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長島:打造綠水青山的海島樣板

2020-12-15 光明日報

四月的煙臺長島,微風習習,沿著海邊棧道逶迤前行,呼吸著空氣中淡淡的樹木清香和大海味道,讓人倍感舒暢。在這裡,曾經裸露的黃色山體已經長滿了棉槐等灌木,一片鬱鬱蔥蔥,多年不見的大葉藻等藻類在海岸叢生,時常能看到東方白鸛、黃嘴白鷺等重點保護鳥類棲息徘徊。

近年來,特別是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設立以來,長島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思路,推進生態旅遊、生態漁業、生態康養提升質效、快速突破,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互促共進、良性循環的新路子。如今的長島,海洋生態資源和生物群落明顯恢復,綠色發展動能加快生成,基礎設施短板逐步補齊,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以前,在北長山島西岸的北長山鄉花溝村村前,海岸上建有幾十個海參育保苗場。在育保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代謝物,還要使用消毒劑和飼料,一些廢料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海中,碧藍的海水變得黑乎乎的。

幾年間,長島堅定不移推進裸露山體治理、岸灘整治、大氣質量防控、垃圾汙水處理等重點領域攻堅,綠化噴播治理裸露山體25萬平方米,拆除全域所有陸上風機,植樹造林和退化林改造1.3萬畝,累計拆除岸線破舊建築74萬平方米,整治修復岸灘20多公裡,實施近岸養殖騰退工作,全域實施了島外旅遊車輛禁進、島內機動車輛控牌,啟動了全域生活垃圾分類,實現了城鄉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如今,生態變好了,居民的日子也紅火起來了,越來越多的人嘗到了生態改善帶來的甜頭,僅漁家樂旅遊一年就為花溝村帶來400多萬元的純收入。

「每年夏天都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我和媳婦兩個人幾乎每天都是連軸轉,但再忙再累心裡也高興。」趙文隆說,旺季時候還要招1個廚師、3個勤雜工才能忙得過來,漁家樂每年有近40萬元的純收入,淡季的時候還可以賣海貨等特產。

在整治修復海岸線的同時,長島縣積極構建生態健康養殖新模式,推動從近岸養殖向深遠海轉移,實現由傳統漁業向現代生態漁業轉型。目前,長島累計獲批3處國家級海洋牧場、7處省級海洋牧場,獲批5處省級休閒海釣釣場和11處市級休閒漁業基地,開發生態海洋牧場24.6萬畝,投放大型生態人工魚礁1400多座。

「海洋牧場建設一方面有利於提升海洋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還可以確保水產資源實現穩定可持續的增長,在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重點保護海洋生態系統。」長島縣自然資源局漁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依託養殖業發展旅遊業,利用旅遊業反哺養殖業,長島進一步豐富「山海島」有機結合景區體系,精心打造海岸休閒組團、海上環遊組團、漁家風情組團、文化體育組團,獲批全國首個海上3A景區,連年舉辦的環島馬拉松、海釣等體育賽事帶動旅遊市場持續升溫,休閒度假空間時長進一步拓展,吸引著遊客紛至沓來。

此外,長島全力構建生態保護的法治體系,全國首部海島生態保護創製性立法《山東省長島海洋生態保護條例》已正式實施,配套制定了符合島情、明確具體的保障措施和細則,為生態修復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撐,努力為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提供長島方案。

「長島堅持陸海統籌、系統治理,立體生態保護修復縱深推進,海島生態質量明顯提升。我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握山東省委、省政府設立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等重大機遇,堅決在生態保育、基礎建設、產業升級、社會民生等關鍵領域全面突破、取得實效,打好2020年綜合試驗區建設的攻堅戰、決勝戰,全力抓好生態保護,打造綠水青山海島樣板。」長島縣委書記、縣長,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委專職副書記李俊傑說。

(本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相關焦點

  • 長島:全力打造綠水青山海島樣板
    長島:全力打造綠水青山海島樣板 2020-01-19 1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體「療傷」、海岸修復,長島打造宜居宜遊宜業「生態之島」
    幾年前的長島海岸可不是這樣的,過度地向海洋索取和開發,讓這裡不那麼美麗。如今行走在長島海邊的木棧道上,眼前美景如詩如畫。海上仙山,幸福長島 通訊員 張吉華 攝2017年7月1日,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到長島考察調研,要求長島堅定不移把「生態保護作為第一要務」。
  • 長島再興記|把高質量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高效益的金山銀山
    原標題:長島再興記|把高質量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高效益的金山銀山長島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環境改善的同時,加快建立符合生態保護要求又順應市場消費需求的生態產業體系,把綠水青山更快更好轉化為金山銀山。只有一鄉一村的南隍城島,是長島的小康樣板,靠著勤勞苦幹、耕海牧漁,島上居民戶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但是近幾年,村裡經濟發展卻開始止步不前。村民葛茂武搞養殖20多年,這一變化他深有感觸。
  • 【長島這五年】環島馬拉松成為海島新名片
    馬拉松運動愛好者 馬光莉感覺長島建設的越來越好,體育這種向上的氛圍越來越濃,我們把熱愛跑步、熱愛健身的運動發揚在我們海島。,整個海島最美的風光都盡收眼底。活動期間,旅遊衛視、山東衛視生活頻道、體育頻道、煙臺電視臺、中國旅遊報、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煙臺大眾網等媒體全程參與報導,全方位凸顯賽事精彩場面,多角度傳播海島魅力。
  • 來場說走就走的長島文化遊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30日訊 讀書或旅行,在長島,身體和心靈都可以在路上。看過了美麗的海島風光,閃電新聞記者決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文化之旅。 6月29日是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展覽館正式開館的日子。
  • 長島
    讓我們背起行囊,帶上心愛的人開始每一次全新的旅行來長島擁抱碧海藍天吧~~長島是中國唯一的海島型國家地質公園、十大最美海島、最佳避暑勝地和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長島生態環境優良,自然風光秀美,氣候舒適宜人,素有「海上仙山、候鳥驛站」之美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長島南長山街道孫家村向「綠水青山」要小康
    近年來,南長山街道孫家村依託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全域統籌、生態優先、產業融合」的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旅遊綜合體,在「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中不斷邁出小康生活的鏗鏘步伐。
  • 煙臺長島創建全國首個海洋類國家公園
    於2018年6月19日經省政府批准設立的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是省委、省政府以一個整體縣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而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和體制性創新,承擔著為全省乃至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闖新路、當標杆的神聖使命
  • 長島再興記|看煙臺長島如何打破「舊飯碗」,端起生態發展的「金...
    ,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印在腦子裡、落實在行動上。牢記囑託,山東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聚力打造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以綠色發展作為根本前提,人海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格局逐漸清晰。山東廣播電視臺從7月1日起,推出系列報導《長島再興記》,今天刊播第一集《踐行「兩山」理論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 2020長島·北方海島音樂節今日開幕!
    今日2020長島·北方海島音樂節正式拉開了帷幕此次音樂節的陣容極其亮眼,民謠領軍人物「萬曉利」,一曲《玫瑰》火遍全國的獨立音樂人「貳佰」,音樂節熱門樂隊「丟火車」,巡演站站售罄的超新星「理想後花園」樂隊,熱血朋克代表「指人兒」樂隊,中國好歌曲亞軍「王兀」,民謠詩人「何大河」,國民老公「徐海俏」等等共計20組藝人空降北方海島音樂節。
  • 煙臺長島布局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暨「漁家樂·民宿」轉型
    4月16日上午,長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暨「漁家樂民宿」轉型提升工作會議召開,分析長島當前旅遊發展形勢,安排部署當前 和今後一段時期全區旅遊發展工作。會上,李俊傑全面回顧了長島旅遊的發展歷程,深刻分析了當前長島旅遊發展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並就全面推進「漁家樂」 轉型升級、做精特色旅遊產品、打造服務新支撐、拓展品牌新高度提出了明確要求。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推動旅遊產業轉型提升、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十三五」「三農...
    5年來,山東各級黨委、政府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組織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系列戰役,全省動員7.3萬個行政村,清理生活垃圾1200多萬噸,村容村貌發生較大改觀,農村垃圾清理效果明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一類地區農村改廁覆蓋率達到90%以上,讓鄉村成為充滿魅力和希望的一方水土。
  • 山東煙臺長島綜合試驗區大欽島衛生院抗疫工作紀實
    中國山東網2月16訊 (通訊員 陳靜)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悄然從武漢蔓延,波及全國,長島綜合試驗區大欽島衛生院作為海島疫情防控的第一戰線,築起了一座防護的堡壘。晚上十點多衛生院工作群裡通知年假取消,初三正式上班,收到通知後大家紛紛響應,院裡的老職工、老黨員蔡梅同志更是撇下獨自第一年在外工作的女兒,第一時間從長島趕回到工作崗位,參與到這場「戰疫」中。測體溫、消毒、培訓、演練、疫情防護隔離成了這個春節的主題。疫情防控共聚力,病毒無情人有情。
  • 「座山雕」餓得進家偷雞 山東長島民警餵肉救助
    本網訊(楊培軍 範先濤) 2020年12月21日,山東長島公安分局根據群眾報警,及時救助了一隻野生大鳥,並把它安全送至自然保護區。經查,救助的大鳥系「禿鷲」,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撿到「大鳥」的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砣磯島漁民於恩青對人們說。為讓「大鳥」得到專業救護,砣磯鎮政府第一時間將其護送到即將開往縣城的船上。長島公安分局森林警察大隊接到電話後迅速攜帶相關設備趕往碼頭接船,將這隻「大鳥」帶回局裡悉心照料。看來,這隻「大鳥」真的餓壞了,民警梁盛新給它切了一斤豬肉,不一會兒就吃光了。
  • 長島綜合科考報告成果發布
    》,並在2020年9月19日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上發布。綜合科學考察是長島創建國家公園的基礎性工作,該成果涵蓋了長島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地質遺蹟資源、景觀資源、遷徙鳥類、海洋資源與環境本底以及長島海域斑海豹和海江豚等多項內容,其中海江豚的研究成果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提供。
  • 扛牢大省責任,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扛牢大省責任,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紮實推進「五大振興」,全力寫好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三農」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2018年3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2018年6月,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再次強調,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這為山東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5年來,山東各級黨委、政府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組織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系列戰役,全省動員7.3萬個行政村,清理生活垃圾1200多萬噸,村容村貌發生較大改觀,農村垃圾清理效果明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一類地區農村改廁覆蓋率達到90%以上,讓鄉村成為充滿魅力和希望的一方水土。
  • 打造校院合作新樣板 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立第三醫院今天揭牌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等相關領導出席揭牌儀式,山東省立第三醫院領導班子成員、中層管理人員及省、市級媒體參加揭牌儀式。儀式由山東省立第三醫院黨委書記徐洪玉主持。山東省保健辦副主任兼省保健局局長萬書臻在講話中表示,山東大學牽手省立三院成立「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將有力促進雙方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 輝煌「十三五」|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率先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877.76億元農業保險護航農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強化制度供給,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