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一直是眾多女生們下午茶的最愛,酥脆的千層外皮一口咬下去,和它包裹著嬌嫩的奶香夾心融合為一體,酥脆和綿密的口感在唇齒間交錯,給人一種完美的幸福感。每次曉雲路過賣蛋撻的甜品店,總會停下來買上幾份帶回家。到周末閒暇的時候,就把它們拿出來,搭配著牛奶和咖啡,靜靜的享受休閒時光。
蛋撻濃鬱的香味一直徵服著曉雲的味蕾,虜獲曉雲的心。一向喜歡研究美食的曉雲,這次也不惜血本買了烤箱,討教了學習製作蛋撻的教程,今天曉雲也給大家分享一下怎麼自製家庭版的蛋撻。
首先我們需要準備製作蛋撻酥皮的材料,先將低筋麵粉加入黃油,在碗裡用手攪拌均勻。攪拌的時候曉雲需要提醒大家,這兩者需要混合到沒有乾粉為止,這時候就可以加入白糖和清水,攪拌均勻搓成團。每次曉雲都會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加入糖和水,以免導致麵粉因為一次性倒入的水過多而太稀,也避免倒入的水太少而變得太幹。揉成麵團之後,曉雲就會把它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到冰箱裡邊鬆弛。
鬆弛的時間大概需要60分鐘左右,在鬆弛的過程中曉雲會把這個時間利用起來做蛋撻液。蛋撻液製作的步驟也不難,先在碗裡打入一個雞蛋,這裡曉雲有一個訣竅就是另外再加入一個蛋黃,這樣烘焙出來的蛋撻,香味會更加濃鬱,口感也會更加的綿密。之後往裡加入淡奶油和牛奶,就可以進行攪拌了。攪拌的過程中,適當的根據用量加入白糖。等攪拌均勻之後曉雲還會將蛋撻液過篩幾遍,過篩之後的蛋撻液會更加的細膩,做出來的口感會更濃鬱。
等到蛋撻皮鬆弛好之後,就可以進行製作蛋撻皮了。這裡曉雲一般都會根據事先買好的裝蛋撻皮的錫紙殼,按照錫紙殼的形狀大小,將蛋撻皮邊緣按壓出來。如果想要比較簡單快速的話,也可以直接先把麵皮放到模具中,根據形狀再進行切邊。到後來曉雲最常用的辦法,就是用買來的麥芬模具作為蛋撻定型外殼,將麵皮直接蓋進去,再按壓出形狀。如果同樣也用這個方法的小夥伴們,可以先在麥芬的模具底下,塗一點玉米油或者鋪上一張油紙,這樣會有效的避免烘焙的過程中,蛋撻皮粘在模具上,這樣也比較方便後續取出蛋撻皮。
蛋撻皮定型在模具上之後,我們就可以將之前做好的蛋撻液倒到其中了。在倒蛋撻液之前,曉雲都會用叉子在蛋撻皮上面按出一些好看的花紋,或者戳上幾個小洞方便蛋撻皮的透氣受熱均勻。
這裡曉雲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倒入蛋撻液的時候不要倒得太慢,倒入的量大概為蛋撻皮容量的2/3,或者1/2就可以了。每次曉雲在一次性製作的蛋撻皮中,都會嘗試做上幾種不同的口味,比如可以加入藍莓或者草莓放到蛋撻液中,這樣製作出來的就是水果味的蛋撻,也可以加入當下比較流行的旺仔牛奶,這樣烘焙出來的蛋撻就具有濃烈的奶香味。如果另外加入其他食材的話,蛋撻液就可以相應的減少一些,以免在烘焙的時候溢出來影響美觀。
將烤箱事先預熱好之後,就可以把蛋撻放進烤箱裡邊,選擇180度烤制大概40分鐘左右。這樣一份簡單又上手的蛋撻就做好了。每次曉雲做好之後,都會先把熱乎乎的蛋撻盛出來,裝好擺盤,先拍個照發一下朋友圈,也會邀上幾個好姐妹一起享用下午茶的快樂時光。這份好吃又不輸肯德基的蛋撻教程大家學會了嗎?歡迎在下面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