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fail掉的項目都拿出來做了「屍檢」

2020-12-17 極客公園

復盤一詞最早來自於圍棋,指一局對弈結束後,重新復演該局的記錄,來檢查招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

創業中的每一招式也需要復盤,既是對階段性成果的經驗總結,也是對原始判斷的一次校對和重新計算。

復盤也是「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所倡導的創業理念和方法之一。在過去的三期創始人工坊集結中,我們都會專門拿出一個模塊的討論時間,來一起進行關於復盤的分享和交流。

今天的分享來自於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 & CEO 吳甘沙,他曾是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的院長和首席工程師,領導了英特爾大數據技術戰略長期規劃。他在 2016 年所創立的馭勢科技,目前是自動駕駛的頭部企業,並在出行和物流兩大領域有所布局。

在第三期創始人工坊中,吳甘沙作為飛行教練,以一個成熟創業者的角度,對他的復盤進行「復盤」,總結出自己的復盤方法和收穫。

         吳甘沙在第三期創始人工坊線上分享


在吳甘沙看來,復盤的最高層次,應該是可以跳出思維的慣性去想事情。它不僅僅是一個形式,也應該是一項持續進行的過程,幫助創業者在實踐中不斷接近真相。

希望他的分享,能夠幫助你重新理解和思考復盤的意義#因現場分享私密性,部分內容有刪減。感受原汁原味的創業討論,歡迎你加入創始人工坊

吳甘沙:坦率來說,每個季度都是一個很好的復盤機會,但我們做的還比較淺,沒有特別對接上 OKR 的目標,去進行完整的復盤。

但我們管理層最近做了一次比較深刻的復盤,把我們的很多問題、fail 掉的項目都拿出來,好好的做了一下「屍檢」,還是很有作用的。

我總結復盤其實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這件事我重新做,能不能做的更好?這是對過程、路徑進行復盤。

第二層次是我是否能夠改變一下目標,不光是原來那個事做的更好,而是能不能做一件更好的事?

第三層次是 ABC 都失敗了,我不是只對 A、B、C 事情復盤,一定是我固有的心智模式有問題,那這個心智模式是什麼?我要找出來,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

那些真正有復盤意識的人,隨時都在做復盤。關鍵是要養成經常復盤的習慣,幫自己打破原來的思維慣性。

我之前在英特爾工作了十幾年,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80 年代時,英特爾最大的業務線——內存,遭遇了來自日本企業的打壓,它們用低價格、高品質的相同產品幾乎把英特爾逼到了牆角。而英特爾的另一條業務線——CPU 處理器,也是剛冒出尖來,整個公司都處於低迷狀態。

創始人、董事長 CEO 戈登·摩爾#就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和總裁安迪·格魯夫#寫了那本膾炙人口的《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兩個人也非常糾結,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很長時間思考出路。

 

創建了英特爾的三巨頭,從左至右分別為安迪·格魯夫,鮑勃·諾伊斯#他被稱為「集成電路之父」,戈登·摩爾。



後來,格魯夫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如果我們被董事會 fire 掉下臺了,你覺得新來的 CEO 會怎麼辦?摩爾沒多想,就說新人沒有歷史包袱,可能會放棄掉內存的生意吧。

於是格魯夫就問:那為什麼咱們不自己動手?

這就是剛說的從第三個層次去復盤,跳出思維的慣性去想事情。

創業者很容易產生所謂的「宜家效應」,總覺得自己搞的東西就是最好的。要你把曾經做出成績的東西砍掉,的確很難。但你做創業就必須要果斷取捨,努力讓自己擺脫掉「宜家效應」,用理性去思考事情。

尤其是我們技術背景的創始人,很容易做出一些成績,就不自覺有了「宜家效應」,覺得自己簡直天生就擅長做這件事,內心有一些膨脹。

「宜家效應」是由哈佛商學院的 3 位學者 Michael I. Norton、Daniel Mochon 和 Dan Ariely 於 2011 年發表的研究成果,人們會對自己投入勞動、情感而創造的事物,賦予更高的價值。


還有一個反思就是「機會主義」,看到有啥新機會總想上,想試一試。

我現在的復盤是,聚焦很容易理解,可問題恰恰是你不知道應該聚焦在哪裡。如果每條路的成功可能性都是百分之幾,過度聚焦在某一條路上可能就直接死掉了,所以還是要保留多種戰略的可選擇性。

一旦你看到某件事有 60% 的成功可能性,就應該要押注了。而且你的資源不如大公司,更不能想像自己的團隊要比大公司的人更勤奮、更聰明;一定要用最快速度把它做出來,才有可能成功。

我們技術創業公司,就像是手裡拿著錘子的人,在牆上(市場)摸索,只要覺得我找到釘子了(用戶需求),就應該發力一錘敲下去。

如果是處在「摸釘子」階段,沒找到釘子時,你有點機會主義是對的,每個都試試總比在原地等著餓死強。但在摸釘子的時候,創始人一定要很清醒知道自己是在摸釘子,千萬不要很輕易的就搞大規模擴張。


剛才說到的這兩個反思,我覺得本質都是人性的問題,創業其實就是人性考驗的大集合。

你在一個行業越資深,就越容易經驗主義,產生思維慣性,喜歡屏蔽掉那些不一樣的聲音。

那怎麼克服呢?

可以試試在公司內部樹立「藍軍」。比如我有一個同事,大家都說他說話喜歡「陰陽怪氣」,好像為了挑刺而挑刺似的。但是現在我們把他定位成了公司內部的藍軍,專業挑刺,就是為了能有另一個視角的聲音

另外,我們創始人要有一種覺知,能夠跳出來提醒自己說:哎,我是不是陷入到這個模式去了?然後通過幾個層次經常復盤,多找外部的人聊,儘量讓自己保持在一種理性的狀態。



「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是由前沿社發起創造,面向早期創業者的新形態融資方式。通過與 VC 合伙人直接溝通,專題討論,以及成熟企業家的經驗分享,幫助創始人提升創業思維,打磨項目,快速獲得融資。

如果你想從第三方視角驗證自己的創業項目,與資本建立更為直接、有效的溝通,真實了解「VC 為什麼要投你/不投你」,歡迎點擊這裡申請加入創始人工坊#或添加工坊 JoJo 微信(sandboxjojo)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ARTICLE/文」立海大之誰動了我的名字
    豆子掉了也不暴躁的kya:@是眼睛小不是沒睜開 蓮二,請公布一下這周的練習賽名單。是眼睛小不是沒睜開:……「是眼睛小不是沒睜開」修改暱稱為「空蟬」豆子掉了也不暴躁的kya:這是誰幹的?!這個反諷我聽得出來的好吧!而且我才不是海帶頭呢!這麼討厭一定是仁王前輩幹的!拿麵包偷偷餵貓的詐騙老手:可不要冤枉好人啊puri~不是我哦空蟬:沒想到你會偷偷餵學校裡的貓啊,仁王。順帶一提,貓是食肉動物。
  • 【藝文誌】「摔」掉傳統觀念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
    主角阿米爾.汗(Aamir Khan)有「印度國寶」、「印度良心」、「印度劉德華」之稱,在劇中飾演一位不得志的國家級摔跤選手Mahavir Singh Phogat。他本是一名出色的摔跤選手,獲獎無數,卻迫於經濟困境,早早就結束選手生涯,無法為國家拿下國際賽金牌,便寄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衣缽,代他完成自己的夢想。
  • 「words fail me」別理解成「單詞我弄不懂」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words fail me,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單詞我弄不懂」,其正確的含義是:words fail me (尤指因剛見到或剛被告知的事)驚得說不出話來,不知說什麼好
  • 我在故宮「篡改歷史」
    最開始她老在門口被門衛攔下來,「這位遊客你不要進工作區。」她想「可能看起來不像一個做嚴肅工作的人吧」,後來就時時刻刻把工作證掛脖子上,「不想解釋,很麻煩」。來故宮玩的小朋友們看到她,眼神都直直盯著,看她一路。但每天下午5點下了班,到晚上12點睡覺之前,還有七八個小時。
  • 喜茶上海新開快閃店,拿丟棄的塑料杯做「文章」
    一杯好喝的茶可以拿來做很多事,比如做一場環保「新實驗」。文|楊亞飛圖片來源 | 零售老闆內參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因為垃圾分類的事,上海今年火了一把,幹/溼/有害垃圾及可回收物的分類問題,難倒了不少英雄漢,堪稱「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新政」。尤其是喝剩的奶茶究竟該如何處理,更讓人抓狂不已。
  • 想做「燈塔」的Quibi,不想做「燈塔」的中國玩家
    這些話來自夢工廠創始人,往任迪斯尼總裁 Katzenberg,Quibi 是由他和前惠普掌舵 Margaret 共同打造的的全新流媒體創業項目,而「燈塔」,則是這個項目的核心。這個「燈塔」到底是什麼?竟然自大到要開創「第三代電影敘事革命」?中國玩家又是否能抓住這個機遇?別急著提問,我們先來談談 Quibi 。
  • 不用燒,不用烤,在家就能做的「蜜汁叉燒」
    叉燒一般分兩種,一種是「瘦叉」,也就是今天做的叉燒,口感更實,肉香味更濃,脂肪相對沒那麼多,多吃兩塊都沒問題。而另一種就是「花叉」,花叉也有3分肥,7分瘦;半肥瘦(5分肥,5分瘦),或者是3分瘦,7分肥的比例。
  • 喝蛋白粉練出來的都是「死肌肉」?無稽之談
    今天肌肉君將新開啟一個科普小課堂系列「健身補劑」系列這個科普小課堂除了讓小夥伴們了解這些補劑作用的同時也讓你們可以更好的自我判斷「我是否應該使用某些補劑?」所有人都適用或都可以有這樣的效果嗎?喝蛋白粉長出來的肌肉是「死」肌肉嗎?吃蛋白粉練出的肌肉跟普通肌肉有什麼區別?我需要喝蛋白粉嗎?......
  • 老闆很忙,但很有可能是在「瞎忙」
    其實是因為「閱人無數」的教練們,每每看到新一代創始人們忙得一天 24 小時恨不得過成 48 小時,出差、談合作、做 PR……就忍不住回想起剛開始創業的自己。作為過來人,教練們希望給到年輕創業者一些「劇透」提醒,幫助大家意識到,自己是不是有一些應該做、卻沒做的事情,或者一些已經做過的、但其實並無必要的東西。直面自己,直面真相,才能減少創業中的無用功。
  • 職場上,最忌諱做聽證會上的「孫楊」
    別光說心裡尊重,尊重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表現出來:「在需要別人幫忙時請求對方同意,在別人幫忙後及時感謝對方,在不知道該如何做的時候主動提問,等別人說完話再發表意見。」這些都是我們在幼兒園裡學過的基本知識。
  • 以假亂真的人工草皮,是怎麼「種」出來的?
    大學時,室友跟我說操場上的人工草坪是手織做出來的,我和他在食堂爭了半天。今天我找到了國內外好幾個大廠的視頻資料,基本流程是機器編織了草絲以後,再給「種」出來的...很有意思~雖說現在可以拿找到的流水線在線嘲諷了,但同學們早已各奔東西許多年...
  • 辣模一彎腰「雙球快掉出來」,比基尼撐爆差點走光
    辣模一彎腰「雙球快掉出來」比基尼撐爆差點走光
  • 在遊泳這個領域,只要技術足夠先進,「嗑藥」根本查不出來
    霍頓賽後表示:「我只是不想和一個行為舉止像他那樣的人,共用領獎臺。」更讓人咂舌的是,他還想讓季軍選手也這麼做。但來自義大利的德蒂拒絕了他,理由大意是:「為了銅牌,我訓練得很刻苦,我想要站上領獎臺。」孫楊拿下了本屆遊泳世錦賽首金,而面對霍頓在賽後拒絕登上領獎臺的一幕,孫楊在賽後發布會給予了正面回應。
  • 如果奧運會加入電子競技項目,中國能拿幾塊金牌?
    以前看奧運會,到了桌球、跳水項目就等著看中國隊拿金牌,問題只在於要拿幾塊。現在電子遊戲和金牌聯繫到了一起,或許將來有一天,家裡老爸看電視說中國隊又拿了一塊金牌。「哪個項目?」「就是你天天玩的那個!」當然,到時候我們肯定比自己的老父親更關注比賽,不至於讓他來告訴我們。如果那一天來了,你覺得中國隊能拿幾塊金牌?
  • 「有錢又有閒」的人生運轉法
    其實這些都是你自己在給你自己的喔。如果你知道一切都是「你自己給自己的」,那你就真的悟到佛法所謂的「一切皆空」的意思了。最後教大家一個誰都能做的;最快幫助你脫離「日日是壞日」,邁入「日日是好日」的做法:把你喜歡的東西都先擺出來。
  • java集合中常見異常fail-fast(面試常問)
    今天來看java集合中一個常見的錯誤機制fail-fast機制。出現在這個錯誤機制的本質就是因為單線程和多線程的不同。下面就好好看一下這個機制是怎麼是出現的。一、認識fail-fast今天在運行項目的時候,突然就出現了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異常。
  • Me Too的意義不只是「我沒錯」,更在於「我不孤獨」
    在大量的報導中,這一切的起因都被歸結為他童年時期遭遇的性侵。人們這才驚恐地或者說迷惑地意識到,一種陳年的罪惡,竟會對受害者的靈魂造成如此漫長而致命的傷害。也會聽到一些不理解的聲音:「那麼多年了,他怎麼還走不出來呢?」「既然是別人的錯,何必傷害自己?」也有人嘆息。
  • 二十年前「如何掉眼淚」,二十年後「如何忍眼淚」
    二十年前,《如何掉眼淚》由鄭秀文用第一人稱身份唱出歌中主角苦戀之卑微,是為哀的女兵之歌,在這段感情關係裡,掉眼淚自覺沒資格,鯁於心裡,如同不能說的秘密,深深埋藏。黃偉文的這份詞有講到關於愛情話題的字眼,如「條條情路有阻礙」「純白婚紗進行曲」「面對苦戀大峽谷」等,聽出共鳴感,愛情是其一,還可以有其他的情感代入,世情下的無可奈何之情,未嘗不可。
  • 為什麼經典的「用戶畫像」可能已經失效了?
    用戶畫像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是一個誰都能說上兩句,但是在實際設計和產品當中,經常作用有限的「設計工具」。是 「用戶畫像」本身失效了麼?如果沒有,那麼導致它失效的因素有哪些?是否有解決方案或者替代方案?這篇文章,給你答案。用戶畫像是如何誕生的?
  • 「創造者」李燦森:「把傳統中國元素用潮流語言表達出來,有太多...
    另外就是出海,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部分可以讓我從「玩」中休息,同時也帶來一些對未來的靈感,整個人沉澱下來,才會更容易迸發天馬行空的想法,不管是看到的畫面、還是聽到的聲音,都能激發創作靈感。 Sam Lee:「創造者」不敢當,我只是一直以來都在堅持做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管是做演員、DJ 還是做衣服,最幸運的是一直都能跟著自己的思維做喜歡的事,畢竟只有喜歡才會花時間、花心思在當中。做設計也一樣,保持年輕的心態、活力以及對新事物的衝動對我而言很關鍵。 HYPEBEAST:你是如何保持自己在設計方面源源不斷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