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鐵山寺紀行:從哪裡來就往哪裡去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北京市仁愛基金會志願者在鐵山寺合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

仁愛鐵山寺啟明書院啟動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

仁愛鐵山寺啟明書院啟動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

北京市仁愛基金會志願者走訪天泉湖社區(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

今年年初在微信朋友圈裡讀了《夢回鐵山寺》的文章,讓我對鐵山寺魂牽夢繞、心嚮往之。心想,如此美妙的鐵山寺我一定要去看一看。沒想到因緣來得如此迅速,5月21日至23日,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仁愛慈善)組織志願者走訪鐵山寺活動,此行的目的是啟動第131家仁愛啟明書院並深入調研當地的民情、社情,為仁愛慈善的落地做準備。雖然是工作日時間,但我還是大膽地報了名,心裡默默祈求這三天單位不會有緊急的事,領導不會找我。最終如願成辦,一路無事,滿懷感激和感恩!雖然行程只有短短的三天時間,每個環節都安排得非常緊湊、簡短,但都在我的心靈深處留下印記,值得書寫和記錄。

一、5月21日

清晨,我4點半起床,趕上頭幾班地鐵,6點半到達北京南站,與同行匯合,我們一起踏上7點多開往南京的高鐵。中午12點到達南京南車站,簡單的午餐之後,我們乘坐約定的大巴車前往鐵山寺。

經過2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鐵山寺景區裡的青梅苑賓館,辦理完入住手續,便列隊步行前往我夢中的鐵山寺。早上應該下過雨,地面還是潮溼的,走在茂密樹林裡蜿蜒的公路上,呼吸著溫潤、清新、具有濃濃自然森林氣息的空氣,每個人都格外放鬆、開心,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不知不覺來到了鐵山禪寺的大門口。

進了大門不遠處就是中國第一位大和尚嚴佛調的塑像,他手執經卷,相貌端嚴。繞過塑像是一段沿著溪流而上的石板路,路邊小溪流水,發出輕輕的窸窣的流水聲,若有若無,如果不注意,你是聽不到的,她仿佛生怕打擾路上的行人,只是悄然從你身旁流過。

就這樣沿著山谷溪流走了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一個岔路口,路右邊是孔雀園,左邊便是此行的目的地——鐵山寺。遠遠便看到藏在森林深處的鐵山寺,我們拾級而上,第一道山門,緊接著天王殿,最上面是大雄寶殿,殿與殿之間都有一段恰到好處的臺階,讓你一層一層往上攀爬,到每個殿可以稍作休息,然後繼續往前。這是不是也寓意著修學之路需要一步一個臺階,步步高升、步步向前。走在路上,心裡感嘆祖師大德的用心良苦,處處表法、處處提策行人。

鐵山寺的主體建築群落沿著山脊而建,雄偉陡峭,大雄寶殿兩邊是小巧別致的配殿,阿蘭若處、大自在、一品堂等等,從殿名到外觀、室內陳設每個細節都非常用心,做到恰到好處、令心歡喜。

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便被當地的志願者老師領到位於大殿右側的平房,這裡即將開啟鐵山寺啟明書院,正在為明天的揭牌儀式做準備,大家馬上投入到擺放書籍、拆封、打掃衛生等工作中。各項工作基本就緒後,基本也到了晚飯時間了,晚餐被安排在居士樓的二層,雖然寺裡各項工作都在進行中,條件並不完備,但寺裡還是專門為大家安排了兩桌豐盛的客飯,並有法師陪同用餐。

晚上7點鐘在大雄寶殿舉行明天浴佛節法會的前行會兼相見歡,法會的主題是:尊師重道,星火相傳。法會各項籌備處負責人和基金會的主要領導都做了簡短發言,寺裡八位法師都如約參加,坐在大雄寶殿的佛像前,他們個個威儀具足,在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力量,他們每人的發言非常簡短,甚至就幾個字,但都字字珠璣,比如「多思維大悲心」「內心乾乾淨淨迎接未來」「佛教最重要的功能是教育」「法會是渡人、自渡的平臺」等等。9點過前行會結束,我們從寺裡的後門乘坐當地誌願者老師安排的車下山回到賓館。

二、5月22日

我們凌晨3點半起床,4點準時來到賓館大廳集合,準備前往寺裡上早課,因為雨天路滑,不便行走,當地誌願者開車來接,4點半早課準時開始,法師們也都整齊到位。悠揚的鐘聲、激昂的鼓聲、滌蕩心靈的引磬聲、雄渾的木魚聲,和合著法師們的從心唱誦,在遠離都市塵囂的密林深處,伴隨著晨曦第一縷陽光,奏響了敬天、敬地、敬萬物的天然樂章,置身其中,無不為之感動、震撼。

早課結束後出了大殿,意外地發現在「阿蘭若處」屋頂上站立著一隻驕傲的孔雀,原來是鄰居來串門了,不知道她是什麼時候來的,或許她是來參加早課的,聽當地的志願者說,她每天都來,而且準時準點,早出晚歸。看到這麼多人,她時而展翅開屏,時而高聲歡叫,相較她的美麗羽毛,她的叫聲實在稱不上動聽,但她那厚重而略顯渾濁的嘎嘎叫聲,在這深山曠野給人幾分親切、堅定和勇氣。

早課之後是晨學,大家在「大自在」集合,因為楊雪梅老師隨手翻了師父的《願你沒有白白受苦》的書,剛好翻到師父關於浴佛節的開示,正好今天是浴佛節,所以大家也就開始學習師父的這篇文章,也因應今天的浴佛節法會。

早齋之後,我們來到山門外排班,等待著師父為鐵山寺題寫的牌匾的揭牌儀式,9點鐘揭牌儀式準時開始,隨著鮮紅色的綢布的滑落,師父題寫的「鐵山寺」三個金色大字映入眼帘,看著師父書寫的遒勁而圓融的篆隸體牌匾,仿佛師父就在我們眼前,給以我們堅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無窮力量。揭牌儀式之後,迎來一陣清涼的夏雨,大家在雨中走進大殿開始浴佛節法會。路上,有老師說,我們都成佛了。是啊,沐浴在天降甘霖中,我想到晨學時與大家分享的賢滿法師清晨發來的法語:「當你憶起自己與佛無二無別的佛性時,這就是佛誕。」

今天的午餐仍然是客飯,陪同我們用餐的是非常年輕的法師,因為這兩天的接觸,大家熟悉了,所以在用餐過程中,我大膽向法師提了兩個問題,一是在佛祖寺看到大部分法師是內蒙人,請問法師是不是也是當地人?二是鐵山寺開始的時候條件非常艱苦,現在也沒有完全改善,請法師談談來鐵山寺承擔的心路歷程。

法師說,他不是當地人,他是河北人,他非常確定去龍泉寺出家不是去養老的,他受戒後就被安排來鐵山寺,來到這裡就跟來到家裡一樣,來到這裡這裡就是自己的家,覺得哪裡不好,哪裡不完善就去努力改變、改善……法師針對這兩個問題給以充分的解答,原本一個小時的午餐時間,我們吃了將近兩個小時,意猶未盡,受益良多。期待能有機會再跟法師一起吃飯聊天。

下午是仁愛慈善鐵山寺啟明書院,也是全國第131家啟明書院的啟動儀式,盱眙縣委書記梁三元,副縣長董清,縣民族宗教事務局主要負責人,鐵山寺管委會分管負責人等參加了儀式,可謂高朋滿座、歡聚一堂。梁三元書記指出,「仁愛啟明書院」的理念與我縣一直倡導的「向上向善」文化和最近正在打造的「善道盱眙」品牌完全契合。 仁愛啟明書院對豐富盱眙的公益文化,推進盱眙愛心公益事業發展,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必將作出積極的貢獻。

仁愛啟明書院是仁愛慈善在盱眙落地的第一個項目。書院今後將加強與婦聯、團委、學校、政府部門的合作,定期發動志願者到當地送溫暖,每周將舉辦一次讀書會,開展環境、人文等方面的講座。揭牌儀式之後,仁愛啟明書院項目部副部長劉芳寧老師給當地誌願者做了培訓。仁愛啟明書院是仁愛慈善13個項目之一,項目本著「讀書啟智,做人明理」的宗旨,從2014年10月立項,2014年12月在西藏開啟第一家書院以來,足跡遍布祖國的西藏、新疆、廣東、海南、湖南、江西、河北、浙江、山東、山西、遼寧等地的寺院、學校、鄉村和監獄。

在「一品堂」用藥石時,偶然地聽說中午與我們一起吃飯的法師的母親也在寺裡,而且就坐在離我不遠的地方,用完藥石去送碗時,我特意走到法師母親面前,向她問候並讚嘆她養育法師功德,她說:「我沒做什麼,都是師父的功德。」聽後,讓我肅然起敬。

晚上是基金會的志願者與當地誌願者分享交流會,原本定於8點鐘結束的會議,因為交流、介紹內容比較多,延長到9點過才結束。因為今天沒有下雨,天氣也不錯,我們決定步行回賓館,一路上大家打著手電筒,在領隊老師的帶領下在密林深處夜行。

這樣的經歷已是很久遠的記憶了,記得小時候在鄉村時常打著火把走夜路,可是那個時候非常害怕,總覺得背後有壞人或鬼怪跟蹤,會隨時加害於你,想得真切時還能聽到背後刷刷的腳步聲,忍不住回頭看看。但是今天沒有害怕,只有信心和勇氣,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大鐵山溫暖的氣息和懷抱。不一會兒我們便穿過了樹林來到公路上,掛在天空中的月亮,放出朦朦朧朧的光,周圍還有一圈月暈。我想,明天一定是個好天氣。

回到賓館已經將近10點,馬上開始結行會,每個人有2分鐘的分享,結行會結束將近11點,大家抓緊洗漱休息。

三、5月23日

今天因為需要提前退房,沒有時間參加早課。我6點起床,6點半準時退房,存放好東西。大家一起排隊步行前往鐵山寺吃早餐,如我所想,今天確實是個好天氣,陽光明媚,我們再次踏上去往鐵山寺的路途,感謝老天爺的悉心安排,讓我們感受鐵山寺不同的面目,領略鐵山寺的雲和月、雨水與陽光、泥濘與清爽。

走在蜿蜒的溪邊石板路上,一縷縷陽光穿過樹林、穿過薄霧,形成五顏六色的光束,灑落在路上、灑落在小溪裡、灑落在我們身上,在雨後的陽光裡格外溫暖、格外清新,那麼柔和、那麼動人。置身這樣的景致中,讓我再一次想起《夢回鐵山寺》,仿佛自己也是在夢中一般。

當我還回味在夢中時,突然被眼前的美麗驚醒了。我看到遠處一隻美麗的孔雀正在陽光下張開她華麗的翅膀,我幾乎從心底發出驚叫,「快看,孔雀,孔雀。」大家快步向前,輕輕靠近這位驕傲的公主,她那樣自在、那樣優雅,在我們面前展示最精彩絕倫的表演,時而抖動靈羽、時而轉身、時而翻轉、時而點頭,她的每個動作都恰到好處,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攝人心魄,讓我真真實實體悟了「雀之靈」,難怪只有生長在孔雀之鄉的楊麗萍才能模仿和演繹。

這樣不期然的美妙相遇,絕無僅有。也許她早已知道我們的到來,早已做好最充分的準備,早已在那裡等待我們多時了;也許這次看似偶然的相遇早就命中注定,就在此時,就在此地,不會早一分,也不會晚一秒。不管怎樣,相遇是緣,珍惜這份緣。孔雀也就是傳說中的鳳凰,鳳凰來儀,預示美好。大家紛紛和她合影留念,依依不捨告別。我更期待下一次重逢。

前往靠近鐵山寺天泉湖鎮天泉湖社區入戶走訪是此行最後一項活動,早齋之後,我們一行20餘人,分成6組,每組4、5個人,分別走訪3、4戶人家,我被分到第6組,我們5個人走訪三戶人家。天泉湖社區是天泉湖鎮唯一的居民區,由四個自然村的800多戶失地農民組成,由於歷史原因,這些農民的土地被徵用做商業開發,失去土地,過著城市居民一樣的生活,但因為當地就業機會較少,也沒能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相應便利和條件。我們走訪的三戶中有兩戶是經濟困難戶,因為家中主要勞動力身體常年疾病,不能勞動,加上高額的醫藥費,致使家庭經濟負擔很重,處於貧困,基本只能保證正常的生活。

讓人欣慰的是,雖然他們生活比較艱難,但都能勇敢、堅韌地面對。這也讓我看到,仁愛基金會在當地落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物質的貧困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貧困。

仁愛慈善以心靈慈善為根本,也就是帶給每一個人心靈上的快樂,從這個角度出發,仁愛很多項目可以落地對接,如四和仁愛,千家愛,書院,孝德,生命關懷,衣加衣等等。這個社區是鐵山寺所在地天泉湖鎮的一個核心點,以點概面,可以慢慢把仁愛慈善滲透到盱眙縣,滲透到淮安地區,甚至影響南京,蘇南經濟發達地區。以文化為核心,以項目為紐帶,來慢慢影響這個社區,從簡單的項目開始,結合盱眙的善道文化,帶動人們走出心靈困境,哪怕我們能夠讓這個社區不再以打麻將為主要娛樂手段,也是成功的。

多去關懷,多去撫慰,多去感恩,這樣就會帶動、影響他們,這個社區將會是仁愛的一個試點,也是鐵山寺慈善的試驗田。仁愛慈善在物質援助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撫慰和關愛,而這也是當地所迫切需要的,相信仁愛慈善的各種項目將在不遠的將來在天泉湖社區全面落地。

走訪結束後大家回到鐵山寺用午齋,中午稍作休息,跟法師們在山門口師父書寫的牌匾下合影留念。法師說,今天早上,他還特意來看看牌匾,感覺師父就在我們身邊。法師還向我們講述了掛這塊足足600斤重的香樟木牌匾的過程。下午3點鐘,我們離開鐵山寺趕往南京乘坐晚上7點鐘的高鐵回北京。

後記

短短不到三天時間(60多個小時)的旅程結束了,回到北京馬上投入緊張的工作,但鐵山寺之旅的種種美好、種種印象時時浮現在我腦海中,在無限生命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工作之餘我記錄下這次旅途的主要行程。

我想,鐵山寺我還會再去的。法師說,出家後,不少弟子問師父,以後他們會去哪裡、做什麼?師父說,你從哪裡來就往哪裡去!師父的這個回答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

難道我(們)都從鐵山來?

相關焦點

  • 鋪就仁愛之路 傳遞慈善之光——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淶水送溫暖」活動側記
    「你們從哪裡來?」「我們從燕郊來。」「你們從哪裡來?」「我從順義來。」「我從懷柔來。」「我們半夜從唐山趕來。」……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志願者從未謀面,卻因仁愛結緣同行。「歡迎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志願者」的大紅橫幅和樹葉凋零的小樹上披掛著的彩帶,為貧瘠蕭條的山村增添了幾分節日氣氛。「每戶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一袋糖、一條圍巾、一幅賢書法師親自書寫的對聯和福字。」在淶水縣婦聯人員和村幹部的配合下,志願者分成20個小組,各自領取物資。一些事先安排好的年輕村民們用各自的交通工具送志願者去散落在深山裡的孤寡老人家。
  • 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愛心團隊走進望都
    系上藍絲帶,將愛傳遞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愛心團隊9月24日至25日,在望都縣婦聯、縣教育局的組織協調下,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愛心團隊22名志願者走進望都,分成6個慰問小組,分赴全縣25名貧困孩子家中走訪慰問
  • 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愛心團隊第六次到望都助力貧困孩子
    12月8日至9日,在望都縣婦聯的組織協調下,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愛心團隊第六次來到望都看望慰問貧困孩子,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學習、生活用品和慰問金,
  • 2016北京高考零分作文: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
    2016北京高考零分作文: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  2016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考試已經結束,最受關注的除了滿分作文,依然是零分作文,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2016北京高考零分作文: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供各位考生欣賞。
  • 韓紅慈善基金會被舉報,調查結果來了!
    2月20日晚,北京市民政局在官方微博@北京社會建設和民政通報了對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韓紅基金會)的調查結果。此前,微博帳戶@司馬3忌聲稱舉報了韓紅基金會。北京市民政局已要求韓紅基金會限期改正,依法規範運作。時值全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北京市民政局將加強對慈善組織的監督管理服務,動員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參與防控工作,並及時回應社會對慈善捐贈工作的關切。希望全社會營造良好監督環境,促進慈善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 「慈善北京」 以首善擔當 留善行烙印
    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先後募集7000餘萬元資金向湖北省提供醫療物資援助,並為當地社會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提供資助。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聯合中關村精準醫學基金會對血漿捐獻者給予愛心補助,並組建白求恩血液透析醫療隊馳援武漢以解決當地病人無法透析的困境。
  • 角美紀行:林氏義莊的百年大義
    對此,我曾有兩個疑問:一是他們來自哪裡?二是為什麼是他們? 關於第一個問題,很多文獻中提到,他們來自龍溪縣白石堡吉尚村。上周末,我去了一趟漳州龍海市角美鎮楊厝村的過井社,終於找到這個家族的發祥地。 這裡有一座非常有名的慈善機構遺址——林氏義莊。
  • 黑龍江省飛鶴慈善基金會、壹基金平安小課堂公益項目啟動
    齊齊哈爾新聞網10月23日訊(趙樂)10月21日上午,黑龍江省飛鶴慈善基金會和壹基金平安小課堂公益項目儀式在榆樹屯小學會議室啟動,首個平安小課堂開講防火知識,在孩子們的互動中,一堂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消防安全教育課提升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培養了孩子們的科學認知風險能力、自主分析應變能力和協作互助能力
  • 演員黃奕憶扶貧經歷:我是一塊磚 哪裡需要搬哪裡
    12月21日,由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以下簡稱「思源工程」)主辦的脫貧攻堅總結大會在北京舉行。演員黃奕、關悅,資深媒體人蘇芒等獲評脫貧攻堅愛心個人獎項。回憶起自己的扶貧經歷,黃奕說,近年來救助燒燙傷兒童的工作令她感觸最深。【同期】脫貧攻堅愛心個人代表 演員 黃奕有一個子怡小朋友,奶奶焚燒垃圾,她自己坐進去(燒傷)了。
  • 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我從哪兒來?我到哪兒去?」來形容他的處境,熟不知這就是哲學上著名的「奪命三連擊」。其實這三個問題有著古老的背景,他們旨在讓人們認識自己,而這三個通俗問題的背後則涉及三個重要的哲學問題,它們分別是: 自我意識的本質問題 ;人的本質問題;自由的本質問題。這是在代表人類發問,也是在代表每一個人發問。一個人從蒙昧中走出來、從沉睡中醒過來的時候,往往會問這三個問題。
  • 卓如基金會榮登「2018中國慈善榜」基金會榜單
    4月25日,由《公益時報》社編制、發布和主辦的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頒獎盛典在北京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盛大啟幕,2017年度「基金會榜單」正式發布。每年慈善排行榜單是對上一年度中國慈善捐贈情況的一次全面總結,旨在揭示中國公益基金會的發展現狀,為公益基金會創建品牌建構路徑,為公眾關注和參與公益慈善項目提供依據。在本屆「2018中國慈善榜」基金會榜單中,廣東省卓如醫療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卓如基金會」)排名第16名。
  • 我來自哪裡?又將去往何處?
    「我來自哪裡?」「我將去往何處?」唐僧有著堅定的信念,他清楚自己是誰,從何而來又為何而去,也就清楚知道自己有怎樣的能力,自己的目標到底是什麼,又了解將來可能遇到的艱難險阻。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很多人都肯定三個徒弟斬妖除魔的功勞,但其實大家都忽略了唐僧的那份堅持,那份「初心」的力量。很可笑的是,我們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來自哪裡,更不知道要去往何處。
  • 播撒一束光 溫暖一人心 北京一路陽光慈善基金會正式成立
    8月31日 北京一路陽光慈善基金會3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當日舉行的基金會成立儀式同時啟動了一系列公益活動。北京一路陽光慈善基金會,是在北京市民政局註冊成立的非公募基金會,為致力於扶貧濟困、助醫助學、災害救助等公益事業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 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曾經有一首歌這樣唱到:「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好像一隻蝴蝶飛進你的窗口……」,歌手毛阿敏在八八年春節晚會上演唱的這首《思念》,可以說在當時紅遍了大江南北,就是現在,有時我們也會經常不經意地唱上一句「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一句「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不僅僅是問候,有時還代表了疑問。
  • 家族慈善基金會成為我國公益慈善領域的重要力量
    中國家族慈善基金會總數隨年份增長變化趨勢(1986年~2017年)   2019年1月15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聯合深圳國際公益學院發布《中國家族慈善基金會發展報告(2018)》。截至2018年底,我國共有家族慈善基金會268家,佔全國基金會總量的4%;2005至2017年,中國家族慈善基金會捐贈支出由873萬元增長至37億元,呈幾何級數增長。家族慈善基金會的善款主要投向扶貧、基礎教育、高等教育領域。半數的家族慈善基金會以200萬元資金註冊成立。東南沿海家族慈善基金會最多。
  • 鏡頭 | 仁愛救援:最好的語言是行動
    2017年11月25日清晨五點,晨曦還掩在星光之後,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的仁愛救援隊志願者們已經從四面八方向石景山蓮石公園集結這一抹綠色成為了世界發展下去的希望,慈善、公益是種在人們心田上的綠色,仁愛救援隊和其他團隊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是基於慈善、公益、無我利他的初衷集結在一起的,這支隊伍表現出來統一的、與眾不同的特質,背後是志願為社會、為他人服務的美好和純淨的初心。
  • 杜雙華擬任日照鋼鐵慈善基金會理事長
    近日,日照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發出公示公告,根據《日照市市管社會組織負責人人選審核辦法(試行)》規定,杜雙華擬任日照鋼鐵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閆秀訓擬任日照鋼鐵慈善基金會秘書長。2007年,日照鋼鐵向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捐款1億元,用於醫療救助,目前該基金會救助的困難地區受益人口已達5000多萬人;2008年,向山東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款20萬元;2009年起先後向上海增愛基金會捐款6200萬元;2010年,向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捐款8500萬元,向北京工商大學教育基金會捐款20萬元;2011年,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救助貧血兒童計劃項目捐款2000萬元,同年為吉林省歌劇事業捐款
  • 邀您講述「我和仁愛的故事」
    仁愛醫院聯合本報徵集院慶徵文邀您講述「我和仁愛的故事」 柯小平本報訊(通訊員 柯小平)今年12月8日,武漢仁愛醫院將迎來十周年院慶。十年來,武漢仁愛醫院以優秀的人才、優良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優雅的環境、先進的裝備為江城百姓構築了一道健康防護牆。
  • 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問過自己:「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其實,有一句話已經很好的問答了這個問題,這句話就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從哪裡來的「來」只不過是某一個時空的剛剛開始,到哪裡去的「去」只不過是某一個時空的剛剛結束,因為人只不過是時空的產物,而時空又是無窮無盡的。搞不清這個問題,對個人來講,人生定會是一塌糊塗的;對家庭來講,定不會懂什麼叫家和萬事興;對企業老闆來講,企業一定不會做到長青。
  • 美國的現代慈善基金會(四)
    美國的慈善基金會數量多、種類雜,要將它們清楚地分類並非易事,因為從不同的著眼點來劃分,慈善基金會所屬的類別就會有所不同。美國學者沃倫?韋弗曾將美國的慈善基金會劃分為五類,即:特定目的的慈善基金會、廣泛目的的慈善基金會、家族或個人慈善基金會、公司基金會(或稱作公司發起的基金會)和社區基金會。②但是,韋弗的分類存在著明顯的不足,這就是他的劃分標準混亂,不同類別之間存在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