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國產劇裡面的窮人,已經被消滅了

2020-12-22 江湖66哥

提起國產劇,很多人也許都會想起如今比較火爆的,二十不惑,三十而立,還有前段時間在網上引起熱議的,歡樂頌,或者我的前半生,都挺好,安家,這些所謂的國產劇,基本上,都是近年來流量大紅大紫的國產電視劇。

然而仔細觀察一嚇就可以發現,如今的國產劇,即使裡面的小康家庭或者困難家庭,也是早已超脫了普通人的存在,而這些本身打著反映日常國計民生的電視劇,卻越來越有些不食人間煙火氣息,讓人大跌眼鏡。

從歡樂頌,到都挺好,再到三十而已,國產劇的窮人簡直令人咂舌

可以說,自從歡樂頌火了之後,國產劇裡面的窮人,似乎突然快速提升到了一個極高的逼格,比如說歡樂頌裡面,一直以平民形象示人的的關雎爾和邱瑩瑩,劇中無數次透露,作為家中比較困難的二人,居然居住在魔都某高檔公寓,平常除了工作,更是各種化妝品,包包,基本上說買就買。

而劇中更雷人的是,有一個片段,關雎爾的父母給女兒說,如果實在在上海呆不下去了,就回老家,老家有房子,爸媽也能給你安排個事業單位做,沒必要在大城市受那份苦,有錢有房,還有人脈,這居然是導演眼中的窮人,而都挺好裡面的,蘇家,更是讓人大跌眼鏡,說是從小家庭貧困,家裡面看起來也是比較寒酸,可是就是這樣的家庭,也是背後極其不簡單。

僅僅是蘇明玉的大哥,就直接去了美國讀書,這還不算什麼,在劇中,蘇母為了給小兒子娶媳婦,直接轉手就賣掉了自己手裡的兩套房,然後除此之外,自己家裡還有套祖宅,這樣的家底,一般的窮人家庭還真的沒法比,也不知道導演是不是對窮人這個標籤是不是真的有什麼誤會,而三十而已就更不用說了,裡面的鐘曉芹與陳嶼可是一點都不窮,人家可是上海有房。

國產劇裡面的窮人,究竟都去哪裡了?

有人不禁要問,國產劇裡面的窮人,究竟都去哪裡了?是劇組真的不知道窮人究竟生活得怎麼樣,還是說窮人的生活確實沒有人關注,也自然沒有什麼流量?其實都不是,前段時間大火的破案大片,法醫秦明,在劇集的開頭和結尾,還是有一些普通民眾的身影的,可是也僅僅是那麼一瞬間展示而已,裡面的大部分人,依舊是非富即貴,要麼就是做點小生意,或者做個小老闆。

國產劇裡面的窮人,在劇集當中,確實屬於窮人,因為相比於其他的富人,這些被可以安排的角色,的確是有些捉襟見肘,可是相比於現實生活中,仍舊是很多人無法高攀的一個存在,之所以如此,也許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劇集的設定,如果人物之間經濟懸殊過大,那麼必然對於整個故事線敘事不利,同時窮人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吐出來有這麼個群體就好了。

另外,從整個觀影人群來看,大部分人白天都比較忙,而且看劇的不是家庭就是屬於一些上班族,看劇是為了放鬆的,有時候看劇也是想要從中得到一點安慰,所以如果故意渲染窮人,必然造成一定的負面效應,使觀眾的負面心理和焦慮變得更強,這個也與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導向不同,所以大部分劇情僅僅提一下就可以,並不會在這一塊給與太多深究,點到為止即可。

國產劇的窮人已經被消滅,對於觀眾是否友好?

今年初,網上一則事件引起了無數人的注意,如今在國內,依舊有著6億多人的收入在1000元以下,除此之外,自從個人所得稅從3500上漲至5000元之後,原本繳稅的人群總數也從原本的兩億多人銳減至4000萬以內,由此可見,其實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依舊掙扎在生存線上,僅僅只是活著就也許拼盡了全力,所以窮人不僅客觀存在,而且數量龐大。

電視劇既來源於生活,但是也高於生活,但是如果總是在這一點上面模稜兩可,將窮人的角色臉譜化,那麼必然就會越來越脫離於實際,很多人看電視劇,不僅僅是為了放鬆,更是希望從裡面得到與自己共鳴的人與事,比如早期的周星馳的很多電影,就很形象化的講很多底層人的生活刻畫得栩栩如生,不管是在工地上面幹活的馬仔,還是人窮志不窮的長江七號的孩子爸爸。

因為傾注了感情,同時融入了普通底層人的情感,才會讓其作品,即使時至今日依舊是讓無數的影視劇品難以企及,就是因為那種早已刻畫到了骨子裡面的小人物的人生百態,人可以窮,但是鹹魚也有理想不是嗎?再說了,誰又能否認這些所謂的小人物所做的事情沒有價值呢?他們就像是社會的螺絲釘,活躍在社會的角角落落,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這個社會才多了那麼多的故事和精彩,不是嗎?

如今,國產劇相比於往年,可是說質量確實是上升了一個很大的高度,不管是早期的歡樂頌,我的前半生,還是都挺好,再到如今的安家,三十而已,可以說,國產品越來越注重從底層挖掘亮點,也逐漸的開始結合起來實際,不再是那種所謂的毫無意義和價值的偶像片和穿越片,越來越接地氣,可是這個程度還不夠,其實還可以更加的深入一些,這樣也許國產劇的高度會上升另外一個高的檔次!

相關焦點

  • 窮人已被國產劇消滅?主角自帶「貼金」履歷背景,沒了普通人身影
    近些年,國產劇漸漸地沒有了普通人的身影,主人公的標準變成了「三高」,高智商+高情商+高顏或者好背影、高學歷。男主人公一般是霸道總裁或者是繼承人身份,而女主最低標準也是大公司的職員。劇中三對夫妻,主人公黃磊海清夫婦,飾演的都是公司職員失業後,即使是父母被騙為了還債賣房子候手中還有四百多萬,但他們的父母還有一套房子日後定會繼承,他們並不是窮人。雖然過上租房的日子,但一家人月開銷花費在5萬左右,這樣的數字是窮人不敢想像的,有些普通人家一年才有5萬的收入,這樣的高消費不是普通人能夠消費得起。
  • 我想過上窮人生活,國產劇裡的那種…
    國產劇裡的打工人,人人住豪宅  不得不說,這兩年國產劇裡的上班族,居住條件也都太好了,不是洋房別墅,就是市中心景觀一級棒的大平層。    別慌張,這還只是國產劇裡「普通家庭」的水平,你再看看那些職場女精英的家。
  • 《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憑什麼成為2020年最佳國產劇
    無論哪個方面來看,懸疑網劇都是2020年國產劇最大的一個贏家。同時帶領整個國產劇行業的提升。國產懸疑劇的發展與分檔國產懸疑推理網劇的發展歷程。這裡也就不贅述了。潘粵明已經誇獎得太多了。其它如女主角周舒桐、男二號周巡、法醫高亞楠等角色也性格鮮明。《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角色塑造不用多提,絕對是近幾年「群戲」最好的國產劇之二。《無證之罪》《摩天大樓》的角色塑造。
  • 國產劇雄起,韓劇開始走下坡路了?
    最近剛剛開播的《哲仁王后》,雖說之前有《太子妃升職記》收視還相當的不錯,但是《哲仁王后》裡面增加了很多的新的劇情,不僅原來的笑點沒有拍出來,新增的劇情也讓很多的粉絲不滿意,更有甚至請願停播這部劇。不僅是在中國,韓國國內也有很多人不太看好這部劇。
  • 電視劇裡的「窮人」都去哪裡了?
    如今的電視劇圈,似乎統一而默契地一起屏蔽掉了「窮人」,齊刷刷地瞄準了「富人階層」、「精英階層」,電視劇裡的那個世界,我國最起碼是實現了全面小康的。其實拍來拍去,這些電視劇還不如那些古早臺灣偶像劇拍得好,但再如何,那些偶像劇也已經不那麼「流行」了,國產劇卻依然持之以恆地拾人牙慧,甚至是「取其糟粕,去其精華」,近些年那些翻拍臺灣偶像劇的國產劇有幾個是不翻車的?
  • 如何看待國產劇角色落魄時,仍然指甲乾淨、妝容精緻?
    有的國產劇很雷人,本來劇情就很一般,哪怕是把火得不行的原著小說,改編成影視劇,都能夠讓書粉「如鯁在喉」寢食難安,恨不得給製作團隊打差評,但理智告訴自己,棄劇就好,棄劇就好,沒必要傷精費神,苦了自己。第二,導演忙著圈錢,不看質量只看數量有的國產劇劇情就那麼一點點,愣是給你拍出個三四十集,害得觀眾不得不用二倍速拼命努力拉近戰線,強烈建議播放平臺可以多出三倍速的選項,否則,很難撐到最後一集。
  • 日本也拍抗日劇,裡面的八路軍什麼形象?國產神劇導演學學
    這部劇是日本人自導自演的抗日劇,裡面的所有演員全是日本人,當然也就包括了中國的八路軍。 按照日本人這些年表現出來的秉性,大家都認為拍這樣的電視劇完全就是為了扭曲歷史,畢竟他們都已經幹過篡改歷史書的事情。
  • 不好意思,劇版《雪國列車》我真的看不下去
    5月17日,劇版《雪國列車》如約而至,豆瓣評分:7.4分。雖然有的時候豆瓣會被文藝青年帶歪,給牛逼的電影打了低分,但這種概率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所以一旦連豆瓣都看不上,那這部片(或是劇)就基本上是真的爛到家了,比如這種7.5分不到的,你連考慮都不用考慮。
  • 國產探案劇「有點慢」
    本報特約記者 羅曉汀「劇是好劇,就是節奏慢了點。」有網民如此吐槽號稱《白夜追兇》「兄弟篇」的新劇《重生》。正在網絡平臺熱播的《重生》豆瓣評分達7.8,高於許多國產同類劇,可依然沒能改掉「節奏慢」的頑疾。
  • 從韓劇《Startup》人設劇情,看國產劇何去何從
    我們之前都是被國產偶像劇給荼毒了,裡面凡是有缺點的一般都是大壞蛋,好人女主一般就是白蓮花,聖母,善良無腦被人騙(當然不排除少數不錯的劇)。但是在現實中可能嗎?沒有十足的壞人,也沒有十足的好人,這才是現實的常態,這才是現實中活生生的有血肉之軀的人啊。
  • 這部舊劇《急診科醫生》神預言「疫情」國產醫療劇能就此突圍嗎
    ,觀眾也對醫療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人們繼而發現,在強烈的需求下,高質量的國產醫療劇並不多,很多醫療劇打著行業劇的旗號開播,但隨著劇情的展開,它們始終還是回歸到了愛情劇的本質。對同類國產電視劇相比,《急診科醫生》有80%的劇情取自真實案例,在基本的醫療常識和處置方式上,基本做到了不違反專業常識,劇組在醫院取景之外,在攝影棚裡面按同比例搭建了一個急診室,在每集結尾還附有急救小知識,儘可能讓觀眾通過一部電視劇掌握更多的急救常識。
  • 哪些國產虐心腐劇,你看過哪個?
    其實一提到腐劇,很多人第一反應的不是國產的,但其實,國產腐劇有不少都挺值得看的,在前幾期,介紹了一些比較甜的泰國腐劇,這一期就介紹一些比較虐心的國產腐劇。第一部:《雙程》,這部劇應該是近幾年國產腐劇裡面最虐心的一部,從相愛到分離,最終相殺,相愛的兩個人沒能在一起,因愛生恨。這部劇分為上和下,上其實挺甜的,各種虐狗撒花,上有甜,下就多虐,說實話,如果是看過原版小說的人再回頭看這個劇,真的會被虐到哭,反正小編自己看這個劇的時候真的是挺虐的,不知道你們看了是什麼感受。
  • 日漫改編的4部「國產劇」,《網球王子》上榜,最後一部是爛劇!
    日漫改編的4部「國產劇」,《網球王子》上榜,最後一部是爛劇!第1部:《網球王子》這是一部神奇的劇,首播於2008年,雖然說,當時這部日漫改編的劇,並不算很火,但是這部劇你的大部分演員,後面都大紅大火,比如說秦俊傑、喬任梁、張曉晨、李易峰等人,除此之外,這部劇中,還有很多來自《愛情公寓》、《鎧甲勇士》的主演,比如說王傳君(關穀神奇)、金世佳(陸展博)、吳建飛(炎龍俠)、柏栩栩(黑犀俠
  • 2020國產劇:這才是真正的「神仙打架」
    導讀:2020國產劇市場終迎來真正的「神仙打架」2020國產劇市場歷經《新世界》《下一站是幸福》等「爛劇」的「洗禮」後,觀眾們早已受夠了「爛劇」們的高開低走,厭倦了「爛劇」們的「狗血」、「注水」、「拖沓」等令人越看越憋屈的劇情
  • 2002年有哪些經典國產劇,《風雲》榜上有名!
    今天小編來盤點一下2002年十部經典國產劇第六位《少年黃飛鴻》2第五位《蕭十一郎》這是小編認為改得比較好的一部古龍劇,武俠中透著魔幻,魔幻中帶著浪漫,顏值巔峰時期的吳奇隆和朱茵光看他倆就值了。4第三位《結婚十年》主演是徐帆和陳建斌,牛莉以及洪劍濤,這部劇完全不像現在的愛情劇一樣。它很真實,沒有濾鏡,讓觀眾看完對愛情和婚姻絕對會冷靜冷靜再冷靜,後勁兒很大,至少能冷靜一個月。
  • 20年國產劇大盤點:老劇真的比新劇好看嗎?
    1998年,萬人空巷的《還珠格格》播出,這一年國產劇數量(文中所有提到的歷年國產劇數量指被豆瓣統計在內的當年播出的國產劇數量)首次突破了100部。進入千禧年後,國產電視劇的產量持續增長,到2014年時,國產劇年播出數量已經達到474部。這之後,每年都有400-600部國產劇問世。 2019年共播出了535部電視劇,是20年前的4倍之多。
  • 9.2分國產神劇:一個屁就能夠說一集
    說到國劇與美劇、韓劇相比,很多人都會搖頭,對國劇缺乏信心。不過,這幾年來國劇也有相當不錯的成績,就連曾是被譽為巨頭的國產情景喜劇類也再一次登上了舞臺。《說的就是你3》首先,看見官方「正式海報」時,就會想到這個劇組是有多窮,連一張海報都做得這麼簡單,說真的,拿出去貼我都覺得不好意思。不過,難道「窮劇組」就不配出好劇嗎?
  • 《棋魂》:國產劇的天花板
    這樣誇一部劇倒是顯得有些許的拉跨了,我知道,國產良心劇很多,但這一部,就是我心中的國產劇的巔峰了。喜好各不相同,不強求。看了很多的評價,說後面幾集太爛尾了,好幾次想反駁這樣的話,但是沒有開口。不過幸好,絕大多數原著黨對於這樣的盡力改編已經很滿意了。而今天,我只是站在一個觀眾的角度,很想好好誇一下這部劇。在正值青春的年紀,因為圍棋而相遇的永遠的朋友,因為圍棋而走到一起的伴侶,因為圍棋而亦敵亦友的棋友。每個人的青春都有選擇的機會,而他們,用圍棋下出了自己的青春。
  • 國產劇和韓劇PK數據告訴你,當心國產劇像國足一樣爛到全世界……
    對於喜歡看電視劇的小七而言,整理電視劇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因為可以讓網友們避免看爛劇,可以幫助網友們找到喜歡看的電視劇。直到小七整理了2017年豆瓣上的國產劇和韓劇數據做對比……那個心情喲……先來看看國產劇和韓劇的對比數據吧。
  • 5年前日本拍了部抗日劇,裡面我軍形象如何?網友:比國產神劇強
    國產的抗日神劇就是一個例子,抗日戰爭是一次偉大慘烈的衛國戰爭,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抵抗外辱拋頭顱灑熱血。這是一場漫長又艱苦的戰爭,也是所有中國人必須要銘記的歷史。在影視行業越來越興盛繁榮的現在,當然也出現了許多以抗日戰爭這段歷史為背景的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