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怎麼回事?|心力衰竭|功能障礙|高血壓|血液|動脈|收縮|...

2020-12-22 健康界

文章轉載自:峰哥談心

心臟就像一個永不停止的血泵,不斷地把富有營養的血液泵出,通過動脈送到各個器官,同時又收納全身回流的血,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體循環:左心室收縮時,將含有較多的氧及營養物質的血液,經主動脈及其分支,輸送至全身各器官,進行物質、氣體交換後,再經腔靜脈流回右心。體循環滋養全身各部。

肺循環:右心室收縮時,將含代謝產物較多的血液,經肺動脈至肺泡,在此進行氣體交換,即呼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氣,再經肺靜脈,最後注入左心。肺循環主要進行氣體交換。

1、什麼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各種原因導致心室收縮和(或)舒張功能障礙,不能將血液充分泵出,造成靜脈系統血液淤積,和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發一系列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肺淤血、腔靜脈淤血。

2、為什麼發生心力衰竭?

心泵長時間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妊娠、輸液過多、瓣膜關閉不全),或者心泵本身出了問題(心肌病、心肌炎),或者心泵輸出時動脈阻力過高(瓣膜狹窄,高血壓),這些情況持續一定時間後就會超出泵的能力,導致泵的功能降低,排血量減少,出現心衰症狀。

在老年心衰患者中,冠心病、高血壓、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三大主要病因;而擴張型心肌病、風溼性心瓣膜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病是年輕心衰患者的主要原因。

3、心力衰竭分類?

由發病部分來看,可分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由發病急緩來看,可分為急性心衰與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表現。

就其對心功能的影響來看,可分為收縮性心衰和舒張性心衰,二者分別表現為收縮功能障礙和舒張功能障礙,當收縮功能障礙時,常同時伴有舒張功能障礙。

4、心力衰竭症狀?

(1)喘憋,左心衰時肺淤血,主要是呼吸困難,即所謂「喘不上來氣」,上樓梯、爬坡、快步走路等情況下加重,患者自己感覺氣不夠用,非常累。

後期會出現夜間憋醒,必須坐起才能緩解,並且睡覺時喜歡枕得比較高,最後患者必須坐著才能睡覺,甚至坐著也覺得憋悶。咳嗽、咳痰,有的人甚至有咯血。

(2)水腫, 右心衰時體循環淤血,多見於小腿等下垂部位,呈凹陷性,一按一個「坑」,嚴重者蔓延到大腿及會陰部,甚至還會出現胸水和腹水,肚子脹、沒胃口、吃了不消化。肝臟淤血腫大、疼痛。

5、心力衰竭該如何治療呢?

(1)藥物治療:

(2)手術治療

急性心肌梗死以後,出現了室壁瘤,手術切除室壁瘤,,同時行搭橋血運重建。

(3) 其他,

CRT(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心臟移植等。

6、心力衰竭患者該如何鍛鍊?

(1) 宜晚不宜早

清晨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尤其是上午6~9點時段。建議心臟病患者下午~晚上8點之前進行鍛鍊。無論是身體的協調能力,還是敏感性,均以下午或黃昏時分為佳。

(2)適度、全身性鍛鍊

比如散步、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以自己的舒適度作為標準,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另外局部肌肉運動時(如上肢、下肢的運動),血液重新分布,容易誘發心臟病,以全身運動為佳。

相關焦點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復治療
    原創 朱佳曄、陳禾君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三連一下,學習康復知識新華科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復治療心力衰竭是指心血管疾病發展至一定程度,心肌收縮力減弱或舒張功能障礙,心排血量減少,不能滿足機體組織細胞代謝需要
  • 心力衰竭日
    11月26日全國心力衰竭日,「我國心衰患病率估計已達1.3%,至少有1000萬心力衰竭患者。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大心衰患者群的國家之一。」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健教授介紹。很多人並不了解心衰,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將心衰症狀誤認為是衰老的正常現象,四分之一的人在出現心衰症狀至少一周後才去看醫院或根本不去醫院。
  • 心力衰竭:一代球王也因它去世
    醫學上的定義是:心力衰竭(以下簡稱心衰)是由多種原因導致心臟結構和/或功能的異常改變,使心室收縮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從而引起的一組複雜臨床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疲乏和液體瀦留(肺淤血、體循環淤血及外周水腫等)。 心衰的症狀首先是胸悶或者呼吸困難,一活動就胸悶氣短,這是因為肺內淤血所致。
  • 高血壓的8個危害你知道嗎?
    高血壓可對全身重要器官造成損害,導致心、腦、腎、血管、眼底的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及損害。 1、導致左心室肥厚 在所有高血壓病人中,有20%-30%做超聲心動可查到左心室肥厚,較度高血壓患者發生左心室肥厚要比正常高出2-3倍,而重度高血壓患者可達10倍,左心室肥厚是心梗的一個潛在危險因素,並影響左心室收縮功能,因此高血壓左心室肥厚是一個與心、血管發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的重要危險因素。
  • 高血壓有什麼危害?高血壓的併發症有哪些?
    血液流動對血管壁形成的壓力被稱為血壓,而由於種種原因導致血壓高出正常值後,就成了高血壓。 高血壓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高血壓是一種可控但需要終身治療的疾病,高血壓一旦形成,幾乎就不可逆轉了,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來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 老年高血壓表現為收縮壓高,舒張壓低,有什麼危害,怎麼治療?
    長期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動脈管壁彈性減低、主動脈關閉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嚴重貧血。二、為什麼脈壓差增大主要見於老年高血壓患者呢?女性更年期後動脈壓升高比男性是更加明顯的,50歲以後女性收縮壓,舒張壓脈壓差都是明顯高於男性。
  • 心力衰竭猛於虎?防範意識不可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到2020年,心腦血管疾病(尤其以心力衰竭和腦卒中為代表)將會成為全球致死和致殘原因的榜首。關於心力衰竭,你了解多少?心力衰竭,簡稱心衰。嚴格來說,心衰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心臟疾病發展到末期的結果。
  • 高血壓突然降到正常值是好事?高血壓為什麼會損傷心臟呢?
    但是對於血壓長期控制不佳的高血壓患者,可能就會出現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併發症,從而導致血壓下降,使血壓出現恢復到正常值的假象。所以這種突然出現的血壓正常,並不是高血壓治癒了,而是因為高血壓造成了明顯的心臟損傷,心臟沒有輸送更多的血液的動力導致的。心輸出量下降就會造成低血壓,導致腦、心臟、腎臟等重要器官血液灌注不足,是比高血壓還要危險的情況。
  • 得了高血壓的人,心臟怎麼就「肥厚」了?
    心臟收縮時,心肌需要用力克服這些阻力才能把血噴射出去。久而久之,心肌就肥厚了。就像經常用力的手臂會粗壯一樣,左心室負責把血液送到全身,左心室最用力,所以左心室肥厚。接下來,深入地看,是身體裡各種機制調節的結果。
  • Nature子刊:生酮飲食或可預防甚至逆轉心力衰竭
    丙酮酸是心肌和其他組織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天然代謝燃料和抗氧化物質,能夠增強心肌收縮性能和心肌能量狀態。不過,它必須通過線粒體丙酮酸載體(MPC)進行轉運,後者是MPC1和MPC2蛋白組成的異源低聚物,也是心力衰竭中解偶聯糖酵解和葡萄糖氧化的代謝中樞。
  • 預防心力衰竭有「三寶」,常吃這3種食物,降低患病風險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不斷發展會有的不良後果,如果心臟功能持續下降無法得到改善,血液也無法順利回流到心臟,可能會有身體水腫、胸悶乏力、呼吸困難等情況出現。因此在面對心力衰竭時採取合理措施改善,對心臟能提升有利的食物要多吃,達到良好的預防效果。
  • 對於高血壓,不要僅認識表面140、90,內在病理更重要
    有高血壓,也有低血壓,那什麼叫血壓?其實就像平時開自來水的水壓一樣,沒有壓力的存在,就沒有前進的動力,包括血壓、水壓都一樣。所以血壓高時,血液在血管內的流動就會增快;血壓低時,血液的流動就會減慢。
  • 中國首創:治療心力衰竭的心房分流器植入術在武漢協和醫院成功
    門診檢查提示左室舒張功能減低(III級,限制性充盈障礙),二尖瓣置換術後瓣膜功能良好、巨大左房伴血流淤滯、三尖瓣中度關閉不全。查體心臟惡液質,體重僅35kg,極度消瘦,胸部正中陳舊性手術瘢痕,全身無水腫。心臟超聲:二尖瓣置換術後人工瓣功能正常,巨大左房,濃密血流雲霧影,三尖瓣中度關閉不全,主動脈瓣輕度關閉不全,左室舒張功能減低(III級)。六分鐘步行距離325米。
  • 降壓藥那麼多,高血壓患者應該怎麼選?一文講清!
    確診高血壓,除了生活方式幹預,口服降壓藥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但是,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比較迷茫,市面上的降壓藥那麼多,到底應該怎麼選呢? 下面,我們就詳細來聊一聊平時常見的幾種降壓藥,以及高血壓患者應該如何選擇降壓藥。
  • Nature重磅:生酮飲食可預防、或逆轉心力衰竭
    研究人員「敲除」了試驗小鼠的Mpc2基因,為了驗證飲食能否改善Mpc2基因缺失小鼠的心臟重塑和功能障礙,給它們安排了不同的飲食。在小鼠6-17周齡期間,分別用低脂飲食、生酮飲食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幹預。結果發現:生酮飲食組,在10周齡和16周齡的超聲心動圖中,顯示出幾乎正常的心臟大小和功能。而低脂組出現了嚴重的心臟功能不全。
  • 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劑Omecamtiv mecarbil治療收縮期心力衰竭療效顯著
    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劑Omecamtiv mecarbil治療收縮期心力衰竭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36:13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John R.
  • 我國首創治療心力衰竭心房分流器植入術在武漢協和完成
    劉女士被診斷為嚴重左室舒張功能障礙導致的心力衰竭,左房極度擴大,心臟惡液質,白細胞水平低下,凝血功能紊亂,外科手術風險極大。圖為患者術後自行進食據估計,中國心力衰竭現患人群約有1000萬,患者活動耐量差,生存率低,往往每年需反覆住院,雖然不斷有新藥物治療出現,但一直以來存在依從性差、達標率低的問題,傳統器械治療價格昂貴,推廣較為緩慢,多數患者病情並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 JAHA:動脈阻塞並非心血管疾病唯一指標
    例如,在組織血流不足但心臟動脈沒有阻塞的情況下,它們有時無法準確預測風險。據估計,約有300萬至400萬美國成年人患有這種稱為INOCA的疾病,即缺血但無梗阻性冠狀動脈疾病,在女性中更為常見.(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問題是,如果主要的冠狀動脈沒有阻塞,是什麼限制了心臟的血液流動。
  • 有高血壓的人,心率90次快嗎?多少算正常?與血壓高低有關係嗎?
    高血壓最大的危害在於對機體各個器官的損害,而心臟作為血液循環的「動力泵」與血壓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受到損害的風險也非常大,這些損害主要表現在形態結構上的變化,比如引起心肌肥大纖維化最終引起心力衰竭,心臟的節律發生改變引起心律失常及心率的加快等,所以對有高血壓的人來說在控制好血壓的同時,關注心率的變化是必須的,事實上在對高血壓的控制原則中,要求血壓與心率雙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