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過上窮人生活,國產劇裡的那種…

2021-01-19 網易

  原標題:我想過上窮人生活,國產劇裡的那種…

  

  

  春節要來了,宅妹勸大家啊,放假少看劇,尤其國產劇,因為你二姨很可能指著電視裡的女白領問你:怎麼人家豪車大房有男友,你啥都沒有?

  

  「二姨又能有什麼壞心眼兒呢」

  但這也不能怪二姨,因為這兩年的國產劇,確實很迷。不管什麼角色設定,看完只有一個感覺:

  

  全員富豪

  都比我有錢

  比如,明明是月薪2000、信用卡5000負債,窮得都要揭不開鍋的打工人設定,在上海卻住得起市區一室一廳的精裝公寓。

  

  圖源|電視劇《我的真朋友》截圖

  真·富二代出來體驗生活,有那味兒了。

  還有之前給大家扒過的《三十而已》,顧佳的那棟江景豪宅都記得吧?

  

  

  圖源|電視劇《三十而已》截圖

  顧佳老公經營著一家煙花設計公司,他們的家坐落黃浦江邊,市值兩千多萬,一家人出行有司機接送,要說這已經是很多家庭的終極目標了吧?

  哦豁,在劇中他們家只是個中產。‍♀?

  

  還有更氣人的呢,顧佳閨蜜鍾曉琴,幹了8年物業,隨隨便便寫本書,賺了200萬版稅。

  這是要氣死那些

  被催更催到頭禿的網絡寫手啊?‍♀?

  

  這還不算完,還有劇中那些打工人的豪宅

  

  國產劇裡的打工人,人人住豪宅

  不得不說,這兩年國產劇裡的上班族,居住條件也都太好了,不是洋房別墅,就是市中心景觀一級棒的大平層。

  

  圖源|電視劇《第二次也很美》截圖

  偶像劇難免誇張,但很多現實題材劇也這樣 。

  2019年爆火的電視劇《小歡喜》,看著劇中「普通家庭」代表方圓一家的生活,宅妹仿佛找到了小時候看《家有兒女》的感覺。

  我攤牌了,就是...酸啊‍♀?

  

  先看劇中的人物設定:

  方圓和董文潔,北京私企雙職工家庭,有房有車有戶口,住得是一百多平米三居兩衛的學區房。

  

  圖源|電視劇《小歡喜》截圖

  劇中對方圓家有過這樣的場景描述:

  董文潔從巨大的廚房緩緩走出來,穿過長長的走廊,才來到客廳。

  家裡好幾個房間,都能高清觀看城市車河。

  

  圖源|電視劇《小歡喜》截圖

  董文潔在準備賣房子時說過,她們家這套房在北邊,宅妹掐指一算,海澱。

  

  圖源|鏈家地圖找房截圖

  打開鏈家,海澱每平米均價8.2W。

  

  「說好的普通家庭呢?」

  別慌張,這還只是國產劇裡「普通家庭」的水平,你再看看那些職場女精英的家。

  

  圖源|電視劇《完美關係》截圖

  都市職場劇《完美關係》裡,公關公司女高管斯黛拉的豪宅,窗外就是東方明珠塔。

  

  圖源|電視劇《完美關係》截圖

  有網友扒出來這套房在陸家嘴,市值1個億。

  一個億的豪宅啊,好多公司的老闆都不見得能住上,再回頭看看我們領導...

  

  

  其實吧,像這種人設與居住環境不符的情況,在這兩年的國產劇裡很常見,但有些真的離現實生活太遠了,大城市裡的普通人哪是這樣啊?!

  

  現實中的普通人,其實大多住小房

  現實生活中,大城市裡普通人居住的房子,遠沒那麼光鮮。很多國產劇撲街,或許也是因為跟現實距離太遠,很難有共情。

  太 難 了

  

  But !宅妹接下來要說的這部劇,就不同了。

  

  圖源|電視劇《香港愛情故事》截圖

  前不久,一部《香港愛情故事》讓港劇再次登上熱搜,跟之前撲街的《法證先鋒4》不同,這部劇是不少人心目中的2020港劇最佳。

  在豆瓣一眾好評中,高頻出現的就是:真實

  

  

  

  圖源|豆瓣短評截圖

  整部劇只有12集,沒有一個大牌,不同以往TVB的都市精英劇,這部劇描述的都是住公屋的小人物,反映的是底層人民的蝸居現狀

  

  新婚夫婦陳子朗和邱凱琪就是現代都市中的普通職場人,面對高昂的房價,只能跟陳家5口人擠在50㎡的公屋。

  

  房子只有那麼大點兒,毫無私密空間可言。

  

  兩人的臥室,是 公屋內用軟簾隔出來的一小間,只能放下一張床和一個衣架。

  劇中的小兩口為了做點成年人該做的事,只能去開房,結果跑了十幾家,全滿房。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卻要排隊等3小時。

  

  

  好不容易等到空房,前戲沒結束就到時間了。

  

  如果說二十幾歲跟男友開房是情調,那三十歲呢?四十歲呢?

  

  為了攢首付,兩人節衣縮食,有多拼呢?吃公司食堂,一份飯倆人分著吃。

  好不容易攢夠了,但現實又是一記當頭棒喝:好房買不起,買得起的又太差

  

  最後無奈向預算低頭,租下了這間11㎡劏房。

  什麼是「劏房」呢,在粵語方言裡,劏就是剖開的意思,把一間房子剖開,也就是咱們的隔斷間。

  雖說小,但小兩口總算有了屬於自己的家,經過一番布置,小房子也能舒適溫馨。

  

  

  宅妹能理解,咱們國產劇的編劇大大們想體現當代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但誰說住小房子就不能有居住品質呢?

  

  居住質量跟房子大小的關係

  如今變得越來越小

  高度密集的城市環境與高昂的地價,讓城區的大多數樓盤不得不充分利用可建面積,結果就是城市居民的居住面積變得越來越小,中國香港就是一個極端體現。

  

  攝影師麥可·沃爾夫鏡頭下的香港

  但房子小就代表住不好嗎?

  宅妹之前也分享過很多北上廣深的小戶型案例,通過設計師的奇思妙想,這些「老破小「變成了溫暖的家,為一個個家庭遮風擋雨。

  之前分享過的35㎡帝都老破小改造,戳圖去屋主@snowFong家逛逛。??

  今天,宅妹也找到了一些中國香港設計師改造的小戶型,希望能給同樣居住在小房子裡的普通人一點居住靈感。

  36㎡兩室一廳,還有超多收納空間

  這套房的布局,是典型的「五門歸心「布局,

  

  改造前的 戶型布局

  圖源|NEVER TOO SMALL視頻截圖

  面積只有36㎡,要滿足一家三口的居住需求。

  房屋改造前??

  

  圖源|NEVER TOO SMALL視頻截圖

  原本面積就不算大的客廳,被5扇室內門切割的無法完整使用,連電視牆都沒有。

  

  改造時,設計師將衛浴間的門向右移動,為客廳造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電視牆。

  房屋改造後??

  

  同時為了得到更多的儲物空間,將兒童房整體抬高了一個臺階,下方做地臺儲物。

  

  入戶區頂天立地的整組牆櫃,也為小空間帶來了更多儲物空間,一家人的海量雜物都能藏進去,留給小朋友更多遊戲空間。

  

  櫃內藏了張可移動式餐桌,玄關一秒變餐廳。

  

  

  主臥內,床邊閱讀角與雙人床相連,櫃體嵌入牆體內,更節省空間。

  

  

  兒童房內做儲物地臺,靠近窗邊的位置還藏了一張可升降的學習桌,將來小朋友長大後,讀書學習的需求也考慮到了。

  

  

  廚衛雖小,但緊湊有序,衛浴間內也實現了乾濕分離。

  32㎡變形房 ,榨乾每1 ㎡空間

  這套房,是中國香港建築師張智強的私宅,面積僅32㎡的小房間裡,有書房、 水療室、電影院...

  

  

  圖源|紀錄片《HOME》視頻截圖

  早上起床後,將雙人床收起,臥室變客廳。

  

  房子內大多都是可靈活移動的家具,通過移動家具,變換功能。

  比如拉開電視牆,後面就是隱藏的小廚房。??

  

  

  將藏在櫃內的餐桌拉開,客廳變餐廳。??

  

  有客留宿時,放下提前預留的吊床,客房也有了。??

  

  這還不是最驚喜的,小房子裡不僅有獨立淋浴房,還塞下了浴缸。??

  

  

  房子雖小,但該有的功能都有了。

  宅妹真心覺得,只要心思夠巧,小房子也能住出豪宅即視感,居住態度決定生活品質,在豪宅裡把日子過得一地雞毛的比比皆是,別讓房子面積變成你追求美好生活的絆腳石。

  拓展閱讀

  

  商 務 合 作

  微信ID:TrendsZaijia006

  微信ID:TrendsZaijia010

  後臺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

  編輯/裡裡 圖片/視頻截圖,部分網絡

  如果有獲得靈感,

  就請分享、點讚、在看三連擊吧!

  原文轉載:http://yl.shaoqun.com/a/225407.html

  跨境電商:https://www.ikjzd.com/

  c88是什麼:https://www.ikjzd.com/w/1017

  億恩:https://www.ikjzd.com/w/1461

  
原標題:我想過上窮人生活,國產劇裡的那種…春節要來了,宅妹勸大家啊,放假少看劇,尤其國產劇,因為你二姨很可能指著電視裡的女白領問你:怎麼人家豪車大房有男友,你啥都沒有?「二姨又能有什麼壞心眼兒呢」但這也不能怪二姨,因為這兩年的國產劇,確實很迷。不管什麼角色設定,看完只有一個感覺:全員富豪都比我有錢比如,明明是月薪2000、信用卡5000負債,窮得都要揭不開鍋的打工人設定,在上海卻住得起市區一室一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不好意思,國產劇裡面的窮人,已經被消滅了
    提起國產劇,很多人也許都會想起如今比較火爆的,二十不惑,三十而立,還有前段時間在網上引起熱議的,歡樂頌,或者我的前半生,都挺好,安家,這些所謂的國產劇,基本上,都是近年來流量大紅大紫的國產電視劇。國產劇裡面的窮人,究竟都去哪裡了?有人不禁要問,國產劇裡面的窮人,究竟都去哪裡了?是劇組真的不知道窮人究竟生活得怎麼樣,還是說窮人的生活確實沒有人關注,也自然沒有什麼流量?
  • 窮人已被國產劇消滅?主角自帶「貼金」履歷背景,沒了普通人身影
    近些年,國產劇漸漸地沒有了普通人的身影,主人公的標準變成了「三高」,高智商+高情商+高顏或者好背影、高學歷。男主人公一般是霸道總裁或者是繼承人身份,而女主最低標準也是大公司的職員。整部劇在談論女子的教育問題和家長對生活的焦慮。整部劇中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基本沒有太大的偏差問題,但在家長焦慮這一主題上顯然站不住腳。劇中三對夫妻,主人公黃磊海清夫婦,飾演的都是公司職員失業後,即使是父母被騙為了還債賣房子候手中還有四百多萬,但他們的父母還有一套房子日後定會繼承,他們並不是窮人。
  • 電視劇裡的「窮人」都去哪裡了?
    《裝臺》講的是老百姓的故事,左鄰右舍,家長裡短,生動刻畫了這一片土地上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的生活,它的角色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小人物」。而這種「小人物」的故事如今卻是少之又少了,往前數數,兩年內能叫得上名的只有寥寥幾部,如《大江大河》、《平凡的世界》等。
  • 為什麼如今的電視劇演繹的都是富人生活?窮人都去哪裡了?
    當我們討論這些經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時,對於如今電視劇演繹的生活卻往往又是愛之深痛之切。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產劇陷入了一種拍攝宣傳選角以及故事講述的怪圈。那就是自動屏蔽了窮人的生活,處處展現富人階層的生活和工作。
  • 《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憑什麼成為2020年最佳國產劇
    我個人將這幾年的國產懸疑劇劃了個檔(不含港臺懸疑劇)。第一檔:《白夜追兇》《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第二檔:《無證之罪》《河神第一季》《瘋人院第一季》《摩天大樓》《唐人街探案》(前兩個故事)。我記得在哪裡看到過對本劇一個極好的評論:看,有什麼東西在太陽底下爛掉了。這種強烈反差的光影與色調,與配樂和歌曲烘託出的情緒。它不但在國產劇製作中鳳毛麟角,而且對於國產劇影視工業的突破,是真的有很大的貢獻。
  • 像《大明王朝》那種國產劇,現在為什麼沒有了
    文|令狐伯光內地嚴肅劇團隊雖然隨著時間組合逐漸淡化。但不管是投資公司,攝製團隊,播放平臺,演員搭配,都遺留計劃經濟時代官方導向的嚴謹認真,嚴肅深刻。它們是當藝術品生產出來的。但是本質上,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消費需求各有不同,青少年觀眾更喜歡帥哥美女的偶像劇;受過高等教育的青中年觀眾偏愛嚴肅嚴謹,邏輯性強的作品。並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又上了年紀的家庭婦女和中老年觀眾,更願意接受各種各樣的肥皂劇。在當時內地電視劇市場,不管接受教育程度不高的60後,70後,還是後來接受教育程度較高的80後,90後。觀眾群是基本不分的,原因更簡單了。
  • 今年國產劇裡的這幫演員,是真正的「演技之光」!
    2019年的國產劇裡就沒有好的表演了嗎? 《都挺好》第一個表示不服。 這部劇可是讓不少演員拿了獎。 倪大紅 今年國產劇沒有角色比「蘇大強」更紅了。
  • 陳建斌演的億萬富翁,輸給了國產劇裡的「貧窮」女主角們
    《愛我就別想太多》收官了。這部劇雖然號稱熱搜不斷、相關話題播放量超135億次播放量,但從開播到完結,卻也一直在爭議中。特別是陳建斌和李一桐這對忘年戀,更是被吐槽最多。以至於想問問陳老師:是錢砸得太狠了嗎?
  • 9.2分國產劇黑馬!00後主演是《最好的我們》裡的弟弟?劇拋臉啊
    這兩天有這麼一部國產劇,一開播評分直飆9.2分,各路大v紛紛給出了五星好評還按頭安利,甚至平日裡不滿超前點播套路的網劇觀眾們,這部劇算得上是這個暑假的必看劇了,所以先給不知道的朋友們介紹一下。想知道更多還是要自己去看 啊喂!別看它故事內容聽起來挺簡單的,這部劇才上線了3天,就直接衝上了熱搜榜,「電影感的畫面」「陰間的配樂」(bushi..
  • 恭喜國產劇「暫時」返回地面
    原創 毒Sir Sir電影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國產劇了?有人說是6年。而順子走過的路,電線亂匝,早點攤髒兮兮,就是你在城市裡走兩步就能看見的那種街道。——多久沒在電視上看到過這麼真實的生活氣息了。光說吃。那就叫一個別開生面。開場五分鐘就吃上了,一段劇情連著吃了四頓飯!一整個攤子拉來,給「國際歌舞團」的姑娘、老闆還有順子一夥做午飯。臘牛肉夾饃、胡辣湯、臊子麵,一片香風辣雨。
  • 現實主義《我是餘歡水》重擊唯心主義無腦戀愛劇,生活不是童話
    近期,由正午陽光聯合愛奇藝打造的國產劇《我是餘歡水》備受關注。 如果說《我是餘歡水》是超唯物主義,那國產劇的無腦戀愛劇就是超唯心主義。
  • 國產電視劇裡那些《沉默的真相》
    或許他想明白了:惹上流量明星橫豎一死,乾脆豁出去當個烈士,於是對瑪麗蘇、三角戀、霸道總裁愛上我、滿朝文武愛上我、不明生物愛上我……的鮮肉劇直接開噴。除了內容爛之外,演員不背臺詞,劇情直接注水,收視完全造假,國產劇各環節墮落之快,男足都追不上。所以就有人講:行業出現重大危機,導演不說話,演員不說話,製片人不說話,只有幾個編劇站了出來,著實令人敬佩。
  • 國產職場劇要口碑翻身,不如學學當年的TVB
    可是劇集播出之後,觀眾被驚呆了,看慣了「要不要煮碗面給你吃」的套路,他們突然發現,電視上居然在播中產精英階層的生活——還拍得那麼有滋有味。這部劇,就是《壹號皇庭》。當年的鄧特希給出過答案國產職場劇不職業魔咒難解的根本,是在當下的國劇製作上的商業導向。可是在同樣以收視率為導向的TVB,鄧特希為什麼能拍出具有高度職業感的《妙手仁心》《一號皇庭》?
  • 過去窮人過的那叫啥日子
    平日裡,吃菜的油星都不多一點,過年才捨得買上一點肉,也只能讓我爺爺一人吃,奶奶說爺爺要幹活。孩子們只能喝點肉湯。隨著上面的哥哥姐姐長大,生活壓力減輕一些,爺爺給學堂交上一點小米和雞蛋,我父親才念上幾年書。父親不止一次感慨地說,你們現在好了,我小時候,家裡吃了上頓愁下頓,父親哪有閒工夫跟我們玩、給我們唱歌、講故事呢?從來沒有的,連笑臉都沒有,一天到晚愁的,唉!過去窮人過的那叫啥日子!
  • 國產劇:看看別人是怎麼拍女性的!
    中國的影視圈中,電影是男人的天下,電影劇裡四五十歲的女人不是惡婆婆,就是高齡扮演少女,永遠「18歲」,就連去年很火的國產劇《我的前半生》,好歹是拿了亦舒的作品來改編的,本以為是中年女性大放光彩、女性獨立意識覺醒的一部劇,最後卻硬生生拍成了雞飛狗跳的精分瑪麗蘇,只剩一地雞毛。《我的前半生》總之,國產劇似乎永遠只有少女和老婦兩個階段,中間幾乎是斷層的。
  • 國產劇這次翻拍,至少得刪一半!
    之前就爆出過,國內拿下了日本熱門動漫《棋魂》的版權,要改編成真人電視劇。消息一出,人們就不大看好。去年,改編《網球王子》的國產劇《奮鬥吧,少年!》終於開播。同樣引發了大量爭議,毀譽參半。無論是劇版還是電影版,評價都極其的糟糕。如今,又輪到《NANA》。不免讓人憂心忡忡。魚叔只想說——求別毀!
  • 推薦幾部好看的國產電視劇 中途不會棄劇 看一集想看下一集
    《慶餘年》這個劇裡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古裝世界。古人有著社會制度的局限性,也有著接受新思想的革新性,「現代思想與古代制度的碰撞」作為中心思想貫穿全劇,以男主母親為發起者,男主等人為承繼者,在這個另類的世界裡,開展一次空前絕後的頭腦風暴。當舊制度的掌權者捍衛自身的權力,當新生代的先驅者喚醒被奴役的靈魂,新政與舊制在同一個時空下碰撞與交融,帶給人們更多的卻是對人性與生命的重新思考與定義。
  • 現在的國產劇男主,大部分都不像「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產劇裡的男主變得越來越完美,對待感情,他們深情不悔,拼起事業,他們智商在線,對付反派,他們快準狠,反正完美到不像一個正常的人類。在大家都在比較誰是國產劇男主人設天花板時,筆者更想問的是:「編劇為什麼這般厚此薄彼,為什麼要將所有的高光屬性都給男主?難道女主角不配擁有完美人設嗎?」。
  • 國產劇裡情侶越來越多但愛情的感動卻越來越少
    在《鑑證實錄》裡,林保怡演的警察曾家原,和陳慧珊演的女法醫聶寶言,兩人甚至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感情戲。有個鏡頭太令人難忘,其實捕捉的只是一個瞬間:曾家原跟聶寶言隔著鐵門告別時,不經意中對視,彼此一眼萬年的眼神,那種壓抑感,令觀眾都心疼他們之間隱忍的情愫了。
  • 拜託拉胯的國產劇,放過年過五旬的劉嘉玲吧!
    誰曾想,劉嘉玲接了一部國產劇後,導致昔日女皇,一朝跌落,口碑散盡,遭受眾人嘲。這部劇就是改編自張愛玲《半生緣》的《情深緣起》。如果要用一句話評價,這部披著羊皮賣狗肉的改編劇,想必就如李誠儒老師的四字箴言: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