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松:庭審直播,讓正義看得見

2020-12-22 最高人民法院

「正義不僅應當得到實現,而且應當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得到實現。」這句流傳甚廣的法律諺語形象地說明了司法公開的重要性。中國庭審直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為這句法諺做了最好的註腳。截至2020年12月4日上午9時,全國2020年庭審直播共4275703場,全國法院庭審直播數量累計突破1000萬場。全國共計3502家法院依託中國庭審公開網網站開展庭審直播活動,參與直播的員額法官超過29萬人,單日庭審直播最高場次數量已達36923場。中國庭審直播取得了裡程碑式的進步,為司法公開奠定了堅實基礎。

司法公開的制度保障

司法公開是法治社會的重要標誌,是維護司法權威和司法公正的現實需要。我國已經形成了憲法為引領、以法院組織法為依託、三大訴訟法為支撐的司法公開的制度框架。

我國憲法第13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會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這是法律對司法公開的明確要求,也是保障公民權利的莊嚴宣示。《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提出堅持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著力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200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於司法公開的六項規定》,從立案公開、庭審公開、執行公開、聽證公開、文書公開、審務公開六個方面,向各級法院提出了司法公開的建設要求。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深化改革的決定強調權力運行公開化、規範化,並提出推進審判公開、推動公開法院生效裁判文書、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等要求,成為司法公開制度的頂層設計。2013年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推進司法公開三大平臺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規定了審判流程公開平臺、裁判文書公開平臺以及執行信息公開平臺這三大平臺的目標和手段。當天,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全國法院司法公開工作推進會上說:「只有全面落實司法公開原則,始終確保審判權在陽光下運行,才能有力推進司法改革進程。」這是近年來召開的關於全面推進司法公開工作的首個全國性會議。

庭審直播是司法公開的重頭戲。2010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於庭審活動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201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又出臺了《關於人民法院直播錄播庭審活動的規定》。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修訂印發《關於庭審活動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注重適應網際網路時代對司法公開的多元化需求,要求庭審活動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建設透明法庭,並藉助訴訟服務平臺為依法查閱庭審錄音錄像提供便利,開闢庭審公開新路徑,同時注重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提升審判質效增添助力。新潮的智能語音識別技術被引入庭審記錄,這一新技術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庭審錄音錄像替代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的法庭筆錄,實現庭審記錄改革的重大突破。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引導下,各地法院也在積極制定相關規則進行落實。例如,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出臺了《關於推進庭審直播工作的暫行規定》《關於建立推進庭審直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關於推進庭審直播工作的實施方案》。2010年,淮陽縣人民法院印發《庭審網絡視頻直播暫行規定》。2014年黃驊市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庭審網絡直播錄播暫行辦法》。這些庭審工作細則對庭審直播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要求以及組織領導進行了明確規定和要求,對參與庭審直播案件的選擇標準、開展庭審直播案件的審批制度、庭審直播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進行了詳細要求。

庭審直播實現司法正義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這形象地說明了陽光司法的重要性。人類法治文明史也是追求司法公開的歷史。

公元前536年,鄭國執政子產「鑄刑書」,將法律條文鑄在象徵諸侯權位的金屬鼎上,向全社會公布,創立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刑書一旦公布,人們就可以知道官員審判案件是否合理合法。公開帶來公平,用公開的法律對貴族特權進行限制,這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在西方,封建司法也盛行秘密審判。18世紀,「現代刑法之父」貝卡利亞首先提出審判應當公開,以便使或許是社會唯一制約手段的輿論能夠約束強力和欲望。作為正式制度,司法公開先後在1787 年的《美國憲法修正案》和1808 年的《法國刑事訴訟法典》等法典中得到確認。至現代,司法公開已成為現代法治的標誌之一。

司法公正是司法永恆的主題。縱覽各類司法腐敗案件,莫不與暗箱操作有關。陽光帶來公正,透明帶來公平。要遏制司法腐敗,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加強司法公開建設,將司法活動置於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在這其中,作為現代技術的司法應用,庭審直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古代的坐堂審案和傳統的庭審方式,能夠現場觀摩只有少部分人。而藉助現代科技,庭審直播的收看、參與數量則是海量,實現了最大程度的遠程參與和在線圍觀。現代化審判場所,集語音、數字、圖像處理為一體,綜合應用電子技術、射頻技術、單片機技術的真正的多媒體法院庭審直播系統,也能使庭審過程視頻化永久存檔。庭審直播系統能夠對原告、被告(人)、證人、法官、公訴人、電子證據畫面進行實時採編錄像和直播,以滿足庭審音像資料存檔、遠程觀摩和在線監督的多元需求。

庭審直播可以倒逼司法公正。一開始進行庭審直播時,很多司法工作者還不能完全適應,司法文書中的小疏忽也會引起廣泛討論等等。但隨著時間推移,司法人員的能力水平在公眾挑剔的眼光中不斷提高,與社會公眾形成了良好互動。在庭審直播推動下,不斷強化庭審效果、提高庭審效率、促進審判工作的公正。

實踐也證明,司法公開的「尺度」與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同比增減。社會公眾親歷或者知曉司法裁判的產生過程,才能減少對裁判結果的牴觸和懷疑,祛除對暗箱操作的擔憂。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表示,公開是自信的表現,是光明正大的表現。通過庭審直播,群眾就能夠看見法官付出的努力,就能夠明白案件為什麼這樣判,司法過程就不再是當事人心目中的「暗箱操作」,司法公信力就會得到顯著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庭審直播無疑是回應這一偉大命題的最好方式之一。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促進司法公正,庭審直播需要繼續砥礪前行。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作者:蔣海松(湖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編輯:李璇

相關焦點

  • 評論|一場庭審直播,一堂全民普法大課
    然而,公開透明的直播,並沒有讓大眾了解到完全的真相,反而因為一些營銷號「帶節奏」,導致網友將攻擊矛頭指向公訴人和法官,指責庭審過程不專業,甚至質疑司法不公,偏袒被告。一句「明星都這樣,普通人怎麼辦?」引來眾多轉發,割裂公眾情緒,動搖社會信心,不但讓庭審直播背離了保障司法公正的初衷,反而差點成為輿論幹預司法的「道具」。好在,黑霧遮不住光明,謠言止於智者。
  • 庭審直播的中國模式
    截至2020年12月,共計3502家法院依託該網站開展常態化的庭審直播活動,參與直播的員額法官超過29萬人次。在庭審直播數量方面,全國法院連續數年實現超越式增長。2017年,全國庭審直播414632場,2018年達到1596432場,漲幅高達385%。2019年較上一年的漲幅也達到233%,全國庭審直播3712159場。
  • 湖南瀏陽:21萬人圍觀法院民事案件庭審直播
    據介紹,本次庭審通過與瀏陽廣電集團合作,在「掌上瀏陽」專門開設的「庭審直播」欄目直播本案審理全部過程,這既是該院第二次就案件庭審進行手機直播,也是省內法院首次對在戶外開展的巡迴開庭進行手機直播。公眾只需要打開「掌上瀏陽」APP或者在瀏陽法院微信公眾號登錄直播連結,即可實現足不出戶在線觀看庭審直播。
  • 千萬量級庭審直播的中國模式
    庭審直播使司法公開從「靜態結果」走向「動態過程」,從傳統庭審旁聽的「現場正義」、報紙廣播的「轉述正義」轉向網絡視頻的「全民圍觀」和「可視正義」。如今,中國的庭審直播已經翻開千萬量級的新篇章。隨著庭審直播的開展不斷深入,以公開促公正、進一步規範司法行為的作用將會日益顯著。
  • 鄯善縣人民法院縱深推進庭審直播
    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鄯善縣人民法院大力推進智慧法院建設,積極擴大庭審直播覆蓋面,有效促進司法公正公平公開,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鄯善縣人民法院為推進陽光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迎難而上,多措並舉克服疫情影響,緊抓審判公開庭審核心環節,強化科技法庭應用,大力推進庭審同步錄音錄像和庭審網絡直播,利用「中國庭審公開網」和「新疆訴訟服務網」併網直播庭審全過程。截至11月25日,該院網絡直播庭審729場,群眾累計觀看量8萬餘次,庭審直播位列吐魯番市全區法院第一。
  • 「敞門庭審」讓司法公開回到初衷
    一場備受矚目的仿真槍案庭審,竟然真的可以就這樣在眾人矚目中控辯對抗,並且這不算是一場各方都「相安無事」的庭審:據報導,此番仿真槍案兩位被告人在庭上或對檢方指控予以否認,或當庭翻供、否認其在偵查階段所做筆錄,律師作無罪辯護,控方當庭變更罪名……爭議不斷的仿真槍案以「敞門庭審」的方式公開審理,深圳中院在本案審理過程中顯示的公開力度與方式值得肯定,庭審公開的魅力與價值也得以展現。
  • 我院獲評庭審「優秀直播法院」
    1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中國法院網共同在江蘇高院舉辦「中國庭審公開網庭審直播第1000萬場頒證活動」,我院以直播量全省基層法院第一名的成績獲頒「優秀直播法院」,並在全國基層法院排名第12位。
  • 南京中院庭審直播數量位居全國同級法院第八,全省第一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訊(通訊員 寧法宣 記者 萬承源)從傳統旁聽庭審的「現場正義」到網絡直播的「可視正義」,法院庭審網絡直播讓社會公眾足不出戶即可「圍觀」法院庭審。
  • 以鮮活畫面呈現生動正義
    特別是庭審公開,作為司法公開中最富想像力和改革勇氣的創舉,也是近年來黨中央推動司法體制機制改革所取得的最直觀成就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全面推進深化司法改革、深入開展信息化建設,不斷攻堅克難。裁判文書、審判流程、執行信息、庭審活動四大公開平臺的建成,極大地拓展了司法公開的廣度和深度,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感受到公平正義。
  • 西峽縣人民法院開庭與庭審直播公告
    中國庭審公開網進行庭審直播。特此公告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七日西峽縣人民法院開庭與庭審直播公告西峽縣人民法院定於2020年11月18日8點30分在西峽縣人民法院第六審判庭公開審理原告河南西峽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訴被告張子偉、王麗、海鮮明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
  • 【大連普蘭店區人民法院開庭與庭審直播公告】12月11日10起案件...
    中國庭審公開網、普蘭店區人民法院新浪微博進行網際網路庭審直播。特此公告。 中國庭審公開網、普蘭店區人民法院新浪微博進行網際網路庭審直播。特此公告。 中國庭審公開網、普蘭店區人民法院新浪微博進行網際網路庭審直播。特此公告。
  • 【大連普蘭店區人民法院開庭與庭審直播公告】12月16日12起案件...
    中國庭審公開網、普蘭店區人民法院新浪微博進行網際網路庭審直播。特此公告。 中國庭審公開網、普蘭店區人民法院新浪微博進行網際網路庭審直播。特此公告。 中國庭審公開網、普蘭店區人民法院新浪微博進行網際網路庭審直播。特此公告。
  • 【大連普蘭店區人民法院開庭與庭審直播公告】12月10日12起案件...
    中國庭審公開網、普蘭店區人民法院新浪微博進行網際網路庭審直播。特此公告。 中國庭審公開網、普蘭店區人民法院新浪微博進行網際網路庭審直播。特此公告。 中國庭審公開網、普蘭店區人民法院新浪微博進行網際網路庭審直播。特此公告。
  • 「看得見的正義」網絡訪談——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徐安
    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人民檢察幹警心繫人民群眾。    目前,全國有三千多個基層檢察院,二十多萬名檢察幹警。長期以來,廣大檢察官們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能,恪守社會公平正義。他們用忠誠,彰顯了「懲惡揚善」的風骨;用勤勉,鑄就了「執法為民」的靈魂;用廉潔,鐫刻了「法律監督」的厚度;用公正,詮釋著「人民檢察」的職守。
  • 大連普蘭店區人民法院開庭與庭審直播公告
    中國庭審公開網、普蘭店區人民法院新浪微博進行網際網路庭審直播。 特此公告。 中國庭審公開網、普蘭店區人民法院新浪微博進行網際網路庭審直播。 特此公告。
  • 【案件傳真】我院直播受賄案庭審 衛健系統幹部「雲旁聽」敲警鐘
    【案件傳真】我院直播受賄案庭審 衛健系統幹部「雲旁聽」敲警鐘 2020-03-25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與庭審直播公告
    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與庭審直播公告 2020-12-2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與庭審直播公告
    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與庭審直播公告 2020-08-19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譚松韻母親被撞案庭審直播:1000萬+次播放後能留下什麼
    (2019)川0524刑初230號 案件庭審現場 中國庭審公開網直播畫面截圖作者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秦珍子名氣是一種很坦白的存在,它常常用數字說話。直到2020年8月31日,該案在敘永縣人民法院開庭,庭審通過網絡直播形式向公眾公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十一條,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具有公眾關注度較高、社會影響較大、法治宣傳教育意義較強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以通過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公共媒體進行圖文、音頻、視頻直播或錄播。目前尚無從得知,到底是哪一種「情形」促成了這次直播。
  • 公開聽證 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聽得到」
    2020年以來,全區三級檢察機關共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社區代表等組織開展案件公開聽證212場次,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聽得到」。訴或不訴 公開聽證找答案 「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