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行公布的2019年金融統計數據 我們能看出什麼?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莫開偉

央行剛剛公布2019年金融統計數據顯示,廣義貨幣增加8.7%,狹義貨幣增長4.4%;全年人民幣貸款餘額153.11萬億元,同比增加16.81萬億元,同比多增6439億元,同比增長12.3%;全年人民幣存款餘額192.88萬億元,同比增加15.36萬億元,同比增長8.7%(1月16日央行官網)

看到這一數據,讓業界及全社會感到一絲欣慰,因為從央行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總體看,金融總體形勢向好,讓一些擔憂中國金融業經營狀況的人有所放心,也給一些故意唱空中國金融業的別有用心者以有力回應;而且,這些金融統計數據也釋放了一些積極的金融信號,更凸顯了中國經濟持續企穩向好的跡象。

總體來看,這些積極向好的金融態勢表現在三方面:首先,金融機構全年非金融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5.88萬億元,超出預期,表明金融機構把信貸重心放在支持實體經濟上,認真落實了中央政府有關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把經營精力放在了服務實體經濟上,各種金融經營亂象得到了進一步遏制,信貸資金進一步回歸經營本源;也說明企業融資需要有所回升,合理金融需求基本得到了滿足,融資難、融資貴現狀有所緩解,實體企業投資意願有所增強,經營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經營活力也有所回升,這是最為值得肯定的。其次,M1與M2剪刀差進一步收窄,表明企業和民間投資熱情有所回升,更多的資金投入了實體企業經營之中。12月末,M1同比增長4.4%,M2同比增長8.7%,兩者剪刀差為4.3%,而2018年末M2與M1剪刀差數據為7%;出現這種現象還表明地產銷售持續降溫、金融去槓桿防風險政策效果顯現,流入房地產領域購房資金減少,也表明企業效益逐漸改善,補庫存與實體投資意願增強。再次,廣義貨幣增長8.7%,狹義貨幣增長4.4%,與我國貨幣信貸投放增長的實際基本相符,它釋放了我國貨幣信貸增長與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及居民收入增長水平基本協調的有利信號。一方面貨幣信貸投放增長,使得企業及居民融資有所活躍,企業存款、居民存款及手持現金都有一定的增長;企業存款增長表明企業融資能力提高,用於生產及流通的資金運作能力提高,擴大再生生活的欲望提高,這對打破當前經濟低迷態勢起到較強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居民存款及手中現金增長,不僅有利於改善民生帶動消費擴大內需,也使得居民投資日漸活躍,有利於拉動民間投資增長,更加夯實中國經濟增長的微觀經濟基石。

但同時,我們絕對不能因為這些金融統計數據沾沾自喜,更不能被金融統計數據成績一葉障目,就認為中國金融業什麼問題也不存在,中國經濟從此可以實現加速發展。而是要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應進行認真分析,要多看到當前金融經濟領域的困難和問題。也就是說央行公布的這些金融數據只是金融經濟向好跡象的一種表象,在這些數據背後仍隱藏著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讓人無法消除對金融經濟走向的很多擔憂,需引起金融業界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一是住房部門貸款增長較快,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居民按揭購房貸款增長原因所至。金融機構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6.81萬億元,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43萬億元,佔貸款增長總額的44.2%,佔到了全年新增貸款近50%,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它表明「房貸獨大」局面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觀,銀行信貸對房地產的依賴度並沒有降低,房地產信貸經營風險並未從根本上消除。而且住戶中長期貸款高達5.45萬億元,佔住戶部門貸款總額73.4%,這表明絕大部分住戶部門貸款是用於購房按揭貸款,其中潛藏著一定風險。因為如果房地產轉暖或監管部門稍有放鬆,或者信貸資產荒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銀行信貸就有重走老路之虞,這絕非危言聳聽,應千萬引起關注。而且,2020年新年的第1個月央行就開始降準,釋放了8000億元資金,雖然要求向實體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微企業注入,但由於對降準資金流向缺乏嚴密有效的監管機制,仍很難杜絕資金流入房地產及樓市領域,這為歷次降準之後樓市價格上漲、股市興旺現象所反覆證明了的,這是尤其需要關注的問題。

同時,存款增長速度放緩態勢難以逆轉,這對未來銀行擴大信貸資金來源及提高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能力都將產生較大的制約。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5.36萬億元,同比多增1.96萬億元,增幅為8.7%,根本無法與往年動輒百分之十幾的增長速度相比。存款減少的矛盾在未來的經營中將更加突出,需要加快金融創業與經營轉型步伐,以應對負債減少帶來經營的受限。而且,由於受到存款增長放緩的影響,銀行機構存貸比較高,這對未來繼續提高信貸運作能力帶來很大的不利。2019年12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153.11萬億元,人民幣存款餘額192.88萬億元,存貸比高達79.38%,商業銀行經營壓力已非常之大,雖然現在央行及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存貸比沒有納入必考範圍,只是一個參照監管數據,但可看到長此以往,商業銀行不可能保持較高的信貸增長速度,必然會收縮資產規模以應對負責規模下降帶來的經營風險。很顯然,改善銀行金融機構存貸比,需要在資產與負債上同步用力,採取有效措施來化解存貸比過高的矛盾。

尤其,當前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較大,雖然國家統計局尚未公布數據,有不少機構或專家預測2019年12月CPI有可能超過4%以上或接近5%,事實上已顯現出了通貨膨脹跡象,雖然可能是由於豬肉價格上漲等因素誘發,但對整個貨幣政策走向將產生重要影響,既有可能大大壓縮後期降準、降息貨幣政策操作空間,也會影響對製造業、民營及小微企業的定向滴灌政策的實施,更有可能加大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進而影響LPR貸款利率新政的穩定推行。而且,當前金融業整體資產質量由於受到經濟大環境影響,不良貸款反彈的可能性仍然較大,這對金融業經營來說將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撥備覆蓋率、資本充足率、經營利潤率都有可能下降,金融業抗風險能力有可能會下滑,這是更須值得防範的金融風險。

基於此,我們還不能對當前的金融經濟形勢過於樂觀,更不能認為金融數據全面回升就萬事大吉,忘了對金融風險的準確判斷及防範。事實上,目前這種金融數據仍只是暫時的、不穩定的,尤其在當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態勢下,央行及監管部門更不可掉以輕心:一要進一步加大信貸結構調整力度,壓縮房地產貸款規模,讓更多的資金流向製造業、民營中小微企業領域,進一步擴大社會融資規模,刺激實體經濟發展。二要密切關注CPI、PPI趨勢,穩重操作降準、降息貨幣政策,在實施貨幣操作工具比如中期借貸便利等方面保持謹慎,繼續保持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確保市場流動性的合理性,防止貨幣政策過於寬鬆誘發通貨膨脹及企業融資成本的上升,從而導致我國金融形勢的惡化。

(原文刊發於新浪財經意見領袖)

相關焦點

  • 2019年12月金融數據整體向好 央行:進一步降準有空間
    原標題:2019年12月金融數據整體向好 央行:進一步降準有空間 摘要 【2019年12月金融數據整體向好 央行:進一步降準有空間】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
  • 2019年甘肅省金融統計數據出爐 新增貸款1226億元
    原標題:2019年甘肅省金融統計數據出爐 新增貸款1226億元會議現場新華網蘭州1月19日電(楊曉晶)1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舉行新聞通氣會,發布了2019年甘肅省金融統計數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政策執行情況
  • 央行數據來了,人民幣存款餘額突破200萬億元,你存了多少?
    根據央行昨日(10號)公布的數據來看,截至今年三月末,我國本外幣存款餘額超過了206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達到了200.99萬億元,同比大增9.3%。住戶存款增長最多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截至3月末,我國人民幣存款餘額超過了200萬億元,要知道在2019年我國的GDP總量都不到100萬億元,由此也可見我國居民存錢的熱情。在各項存款當中,與我們關係最大的無疑就是住戶存款了。
  • 想進央行、銀行就業,高考時該報考哪些專業?不是金融學行不行?
    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中國人民銀行的招錄,通過看央行的招錄標準,來大致了解一下,未來就業進銀行系統,需要學習哪些專業?做好哪些規劃?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的中央銀行,也是國務院28個組成機構之一。負責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 央行首次公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數據2014年末達122.86萬億元_要聞...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記者 李延霞、王培偉) 中國人民銀行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14年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22.86萬億元,同比增長14.3%。這是央行首次公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數據。人民銀行2011年起編制並公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數據。    社會融資規模是指實體經濟(即非金融企業和個人)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量。其中,增量指標是指一定時期內
  • 從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能看出啥問題?
    來源:莫開偉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2019年全國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出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共有9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贏全國平均水平,依序分別為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天津省、江蘇省、廣東省、福建省、遼寧省和山東省;上海市居於全國首位,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萬元,北京市緊隨其後。此外,共有10個省份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
  • 央行表態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銀行意味著什麼機會
    1月6日,央行網站公布消息稱,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月4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在工作會議提出的10項重點工作中,將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位列貨幣政策、信貸政策之後的第三位。  這並非央行首次提及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 消費金融2019年:十大關鍵事件,正本清源
    融資渠道也更加多元化,發行ABS和金融債券的佔比逐步提升。2019年我國消費金融ABS發行規模達到3025.67億元,與2018年基本持平。 本文中零壹智庫將系統梳理2019年消費金融發展的十大關鍵事件,在回顧中總結經驗,在未來中迎接挑戰。
  • 國際金融科技監管動態(2019年12月)
    金融穩定委員會發布2020年工作計劃,重點關注金融科技與穩定幣2019年12月17日,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簡稱FSB)發布2020年工作計劃,其中多項內容涉及數字與創新金融發展。
  • 央行數據顯示:存款達到「這個數」才算達標
    可以說大部分父母都對自己的子女說過這句話,希望他們能勤儉一點,不要花錢大手大腳,但似乎大多數年輕人只是當作「耳旁風」!對於老一輩人來說,存錢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個習慣,勤儉更是「家常便飯」,同時他們也是銀行的忠實擁護者,並且也希望我們能這麼做。
  • 2019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
    初步統計,2019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5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7%(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口徑有所完善,詳見尾注2)。  注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是指一定時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餘額。數據來源於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等部門。
  • 塞發布2019年人口統計數據
    根據塞新聞辦公室11月30日發布公報,公布2019年有關人口統計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塞政府控制區人口總數估計為88.8萬,較2018年底增長1.4%。塞2019年出生率為10.8‰,死亡率為7.1‰,嬰兒死亡率為2.6‰。人均壽命男性為80.1,女性為84.2歲。
  • 新年首周:蘋果爆雷、非農鮑威爾顯威、中國央行降準 金融市場驚濤...
    (WTI原油日線圖 來源:FX168財經網)周五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4日當周,美國石油活躍鑽井數減少8座至877座,三周來首次錄得下降。部分分析師認為2019年美國石油活躍鑽井數將錄得3年來首次下跌。
  • 央行數字貨幣的本質分析:金融維度與技術維度
    7、登記中心:記錄央 行數字貨幣及對應用戶身份,完成權屬登記;記錄流水,完成央行數字 貨幣產生、流通、清點核對及消亡全過程登記。8、大數據分析中心:反 洗錢、支付行為分析、監管調控指標分析等。 技術儲備。根據零壹財經的統計,截至 2019 年 9 月,我們找到了央 行 4 家機構申請的共 84 條專利。
  • 歐洲央行執委施納貝爾:即將公布的數據表明歐元區經濟運行軌跡出現...
    2020-11-04 23:03:26來源:FX168 歐洲央行執委施納貝爾:即將公布的數據表明歐元區經濟運行軌跡出現反轉。
  • 兩大央行決議+各國製造業PMI出爐!下周重磅數據前瞻
    首先周二各國將公布製造業PMI數據,同時本周紐西蘭聯儲和英國央行公布利率決議,市場將關注在實施緊急降息後,缺乏政策空間的央行將採取何種行動。同時美國耐用品訂單數據也值得關注,因為航空業在疫情中遭遇了致命打擊。同時歐盟峰會上各國能否出臺強有力的財政刺激也對市場信心產生直接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
  • 數據給出答案,感覺自己又拖後腿了
    根據美國公布的一項調查,美國最富有的1%家庭擁有大約40%的資產。同樣,一位著名的金融大亨曾說,美國的貧富差距是30年來最高的。0.1%最富有的美國人與90%最貧窮的美國人持有相同數量的資產。美國的貧富差距如此之大,那中國呢?以下是一組數據,通過這組數據,我們就能找到答案。
  • 央行今年第二家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瞄準銀行間市場交易
    雷鋒網AI金融評論消息,央行中匯金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中匯金科」),日前在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揭牌成立。這是繼成方金科之後,央行年內成立的第二家金融科技公司。今年7月30日,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金為20.078億元。5家股東分別為央行徵信中心、央行清算總中心,以及央行全資控股的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經營範圍則涉及軟體開發,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數據處理,計算機系統服務等。
  • 2019年8月,央行改革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
    什麼貸款需要轉換?個人房貸利率要選擇轉換為LPR利率或者固定利率。為什麼要轉換?什麼貸款需要轉換?怎麼選擇更划算?央行日前就一些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為什麼要轉換?這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2019年8月,央行改革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按照央行的要求,2020年3月起,各家銀行開始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的定價基準轉換為LPR。
  • 央行報告來了,咱們的放水效果怎麼樣,水流到哪了?
    昨天央行公布了一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今天又公布了4月份的M2數據。我們已經寫過宏觀分析的邏輯,懂的人應該都知道水是怎麼流出來的,又會往哪個地方流。在知道了原理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咱們就是跟蹤每月、每季度的央行報告,看看水流到哪裡了,從而判斷哪些資產會不會漲,這才是實戰性質的經濟學分析。我們先看下基礎數據,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通過降準、再貸款等工具釋放長期流動性約2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7.1萬億元。這什麼意思呢?通俗地理解就是說央行每放1塊錢的水出來,通過銀行不斷放貸擴大,有3.5個人去借了這1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