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我們需要做對5個合作策略

2020-12-22 園丁梁Sir

「怎麼又不帶弟弟妹妹們好好玩了,」表姐氣得站了起來,作勢伸手要打亮亮的樣子,「你是怎麼當這個哥哥的,每次都這樣,不是招了妹妹,就是惹了弟弟的,再這樣以後就別來奶奶家了。」看樣子表姐這次真生氣了,我連忙站起來伸手拉住了表姐的胳膊。

——前言——

合作是孩子的一種重要的社會交往活動,在合作中,孩子們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自願結合在起,互相配合利同目標,同時使個人利益獲得滿足。學會合作能幫助孩子在學校處理好和朋友的關係,並在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獲得成功。

第一部分:

理解「合作」

1.不會合作的亮亮

剛才家裡發生的那一幕是這樣的:

「你這個想法一點都不好,」表姐家10歲的亮亮來回搖著頭說,「這和昨天玩的有什麼區別呀!難道你們就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嗎?都笨死了......」話還沒說完,我看見沙發上的其他幾個孩子都是一臉的不高興。連我家的小寶都噘著嘴說,亮亮哥哥每次都這樣,不想跟你玩了。

表姐家的亮亮,雖然他是我們這個大家庭裡眾多孩子的老大哥,但是,他卻不會「合作」,幾乎在每次過年過節的家庭聚會裡,小孩子們都是興高採烈地開始玩,灰心喪氣地離開。亮亮自己也時常感到很難過,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裡,表姐臉上也是經常掛不住,少不了還會說上亮亮幾句,今天這是忍不住爆發了一下。

2.我和表姐的交流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我借這個機會和表姐兩口子好好地聊了聊孩子的合作問題。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合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孩子很自然地會先考慮自己,這是一種天性——首先滿足自己的需要。但是學會合作要求孩子不僅索取,還要付出;他必須學會平衡自己的需要和別人的需要,必須意識到團隊的利益比個人關利益更重要。

因此,作為社交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合作能力不是孩子天生就具備的,需要父母的培養。

第二部分:

培養孩子合作能力

在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方面,我給表姐和表姐夫說了以下6個建議:

做孩子的榜樣,在生活中示範正確的合作策略。教會孩子正確的合作策略。給孩子提供與同伴一起遊戲和工作的機會,讓他能實踐並內化學到的合作策略。當孩子參與合作的時候不斷提示、提醒和鼓勵孩子。描寫式的讚美。詳細描述孩子值得表揚的行為,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三言兩語對孩子的良好行為下定義、作概括。

第三部分:

正確的和錯誤的合作策略

1.正確的合作策略

1)對別人的活動表示興趣

2)讓別人一起參與決策,懂得放棄-些控制權

3)考慮別人建議的合理性,接受別人的建議

4)傾聽和輪流說話

5)得體地放棄自己的主張,作出必要的讓步,不要為了輸贏而爭論

2.錯誤的合作策略

1)無情地貶低別人的觀點

2)不認真傾聽、搶話頭

3)試圖操控別人

在推行自己的主張時一心只想著獲勝,想者說服別人、逼迫別人,不借貶低別人的觀點,也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可能會獲得同伴不情願的服從,但是無法贏得同伴們的友誼,只會招致怨恨、拒絕和反對。

4)用霸道的語氣命令別人

第四部分:

總結

不知不覺地聊了一個多小時,都快到晚飯時間了,表姐開始分神了,好幾次望向廚房方向,她要去幫忙做飯了。

我速戰速決得最後做了一個總結:怎麼才能培養起孩子的合作能力呢?你們只需要教給孩子上面的5個正確的合作方法,並且不斷地練習和實踐。

好了,姐夫,我都說完了,要不今晚咱們聯袂搞上兩個菜?我給你打下手,給大傢伙露露你的大廚手藝......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是很重要
    與人合作能力的培養屬於情商培養的一部分,家長們一般都十分重做視,但很多家長急於求成,想直接培養孩子在做事上的合作能力,豈不知如這是不科學的。當孩子年紀尚小時,玩是孩子的第一要務,並不適合培養他合作做事的能力。
  • 合作能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學會在遊戲和生活中,培養孩子合作力
    像安安這樣的行為,就是典型的缺少合作力的表現,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這個問題:影響孩子合作力的兩大主要因素孩子的合作能力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們一一來分析下:1)家庭因素雖然放開了二胎政策,但現在依然有很多年輕父母只選擇一胎,這就導致很多孩子都成為了家中最受關愛的「小公主」或「小王子」,四個老人兩個父母都圍著孩子轉,能滿足的都會儘量去滿足,這樣的家庭環境非常不利於喚醒孩子的合作意識,讓孩子極少有機會體驗到合作的樂趣。
  • 5歲內寶寶需要培養的四個重要的能力,你做到了嗎?
    5歲內寶寶需要培養的四個重要的能力,你做到了嗎?一、獨立的能力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獨立是其成長的必備條件,這樣才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人生將來的各種挑戰。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去想。」
  • 孩子的生活能力怎樣培養?專家說:孩子4種生活能力,一個不能少
    這是作為父母應該關注的問題,年輕的父母們,你們替孩子想過嗎?替孩子設計過、規划過嗎?孩子需要保護,才能去冒險;孩子需要支持,才能獲得獨立;孩子需要引導,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所有的技能的培養都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那麼,孩子生存實踐能力如何培養呢?
  • 智慧家教策略—科學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是增強親子關係的利器!
    我們的「智慧教育創新理論」的「智慧家教策略」的教育觀點認為,科學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是增強親子關係的利器。至於如何科學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其實很簡單。就是科學培養孩子的自我修養與其人際溝通能力。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關愛和體諒他人,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並且有著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而共情力則是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前提。
  • 瓜瓜龍思維成《奇妙小森林》合作夥伴 攜手培養孩子思維能力
    瓜瓜龍思維則是一款以AI錄播課為教學載體的前沿思維訓練產品,以科學、藝術、經濟、天文、體育、建築、工程、交通、信息和生活等12個領域的故事情境為載體,全面覆蓋孩子思維啟蒙、思維形成和思維運用三大黃金期。通過動畫講解、有趣好玩的教具和深度的交互模式,幫助孩子在不同的學習、生活情境下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提升思維能力,讓孩子多種感官協同發展、獲得未來勝任力。
  • 讓孩子戒掉傲嬌,從學會合作開始
    合作是孩子必備的一種能力,善於合作的孩子,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力量並取得成功。合作能力是孩子將來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重要因素。那麼,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提高孩子合作能力的方法有哪些呢?歡歡是個特別懂事的孩子,平常也很聰明,但他有一個缺點就是不喜歡與人接觸,他覺得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沒必要和他人一起完成,比如,自己可以把拼圖拼好,不需要別人插手;自己可以完成一幅畫,不需要其他小朋友一起上色......時間久了,其他小朋友都不願意和歡歡玩了。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何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與能力?
    老師分配任務一人種10棵樹,全班分了幾個大組,大家挖坑栽樹一起合作。坑必須至少要挖1米,同學們見小宇拿著鐵鍬鏟一下,就剷出一粒小石子,搖著頭大笑,說「你別鏟了,給我們當尺子測量坑的深度吧!」於是有人挖好了坑就大叫一聲:「小宇,過來量一下。」他立刻跑過去,往坑裡一跳,見到坑的邊緣到他胸部,就說「好了!」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篇)
    而要做這些工作,孩子們就需要放眼望世界,走世界,要和世界各地的人們交流合作,要充分了解世界各地的環境與文化,這個時候,自然就需要打破語言和思想上的障礙,所以,森林湖的孩子不僅需要學好英語,未來,隨著學校的發展,還需要學會更多各類的外語。這種需求是森林湖學校的獨特需求,在這種需求之下,我們學習英語不止是為了考試,我們是要用這門語言,必須真學,學會,以確保發揮實際用途。
  • 這些決定孩子未來的關鍵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就能輕鬆培養
    常規培養孩子的執行力和自信力。我們來看看一位幼兒園孩子的媽媽,是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寒假期間的睡覺常規的:媽媽和孩子輕鬆愉快地坐下來,媽媽帶著真正的好奇,問,「我們每天睡覺前需要做什麼準備,才能保證我們9點關燈睡覺?」孩子說,「講故事,洗澡。」「還有呢?」「刷牙。」「還有呢?」
  • 孩子被霸凌欺負怎麼辦?這3條育兒策略,培養小孩「不好惹」能力
    「孩子被欺負」這問題上,與其說用「欺壓回饋給欺負別人的小孩,直接打回去」,不如把孩子培養出讓人覺得「不好惹」的能力與氣質,把孩子的膽子壯大,遇事不慌,大膽開朗,遇到挫折也不容易退縮,面對霸凌者也不會縱容,反抗回去。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如何培養自主能力,助孩子通往終極幸福?
    幸福的第二個決定性因素就是亞伯拉罕·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或者愛德華·哈洛維爾所說的「自主性實現」。一個人能否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取決於這個人是否有自主能力。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讓孩子能過上「自我實現」的人生,體驗終極幸福,就是這篇文章要解決的問題。
  • 孩子喜歡自己玩?不要一昧教導人際關係,這樣做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我從公園路過的時候,看見一位媽媽一直推搡著孩子,我走近才聽清楚媽媽對孩子說:「你怎麼不和別的小朋友玩呢?去啊,去試試和他們一起湯鞦韆」。但是這個小孩子卻是十分不情願,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孩子的媽媽嘆氣道:「你不和別人的孩子玩,怎麼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呢?長大後該怎麼辦呢?」
  • 培養孩子想像力的5個方法,父母這樣做孩子更優秀
    既然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如此重要,我們家長可以做些什麼呢?1.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把三個孩子都送入斯坦福的陳美玲說過,只要孩子問她問題,不管她在做什麼,都會立馬停下手裡的事情,認真地回答孩子,哪怕那個問題在大人看來特別不能理解。
  • 如何培養孩子的原版英文閱讀能力
    孩子從熟悉的250個高頻詞開始分級閱讀,要達到自主閱讀,中間還需要一些指導,具體怎麼做,這個因人而異,也是最難的。在大城市,有好的機構,我記得上海有個「故事星球」,我很喜歡他們的理論。但小城市就沒這麼幸運了,只能靠自己。今天正好看了一篇文章,講的很不錯,主要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有幫助。
  • 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看完這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我禁不住在想: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在我們的孩子普遍懶於思考的今天,這已經成為了我們家長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而在家庭生活中,能幫助家長做家務的孩子有50%以上,但90%以上的孩子使用洗衣機、微波爐、吸塵器等等設備,所以,孩子們覺得做家務很簡單,不用動腦筋。而孩子自己的生活中也早已實現了「全自動」,就連削鉛筆也是「自動化」的。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需要孩子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機會確實不多。
  • 免費聽 | 讓孩子享受團隊運動,媽媽需要做什麼?
    那麼媽媽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具有適應團隊運動的身體基礎、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呢? 跟孩子一起成長,刷牙時間聽一下什麼叫做團隊運動?團隊運動就是需要幾個人一起合作完成的運動,比如兩人三足,接力比賽,籃球足球等運動。問題在哪?媽媽們需要了解一個事實。
  • 什麼才是長期合作博弈的最佳策略
    這個策略其實就兩條:1、首先(第一輪)選擇合作;2、複製上一輪對手的選擇。上一輪對手選擇合作,我就選擇合作;上一輪對手背叛,我就選擇背叛。「以牙還牙」策略顧及的是大局,集體利益為上,長期利益為上。結果在複雜的多次多人重複博弈中,反而老實人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於是上述四個特點似乎也可以成為我們為人處世的參考。其中兩條根本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嘛。
  • 6個方面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高考語文改革不僅考察的是閱讀理解能力,還增加了閱讀速度和閱讀題量。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卷面字數的增加以及閱讀範圍的擴展。而且閱讀量的增加不僅體現在語文這一個科目上,其他科目都在增加。未來,閱讀將是一切學科的重要基礎。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從以下6個方面培養孩子閱讀能力。
  • 孩子缺乏共情能力,對人際交往往往是個硬傷,家長試試這樣培養
    「不好意思我這人說話比較直」、「你這人怎麼這麼開不起玩笑」、「這有什麼好謝的這不是你應該做的嗎」諸如此類的話語,讓人聽了會覺得十分尷尬和窒息。但無奈就是有很多從小缺失情商培養的孩子,在長大之後傷人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