學習、生活情境下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提升思維能力,讓孩子多種感官協同發展、獲得未來勝任力。
  • 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看完這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我禁不住在想: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在我們的孩子普遍懶於思考的今天,這已經成為了我們家長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孩子養成了依賴家長的習慣後,就不知道什麼是思考,也不會去想如何解決問題,一切只等待著家長給自己出主意、想辦法。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創新精神,只會人云亦云,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獨立思考的品質在人的一生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通過思考、分析找答案,才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 壹拾壹:家長要懂得培養孩子的自身能力,發揮孩子的潛力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人生成長和發展過程中,都佔據相當重要位置,一方面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另一方面還要給予孩子物質和精神的幫助和支持,讓孩子能夠順利地走向社會,迎接美好的未來。二是幫助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孩子認識到他們自身的能力,讓他們能夠認識到並選擇成為終身學習者。三是讓孩子懂得要擁有積極的學習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孩子態度積極了,學習就會感到相對容易,讓孩子堅信能學習得很好,孩子一定會學習的很好。
  • 這些決定孩子未來的關鍵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就能輕鬆培養
    有能力清晰溝通,有效傾聽,與他人合作,抵抗不當社交壓力,建設性地進行衝突協商,有需要時尋求並提供幫助。當孩子和同伴在一起的時候,能夠有效地溝通,而不是一言不合就通過暴力或者逃避來解決問題。當我們和同事遇到矛盾的時候,能夠相互理解,從傾聽彼此開始,不卑不亢地表達感受和需求,協商共贏。一個善於溝通,會建立關係的人,通常是團隊裡受歡迎的人,也是領導力的必要能力。
  • 您認為中小學階段,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重要,還是分數更重要
    有些孩子覺得數學簡單,因為不像語文、歷史、英語之類的,要背的東西比較少。理解了之後,很多東西是一通百通的,可以類比(這也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所以容易拿高分。而對於部分數學較弱的孩子來說,數學可就不那麼友好了。那麼孩子數學不好原因是什麼?
  • 10歲男孩被困超市一夜: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有多重要?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未雨綢繆,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才能讓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中,學會儘快適應並能做到保護自己。 應變能力指的是人在外界事物發生變化時,所做出來的反應,有時這個反應出於本能,有時是經過大腦的思考做出的決定。 具備良好應變能力的人,能夠審時度勢在危難之際懂得隨機應變,孩子雖然還小,但是是否有應變能力,帶來的結果也會大相逕庭。
  • 考倒數第二大笑,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以下能力,終身受益
    很多網友都說,好陽光健康,樂觀可愛的孩子,這樣機靈的孩子,未來的路的長度和寬度不是成績可以定義的;孩子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媽媽有一顆善於接納孩子的心,這樣的親子關係很讓人羨慕,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會越來越好。當然還有一些網友站在反對面:說這孩子考倒數第二還大笑,真是認不清現實,根本不知道生活的艱辛,以後哭的地方多了去,等著接受社會的毒打吧。
  • 參加大賽培養孩子英語表達能力:體驗比名次更重要
    大賽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在這個舞臺——培養興趣、增強信心、展示風採,更致力於培養孩子們的英語表達能力,養成創造型思維,提升他們的國際公民視野。我們堅信成長比成績更重要,體驗比名次更珍貴。寶貴的機會留給每一位優秀的學習者!
  • 心理學家:一個優秀的男孩的成長,父母要培養孩子三種關鍵能力
    人類離不開社交,無論是生活、工作、玩樂還是學習,都是在群體的環境中進行的,孩子在結交朋友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和合作。很多父母認為只有一個有社交能力、能言會道的男孩子,才會有融洽的人際關係,長大後才更容易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