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是屬於內家拳還是外家拳

2020-12-26 子明的瓷器史

內家拳與外家拳是傳統武學的分類,一般的人受電影作品影響大,字面地理解為內家拳就是主修內功,內力;外家拳就是主修招式,力量。如此來分是很不準確的,傳統武學在傳承的過程中都在著明顯的融合,互相借鑑的情況。詠春的寸拳的柔勁,與洪拳的剛猛完全不同,與太極拳八卦掌等內家拳卻有著相似之處。

所以要確定拳法的內外之分最好的辦法是確定其源頭,詠春拳為一個叫嚴詠春的女子所創,其創立拳法的根本是其師父五枚師太所傳授的少林拳法。而且在詠春拳法的拳譜裡開篇即說道「詠春絕技,源於少林;招無虎鶴,法無五行;」

金庸的小說中有一句「天下武功源少林」,也不是亂扯,但了不盡完全正確。天下武功都是宗教產物卻是沒什麼問題的。自佛教傳入中土後,中國便有著兩大教派,道教與佛教。宗教不僅傳播著自己的價值觀念,更是探尋強身健體的方法-武術。由於就生成了2個派系,道教武術與佛教武術。道教為本土宗教,其武術習慣之稱為內家武術,佛教為外來宗教,其武術稱之為外家武術。

自唐以後,道教佛教共存,道教以太極五行八卦,創出如太極拳八卦掌,蛇形雕手等拳法,意在通過自身模仿自然的形態來達到強身的目的,這些類別的拳頭都出自道教,為內家拳頭。而佛教的招式是注重隔絕事物,內練骨外練皮,以達銅皮鐵骨以達到外界事物不能侵擾身體,達到強身目的,如羅漢拳、洪拳、鐵線拳、伏虎拳等。

有了兩教的興盛才有了後來傳統武學的盛世,細細一想不難發現,金庸,古龍,梁雨生等武俠小說家所作的時代背景都是自唐以後的時期。開學分內外,但並無強弱。根據自己的喜好,發展自身的潛力才能把武學運用到極致。

相關焦點

  • 內家拳與外家拳的區別
    更別提要想真正理解中國武道,還需要道學和禪學的深度體悟和融合,無論文武兩派的人,他們都不屑於研究這些「封建迷信」的東西。因此,讓這些「正統人士」來告訴你什麼是外家,什麼是內家,練拳到底應該怎麼練,中國的武術傳統是什麼?當然就是以盲導盲,結果弄得人們越來越看不懂了。但是他們都很敢說,什麼都自以為是。一般人認為,太極,八卦,形意拳就是內家拳。少林拳,洪拳,查拳,炮錘等等是外家拳。
  • 內家拳和外家拳
    話雖如此,但我們還是要去了解這二種拳術的差異性,為什麼需要了解二者之間的差異性呢?討論內、外家拳法之不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習太極拳者知道自已到底練的是什麼?筆者在《縱橫太極》首冊上已提過,不是練了叫太極拳的拳術就一定是太極拳,現在有很多名為太極拳的練習者,其練習的方式,其實是外家拳的練習方法。
  • 傳統武術裡內家拳和外家拳之間的小秘密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其中最精深的莫過於傳統武術的分類,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內家拳與外家拳。說到傳武的內外家拳,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好奇過,但是神奇的是,幾乎沒有人能弄懂傳武的內外家究竟是怎麼分的,可能就連發明這種分類的人都忘記自己當初的想法了。
  • 貼吧第一貼《什麼是內家拳》
    什麼是內家拳    眾所周知,中國武術由內家拳和外家拳兩大門類組成,多年來,雖然有很多以「內家拳」或「外家拳」的文章見諸報刊雜誌,但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較為合理的客觀的劃分內家拳和外家拳的標準。
  • 內家拳樁功作用
    其集中偏離的理念有兩大類:1、認為內家樁功是強筋健骨、增強耐力的訓練,所以認為樁步站得越低功夫越深。這是墮入外家拳訓練方針了,我們知道外家拳是沒有樁功訓練的,一些外家派系有樁步訓練內容都是從內家拳裡引進過來的。
  • 內家拳入門標誌及腿功的秘密
    為什麼說拳練人是「內家拳」入門的標誌,難道不是「外家拳」入門的標誌? 外家拳入門的標誌是什麼?這個問題很深奧。它並不是習武必須知道的東西,只是武術研究者提出的一個新的維度或視角用以討論武術。關於內外家之爭論,似乎有半個多世紀了。 什麼是「內家拳」?
  • 道教:武當內家拳的創立
    中國武術分為南派北派、內家外家,素有「北尊少林,南崇武當」之說。少林拳奉達摩為始祖,武當拳則以張三丰為開山。張三丰是怎樣創造出內家拳的呢?這是明清以來武術界、學術界普遍感興趣的問題。不僅如此,張三丰還以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為主體及劍、棍、刀、槍等內外功法組成的武當武術,丹道一體、理深藝精,武道結合、玄妙飄靈,與少林功夫雙峰並立,同為中華武林的領袖。需要指出,在清代以前,中華武術是不分內家、外家的。內家拳一說始見於明末清初學者黃宗羲所撰的《王徵南墓志銘》。
  • 內家拳粗談
    ,大都是結論性的東西,或是激烈的爭論,但對於接近內家拳門檻的實際技術操作卻鮮有交流,本文所述之經驗,絕非高論,但卻為師兄弟們身體力行、實踐驗證之結果,發文之目的,也在於向廣大的愛好者學習,並希望引發內家拳訓練的具體技術交流(我們所探討的只是內家拳的初級部分)。
  • 金一明內外家拳論淺析
    或擅一拳之能,亦炫耀以欺人曰:吾外家拳也。若詢其何謂內家,何謂外家?甚至有謂內家專於內功,外家專於外功,更有謂內家不能勝外家,又有內家以柔勝,外家以剛勝。是直目內家為軟功,外家為硬功矣。噫!言者諄諄,聽者齒冷,吾道不傳,若長此不辦,此種光怪陸離之言論,一誤再誤,互相傳播,貽譏大方, 不知伊於何底!
  • 用三個要領,告訴你何為真正的內家拳,這才是真諦
    內家拳的體力就是氣,此氣非彼氣;此氣不是健身氣功當中的氣。這裡要說明的事,現大部分內家拳都是練的力量和體力。和外家拳沒有上面區別,故他們練的其實是以內家拳的名義去練習外家拳罷了。也就是內功,他就是我們內家拳的體力。而不是執著於外在增加體力的練法,這才是真正的內家拳真功。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 之七
    因為形意拳的幾乎所有理論與習練方法都是所有內家拳的標準。形意拳是內家拳的始祖。內家拳與外家拳一樣,外家拳以肌肉緊張發力為基礎,產生無數拳種;內家拳則是在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發力方式基礎上,產生各個拳種的。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天下功夫只有二種,即一種是習練肌肉緊張發力的功夫,即習練肌肉力量的功夫;一種是習練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發力的功夫,即習練心力的功夫。
  • 細說詠春「日字衝拳」與「日字砸拳」
    ,詠春其他的招式的發力方式已學了大半了,所以日字衝拳是詠春的第一拳,一定要打好這第一拳。而詠春並沒有所謂的「日字砸拳」,只是很多人在練習的過程中,由於發力方式不對,將「日字衝拳」練成了「日字砸拳」,大多數沒有練過詠春的人,打拳時都是砸拳的方式,就是打拳發力的過程是向前向上然後再向前向下的這樣一個過程,這樣的打拳方式自我感覺非常良好,感覺非常有力量。
  • 跟著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感悟中華武術與人文修養
    1、武術的分類和流派講到武術,大家可能腦子裡馬上出現的是電影、電視的畫面,太極拳、形意拳等,各種各樣的門派。其實從形式上,我們就分為內家拳和外家拳。比如少林拳屬於外家拳,剛猛、迅速,有震撼力。比如武當的太極拳屬於內家拳,飄逸、舒展,力氣合一,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
  • 深圳非遺 | 羅湖居然藏著這樣的「詠春」高手!
    它是一種集內家拳法和近打於一身的拳術。它立足於實戰,具有招式多變、運用靈活、出拳彈性,短橋窄馬,擅發寸勁為主要特點。憑藉手橋肌膚靈敏的感覺,發揮寸勁力量的內家拳法。詠春拳到底有啥過人之處?往下看初看《葉問》之時,你是不是一直以為那套子彈拳為了藝術而進行誇張後的效果?
  • 內家拳內煉原理與實證
    目前國內傳承的真內家拳並不多,許多只是打著內家拳的旗號,而實際上還是以練套路、練肌肉力量為主,而內家功夫注重「精氣神」三寶的充足,注重修煉內功以及在此基礎上鍛鍊「筋骨皮「。練套路,其實更接近體操、雜技,內家拳的核心是煉內氣。內氣足了,氣血自然充盈。血養筋,筋壯骨強,騰起內膜,斂氣入骨以內壯,練的是內勁,不是單純的肌肉筋骨力。
  • 外家拳的三個層次
    中華武功之外家拳分有三個層次。即:外功層次,內功層次和神功層次。而內家拳分二個層次,即:內功層次及神功層次。
  • 論拳術內家外家之別
    導讀:孫祿堂早年間請教於山西形意拳大師宋世榮先生,對「氣」,以及對內家拳、外家拳的深入剖析,有助於提高今人的認識,摘錄之以便學習。今之談拳術者,每每有內家外家之分。或稱少林為外家,武當為內家,在道為內家;或以在釋為外家,其實皆皮相之見也。名則有少林武當之分,實則無內家外家之別。少林,寺也;武當,山也。拳以地名,並元軒輊。至竟言少林而不言武當者亦自有故。按少林派之拳,門類甚多,名目亦廣,輾轉相傳,耳熟能詳。武當派則不然,練者既少,社會上且有不知武當屬於何省者,此非予之過言也。浙之張松溪非武當派之嫡傳乎?迄今浙人士承張之緒者,何以未之前聞也?
  • 解密:內家拳的內勁
    內家拳專長,而形意拳獨善,故有形意勁,八卦步,太極腰之說。指經過武術修煉,全身骨節靈通,心意貫穿而獲得的一種能隨意轉換方向、變化大小的力。因其運轉隱於丹田而不顯於外,故名"內勁"。這種勁具有聚全身氣力於一點的威力,比不少有功夫人練出的"整勁"更高一籌。內勁鍛鍊注重以內裡感覺引導動作,以丹田配合力的蓄髮,從而提高神經中樞系統駕馭肌肉張弛的機能和以氣催力的能力。
  • 內家拳秘中秘
    這些內家拳培養功力的方式不但容易出現心腦問題而且奇慢!所以內家三拳並不是優秀的內家拳法!不要以為內家拳就是太極形意等那幾個流行功夫。內家功夫歸納起來不外乎是「軟、硬、輕、快」這四功,軟能隨意、硬而不僵、輕而能定、快而又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