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陽澄湖大閘蟹開湖,不少經銷商處的大閘蟹提貨券開始發貨。
「其實養殖戶一般做的就是將螃蟹以批發價出售到市場,怎麼炒高價格是大閘蟹經銷商的事情。」9月19日,江蘇大閘蟹養殖戶朱諾告訴記者。據記者測算,大閘蟹從養殖戶賣到市場的「活螃蟹」變成消費者手中的「紙螃蟹」後,價格往往要翻幾倍甚至十幾倍,一張蟹券的價格也從幾百到幾千都有。
蟹券回收生意由此出現:送禮人以高價購買蟹券,收禮人打折出手給黃牛,最後發券的經銷商再低價回購,螃蟹並未實際銷售,就吸了一波金。不過今年這樣的情況已較為罕見,據新京報記者調查,目前不論是從網上還是經銷商手中買到的蟹券,其實際購買價往往比紙面價格低很多,打六折甚至一、二折都屢見不鮮。此前一度火爆的蟹券回收生意也鮮有黃牛問津。「我們收購了也賣不出去」,9月19日,北京一禮券回收「黃牛」告訴記者。
倒券生意
5折「回購」蟹券來年再賣
「大概十年前,逐漸有大閘蟹經銷商開始推出蟹券,其實就是效仿月餅券,把存在較短保質期,且不容易運輸的大閘蟹變成可以隨時提取的『期貨』,往年購買蟹券基本上用途都是送禮。」9月19日,在天津經營大閘蟹專賣店的王靖(化名)告訴記者,「由於大閘蟹上市的時間一般在中秋前後,如果中秋節前就想備好實體蟹送禮,往往限於捕撈、運輸等時間無法達成這一目的,所以蟹券應運而生。」
在朱諾看來,蟹券生意是經銷商的事。「養蟹人所做的只是把大閘蟹銷售到專門的螃蟹批發市場,然後二道販子或者其他生意人再買回去零售或再次批發,養殖戶賺多少錢看的是賣出了多少螃蟹,而經銷商賺多少錢看的是賣出了多少蟹券。蟹券其實就是一種高溢價的商品,它的價值高於批發價很多,所以螃蟹賣不賣得掉對他們來說無所謂,把蟹券賣掉才是正經事,庫存有養殖戶和市場擔著。」
王靖稱,在送禮風氣比較嚴重的前幾年,甚至會出現蟹券「空轉」現象。
他表示,蟹券「空轉」的方式是:蟹券商開個網站,招幾個話務員就開始賣券,他們「既沒有自己的門店,也沒有養蟹的地方」。採取的模式通常是,先找幾個蟹老闆,談好分成,讓老闆認這個券,再將這些蟹券銷售給公司採購人士,為了便於吸引客戶注意,蟹券商往往會許以高回扣誘惑。蟹券商發券的數量以及定價的價格都由自己決定,若取蟹量大於實際蟹量,只要說預期產量有變,無法兌現螃蟹券,再等來年即可,或者乾脆直接打折回購這些螃蟹券,這樣一買一賣,螃蟹沒有真銷售出去,「紙螃蟹」卻已經轉了一個圈。
「比起其他行業,倒券很輕鬆,只要有渠道就能賺錢,螃蟹券的回收在2014年前還可以,但2014年後,受反腐倡廉政策影響,螃蟹產品越來越多走平民化消費路線,而不是送禮路線,這塊兒市場流失嚴重。」9月19日,一名從事二手禮券回收的「黃牛」說。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純「黃牛」倒賣蟹券的較少,仍然回收蟹券的往往是自己也從事蟹券銷售,擁有渠道的經銷商,採取的方式是將低價回購來的蟹券囤積到來年再出手,最終依然賣給消費者,蟹券並不存在「空轉」現象。
9月20日,記者聯繫到一家收購蟹凰宮蟹券的人士,其表示500元面值的蟹券,可打五折按照250元收購,「有多少要多少」,但「只收2018年的。」記者發現,該人士自身也從事蟹券銷售,「一般蟹券的保質期有兩三年,如果我收2017年的,今年年底就有可能過期,不划算。」至於收購蟹券的目的,其稱是「欠了一批蟹券,需要頂帳」。
不過,有業內人士稱,一般而言由於經銷商自己擁有銷售渠道,囤積低價回購的2018年蟹券,再到2019年銷售可以實現套利。
蟹券「水分」
實售238元禮券價格顯示1288元
新京報記者發現,不管是網購平臺還是經銷商直營渠道,高面值價格、低銷售價格已經成為了蟹券市場的常態。
如在淘寶上以蟹券為關鍵詞搜索,一家店鋪的「蟹碼頭陽澄湖大閘蟹禮券卡1288型」價格為288元,且「拍下立減50元」,實際價格為238元。但該禮券卡實物卻顯示價格為「豪華禮盒1288元/盒」,若按禮券面值價格計算,該產品網購時不到兩折。
9月18日,記者聯繫到一位蟹券經銷商,其表示,一般而言會按照蟹券面值價格打六五折來銷售,不過可以給記者六折的優惠。
有業內人士稱,經銷商渠道的蟹券的打折力度正在逐年增長,「前幾年一般最低是七折,現在五折或者六折都有了。」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蟹券價格的虛高。「我們賣蟹的價格,受天氣情況,市場需求甚至人為操控影響,始終在浮動,而禮券的價格是固定的。為了防止受蟹價浮動的影響,固定的禮券價格一般都是比市場批發價高很多的。」朱諾說。
朱諾表示,目前超市裡面賣的一隻蟹2兩左右,58元一隻的大閘蟹,批發價格大概是40元左右一公斤。這一價格也得到了寧波水產經銷商謝昆的認可,「一般我們會以40塊錢一公斤的價格從水產批發市場買蟹。」
由此可以估算,目前市面上面值為1288元的大閘蟹券,通常8隻蟹,按公蟹4兩母蟹3兩各4隻估算,約為170元一公斤,是批發價的4倍多,而按照禮券面值1288元來算,則是批發價的20多倍。
券面高昂的標價與較為平價的網售價格直接「狙擊」了黃牛們的生意。
9月19日,記者聯繫了三家從事禮券回收的「黃牛」,提到轉讓蟹券,黃牛均面露難色。「蟹券沒人要,海鮮市場買蟹幾十塊一斤,你這幾百上千的誰要啊。」記者表示打折幅度「可以商量」,仍然遭到了拒絕,「如果收了,我們沒法轉手,更別提賺錢,只能自己吃。」
有微博用戶吐槽說,去年單位發了一次蟹券,8隻螃蟹面值988元,有同事想把這蟹券賣掉,折騰到快過期了也沒找到買主。「街邊上黃牛都不收,說水分太大。今年我們集體向人事部『請願』,過節的福利直接發現金最好,發大米雞蛋都行,千萬別給螃蟹券。」
記者看到,二手交易平臺上,蟹券也在被打折出售,價格在二三百元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