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近半個月的脫敏訓練後,小熊貓逐漸適應了聲音,食慾和活動量已恢復到平時正常的水平。」7日,武漢動物園小熊貓育幼室內,6個月大的小熊貓「糊米酒」正津津有味地吃著蘋果脆片,飼養員王高峰把正在播放工地施工噪音的收音機掛在它的爬貓架上,小熊貓媽媽「小小」在一旁靜靜觀察,過了一會兒也走近放蘋果的食盆。
小熊貓飼養員王高峰正在進行噪音脫敏訓練。
「武漢動物園從2020年12月中旬就開始對幾種野生動物進行噪音脫敏訓練。每日上、下午各進行一次施工噪音的播放,播放時間由短及長,從剛開始的幾分鐘慢慢調整至幾小時,播放音量也由小及大,飼養員們會根據動物對聲音的反應來調整播放的時間和音量,通過長時間的訓練使動物慢慢適應施工噪音,避免噪音給動物帶來的不良影響,保障園區動物的動物福利和身心健康。」
大象飼養員李萬利安撫非洲象阿南。
武漢動物園動管部負責人楊毅介紹,由於野生動物對噪音較為敏感,改造期間施工噪音可能會對動物的健康、發育、繁殖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對敏感動物進行噪音脫敏訓練,可以避免因施工噪音引起野生動物發生強烈的應激反應。
長頸鹿飼養員樊濤給長頸鹿做噪音脫敏訓練。
因為性格膽小、對噪音敏感,飼養員首先對小熊貓、斑馬、長頸鹿、袋鼠和非洲象進行了噪音脫敏訓練。「與其他動物相比,施工噪音對小熊貓的影響稍大一些。」小熊貓館飼養員陳豔軍說,「訓練前期,小熊貓出現了輕微發抖,活動量減少,護仔且食慾減退的現象,在經過近半個月的脫敏訓練後,小熊貓逐漸適應了聲音,食慾和活動量已恢復到平時正常的水平。」
飼養員王高峰安撫小熊貓。
飼養非洲象多年的李萬利師傅則表示,「阿海」和「阿南」兩隻非洲象對播放的施工噪音沒有產生明顯的不適反應,「曾經大象館附近的犀牛館和熊貓館都有施工,『阿海』和『阿南』已經對這種聲音很熟悉了。」非洲象的鄰居長頸鹿和袋鼠在播放噪音的環境下依舊正常採食,沒有受到明顯的幹擾。斑馬館飼養員熊仲華說:「在播放施工噪音後一兩天內斑馬即適應了該聲音,噪音對斑馬的食慾和場內活動情況都沒有產生明顯的影響,脫敏訓練效果很好。」
斑馬飼養員正在做噪音脫敏訓練。
據悉,閉園改造期間,除了對動物進行噪音脫敏訓練,部分動物也將轉運至臨時場館安置,雖然是臨時場館,但也有保溫、防暑、運動場等設施,飼養員們會和以前一樣精心照顧動物們,請市民朋友們不要擔心。
(長江日報-長江網文字|記者郭可瀅 通訊員潘婷婷 攝影| 劉雍濤 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