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峰哥談心
心臟就像一個永不停止的血泵,不斷地把富有營養的血液泵出,通過動脈送到各個器官,同時又收納全身回流的血,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體循環:左心室收縮時,將含有較多的氧及營養物質的血液,經主動脈及其分支,輸送至全身各器官,進行物質、氣體交換後,再經腔靜脈流回右心。體循環滋養全身各部。
肺循環:右心室收縮時,將含代謝產物較多的血液,經肺動脈至肺泡,在此進行氣體交換,即呼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氣,再經肺靜脈,最後注入左心。肺循環主要進行氣體交換。
1、什麼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各種原因導致心室收縮和(或)舒張功能障礙,不能將血液充分泵出,造成靜脈系統血液淤積,和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發一系列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肺淤血、腔靜脈淤血。
2、為什麼發生心力衰竭?
心泵長時間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妊娠、輸液過多、瓣膜關閉不全),或者心泵本身出了問題(心肌病、心肌炎),或者心泵輸出時動脈阻力過高(瓣膜狹窄,高血壓),這些情況持續一定時間後就會超出泵的能力,導致泵的功能降低,排血量減少,出現心衰症狀。
在老年心衰患者中,冠心病、高血壓、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三大主要病因;而擴張型心肌病、風溼性心瓣膜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病是年輕心衰患者的主要原因。
3、心力衰竭分類?
由發病部分來看,可分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由發病急緩來看,可分為急性心衰與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表現。
就其對心功能的影響來看,可分為收縮性心衰和舒張性心衰,二者分別表現為收縮功能障礙和舒張功能障礙,當收縮功能障礙時,常同時伴有舒張功能障礙。
4、心力衰竭症狀?
(1)喘憋,左心衰時肺淤血,主要是呼吸困難,即所謂「喘不上來氣」,上樓梯、爬坡、快步走路等情況下加重,患者自己感覺氣不夠用,非常累。
後期會出現夜間憋醒,必須坐起才能緩解,並且睡覺時喜歡枕得比較高,最後患者必須坐著才能睡覺,甚至坐著也覺得憋悶。咳嗽、咳痰,有的人甚至有咯血。
(2)水腫, 右心衰時體循環淤血,多見於小腿等下垂部位,呈凹陷性,一按一個「坑」,嚴重者蔓延到大腿及會陰部,甚至還會出現胸水和腹水,肚子脹、沒胃口、吃了不消化。肝臟淤血腫大、疼痛。
5、心力衰竭該如何治療呢?
(1)藥物治療:
(2)手術治療
急性心肌梗死以後,出現了室壁瘤,手術切除室壁瘤,,同時行搭橋血運重建。
(3) 其他,
CRT(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心臟移植等。
6、心力衰竭患者該如何鍛鍊?
(1) 宜晚不宜早
清晨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尤其是上午6~9點時段。建議心臟病患者下午~晚上8點之前進行鍛鍊。無論是身體的協調能力,還是敏感性,均以下午或黃昏時分為佳。
(2)適度、全身性鍛鍊
比如散步、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以自己的舒適度作為標準,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另外局部肌肉運動時(如上肢、下肢的運動),血液重新分布,容易誘發心臟病,以全身運動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