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三百年只此一人,每首詩都用情至深,讀之讓人沉浸其中

2020-12-17 果果職場情商課

誰是倉央嘉措?即便你不甚了解,你也會從各種渠道聽說過他的情詩,你以為他是一位文採斐然的風流才子,其實他是常伴青燈古佛的僧人,你以為他是不問事會不理紅塵的僧人,其實他是極其嚮往愛情的一代情僧,他就是就雪域最大王,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從出生就註定不平凡,在他出生的時候天生異象,所以他就被認為是靈童轉世,他註定要成為布達拉宮中高高在上的活佛,要受到萬民的朝拜所以就被束縛在巴桑寺,每天都要學習很多的經文,絲毫不在意面前的倉央嘉措只是一個幼童而已。

十五歲的倉央嘉措正是嚮往愛情和自由的時候,而他只能和青燈古佛作伴,面對自己喜歡的姑娘卻不能夠表達自己的愛意,而這一年倉央嘉措被抬進了布達拉宮成為了高高在上的活佛,一切都發生的太突然了,他還沒來得及和自己心愛的姑娘訣別就從此天涯訣別。

白天的倉央嘉措被迫去讀完一本又一本的佛經,而晚上的倉央嘉措忍不住去想念自己心愛的姑娘,他無法和任何人訴說自己的情感,只好將所有的思念寫在了詩句中:

我是佛前一朵蓮花,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悟。我不是普度眾生的佛,我來尋我今生的情。

這個倉央嘉措心心念念的姑娘最終還是嫁給了別人,因為倉央嘉措的僧人的身份,他們註定是無法在一起的,當姑娘為他人披上了嫁衣,倉央嘉措的信念崩塌了,他將這種絕望寫進了詩句中: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忘。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這是怎麼樣的一種絕望,才能夠將曾經的美好全盤否定,這樣的打擊讓倉央嘉措徹底崩潰了,他悄悄地離開了布達拉宮企圖找尋自己的自由和愛情。

出了布達拉宮他就不是倉央嘉措而是化名為宕桑旺波的少年,沒有了僧人的身份束縛,倉央嘉措和一個姑娘相愛了,兩個情意相投的少男少女就這樣私定了終身,白天倉央嘉措回到布達拉宮中是萬人敬仰的活佛,而夜晚他就是屬於心愛的姑娘的情郎。

兩個人每天能夠相處的時間很短,倉央嘉措為此充滿了思想,他將思念之情寫在是詩句中:

明眸皓齒豔無雙,比擬圓月兩相仿。惆悵嬋娟多寂寞,歡情只供一夜長。

可惜的是這樣的歡愉的夜晚並沒有持續太久,倉央嘉措和姑娘的事情被發現了,有人說這個姑娘勾引了活佛所以當著倉央嘉措的面活活被打死了,而倉央嘉措卻只能無力的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姑娘死亡,他痛恨自己的身份,他想要成為一個普通的人,但是沒有人聽取倉央嘉措的呼喊,他從出生開始命運就不曾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倉央嘉措犯了戒一夜之間從活佛變成了階下囚,他在被押送的途中寫下了一首詩:

白羽的仙鶴,你的雙翅借給我吧!我不飛往遠處,只到理塘就要折回的。

很多人都不理解倉央嘉措為什麼會寫出這樣一句詩,但是當人們走到了理塘這個地方的時候,人們發現了新的活佛轉世,而倉央嘉措的一生就此落幕,倉央嘉措的一生很短暫,但他卻留給了我們很多傳說,三百年只此一人,每首詩都用情至深驚豔世人,美得心醉。

人生一定要讀一讀倉央嘉措!

他是一個僧人,也是一個詩人,他是被萬人敬仰的「活佛」,也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的詩讀起來總是會讓人感受到些許悲傷,他的詩不僅僅是講述了那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也不缺乏一些對人生的解讀,讀倉央嘉措的詩能夠洗滌我們的心靈。

如果你也喜歡他的詩,小編在這裡向你推薦一本《倉央嘉措詩傳》,從歷史文化中走進倉央嘉措的人生,走進他充滿情感的詩作,總之去讀一讀倉央嘉措的詩吧,你會領會到不一樣的感覺。

同樣,在寫情詩方面我國還有很多優秀的詞人,例如: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相忘。」李清照的「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等等……

若你是一個愛都市、愛古典詩詞的人,這套 「中國古典浪漫詩詞」你一定也會非常喜歡,其中囊括了《倉央嘉措詩傳》以及《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辛棄疾詞傳》、《蘇軾詞傳》、《李煜詞傳》共六冊正版詞傳。

曾經有人質疑古詩詞的存在,現在讀古詩詞除了考試還有什麼用?

我們一定要知道古詩詞經過千百年的流傳,是凝聚了古人對語言的最高境界,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區別有文化和沒文化,當你看到非常美的景色,你會說「哇塞」,而古人會用詩詞表達「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想要誇獎一個人時候,你會說「你真棒」,而古人會用詩詞表達「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有文化內涵和沒有文化內涵的表達方式一下子就不同了,所以閒暇時候讀一讀詩詞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提升內涵,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喲!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倉央嘉措「深情款款」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很感人,讀之讓人心碎
    愛情似乎是這個世間最美的情感,因為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的美好,古今中外也有很多描寫愛情的詩詞,而今天我們所說的是一位西藏的僧人倉央嘉措所寫的一首愛情詩。你肯定會好奇,和尚寫愛情詩?開什麼玩笑呢,這位倉央嘉措可並不是一位簡單的和尚,作為修行之人,他所寫的愛情詩,每一首都極其的感人。
  • 倉央嘉措的詩,每一首都是哲學和佛法的融合|百家故事
    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的一個轉世活佛,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從小天資聰慧,曾拜五世班禪為師,落髮受戒。後被迎至布達拉宮,學習天文歷算、哲學、文學等,他的詩是哲學和佛法的融合。倉央嘉措進入布達拉宮後,反而厭倦深宮內單調的生活,常常懷念多彩的田園生活,思念著美麗的情人。他經常微服夜出,與情人約會,追求浪漫的愛情。
  • 倉央嘉措:世間至情至性之人,都逃不過孤獨
    除了這首歌還有片中的一首詩。人們出奇一致得認為這首歌和這首詩的作者就是300多年前的雪域之王——倉央嘉措。遺憾的是,真正的作者是一位現代女詩人扎西拉姆•多多的作品。人們都說,這個名叫「瑪吉阿米」的酒吧就是倉央嘉措私會情人的地方。有的人說「瑪吉阿米」的意思就是「情人」。還有人會說,「瑪吉阿米」就是倉央嘉措情人的名字。
  • 哪首現代詩讓你留下深刻的記憶?清朝康熙年間倉央嘉措是最美情郎
    01覺成觀點我最喜歡的現代詩是倉央嘉措的詩。倉央嘉措的幾首詩,我都比較喜歡。如《那一世》《我問佛》等等。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拋卻了信仰,捨棄了輪迴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這首詩寫的唯美、感人,真情流露在字裡行間,對情人的那種思念之情躍然紙上,讓人覺得刻骨銘心。
  • 倉央嘉措這首情詩,牽動無數少女的心思,其中14字,讀完讓人陶醉
    在清朝文化領域,不可忽視的還有一位大名鼎鼎僧人,他就是讓無數女子為之牽掛的倉央嘉措。倉央嘉措,原名洛桑仁欽。嘉措是當時人民對於西藏活佛的尊稱。倉央嘉措佛學天賦甚高,其人機敏,領悟力特別強,因此他對藏傳佛教有著十分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 十首「假冒」倉央嘉措的詩 「見與不見」排在第一
    予,執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長;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此詩並非倉央嘉措所著,在他的詩集裡是不存在的,此詩其實出自玄幻小說《冷麵樓主和尚妻》,作者是「一度君華」。此外,所謂倉央嘉措的《見與不見》,純屬網絡作者創作。
  • 倉央嘉措情歌4首詩
    星象之說也許不一定可信,但他出生之時,五世達賴喇嘛六十六歲時已經圓寂,藏族地區的政治鬥爭便十分激烈,但時任藏王桑傑嘉措秘而不宣,而是秘密派人下山尋找他的轉世靈童。這便尋到了剛出生的倉央嘉措,15歲時被接入布達拉宮,並實行坐床儀式,正式成為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也就這樣被捲入了政治鬥爭的泥潭。福兮禍兮?
  • 倉央嘉措情歌
    但倉央嘉措始終未能忘情於世俗生活,遂以親身感受創作了大量詩歌。後人選出60多首代表性作品,編成《倉央嘉措情歌》,刻印成書流傳於世。《倉央嘉措情歌》是藏族詩壇的奇花異卉。作者雖然是宗教領袖人物,但他敢於寫出人的內心矛盾和對現實生活的理想,突破了宗教對人性的束縛,大膽地向傳統勢力挑戰,表現了詩人巨大的勇氣。這些作品不但思想內容是積極進步的,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技巧。
  • 心煩意亂時讀一讀常建這首詩,比讀任何的佛經都有用,讓人更寧靜
    雖然我個人沒有這樣的信仰,但是從那些人的身上,我發現更多的是虛偽,這著實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佛明明是勸慰世人,可是現在卻變成了財神爺。其實一個真正有修養之人,根本不用去理會什麼佛,也無需去讀佛經,只需要讀一讀那些經典的文學作品,以此來提升自己的修養即可。
  • 中國歷史上最帥的男人,卻用情專一,一首《悼亡詩》感人肺腑
    他是有史記載最帥氣迷人的男人,他又是才高八鬥的才子,更是一生只戀一人的痴情種。他是誰?不賣關子了,他就是我們常常誇人帥的成語「貌比潘安」中的西晉文學家、詩人、行為藝術家潘安。說起潘安,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的美貌。
  • 倉央嘉措和納蘭性德的詩詞,就是幻想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的碰撞
    納蘭性德和倉央嘉措是不同時代的人,納蘭性德去世的時候,倉央嘉措才三歲左右。可以說這兩位是不同時代的人,但是兩個人在詩詞方面的情感卻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儘管兩人相隔可能已是百年之久,但是不得不說兩個人在情詩這一塊那是讓無數的少男少女們痴迷。
  • 永遠的倉央嘉措 | 倉央嘉措詩集(全集珍藏版)
    >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2.倉央嘉措另一首流傳非常廣泛的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讀倉央嘉措的詩,是一種享受在一首首絕美的詩作中,我們讀到了他「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糾結,也讀到了他「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的傷情。七言四句,總共28個字,卻把倉央嘉措的愛情表現得淋漓極致。如果拋開倉央嘉措的故事,這首詩就算是放在文化鼎盛的中原也堪稱一絕。這首詩並沒有特別華麗的辭藻,卻把愛而不得的矛盾刻畫地入木三分。
  • 倘若倉央嘉措不是活佛轉世,能否還會寫下千古情詩?
    他叫倉央嘉措,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活佛轉世,六世達賴喇嘛。而他原本出生在普普通通的信奉紅教的農奴家庭,然而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仿佛就決定了他這一生的不平凡。他習慣了普通家庭的無拘無束,習慣了和玩伴之間的歡聲笑語。但這一切都伴隨著尋找靈童馬隊的到來而如雲消散。布達拉宮的金頂在白雪的映照下顯得那麼刺眼,拉薩城的街道在人聲的喧囂中又顯得那麼的繁華。
  • 倉央嘉措真是嚮往世俗的情僧嗎?這八首名詩被證實都是假冒的!
    現今一些在網友間流傳甚廣、被稱作「倉央嘉措最美的詩句」其實都與倉央嘉措毫無關係。予,執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長;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此詩並非倉央嘉措所著,在他的詩集裡是不存在的,此詩其實出自玄幻小說《冷麵樓主和尚妻》,作者是「一度君華」。
  • 關於倉央嘉措,身世,死因,詩歌
    而在民間,有倉央嘉措的情詩達 200多首。在今天的西藏,很多人都會唱以他的詩改編的歌。 附:書目介紹1.倉央嘉措詩歌的版本眾多,于道泉教授編譯的藏文、漢譯、英譯對照本《第六代達賴喇嘛倉洋嘉錯情歌》(1930年版),收了62首。2.1978 年西藏自治區文化局資料室搜集、編入《倉洋嘉錯情歌》一書的共 66首。《西藏歌謠》(民族出版社 1959年版)亦有收錄。3.
  • 賞析 | 倉央嘉措情詩完整珍藏版(共125首)
    佛家以之為藏中外道,是故倉央嘉措做詩斥之。或雲當移至三十一首後,實三家村言,索然無味矣。    從此節後,以下各節(共59首)均是按手抄本選譯的,此上各節(共66首)皆從於(道泉)本。錯那二宗本藉口防止危險,只在白天才將那間八柱大的房間的門打開,夜晚則整夜鎖住。每天只給靈童父母、姑姑索南、傭人桑丹、妹妹索南宗巴一小木桶粗糙的糌粑,不經常給菜吃,進餐時飲的青稞酒也是隔天才給一次,每兩天給一木桶水,柴火有時也燒斷。總之,在錯那的13年中,倉央嘉措備嘗艱辛。這些情況在倉央嘉措傳記《金穗》一書中有詳細記載。
  • 那些冠以「倉央嘉措」之名的無病呻吟
    不過不管怎樣,這些還算是「詩出有本」,受網絡文化的影響,一些不知何人所做的「倉央嘉措情詩」大量湧現,其中不乏精品,但大多數是濫觴的「無病呻吟」。首先來說,在「倉央嘉措」大師存世的66首詩作中,沒有這首詩。這篇東拼西湊的拙劣偽作,可以算是「無病呻吟」中的極品,火遍了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篇被稱為詩的東西: 《我問佛》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 詩賞讀|王昌東賞讀:10人10首
    2018年10月22日晚   王昌東賞讀:與落幕這位詩人沒有交流,但他這首詩打動了我。從題目「九月九」知道,這是一首懷人詩,祭祀貼。第一句「塵世的懸崖陡峭」就給人一種深峻之感,暗示:生活多艱,寒風撲面,斯人已折。
  • 倉央嘉措風靡世間的一首詩,20多個字,卻傾注所有愛,美到心坎
    倉央嘉措曾有一位深愛的女子,二人經常在夜間幽會。有一次他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被發現了,最後的結果是那位女子被處死(一說被放逐)。但作為一個詩人,倉央嘉措是成功。他平生存詩數量不多,卻經典頻出。在詩壇,他的詩歌吸引了眾多學者的興趣,將他的藏文詩翻譯成十幾種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