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平和縣小溪枕頭餅
平和蘆溪鹹菜
九峰鎮鹼仔粿
平和縣大溪鎮豆乾
九峰鎮花香片
平和土特產南勝鹹水鴨
平和小吃蘆溪紅酒
平和小吃南勝麻棗
平和琯溪蜜柚
平和溪蜜柚,系福建省平和縣著名的地方傳統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清朝乾隆年間被列為朝廷貢品。它以獨特的風採,在1989年被農業部定為全國優質農產品,參加全國「七五」星火計劃成果博覽會榮獲金杯獎,1994年第三次全國柚類評比榮獲「金杯獎」第一名,1995年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溪蜜柚之鄉」榮譽稱號,1996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確認為「綠色食品」。
白芽奇蘭茶
相傳明成化年間,開漳聖王陳元光第二十八代嫡孫陳元和在福建平和境內發現一株茶樹,因芽梢呈白綠色,帶有蘭花香氣,故名「白芽奇蘭茶」。若干年以後,白芽奇蘭茶成為福建平和縣農業部門科技人員從地方茶樹群體品種中單株選育成功的中國珍稀烏龍茶新良種
。 從上世紀就是年代初開始,白芽奇蘭茶很快從「藏在深閨人未識」,一躍名揚天下。如今,它已是漳州茶葉栽培面積最多的品種,和鐵觀音、武夷巖茶、閩北水仙、永春佛手一起躋身福建五大茶葉名品行列。
【美食篇】
蕎菜,它的名字和轎同音。
別看這種蔬菜嬌滴滴的,嫩得可掐出水來,但是口感卻清甜無渣。據說它還是最適合白領吃的蔬菜,因為能解春困。在乍暖還寒的季節,蕎菜的香氣具備特殊的醒神功效,聞一聞,提神醒腦。
(該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黃橙視覺)
當造的食材貴在新鮮,用點心機去烹製,無需繁複的工序,便是一道美味家居菜。而炒蕎菜,重在火候。因為蕎菜口感脆嫩,很快就熟,稍一過火,就會變韌,且清香全失,口味大打折扣。所以炒蕎菜時,一定要「手疾眼快」:下鍋要快,鍋鏟也要「舞」得飛快,做到快起快落,才能最充分地保持其色香味。而辣椒是可放可不放的,放則添色且去燒肉之膩,不放則更顯蕎菜自身的清甜。
【農業篇】
福建省平和縣坂仔鎮位處閩南金三角腹地,自古以來就有「寶鼎境地」的美稱。這裡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喬木四季常綠,花果月月應市,特別是縱橫十裡的茫茫「蕉海」,更令人深感步入綠色世界。
【特產篇】
小溪枕頭餅
漳州平和南勝特產,有400多年的製作歷史,用精麵粉、優質豬油、冬瓜、條粉、麥芽糖、柑皮、炸蔥花等多種原料精製而成。因餅狀如枕頭,故稱"枕頭餅"。它新穎別致,小巧芳香,常被用來做贈品。
南勝鹹水鴨
南勝鹹水鴨有數百年的製作歷史,因產地在南勝鎮而得名,是平和縣著名的土特產。南勝鹹水鴨有一套獨特精細的加工工藝,採用本地產名鴨,經放血去毛,開膛除髒,通風瀝水,抹鹽堆醃,撐鴨造型,曬後吊晾等數道工序,環環相扣,數日即可製成。鹹水鴨吃法簡便,吃時洗淨,清水蒸之即可,若再乘熱灑些紅酒,則清香撲鼻,風味更美。其風味有別於他處,熱銷於鄰近各縣。隨著南勝鹹水鴨市場的熱銷,傳統的南勝鹹水鴨加工業發展很快,僅南勝鎮、小溪鎮就有十數家,成為一個新興的食品行業。
蘆溪鹹菜
平和有吃蕃薯配鹹菜的習俗。如今雖然蕃薯少了,白米多了,但蘆溪鹹菜依然是人們津津有味的配飯佳品。蘆溪鹹菜的原料是芥菜。蘆溪鎮地勢高坦,土質松厚,種植的芥菜尤為鮮潤。每年鮮芥菜收成後,當地農民經過挑選洗淨,伴鹽搓揉均勻,放入醃桶漚醃,最後放進陶罐密封醃貯3、4個月即成,到翌年的春夏之交,揭開罐蓋,即刻香噴滿屋。香味濃鬱,既可清蒸、幹炒,亦可泡湯,味道鮮爽可口,有增食慾、助消化、減肥胖之功效。
山格查某囡仔肉
據傳,清鹹豐年間,平和縣九峰鎮(時為平和縣城)人氏朱金堤創辦了「錦泰糖果行」,首創生仁糖的生產加工,迄今已有近200年歷史。民國初期,朱金堤嫡系後人遷居該縣山格鎮,將生仁糖生產加工工藝帶到山格,延續至今,山格生仁糖便成了山格鎮一個響噹噹的特色美食名號。
生仁糖有一個閩南味極濃的別名,叫做「查某囡仔肉」。因「查某」二字連讀與閩南人叫喚「女人」的讀音相似、「囡仔」二字連讀與閩南人叫喚「小孩」的讀音相近,「查某囡仔」四字連讀也就「順義成章」地被理解為未成年女子,由之,生仁糖又有一個衍生別名,叫做「姑娘肉」。由於「姑娘肉」讀之好聽好記,現如今,「姑娘肉」已喧賓奪主地取代「生仁糖」的正統名位。
生仁糖是家傳秘方精細配比生產加工的純手工製品,由白砂糖、麥芽糖飴、糯米粉、花生、野山柑等原料精製而成,在手工捏制下,產品呈似圓非圓、似方非方的不規則形狀。凡是嘗過生仁糖的人都知道,其肉香甜可口,富有彈性,極耐咀嚼,觸之手感滑爽,極易讓人聯想到未出閣的少女肌膚。可見,生仁糖的「姑娘肉」別稱,絕非空穴來風。
南勝麻棗
南勝麻棗是福建省平和縣著名茶料甜點,原產地在南勝鎮,已有700多年歷史。七百多年前,現南勝鎮是南勝縣治所在地。據傳,那時候南勝縣有一任知縣的烏紗帽,是向元朝皇帝進貢南勝麻棗得來的。
南勝麻棗要以上等糯米、角棕芋、白糖、飴糖、花生油、白麻等為原料,分三道工序精製而成。第一道工序,先把角棕芋加工成粉末狀,拌以糯米粉,製成麻棗胚(麻棗心)。這道工序的訣竅在於角棕芋和糯米搭配的比例,增其一份則太多,減其一份則太少,只有比例恰當才會使麻棗胚一炸即漲,入口即化。歷來「秘方」只傳媳婦,不傳女兒。
【小吃篇】
平和碗粿
碗粿是用碗蒸的米粿,呈米黃色,嫩嫩的,像果凍。這樣一碗碗粿賣一塊錢,便宜實惠又好吃。碗粿其實源於當地的一種米粿,按音譯平和人叫它「漿磨粿」,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用米磨漿蒸成的米粿。細想起來,蒸米粿的程序很是簡單,先把米浸透,和水一塊放在石磨上磨成漿,然後上籠屜蒸熟即可。這米粿往往又加了木灰鹼或食用鹼,外加些鹽,所以,也有人叫鹽水粿,也有人叫蒸鹼粿,平和秀峰、長樂、九峰一帶客家話方言聚集區皆稱鹽水粿。碗粿、漿磨粿、或稱米糕粿這些是閩南話方言的叫法。
平和粉條
三輪車大街小巷奔走,配上粗粗的粉絲,外加碎蘿蔔乾,蝦皮還有醬油等各種佐料,有的還加上香菜,最後再配上滷肥腸等一些滷料,美味啊。
>>> 轉載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
手機微信官方網站
http://nhsw.sundro.net
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nh-biotech.com
淘寶店鋪:柚皮王洗護
淘寶店鋪:柚皮王洗護之王
喜歡請關注柚皮王,我們將每天分享最新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