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所有的幸與不幸,愛與價值,最終都要落到原生家庭

2020-12-23 朝鮮拌桔梗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兒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曾經一首《挑媽媽》的詩,火爆了無數人的朋友圈,也讓很多媽媽感動不已:原來我那麼好啊,所以才做了你的媽媽。

可我們也都知道母親是一個無證上崗的職業,有的人雖然做了孩子的媽媽,做的卻是傷害孩子的事情。

就像《小偷家族》裡的信代因涉嫌「誘拐」兒童被捕入獄,面對警察審訊時所說的那樣:「生下孩子就自然成為母親了嗎?只是孩子母親自己那麼想吧」。

《小偷家族》是日本電影大師是枝裕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這部電影立足於「誘拐兒童」「騙取養老金」以及「教唆小孩偷盜」等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展現了另一種不以血緣關係為依託的原生家庭。

在《小偷家族》這部影片中,是枝裕和也不是一種高高的姿態勸人們要免除心裡的惡,而是以一種細水長流的方式,告訴人們事情有時候並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希望我們去關注小人物犯罪背後的真相,人並不會一直那麼善,同樣也不會一成不變的惡。

也就是這樣一部以「犯罪」為主題的小製作電影,讓是枝裕和結束了5年的坎城陪跑經歷,摘得了第71界坎城金棕櫚最佳影片獎。

在《小偷家族》中,是枝裕和也很好地呈現了「有毒」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電影中的信代和由裡便是「有毒」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一,原生家庭尤其是來自母親的傷害,會給孩子造成難以癒合的傷痛

「原生家庭」最早由蘇珊·福沃德博士提出來,指的是一個人最初成長的家庭。

影片的一開始,父子倆完成了便利店的「工作」(偷東西)回家時,看到了那個被鎖在在陽臺上凍得瑟瑟發抖的小女孩由裡,父親便用一塊可樂餅把女孩帶回了家。

吃晚飯時,大家注意到小女孩很瘦,全身都是傷痕,便詢問小女孩,對此小女孩只解釋說是摔著的。大家心裡都非常明白,那哪裡摔著的,明明是挨打後留下的痕跡。

在家暴家庭裡成長的孩子,面對別人的詢問時,都會撒謊說傷痕是自己弄的,這只是因為他們想要維護父母和好的家庭形象。

晚飯後,丈夫柴田治和妻子信代送熟睡的由裡回家時,聽到了由裡家傳來的爭吵聲。妻子抱怨男的把她打得很痛,還說並不是自己想把由裡生下來的。信代陷入了沉思,隨後又把由裡帶回了家裡。

由裡父母把由裡鎖在冬夜的陽臺,暴打由裡的行為,已經對由裡造成了傷害。而在由裡失蹤兩個月裡,由裡的父母都沒有想過報警,他們給的解釋是等著綁匪主動聯繫他們。

由裡父母的行為,在任何正常人看來都是有問題的,如果他們是愛孩子的,那他們就會在孩子失蹤時去尋求幫助,去尋找孩子,而不是等著綁匪。

對於由裡的父母而言,她只是個處理掉了的麻煩。對於信代來說,由裡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某次信代很高興地告訴奶奶是由裡選擇了他們,可見對於信代而言她是真心喜歡愛護由裡。她們之間的羈絆也正像奶奶所說的「就像我選擇了你,你心甘情願被我拖累」一樣。

二,原生家庭的傷痛,需要有另一個溫暖的靈魂去撫平

一家人得知由裡失蹤的消息上了電視新聞後,家裡有主張把由裡送回去的,也有主張讓由裡留下的,在徵得了由裡的意見後,由裡留了下來並成為他們的家人。

夏天到了,奶奶、信代和祥太帶著玲玲去「買」衣服,站在試衣鏡前的玲玲小心翼翼,大概是想起了每次買完衣服都會被打,當信代要給她換一件衣服時,玲玲也擔心地地問「一會兒會被打嗎?」。

和信代一起洗澡時,由裡看到了信代手臂上的疤痕。信代說是被熨鬥燙傷的,由裡也露出了自己的手臂,說跟她的一樣,還心疼得摸著信代的那條傷痕,信代則安慰由裡「沒關係,已經好了」。

洗完澡後,信代和由裡一起燒掉了舊衣服。後來大家又幫由裡剪了短髮,還給由裡取了一個新名字「玲玲」。

承認傷痛,燒掉舊衣服,代表著和過去的原生家庭的告別,而新的髮型和新的名字則意味著新的人生。

小姨亞紀和玲玲一起照鏡子時,告訴玲玲自己也有另一個名字「紗香」,而玲玲則想了一下說「我覺得玲玲更好」,小姨也回答「也是」。

其實不只玲玲、亞紀,信代和治也有另外一個名字,而隱藏的那個名字代表了他們的過去。就比如亞紀,她有個妹妹,就叫紗香,而父母根本是不在乎亞紀,甚至不願意知道她在哪裡。

而信代夫婦則原本是情人關係,因為失手殺了信代的前夫,才改名為信代和治的。而對於撿來的不知名的兒子,治則是把自己的本名「祥太」給了他。

小偷家族裡的人都是被家人遺忘或傷害的小人物,在高樓林立的城市裡,他們互相擠在一個狹小而與環境格格不入的地方抱團取暖,用彼此的靈魂去撫平對方的心靈。

三,不論是偷來的東西還是親情,總有曝光的那天

全家去海邊旅遊後不久,奶奶去世了,一家人沒有把奶奶送到火葬場,而是埋在了院子裡的池塘下面。隨著奶奶的去世,故事也逐漸進入了高潮,小偷家族的秘密也逐漸顯現了出來。

小偷家族裡的每個人都沒有血緣關係。奶奶是亞紀爸爸的繼母,在亞紀父母拋棄了亞紀後是奶奶把她撿了回來,婆孫倆自此便相依為命。

也是這個原因奶奶一直不願意讓亞紀去偷,或者是上交生活費等。而奶奶和信代夫婦倆則是一種利益上的依存關係,因為被家人拋棄,年邁的奶奶需要陪伴和家人的照顧,而信代夫婦微薄的薪水根本維持不了薪水,他們需要奶奶的養老金以及時不時的偷點東西來生活。

小偷家族雖不是玲玲和祥太的原生家庭,但信代和治都把他們當做了親生兒女,給他們吃穿,並在情感上溫暖他們。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其實很脆弱。

雖然供給吃喝,但很多東西是偷來的,就連和玲玲的感情也是屬於「誘拐」來的,而且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看到別的孩子上學,祥太只能羨慕而酸溜溜地說句「沒法在家裡學習的孩子才上學呢。」而對於偷東西,祥太也並不清楚這是不對的,因為「爸爸」教的是「店裡擺著的東西不屬於任何人,除非店倒閉了」。

只有在祥太帶著妹妹去偷東西被發現時,店主爺爺叫住他,給了他吃的,才告訴他「別再讓你妹妹幹這個了」,祥太才開始思考這些事情的正確性,也才會有後面偷橘子被故意抓住的事情,他想要逃離這樣的原生家庭。

而當警察詢問治,「讓孩子偷東西內心不會感到不安嗎」,治則回答自己也沒有什麼其他才能可以教給他們的了。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在治的成長的過程中,也並沒有一個人教給他正確的價值觀,他一直都是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活著。

察的引導下,信代也終於釋懷並和過去的自己和解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對自己母親的憎恨,她只是想用這種方式來撫平自己童年的傷。

信代也明白了,只靠他們是不太可能把孩子教好的,孩子是需要父母的,因此在治帶著祥太來探監時,信代也把關於祥太身世的信息告訴了祥太,讓他去找親生父母。

影片的最後,玲玲也回到了親生母親身邊,雖然還是會挨打,被鎖在陽臺,但她的心卻被小偷家族一家人給溫暖了,因此她也能自在地待在陽臺唱著小偷家族裡學會的歌,偶爾也從陽臺探出頭等待著信代的再次出現。

不生孩子可能當不成父母,但生下孩子並不意味著一定就是父母了。真正的父母不僅要在情感上關懷孩子,還更應該教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相關焦點

  • 《小偷家族》,為何毫無血緣抱團取暖的家庭,比正常家庭更有溫情
    這個劇本,是是枝裕和通過報紙上的一條小偷家族社會新聞改編而成的。影片通過對三代六個人家庭的透視,直達人性和社會現象的最深處。影片深刻剖析了這個小偷家族抱團取暖和家庭解體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同時也表達出「錯位之愛」給人們帶來的一種無奈和悲涼感。
  • 小偷家族:偷來的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有不同的經歷
    《小偷家族》曾在第七十一屆坎城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獎,在第66屆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上獲得榮譽獎。當我真正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才覺得它所獲得的榮譽的確是實至名歸。小偷家族:偷來的家庭。柴田治和柴田信代因為偷情離開了各自的家庭,因為生活所迫和機緣巧合,他們和柴田初枝生活在了一起,雖然他們的生活很貧困但是他們都把這位老人當成了自己的母親,柴田治和柴田信代靠打工和偷東西來維持生活。在一次行竊的過程中他們遇見了遭到拋棄的小男孩兒柴田祥太,他們心生憐憫把他帶回了並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中,他們的家庭並不富裕,彼此也沒有血緣關係,但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真心的愛自己的每一位家人。
  • 《小偷家族》:家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知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曾經寫過一本書,叫《為何家會傷人》,書中詮解了家庭問題的深層根源以及建設健康家庭心理的重要性。可見,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滋養人生、收穫幸福的場所,有些家庭確實給我們造成了終生的陰影。家庭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愛的家園,有愛則家全,無愛則家破。愛包含家人彼此間的尊重、善意、信任、陪伴與幫助。
  • 3億人熱議「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幸與不幸從原生家庭就已開始!
    因為那些過度的「愛」和「關心」,她想要逃離,卻又怕媽媽無人可依。 很多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和小雨一樣,經受著長年累月的傷害。 那些傷害一點一點的搶走了她們的快樂和自信,讓她們不堪重負卻又無處訴說。
  • 那些原生家庭不幸的明星,後來都怎麼樣了?
    遇到了一個很愛我的老公,但我不會要孩子的。@老啾:爸媽很早就離異了,媽媽跟著其他男人走了,留下了身體不好的我爸和我,前幾年我爸也去世了。後來,我不再相信任何一段感情了。.......有人說,原生家庭裡,藏著未來婚姻的模樣。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近幾年,原生家庭這個概念逐漸進入到大眾的視野。我們被一個個標題黨刷屏,「原生家庭的傷害」、「如何走出原生家庭」、「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等等,於是原生家庭很自然地成為了「原罪」,個人的所有不幸以及失敗都一股腦的被歸結到原生家庭上。再加之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更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將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繼續升溫,就像炸彈一樣,只要一點火就著。
  • 《小偷家族》:什麼是真正的家人,是讓你感受到溫暖幸福的人
    這是一個除了愛一無所有的家庭,這是一個外人眼中畸形的家庭,可這也是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這就是《小偷家族》。妻子信代本想將女孩送回家,卻在發現女孩原生家庭家暴之後將她留了下來,五口之家變成六口,生活更加拮据,但卻也有著平淡的溫馨。時光一轉,奶奶死亡讓家中的負擔加重,而祥太在偷東西的時候被抓則揭開了這個小偷家族背後的秘密。這個家族,非常貧窮,貧窮到只能夠靠偷盜去維持生計,家庭生活的主要來源居然是奶奶的養老金。
  • 《小偷家族》:我們互相取暖,就是家人
    日本最受歡迎的導演是枝裕和,他以往所有作品中,家庭關係是繞不開的題材。日常生活的瑣碎,平淡舒緩的敘事,細膩的情感描摹,他的影片總是透露出一股淡淡的詩意。2018年,他憑藉《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櫚大獎,成為歐洲影壇炙手可熱的亞洲導演。
  • 原生家庭關係: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都是從缺愛開始的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而原生家庭的關係: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都是從缺愛開始的。1:缺愛的定義是什麼?缺愛一般指缺少關愛的孩子的一種心情表現形式,著調於悽涼寂寞的非樂觀主義。
  • 《小偷家族》:貧窮不是人生的悲劇,喪失了愛的能力才是
    --《小偷家族》折磨人的除了痛苦,還有希望。是枝裕和真的是一個很會折磨人的作者。我在看《小偷家族》這本書時,貢獻了自己生平看書最多的一次眼淚,書的後半部幾乎都是哽咽著看完。《小偷家族》實在是擁有希望與痛苦的兩大折磨。
  • 《小偷家族》:底層鏡頭
    《小偷家族》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為觀眾展示了一幅日本底層非正常「家庭」的生活畫卷。男主人公阿治和男孩祥太結束一次偷竊後,在回家的路上偶然拾到了女孩樹裡。由於樹裡原生家庭的不和睦,他們最終選擇將樹裡留在自己家中——一個沒有社會認可的「家庭」。
  •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後,是靈魂碰撞的真情
    他的三部電影《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和《小偷家族》被稱為「是枝裕和人間三部曲」。其中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這部影片,摘得第71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日本時隔21年後再次獲此殊榮。《小偷家族》講述的是一個被遺棄也被接納的故事。影片中六個沒有血緣關係、被拋棄的邊緣人抱團取暖,組成了一個臨時家庭。
  • 《小偷家族》:為啥沒有血緣關係能報團取暖,正常家庭卻奔崩離析
    現在家庭當中親人反目的案例是越來越多了,原本是最親密的家人,而最終卻走上對立面,走向陌生人的關係的情況是越來越多。有時候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反而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能夠相互給予溫暖。電影《小偷家庭》給人講述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卻是能夠相互取暖的故事。
  • 奧黛麗·赫本的不幸婚姻背後,是一個不健康的原生家庭
    奧黛麗·赫本的不幸婚姻背後,是一個不健康的原生家庭 赫本傾其所有的愛對方,同樣沒有換來圓滿的結果。這段感情在堅持了10年之後,最終還是宣告了結束。
  • 豆瓣9.5《我們這一天》:生活中的幸與不幸,都有盡頭
    列夫·託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妮娜》中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一個家庭不會是絕對幸福的,也不會是絕對的不幸,因為幸與不幸都會有盡頭。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個既幸福又不幸的家庭故事,他們的故事幸福到讓人落淚,也不幸到讓人落淚。 故事中的女主角叫瑞貝卡,男主角叫傑克。
  • 《生活大爆炸》「缺愛」的萊納德:原生家庭,影響了他的一生
    這雖然看起來美好,但他的父母在他童年時期並沒有給他足夠的愛。在萊納德的家裡,要想獲得表揚,就必須寫出好的論文。萊納德從小就缺愛。同時,萊納德的母親,性格類似謝爾頓,且不擅長付出愛,她更相信所謂的科學育兒,需要把少量的愛作為獎勵發放給孩子,但是這顯然並不能滿足孩子對於媽媽的強烈的情感需求。
  • 「被陽光遺忘的角落」:三個關鍵詞解讀《小偷家族》的三重深意
    這個跳脫人們理解之外的「家庭」,還有這幾個心中有愛、卻道德感缺失的人物,都出自是枝裕和筆下的《小偷家族》,在小說發表之前,這個故事已經在之前一年先搬上了大熒幕。看完這部作品,你很難在第一時間完整說出直觀的感受,原因很簡單,這個故事裡的隱喻太多、太深,它既有對人性裡善意面的刻畫,同時又有現實社會冰冷刺骨的世俗思考。
  • 心理學告訴你:親密關係的不幸,來源於你的原生家庭!
    美國著名的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而我想補充的是,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能不能幸福,也要追溯到原生家庭來說。
  • 原生家庭的悲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一生治癒童年
    母親、前女友、學生……一個都不能放過。 他十分擅長利用個人外表的欺騙性,誘騙女生,將其摁壓在水中,然後留下「紀念品」,滿足扭曲的內心。 這就是《逆時偵查組2:營救嫌疑人》中,連環殺人案的嫌疑人汪東麟。他的「聰明」是作案的利器,他的原生家庭成為他犯罪的催化劑。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拍攝前,她問導演"表達感情的配比要6:4,還是7:3"。是枝裕和也大為驚訝,原來好演員是可以將演技進行量化,不同的配比使得情感的釋放方式隨之變化,我們最終看到的片段,是安藤櫻7:3的情緒配比效果。《小偷家族》中父親扮演者中川雅也同樣是導演的"老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