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上的那些「第一寵物」

2021-02-14 獨家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白宮的草坪上已經4年沒有看到動物的影子了,前總統川普是過去100多年來唯一一位沒有在白宮養寵物的總統。這一次拜登的兩隻德國牧羊犬「冠軍」(Champ)和「少校」(Major)又給白宮帶來了生氣。不過,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寵物」可不都是狗狗的專利,還有一些你想不到的動物。

拜登所收養的兩隻牧羊犬,分別為「冠軍」跟「少校」

「冠軍」早於2008年拜登當選成為副總統後,便成為他們一家的成員,當時還是幼犬。據說,這個名字是由拜登的孫輩們選的。2018年時,拜登夫婦向德拉瓦州人道協會領養「少校」回家。去年底在大選中勝出後,拜登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鎮家中與「少校」玩耍時發生意外,弄傷了右腳。「少校」成了當紅狗狗,人人都知道它是誰。這兩隻狗狗在社交媒體上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一個以他們名字命名的推特賬號擁有數以萬計的跟隨者。在去年的聖誕影片中,拜登的工作團隊也替這兩隻寵物狗拍了一小段短片送給支持者。

拜登和愛犬少校

為什麼總統幾乎都要養寵物?前美國非營利組織白宮歷史協會的首席歷史學家倫格爾(Ed Lengel)指出,養寵物其實能替總統的形象大大加分,他說:「養寵物可以使總統們的形象更加柔軟,同時也增加總統們的吸引力。」「此外,總統們的寵物也可以讓白宮更有『家』的感覺,使它不僅是一棟冰冷、生硬的博物館,更是第一家庭居住、享受彼此陪伴時光的地方。」

柯林頓的貓,拜登的狗以及羅斯福的狗

在歐巴馬(Barack Obama)擔任總統期間,葡萄牙水犬阿博(Bo)和「陽光」(Sunny)曾住在白宮。2009年,參議員泰德·甘迺迪(Ted Kennedy)將阿博作為禮物送給歐巴馬的孩子們,而「陽光」在2013年8月出生。這兩隻狗當時很受歡迎。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擔任總統期間養過一隻名叫「夥計」(Buddy)的巧克力色拉布拉多犬,還有一隻名叫「襪子」(Socks)的貓。兩隻寵物經常打得不可開交,《紐約時報》戲稱他們為「死對頭」。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甚至寫了一本關於這兩隻寵物的書,名為《親愛的襪子,親愛的夥計》(Dear Socks, Dear Buddy),其中包括孩子們的來信,以及關於兩隻寵物的競爭和習慣細節。

「襪子」(圖左)與「夥計」(圖右)

小布希(George W Bush)擔任總統期間養了兩隻蘇格蘭梗犬,分別叫「比茲利小姐」(Miss Beazley)和巴尼(Barney)。上世紀60年代,林登·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總統最喜歡的狗是一隻名叫由希(Yuki)的混血小獵犬。

約翰遜和由希

白宮最著名的狗狗之一是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的愛犬法拉(Fala)。法拉甚至還需要一名秘書來幫助回復粉絲來信。人們還製作了一部關於法拉的電影。在華盛頓特區的羅斯福紀念館裡,這只狗甚至被刻在羅斯福旁邊的一座雕像裡。迷你馬「通心粉」是甘迺迪(John F. Kennedy)主政時期第一家庭的愛馬之一,尤其為甘迺迪的女兒卡羅琳(Caroline Kennedy)所愛。因此,當時的白宮草坪上常常可以看見工作人員牽著迷你馬通心粉(Macaroni),載著卡羅琳四處閒晃。

甘迺迪與其寵物矮種馬「麥克羅尼」

早期白宮所在的華盛頓特區並沒有專門運送乳製品的公司,因此很多美國總統都會在白宮中養牛供應牛乳,美國第27任總統塔弗特(William Howard Taft)也不例外,而他的牛寶琳·韋恩,或許也是歷屆乳牛當中最出名的一隻。

在白宮歷任總統當中,第26任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一家對動物的愛無人能比。在老羅斯福主政期間,第一家庭前前後後在白宮養了約30隻動物,從普通的貓、狗、兔子,到一條名叫艾蜜莉菠菜(Emily Spinach)的蛇、飛鼠、名叫約西亞(Josiah)的獾等,都曾名列在老羅斯福一家的寵物清單上。

名為「約西亞」的獾

美國第6任總統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和他的妻子路易莎(Louisa Adams)也曾在白宮養過好一段時間的蠶寶寶。亞當斯還養過鱷魚,不過是一項意外之禮。

美國的第2任總統亞當斯(John Adams)是第一位在白宮養寵物的美國總統,他的兩隻混種狗朱諾(Juno)、撒旦(Satan)也十分榮幸地成為史上首對在白宮草坪上奔跑的「第一寵物」。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相關焦點

  • 打不死的「小強」,關於蟑螂的那些事……
    在香港,每當夜幕降臨,即使在熱鬧的街區,你都可以看見巨大蟑螂從你腳邊很囂張地「咻」一下穿過。小強這種神奇生物真的是「毒藥放不盡,小強生又生」啊!身為害蟲,害怕見光是他們的一大特點,夜間的廚房經常是它們忙碌穿梭的不二之處。而衣櫥、衛生間的縫隙處甚至是冰箱也是它們經常會光顧的地方,雖不善飛,但疾走的速度卻常常是「消失於無形之中」。
  • 寵物小精靈大回憶!
    主持:Catty、AD嘉賓:周子堯內容:作為一個高人氣的系列作品,寵物小精靈Gameboy版系列在流行文化中無疑留下了自己的記號。寵物小精靈系列中登場的寶可夢們也變成了流行文化的符號:梅西感恩節大遊行上兩個不一樣的皮卡丘氣球、全日空的寵物小精靈噴氣機、數以千計的衍生商品,名古屋和臺北的寵物小精靈公園等等。
  • 美國「老大哥」正盯著你!
    美國科技公司再這樣霸道的話,只會激起人民反抗。他又稱,自己與朋友多用微信,已減少使用WhatsApp。市民李先生表示,香港之前有人煽動指微信洩漏隱私,聲稱所謂「隱私送中」,其實美國的應用程式才是真正的「隱私大盜」,市民在用了這些程式之後「隱私送美」。
  • 南韓「寄生上流」4大獎 締造多項歷史 歐巴馬賀「美國工廠」
    本屆影帝頒給「小丑」(Joker)男主角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影后則由電影「茱蒂」(Judy)女主角芮妮茲薇格(Renee Zellweger)技壓群芳。「寄生上流」奪得第一個小金人時,導演奉俊昊被拍到在致詞人背後偷笑。(取自網路)‍‍「寄生上流」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國際影片的南韓電影,奉俊昊也成為首度贏得最佳導演的南韓人。
  • 中國湘菜在美國爆紅-「彭園」
    蔡康永說:「彭園算是湖南菜的正宗,老師傅們讓味道永遠保持在水準之上,我通常會帶香港朋友去,因為香港的湖南菜似乎不如臺北,香港朋友們也都會留下深刻印象」,彭長貴發明的經典湘菜「富貴雙方」是彭園的名菜,「成龍每次來至少都要吃上六份,還打包帶走」。1980年國宴主廚彭長貴以他傳湘菜的精髓和精湛手藝,自美國回臺灣將湘菜以精緻品味料理呈現,創立了彭園湘菜館。
  • 陶傑【843】美國也有「臭蟲論」
    閱讀往期:陶傑【842】酒店要與時俱進美國東岸知識份子名牌雜誌《紐約客》的一名作家在視像會議中手任
  • 體形變大老病傷「失寵」流浪街頭 「主人為何不要我?」棄養小寵物激增35%
    據愛護動物協會數字,前年度多達四百二十五隻小動物(貓狗除外)被主人直接棄養,按年升三成半,由市民發現送交或在外拯救的小動物亦增至逾千五隻,即全年約有二千隻小動物須再尋家。愛協估計,小寵物成長體形變大、受傷、患病,或主人家居環境有變難以繼續照顧,都是牠們被棄原因,近期就有蜥蜴疑因尾巴受傷被遺棄在公園,過去亦有身長愈半米的金剛鸚鵡等需轉介愛協處理。
  • 「美國50%的離婚率」為何騙了這麼多人?美國專家揭穿謊言!
    妳一定聽說過:「美國50%的婚姻以離婚收場」。事實真的如此嗎?
  • 2020美國大選-守護美國與去美國化的終極之戰
    我以前見過這樣的想法,我在這裡告訴你,我們不能讓他們接管我們的國家。」阿爾瓦雷斯說,他永遠不會忘記所有那些伴隨著他長大的人,看起來像他一樣,就是因為相信那些空洞的諾言而遭受痛苦、挨餓和死亡。他們吞下了共產黨的毒藥。
  • 「港獨」分子梁頌恆潛逃美國
    他聲稱與香港家人斷絕一切關係,並揚言要促使國際制裁中國及發動所謂「港人影子議會」。梁頌恆一直是美國反華分子大力扶持的「港版顏色革命」頭目,去年暴亂期間,他在街頭與支持川普的反華分子郭文貴視像連線,大談美國為黑暴提供金錢及庇護支援。《大公報》早前更已踢爆梁頌恆於赴美前夕,在神秘西裝男的安排下,到一間五星級酒店與約十多名反中亂港分子「開房」密會,密謀者包括涉嫌觸犯國安法被捕的李宗澤。
  • 臺灣新生兒比寵物還少,為何年輕人不生小孩?
    隨著愈來愈多人以養寵物取代結婚生子,臺灣市場研究與洞察分析公司——時勢公司根據大數據追蹤推測,預估臺灣將於2020出現「黃金交叉」:全臺犬貓隻數將首度超過15歲以下孩童數,「毛小孩」正式取代「小小孩」,成為多數現代人家中最小的那個成員。
  • 「美國村」購物、玩樂攻略
    這個塗鴉可說是美國村的標誌如果以「心齋橋筋」為中心的話,剛好左右方分為「西心齋橋區」和「東心齋橋區」。「西心齋橋區」有著不少名牌專門店,例如Parada、D&G 等等,對名牌的朋友不妨逛逛了解一下最新一季的潮流。另一方面,不少充滿個性的特色店家也選址在這一帶,形成了大阪重要的「潮流聖地」──美國村。
  • 「食腦蟲」正穿越美國向北遷移,死亡率超97%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表示,「食腦蟲」正進一步「進軍」美國,且自2010年以來觀察到的統計數據顯示,「食腦蟲」在美有「顯著的北移趨勢」。威脅還在?美國《新聞周刊》7日報道稱,「食腦蟲」正穿越美國向北遷移,而氣候變化可能是誘因……
  • 為何美國很少見豬肉漢堡?行家揭「真相」長知識
    臺灣連鎖速食店經常看到不同口味的漢堡,像是牛肉、豬肉、雞肉、魚排,但有網友發現美國漢堡的主食多是牛肉和雞肉,幾乎沒有豬肉漢堡,他對此感到不解,因此發文詢問
  • 【新界我家】(屯門元朗)寵物殯儀添暖 毛孩水化留思念
    Pet to Nature負責人Matthew與太太都是愛狗之人,他們憶述當日在愛犬Bobby離世後,委託火化服務,惟整場寵物殯儀過程相當倉促,令他們覺得愛犬最後的旅程冷冰冰,沒有溫暖的感覺,當時他們心想:「對不少寵物主人來說,早上離世毛孩仍完整,但下午火化後只餘骨灰。我能不能在這事上為寵物做多一點?」
  • 為什麼日文的「美國」叫「米國」?超難懂日語漢字國名你知道幾個
    新聞標題上,提到國家時,常常出現「米」、「星」、「豪」、「獨」、「仏」這些字。其實這些都是國家名稱喔!日文除了片假名之外,也會使用漢字代表國名。想知道到底是哪些國家,就看「宅大阪」的解說!其實改成「片假名」是1946年的事學過日文的人都知道,日文裡的國名幾乎都是片假名。像是美國的「アメリカ」、英國的「イギリス」,都是使用片假名,為什麼國名會有漢字寫法呢?其實日本以前,國家的名稱都是使用漢字的,因為當時日文書寫系統裡,漢字的佔比還相當高。
  • 香港「人氣」HPV疫苗中心承認 未向美國默沙東藥廠「拿貨」
    昨日一名在環亞接種九價HPV疫苗的曾小姐(化名)表示:「就是因為環亞有很多疫苗,所以我才選他們家。診所假期時擠得水洩不通,所以今天(9日)才來接種第二劑。現在聽到藥廠沒有供應過疫苗給他們,很害怕!」她展示針卡並提出疑問:「現在才發現,為什麼環亞使用的針卡與藥廠提供的針卡不一樣呢?」
  • 非裔美國人的困境 不看這些你不懂
    《黑豹》中展示的非洲場景與風土人情,讓非裔美國人感覺「魂歸故裡」,受到其歡迎。非裔美國人長期是一個失聲的群體,在上世紀的荷裡活影視作品裡,很少能看到反映他們困境的作品。現如今,少數族裔發聲的機會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展現了非裔美國人的困境。
  • 【情報】【韓版測服】寵物重大更新與調整(已補翻譯)
    -ペットアイテム製作「ノセ」-進化の実製作「レイダース」以下舊寵物相關製作的道具將移除-寵物召喚笛子-進化的果實4. アイテム製作「リュミエール」の一部設定が削除されます。-月光の涙-移除NPC陸米爾製作道具中含有「月光之淚」的選項5.
  • 全港4間人氣貓狗寵物Cafe
    愛寵物的香港人著實不少。耐何在條件限制下,不是人人都能養寵物;再加上香港可供寵物進出的空間少之又少,寵物和主人受到束縛,往往都未能玩得盡興。想帶同寵物一起玩樂,又或者想體驗被多隻貓狗團團包圍的感覺?就只好在香港另覓天地。不管你有沒有養寵物,以下四間貓狗寵物Cafe,應能一解你愛寵物之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