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亞馬遜入局電動車,一場由生態競爭引發的巨頭角力

2020-12-27 騰訊網

最近國內電動車供應鏈出現一個新的發燒名詞「雙A」,儘管所有被洽談的廠商都籤署了保密協定,不願透露細節,但知情者坦言,電動車業界雙A指的就是Apple(蘋果)和Amazon(亞馬遜)兩大巨頭。

A股市場新能源車板塊表現瘋狂,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本月累計上漲超過30%,周一大漲12%,市值超越中石油,同板塊中比亞迪、長城汽車、億緯鋰能也出現連續大漲,整個新能源車板塊都在狂歡。

據傳,蘋果最早從2014年就開始投入汽車事業,內部名為Project Titan計劃,但近年重新評估發展目標,不僅聚焦軟體開發,還要製造面向消費性市場的汽蘋果汽車——Apple Car,2018年蘋果聘用曾在特斯拉任職的Doug Field監管Project Titan計劃。

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準備搭載自研電池技術設計的新型電池,可以大幅降低電池成本並提高行駛裡程,但疫情導致相關進展延遲。

然而據臺廠供應鏈消息,蘋果預計最早明年9月發表Apple Car,比原先的預期至少提前兩年,其10多臺初代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蘋果比照iPhone備料由零部件開始催貨的慣例,臺汽車零部件廠商和大、貿聯、和勤、富田等已被要求提出備貨,入列首批供應商名單。

另外,蘋果攜手臺積電研發自動駕駛晶片,並將在美國設廠的消息在上周傳得沸沸揚揚,蘋果造車進度可能加快,不過蘋果對電動車的開發進度始終秘而不宣,何時能夠發布沒有準確的消息。

蘋果造車的挑戰

蘋果電動車除了品牌效應外,藉由智慧型手機等產品的成功銷售模式,可能在兩到三年內會對特斯拉造成威脅。不過,雖然蘋果不差錢,有能力投入電動車領域,但從特斯拉花了17年才摸索出電動車可持續量產獲利途徑來看,蘋果若要發展初具規模化的電動車生產供應鏈,仍有不小的挑戰需要克服。

此外,若要取得可行汽車組裝廠的合作,一年量產訂單需要10萬輛,且還需要提供更多產量,從特斯拉及其他傳統汽車製造商的經驗看,難以在短時間內即擁有一個複雜度高的全球電動車或汽車生產網絡。

面對來勢洶洶的蘋果,特斯拉已在全球積極擴產,目前已知上海新廠、德州擴廠都將在明年完工加入生產行列,2022年初還有德國柏林工廠投產,估計產量能夠突破百萬臺。

對越來越多的巨頭跨界造車,12月21日,豐田汽車掌門人豐田章男忍不住炮轟電動汽車,稱電動車已被過度炒作,製造的電動車越多,需要的電能也將越大,而日本的電能主要來自煤炭和天然氣供給的,會使得二氧化碳排放更加嚴重,還會出現電力短缺。

另外,汽車行業目前的商業模式將崩潰,造成數百萬個工作崗位的流失,同時,還要面對不斷為電動車全面轉型的基礎設施投入大量的資金。

生態系統的競爭

蘋果公司的產品線從最初的電腦、手機、平板;到可穿戴設備手錶、耳機;再到智能家居和電動車,能夠看見的是,5G時代下,消費電子巨頭們紛紛從手機、電腦向智慧家居、無人駕駛、物聯網布局的大趨勢,蘋果是這樣,華為也是這樣,從更大的視角來看,是在布局一個更大的軟硬體生態系統,鞏固優勢,將消費者牢牢綁定。

跟華為1+8+N戰略類似,蘋果生態同樣是以手機為核心,連接蘋果所有電子產品,如今蘋果電腦已經開始兼容手機應用,未來蘋果汽車大概率也將與IOS系統整合在一起,除了通過新產品來打開業績增長空間外,更是鞏固和完善自己的生態。

自蘋果宣布Mac兼容部分手機應用後,微軟也著手與安卓合作,實現軟體兼容,華為鴻蒙系統則是打通手機、電腦、汽車、物聯網等全平臺,巨頭之間的角力,或將最終演變成軟硬體生態的競爭。

相關焦點

  • 亞馬遜與蘋果科技巨頭欲拋棄英特爾晶片?
    亞馬遜與蘋果科技巨頭欲拋棄英特爾晶片? 神譯局 發表於 2020-12-08 13:56:02 近十年來,不少為手機提供晶片技術支持的公司發誓要撼動電腦市場。
  • EMCM官網:蘋果強勢入局雲計算
    2008 年7 月,在第一代iPhone 推出不到1 年的時間裡,蘋果發布了其第一個軟體服務產品AppStore,讓軟體生態由桌面向移動端改變,毫不誇張的說,改變了後來蘋果甚至整個智慧型手機的生態。但一直以來,蘋果雲都嚴重依賴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巨頭,尤其是亞馬遜的雲產品AWS,iCloud 都是放在AWS 雲上。據CNBC 報導,蘋果2019 年第一季度在雲服務支出上每月超3000 萬美元,且蘋果還籤署了一項協議,承諾「五年內在AWS 上花費至少15 億美元。」
  • 蘋果首款電動車或於明年9月登場
    據臺灣援引供應鏈消息,蘋果首款電動車Apple Car或將於明年9月問世,比預期的2023年提前至少兩年,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 蘋果比照iPhone備料由零組件開始催貨的慣例,近期積極向和大、貿聯、和勤、富田等臺灣汽車零組件廠提出要求備貨,入列首波供應鏈,後者已陸續接到試樣訂單或開始小量出貨,預料放量出貨與商機效益明年放量,2022年全面爆發。
  • 歐美為何指責科技巨頭對競爭構成威脅
    歐盟上周公布旨在遏制科技巨頭的新法案,將矛頭對準包括亞馬遜、蘋果在內的美國科技公司。而在不久前,美國也對其國內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提起訴訟。歐美不約而同地「集中火力」指責科技公司對競爭構成威脅,不僅是為了限制個別科技公司「一家獨大」,也因為歐美搶奪數字經濟蛋糕存在利益之爭,更反映出全球數字經濟治理面臨的難題。
  • 亞馬遜正談判收購播客初創公司 Wondery,此前蘋果有意收購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亞馬遜最新資訊 > 正文 亞馬遜正談判收購播客初創公司 Wondery,此前蘋果有意收購
  • 市值能超過三大巨頭蘋果、微軟和亞馬遜嗎
    它的市值能夠超過三大科技巨頭蘋果、微軟和亞馬遜嗎?早些年市值還不如騰訊,可是這幾年也逐漸發展,目前與騰訊成為了網際網路界的兩大巨頭。而阿里巴巴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小覷的。阿里巴巴與蘋果和微軟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可比性,但是與同為電商領域的亞馬遜還是可以進行比較的。
  • 豐田炮轟,小鵬調侃,蘋果入局,電動車的江湖怎麼玩?
    勢頭正勁的特斯拉,當然會遭到傳統汽車領域的異樣目光,比如在市值超越大眾的時候,大眾方面表示「特斯拉是科技股,而不是汽車股」,近日豐田總裁表示,電動車被嚴重炒作,並且指出「我們生產的電動車越多,二氧化碳排放越嚴重」!接下來,不依不饒的是電動車造車新勢力,何小鵬接住了批駁傳統汽車的接力棒,聲稱「想到了諾基亞」!
  • 亞馬遜與蘋果拋棄英特爾晶片 機算行業話語權或將轉移
    而推動這一改變的,是兩家科技巨頭:蘋果以及亞馬遜,目前兩家公司都在降低各自對英格爾晶片技術的依賴。而長期以來,英特爾的晶片技術一直主導著大多數個人電腦和大型伺服器系統。在放棄英特爾晶片之後,蘋果和亞馬遜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自己研發的晶片,這些晶片使用的是英國企業Arm的技術,該公司將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和其他消費類產品的晶片技術授權給其他企業使用。
  • AT&T之後再無分拆 到底該不該分拆FB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
    上周,《華爾街日報》報導稱FTC與美國司法部達成一致,FTC將會對亞馬遜、Facebook展開調查,蘋果、谷歌交給司法部調查。美國總統川普最近也暗示,歐洲監管機構向谷歌及其它科技企業開出反壟斷罰單,美國也可以通過罰款獲益。全球最大的科技巨頭成為眾矢之的,分拆之風越吹越大,似乎預示著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
  • 攜手蘋果進軍智能家居,宜家能否闖出一條大道?
    荀玉||撰稿 雖然蘋果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HomeKit在國內是不溫不火的狀態,但是在國外,卻正在聯合第三方合作夥伴圍繞智能家居做大做強。近日,宜家為蘋果智能家居生態系統HomeKit推出的「快捷按鈕」開始發售了,定價9.99美元。
  • 蘋果被傳要跨界造電動車,汽車業是「新舊拉鋸」還是徹底顛覆?
    最近,蘋果即將跨界造車的傳聞引發廣泛關注。實際上,近年來,除了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的崛起,華為、百度、蘋果等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紛紛涉足汽車智能軟體系統開發領域,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已不可阻擋。蘋果手機誕生後,全球通訊行業極速轉向智慧型手機時代,巨頭諾基亞、摩託羅拉黯然謝幕。越來越近的蘋果汽車,是否會成為全球汽車業即將迎來顛覆性變革的重要信號?蘋果百度被傳跨界造車根據臺灣一家蘋果汽車供應鏈企業透露,蘋果電動汽車將至少提前兩年推出,預計會在2021年第三季度發布。
  • 歐盟數字新法案即將出臺,給美科技巨頭再施「緊箍咒」
    新《數字市場法案》將於當地時間周二由歐盟提出,目標是所謂的「看門人」公司,這些公司提供的平臺擁有所在領域市場控制權。按照新《數字市場法案》的規定,這些平臺將被禁止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以及其他行為,提供不公平的優惠待遇。
  • 蘋果也造車了,特斯拉還挺得住嗎?
    自周一蘋果被供應商爆出將製造自己的電動車的消息後,特斯拉也受到了波及,股價一改往日暴漲趨勢,周一大跌6.5%,連續兩日股價都有所回調。 與此前的高光相比,特斯拉近兩日受到的衝擊明顯。
  • 內容反噬Netflix:它拿什麼跟亞馬遜、迪士尼以及蘋果競爭
    競爭這個領域的競爭絕對是激烈的,Netflix的對手具有巨大的優勢,Netflix在流媒體領域先行者的優勢正在消失。亞馬遜、迪士尼、Hulu、蘋果(AAPL.O)和Alphabet(GOOGL.O)等公司都在爭奪同一個蛋糕的份額。
  • 各大科技巨頭入局造車,怎一個「亂」字了得?!
    蘋果汽車尚未真正到來,然而百度與富士康在造車領域的不斷深入,已為這場即將到的汽車產業「大變局」增添了幾分「火藥味」。本周內,吉利先後與百度、富士康組建的車圈「新CP」,引發了業界內外的高度關注。
  • FCC 修改NGSO FSS引發巨頭競爭
    圍繞著一封提交給 FCC 的請願書,SpaceX 和亞馬遜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鬥。這封由亞馬遜提交的請願書,要求 FCC 修改現有 非靜止固定衛星服務(NGSO FSS)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申請的相關規則。
  • 蘋果公司造了七年的電動車到底怎麼樣了?
    蘋果公司擁有一支雄心勃勃的汽車研發小組,他們最終的目標是趕上甚至超越特斯拉,但現在蘋果電動車還處於早期階段。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至少要花費五年時間來造出電動車。前幾年蘋果公司的目標僅定位在開發一款自動駕駛系統,現在蘋果將目標提高,除了自動駕駛系統他們還要開發驅動系統,設計車輛內部和外部車身,從而打造出一臺完整的電動車。相對於其他品牌電動車,蘋果的主要優勢將聚焦在集成自動駕駛系統的能力,雖然這這計劃花費昂貴,但會形成蘋果的核心競爭力。
  • 迅雷正式入局網盤賽道 巨頭林立之下恐難突圍
    近日,迅雷在 iOS 及安卓版同時上線雲盤功能,由下載工具轉型為網盤工具,正式入局網盤賽道。在這背後,是下載軟體行業不甚明朗的前景以及個人云存儲市場的龐大發展空間。艾媒諮詢指出,隨著 5G 技術的普及,今年中國個人云存儲用戶預計達到 4.01 億。
  • 大廠紛紛入局 TWS耳機競爭白熱化
    來源:中國經營報大廠紛紛入局 TWS耳機競爭白熱化本報記者/秦梟/北京報導張靖超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無線立體聲)耳機迎來爆發式增長,在資本市場中,TWS耳機概念股更是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