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東北軍放手一戰,可全殲日本關東軍:擁有數十倍火力優勢

2020-12-09 騰訊網

如果在918事變,東北軍全力反擊,會怎麼樣呢?關東軍有被全殲的可能性。在1931年的關東軍,其實主要就是1個第2師團,但是這個是一個縮編師團,一半在東北,一半是日本本土的留守師團。因此,一般就是,每一個步兵聯隊少1個大隊,每一個大隊少一個中隊,因此一個步兵聯隊只有6個中隊,而滿編為12個中隊。

第2師團在東北只有10400人,另外,關東軍還有1個獨立守備隊,下屬6個大隊,一共是5000人,日軍合計為15400多人。最重要的是這支關東軍火力很差,第2師團直屬炮兵只有4個野炮中隊在東北,獨立守備隊則根本沒有炮兵,在旅順有2重炮中隊,但是,都是岸基要塞炮兵。

當時東北軍在遼寧有6個旅,在吉林有3個旅,在黑龍江有5個旅,在熱河有3個旅,另外東北還有司令部直屬4個旅,同時在平津地區,還有大批東北軍主力野戰軍團部署,隨時可以出關增援。

當時在瀋陽城內的東北軍主要是在北大營的步兵第7旅6800人,包括1個坦克連12輛坦克,還有重型迫擊炮連,步兵為3個團,一個團編有一個重機槍連,裝備馬克沁重機槍12挺;1個輕迫擊炮連,裝備8.2公分口徑迫擊炮6門;1個平射炮連,裝備3.7公分口徑平射炮4門。各步兵連有步槍120支,輕機槍12挺,擲彈筒兩門,擲彈槍12支。

但是,在遭到,日軍獨立守備第2大隊的第1、第3、第4中隊和1個炮兵班(第2中隊在撫順,19日上午3時30分才到達北大營西南角附近的地區)突然攻擊時,部隊失去了掌握和指揮而丟失了兵營、陣地和大量武器。如果真正打,日軍守備隊就3個中隊700人,東北軍1個旅6800人,還有12輛坦克和重型迫擊炮,肯定可以將日軍全殲!

在守備大隊得手以後,日軍才命令,第29聯隊進入瀋陽,第2師團主力集結從遼陽向瀋陽攻擊前進,守備第3大隊進攻營口,守備第4大隊進攻丹東,守備第6大隊出動2個中隊去瀋陽,同時,關東軍司令部向瀋陽出發。

實際上,當天夜裡,北大營堅決抵抗,消滅700缺少子彈,而且只有輕武器的700名日本關東軍是沒有問題的。重型迫擊炮掩護12輛坦克在沒有遮蔽物的大操場上,還是非常具有攻擊力的。

位於山咀子的炮兵教導團,36門山、野炮全部丟失。之後,日軍即在該地進駐了部分部隊。另外在東塔機場的飛機,包括已在使用和進口尚未安裝的約110架,在瀋陽軍工廠武器彈藥更多。實際上,在瀋陽第一槍打響的時候,東北軍兵力是敵人10倍,火力是發動進攻的日軍守備大隊起碼幾十倍。

一旦給予敵人重創,東北軍主力野戰軍團再宣布從華北北上出關,日本關東軍敢不敢進行下一步行動,還很難說,因為,他們手裡的本錢很少,就一萬多人。

結果,日軍在瀋陽兵工廠和倉庫獲得,步槍15萬支,迫擊炮600門,山野重炮250門,炮彈50萬發,火藥40萬磅。這還不算繳獲的東北軍現役部隊裝備的武器。從武器彈藥來看,可見,當晚如果決死一戰,日軍根本佔不到便宜。

相關焦點

  • 九一八事變第二天,日本關東軍衝進大帥府,八萬根金條直接運日本
    南滿鐵路被炸毀之後,幾百名日本關東軍便提心弔膽地對東北軍重兵防守的北大營發動進攻。當時守衛北大營的是王以哲率領的第七旅,第七旅是奉軍精銳部隊,擁有8000多人,旅長王以哲是張學良頗為器重的將領。但是在九一八事變發生之後,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卻根據張學良的命令,下令東北軍不準抵抗。 在日軍向北大營發動進攻的時候,關東軍第二師第三旅第九團向奉天發動進攻,還是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命令。
  •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高層還不知情,為何卻默認了關東軍以下犯上?
    9月15日,日本高層來往電文顯示"關東軍正在集結軍隊,提取彈藥器材,有在近期採取軍事行動之勢"幣原喜重郎擔心日本在滿蒙利益受損,一再向日本陸相南次郎警告不可輕易使用武力。南次郎在一番權衡利弊之後,派遣日本作戰部部長建川美次前往東北制止關東軍的行動。
  •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在做什麼?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下的?
    1931年9月18日晚,九一八事變爆發。 日本關東軍用拙劣的表演,誣陷東北軍炸毀了南滿鐵路部分路段,甚至還帶來了他們所謂的「炸毀鐵路的東北軍的屍體」。 當時的東北軍,有十萬餘人駐守在平津地區,八萬人在關內參戰,而這些是東北軍最精銳的部隊。
  • 九一八事變如果東北軍和關東軍拼死一戰,能打贏嗎?
    我們先從雙方基礎實力來做個比較,當時日本在東北的軍力總共加起來不過2.5萬人左右,東北軍正規軍加上非正規軍總數在20萬左右。不難看出在陸軍的武器和人員上東北軍有一定的優勢,那時,奉天兵工廠製造的裝備可以滿足東北軍的需要,空軍武器和人員基本相同。東北軍還從國外買了大量先進的戰機,缺點就是不能自給自足,日本在此方面有更多的能耐。雖然東北海軍是當時軍閥中最好的,但是和日本相差勝遠。早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軍隊就不遺餘力地發展海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當時日本的海軍軍艦數量質量可以排在世界第三位。
  • 九一八 | 勿忘國恥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了我們祖國的寸寸河山,如秋風掃落葉般留下滿目的瘡痍,流離失所的同胞在淪陷的國土上苦苦掙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紅的血色。 短短4個多月,128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淪為亡國奴。
  • 歷史上真實的東北軍是什麼樣的?都是炎黃子孫,替東北人鳴不平
    最近網上很多黑東北人,東北軍的。都是炎黃子孫,替東北人鳴不平!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真實的東北軍是怎麼樣的?東北軍為中華民國時中國唯一海、陸、空編制齊備的軍隊。南滿易幟之後,編為東北邊防軍,納入南京政府軍系統,擁有兵力約三十萬。
  • 探訪瀋陽北大營遺址——「九一八事變」與14年抗戰開始的地方
    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向位於瀋陽北大營的東北軍發動突然襲擊,從此開始了對中國長達14年的侵略。北大營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最先開始侵略中國的地方,也是中國14年抗戰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地方。
  • 夜讀|國破山河在——九一八事變背後的政治角力
    1931年,一場由日本關東軍蓄意策劃的爆炸發生在瀋陽柳條湖畔,九一八事變由此爆發。眾所皆知的是,由於國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二十餘萬東北軍一月之內齊齊卸甲,將東北三省的大好國土拱手讓給了日本帝國主義。東北自此淪陷長達十四年,一首流傳甚廣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一代人的恥辱和悲愴。
  • ...九一八」事變!這個日本間諜的失蹤為何讓特務頭子土肥原興奮不已?
    89年前,也就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悍然炸毀南滿鐵路鐵軌,炮轟北大營、攻佔瀋陽城,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於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瀋陽城次日即告陷落,不到半年東北淪陷!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中國人民14年的血淚抗戰史,也由此拉開序幕。
  • 歷史回眸:「九一八」,那個悲慘的日子
    7名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按照預定的陰謀,炸毀了南滿鐵路柳條湖村一段。日軍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襲擊日本軍隊,隨即向瀋陽東北軍精銳第七旅駐地北大營發起進攻。日軍襲擊了北大營火藥庫,守護火藥庫的眾多中國士兵從睡夢中驚醒,來不及著裝,便被射殺、屠戮。駐北大營王以哲旅逾萬人,裝備齊整,素有東北軍模範旅之稱,由於忍辱執行不抵抗的命令,被日軍鐵路守備隊第二大隊500人一舉將營地攻佔,王旅倉皇潰退。  當時,東北軍的總人數有30萬左右。
  • 難忘九一八 瀋陽市民一覺醒來 滿城的青天白日旗變成了日本太陽旗
    不錯,就在9月18日晚10時20分,日軍經過精心策劃,炸毀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約兩米寬的鐵軌,僅僅幾分鐘後,幾百名日軍藉口保護南滿鐵路就衝向了東北軍北大營。於是,「九·一八事件」爆發了!於是,中國人民反擊日本侵略的14年抗日戰爭拉開了序幕,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也由此而展開。
  • 九一八事變那年:迷茫的中國和危機的日本……他們為什麼不抵抗?
    此後不到3個月,關東軍佔領整個東北,19萬東北軍撤入關內。那日本國內是什麼態度?這個要分開說。「九一八事變」爆發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天皇和內閣的授權,屬於關東軍的擅自行動。他下令禁止黃金輸出,以積極的財政政策對抗經濟危機,並且削減軍費,控制軍備,然後通過私人關係和國府談判,條件是中國對東北擁有主權,但日本擁有東北的實際權力。我們再來說軍隊的態度。軍隊總體是仇視政府的。
  • 波蘭這個跟中國八輩子不搭槓的國家,居然在九一八事變後支持日本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戰爭,導致中國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並且利用賻儀這個最後的皇帝在東北建立了滿洲國傀儡政權,在東北進行了14年的殖民統治,致使東北同胞遭受殖民統治,「九一八事變」經歷了5個多小時的戰鬥,日軍攻佔了瀋陽城。
  • 九一八後,日軍從瀋陽兵工廠繳獲多少武器裝備?僅飛機就有260架
    1931年9月18日晚10時左右,日本關東軍炸毀了南滿鐵路線柳條湖段,並把三具身穿中國士兵服裝的屍體放到現場,反誣是東北軍所為。關東軍很快就向東北軍北大營以及瀋陽城發起進攻,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 每日一學丨勿忘國恥——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
  • 探訪「北大營」、「柳條湖」-九一八事變發生地
    九一八「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關東軍在瀋陽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柳條湖橋石碑當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
  • 日軍造重炮陣地騙東北軍是修泳池,這紅色巨炮打響侵華戰爭第一炮
    原來這是兩門日本明治45年式240毫米重榴彈炮,而正是這種火炮打響了日軍侵華戰爭的第一炮——在九一八事變中向奉天東北軍北大營射出了第一顆炮彈。日本明治45年式240毫米重榴彈炮是日軍一款制式的攻城炮,所謂攻城炮就是打擊敵方堅固城牆、要塞的一種專用的大口徑火炮。比如一戰中德國著名的「巴黎大炮」、二戰中德國的「古斯塔夫」巨炮、「多拉」大炮等從某種角度上講也是攻城炮。
  • 皇姑屯事件不是日本官方行為,是日本關東軍一名軍官私自策劃的?
    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皇姑屯事件不是日本官方的行為,而是日本關東軍的一名參謀河本大作,秘密策劃的事件,正因為在這次爆炸中,張作霖身亡,當時在日本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事實上,給他們帶來的後果並不是很輕。根據河本的假設,張作霖死後,東北軍隊群龍無首,他們就可以毫無困難的接手東北軍。
  • 918·真相|「九一八」,不能不知的8個歷史真相
    這天晚上10時20分,日本關東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第三中隊所屬的河本末守中尉率其部下,經過長時間密謀和精心策劃,炸毀了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南滿鐵路,栽贓嫁禍於中國守軍。以此為藉口,日本關東軍向中國軍隊發起猛烈攻擊,炮轟瀋陽北大營和兵工廠,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事變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今天小編為你一一解讀……
  • 東北軍一天能生產40萬子彈,擁有飛機坦克,但抗戰時全都給日本
    東北軍為什麼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家會出現這種盛況呢?在這裡,我們得提壹個連日本人都怕的人物,他就是張作霖。日本繳獲輕機槍東北軍的軍事工業不僅僅產能高,它還能仿製各種武器,就比如抗戰中名聲極大的捷克輕機槍,它在中國的第一架仿製品就是在東北。不僅是西方的武器,日本的火炮更是每個型號的都有仿製版,把日本人氣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