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語靈準
豫章豐城縣海慧寺的伽藍神(關帝)十分靈驗。這一方的百姓都非常敬信崇奉。明武宗正德十四年正逢大比之年。本地讀書人到寺裡伽藍殿求籤預卜本城學子考入省試的人數,連求幾籤,籤語說無一人能考中;問一郡學子能中幾人,籤語答也無一人考中;又繼續問全省有九十五名解元的名額,這是國家規定一省每科必須選中的名額,定無更改。然卜問之下,籤語答仍無一人考中。大家都認為神明無能預知,紛紛悻悻離去。不知為什麼,京城發生動亂,這一年竟廢除省試,當地百姓恍然大悟。於是紛紛到寺裡拜謁,感謝神恩,果真靈驗非常。經此一事,當地百姓更加崇敬關帝。
——出《青箱餘正集》
黃崗縣令
清世宗雍正八年,暢子熊被朝廷召到京城聽候任命。到達京師,子熊聞聽京都正陽門的關帝廟香火最盛,求籤問卜,吉兇立驗。於是他就虔誠跪拜,佔卜自己將被派往何處任職,得籤解一看上面寫到:「世間萬物各有主,一粒一毫君莫取。英雄豪傑自天生,也須步步循規矩。」他一時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這一年的秋天,他被選派到黃州作黃崗縣令,城北即赤壁古蹟,忽回憶起宋朝文學家蘇東坡前赤壁賦中的話:「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於是領悟到關帝的籤示極其靈準,早已告知他將來為官之地,並且籤語中蘊含著做人的高深哲理。
——出《新鄉縣誌》
關帝斷案
清朝末期在關帝的故鄉傳有他斷案的事跡。有一個懷孕婦女在推磨時,突然丟掉了一件白襯衫。因為在那孕婦推磨時,村裡的一位教書先生出於好心去幫忙推一會兒,因此,女人的丈夫便懷疑是教書先生拿走了。教書先生有口難辯,便邀請那男子去關帝廟打金錢卦。結果,三次金錢卦打下來,教書先生都輸了。因此,那男子和村人都認為白襯衫的確是他拿走的,教書先生被趕出了村學。
教書先生受了這般委屈,心裡很不是滋味,便大罵關帝不能明斷是非。後來,關帝告訴他:「不是我不知道你的清白,只是不願斷明,如果當時斷明你清白,那男人一定懷疑他的妻子與別人有姦情,說不準會弄出人命來。我的本意是叫你先受一時委屈,事情終會明白,你也會得到洗刷的。」
事後不久,人們發現一棵大樹上有個烏鴉窩,窩裡有個白東西,爬上樹去扯下來,竟是那婦女的白襯衫。村裡人知道是錯怪了教書先生,便又去把他請回村裡教書。後來,這位教書先生參加科舉考試,功成名就,當了縣官。他牢記著關帝斷處他與白襯衫一物的慎重態度。因此,斷案十分謹慎,被人譽為清官。
——出《關公》
違背信諾
關中地區有一位孝廉,病了很久,一直都臥在床上。有一天,夢見關帝告訴他說:「你明年參加考試會金榜題名,而且明天就可以起床了。」隔日一大早,真的就起床了。
孝廉和母親商量說:「家中收到縣府水運費用已先領用了,要怎麼辦呢?」母親慢慢思考後說:「你父親在世時,有某人欠他若干銀子,雖然你父親已允諾不追討了,如今實在沒辦法,為何不向縣官提出控告追討呢?」於是向縣府呈文請求追討欠銀,縣府將此人拘捕,嚴厲逼討。
孝廉隨即參加考試,放榜結果落第了,因此懷疑關帝的夢示不準,乃往前門關帝廟求籤詩,籤詩說:「我曾許汝事和諧,誰料修為果自乘。但改新圖莫依舊,營謀應得稱心懷。」其意即是說,我曾允許你處事要和諧,誰知道你卻自己違背了。由此可證神明的話不會騙人,之所以應中試而不中,就是因為孝廉背信棄義,強迫追索已經允諾不追討的銀子,是為傷害天理而且集結人怨的緣故。
——出《關帝護國佑民靈驗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