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傾力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公主嶺華翔汽車內飾件有限責任公司汽車內飾件生產車間。 蔡放攝

  迎挑戰、高歌上徵程,再跨越、躍馬向康莊。近年來,四平市委、市政府立足區位、基礎和資源優勢,堅持「四動」戰略、突出「南接北融」、做強「一核三帶」,確定了走大產業、高新化,大園區、特色化,大開放、國際化,大城市、聚集化之路,引領四平快速隆起、全面振興,實現擇優發展、融合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四平市把加快汽車產業發展作為加快轉變、快速隆起、加快趕超和全面振興的戰略舉措,以園區為載體,發展特色經濟,以專用車、汽車零部件、大客車三大產業鏈為主體,專業化細分,促進產業集群集聚,傾力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

  科學研判 錯位發展

  四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戰略決策,科學研判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準確把握四平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適時提出「南接北融」戰略,通過與長春、瀋陽開展高層座談,與科研單位、企業界進行經貿交流與合作,找差距、找經驗、找產業發展定位、找對接點、找出路,尋求錯位合作,力爭在「十二五」期間把經濟總量擴張與「調結構」、「轉方式」同步進行,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科學、可持續發展。

  隨著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不斷深化,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四平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四平依託長春、融入長春、對接長春求發展是向北融入長春經濟圈,與長吉圖接軌的重要發展路徑。2010年6月11日,四平黨政代表團赴長春學習考察開展經貿交流活動,籤訂一系列合作項目和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為四平加快融入長春,實現互補對接打開了綠色通道。

  四平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公路、鐵路縱橫交錯,是東北地區為一汽配套運輸半徑最短的節點城市,毗鄰長春汽車工業基地,符合一汽50公裡零部件配套半徑要求,汽車零部件企業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四平作為典型的老工業基地城市,工業門類齊全,中小企業眾多,技術力量雄厚,實施為長春企業配套生產的能力強、空間大,運輸半徑小。長春與四平很多產業雷同,但四平的產業層次低、產業鏈條不長、產品科技含量低、產業集中度不高、產業關聯度不緊,市場競爭力較弱。而長春的一汽大眾、一汽豐田及一汽卡車等企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吉林省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柱。他們認為,只有「讓開大路走兩廂」,為長春的汽車產業發展配套服務,依託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積極尋找市場空位,避免資源浪費、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實現錯位發展是一條正確的可行道路。

  因此,四平積極主動融入長春、對接長春,走與長春錯位發展的特色經濟道路。積極發展汽車產業,著力突出「配套」服務,積極發展配套產品,提高配套份額,提升產品質量;在對接上突出資源「共享」,重點是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的流動和匯集,努力實現工業區域合作,最終形成企業間緊密聯繫、高度結合、互為銜接的鏈條式產業發展模式。隨著一汽集團整車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和本地化配套趨勢的發展,四平產品配套量將不斷增加,發展前景尤為可觀。

  找準定位 突出優勢

  作為吉林省乃至全國傳統汽車產業基地和汽車產業總布局中的重要節點城市,從第一臺客車、專用車下線和為全國第一臺卡車、紅旗轎車配套至今,四平汽車產業已有50多年的歷史,已形成了以汽車及零部件產品為主的汽車工業體系。

  四平地處東北亞腹地,位於長春、瀋陽兩大經濟圈的重疊地帶,處於承接經濟輻射的有力位置,是哈大經濟大動脈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和主要交通樞紐,哈大高速鐵路將於今年建成通車,高速公路、鐵路四通八達,是發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最佳選擇地。隨著一汽集團整車規模的不斷提升和本地化配套趨勢的發展,四平的產品配套量將會不斷增加。

  四平工業基礎雄厚,企業數量較多,具有較好的工業生產基礎,消化、吸收和加工配套能力較強。很多與一汽同步建廠和近年來落戶四平的一汽配套企業,在全國都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多年來一直為一汽、二汽等國內各大汽車廠商配套,客戶較為穩定,市場優勢明顯。

  四平汽車產業擁有相當數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和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佔員工總數的8.5%。奮進專用車公司、方向機有限公司、慧宇儀表公司、公主嶺安寶公司、公主嶺軸承廠等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此外,一大批企業與省內一汽技術中心、吉大汽車學院等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著多年良好的技術合作關係,這些資源對提升產品檔次、助推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汽集團8大車型、91大類產品的深度國產化主要在省內進行布局,這將為四平汽車產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市場基礎。國家和省相繼出臺的汽車產業振興和躍升計劃及一系列支持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為四平汽車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四平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公主嶺市、伊通縣及其他縣(市、區)、開發區為支持汽車產業發展相繼制定出臺的土地、稅收、服務等政策,明顯增強了對國內外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入駐四平的吸引力,為做大做強四平汽車產業提供了政策保障。

  科學發展 握指成拳

  集聚產業,打造特色。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汽車產業發展,明確把加快汽車產業發展作為加快四平奮力趕超和蓬勃隆起步伐的戰略舉措,立足自身優勢,緊緊圍繞引進大客商,建設大項目,培育大企業,打造大園區,發展大產業的思路和打造汽零部件產業和專用車產業的發展目標,積極主動靠近一汽、服務一汽,以開發區和特色園區為載體,大力推動四平專用車產業園區、公主嶺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伊通縣汽車零部件園區、懷德汽車鑄造件園區等產業集群發展,構築現代汽車產業體系,將環長經濟帶和長平經濟帶打造成為以塊促帶、塊帶結合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帶,全力加快具有四平特色的汽車產業化進程。

  2010年1-11月,全市汽車產業實現產值140億元,增長40%,2010年可實現產值150億元,同比增長50%,佔全市工業產值的13.6%。預計到2015年,全市汽車產業產值1000億元,四平將建設成為一汽及全國各大汽車廠家最具特色、最具實力的配套基地。

  擴大開放,推介合作。為加快打造中國北方最大專用車生產基地,宣傳推介四平專用車產品,了解掌握國際專用車產業發展方向,引進先進技術和戰略合作夥伴,2010年9月下旬,四平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石國祥率領市直有關部門及部分專用車生產企業負責人,赴德國、法國和奧地利開展了專用汽車考察及交流洽談活動。通過考察交流,四平市全面了解了當今國際上專用車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認清了該市專用車產業差距和不足,看到了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明確了發展方向,增強了做強做大該市專用車產業的信心。

  2011年1月6日上午9時30分,在省賓館三樓會議中心舉行了四平市汽車產業招商推介會暨項目籤約儀式,此次汽車產業招商推介會客商雲集,成果豐碩,共籤約項目20個、合同項目14個、協議項目6個,籤約項目總投資27.3億元。上海泰立汽車磨具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寧波華德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年產250萬件汽車外飾件、浙江吉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年產100萬件客車底盤、山東汶上縣駿馬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年產2000輛專用車等大項目落戶四平。

  專業細分,高效協作。汽車產業集群會形成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在集群區內的更為緊密的關聯,由此創造上下遊企業間高效率的分工協作。四平通過建立汽車工業產業集群區,吸引各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以及其它相關企業在集群區內從事專業化生產,實行精細分工,緊密協作,促進汽車產業的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體系的建立和深入發展。

  為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四平市提高自主開發能力,突出「專、精、特、新」,加快發展自主品牌,壯大專用汽車規模,真正形成多品種生產、專業化協作的格局。汽車零部件產業重點圍繞並依託一汽,推進技術化、規模化、專業化生產,實行系統化設計、模塊化供貨,提升產品競爭能力。到「十二五」末期,爭取形成年產改裝車6萬輛、大客車1萬輛生產規模。汽車零部件產值達到150億元以上,成為一汽方便快捷的配套供應基地。

  汽車零部件產業

  四平市依據自身的區位優勢和機械加工基礎確立「差異化發展、錯位發展」的理念,「讓開大路走兩廂」為長春市打造汽車城做配套服務,傾力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

  作為一汽配套半徑最小的城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優勢明顯,大批一汽配套企業落戶四平。全市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183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6戶。主要產品有動力轉向器總成、汽車電子儀表、電動機、油泵、軸承及各傳感器、汽車車輪、汽車內飾件、風扇離合器、油管總成、變速箱、車身車架、車橋總成、專用毛氈、汽車儀表等200多個系列600多個品種,為一汽集團產品配套率達到20%。

  一大批產業龍頭企業迅速成長起來。公主嶺氣門芯廠是中國第一家輪胎氣門芯誕生地,也是全國最大的氣門芯生產廠。公主嶺軸承廠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汽車軸承配套廠。四平德克電子有限公司年產各種汽車組合儀表60萬套,是我省重要的汽車儀表生產基地。四平方向機械有限公司具有年產30萬臺(套)動力轉向器總成等5個系列90餘種汽車配件產品的生產能力,為一汽等全國30餘家廠家配套。其中,紅旗轎車滑柱筒及轉向節總成、馬自達轉向節總成是一汽獨家配套產品,目前,年銷售收入達到3億元。公主嶺華翔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是國家轎車零部件國產化定點生產企業,產品發展到以轎車內頂棚為主的10大系列50多個品種,產品實現了替代進口,年產內飾件50萬件,已成為一汽集團採購部核心供應商。公主嶺中大股份公司是生產輪胎氣門芯、氣門嘴、汽車標準件等為一體的企業,是全國規模最大生產企業之一。伊通縣車輪產品是四平市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重點優勢產品,目前,已發展成為五個系列50多種產品、市場份額佔全國的20%左右。擁有伊通車身部件、銳特汽車零部件等一批重點車輪生產企業,產品體系比較完善,逐步向總成、系統和模塊化方向發展,集群效應逐步顯現。

  「十二五」期間,四平市將加快建設公主嶺汽車零部件園區,大力發展汽車內飾、特種車改裝、汽車油管總成、卡車車身車架、卡車車橋總成、刮水器、專用毛氈等系列項目,到2015年末完成1000公頃汽車及零部件園區項目擺放任務,把園區建成為國內最大最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形成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層次分明、比較穩定的專業化和規模化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加快建設伊通縣汽車零部件園區,大力發展型鋼車輪、旋壓車輪、軍品車輪、特種車輪項目,到2015年末完成200公頃汽車零部件項目擺放任務,初步形成國家、省和企業三級零部件研發體系,車輪總成、制動系統、濾清系統、轉向系統中的關鍵零部件技術實現自主研發,車輪總成、副車架等產品進入一級模塊供貨體系,為一汽配套份額達40%以上;加快建設懷德汽車鑄鍛件園區,利用毗鄰一汽的優勢,引進建設汽車鑄鍛件項目,到2015年末初步完成939公頃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擺放任務,建設成承載帶動能力、特色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的東北最大的汽車鑄鍛件基地;依託大嶺汽車零部件產業現有基礎,規劃建設佔地300公頃的大嶺汽車零部件園區,引進為一汽配套的廠商建設汽車零部件項目,到2015年末,園區入駐企業達125家以上。

  專用汽車產業

  四平市依據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技術、人才優勢,以特色資源為基礎,以骨幹龍頭企業為主體,將專用汽車產業確定為全市十大特色產業之一,緊緊圍繞生產力要素的集聚、整合,圍繞專業化企業集群、集聚,全力打造產業分工明確、協作配套緊密的具有四平特色的專用汽車產業園,以園區為載體,不斷壯大龍頭企業、優勢企業,同時孵化中小企業,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四平發展專用汽車產業既有基礎,又有條件,也有市場空間,起點高、定位準,符合四平發展實際,這一產業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下,必將發展成為四平的強勢支柱產業,為吉林省的經濟大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產業基礎厚重。專用汽車產業是四平市的傳統產業,全市共有6家有資質的專用汽車生產企業,分布相對集中,經過多年的積累形成了完善的生產條件和較強的生產能力。另外,四平市還有很多沒有資質的中小企業,而且所佔的份額還很大,這些企業多數是為汽車改裝配套的,都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機械加工設備,與有資質的專用汽車生產企業具有緊密協作關聯度。同時,四平還不同程度地承接一汽集團的產品市場,為四平發展專用汽車提供堅實的基礎。

  技術優勢明顯。四平市專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已有50年的發展歷史,擁有一大批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大量的管理人才和相當數量的專用汽車產業工人,經過多年的積累,已具備較強的專用汽車產品研發能力、生產能力,企業自主研發的多種新產品都已被國內外市場所認可。

  市場空間巨大。專用汽車的應用領域非常寬泛,在醫療、搶險、工程、消防、環衛、保溫等行業中都有廣泛的應用。目前,四平的專用汽車在國內市場已經佔有相當的份額,還有很多產品已經進入國際市場,主攻方向是俄羅斯和東南亞的幾個國家。

  目前,四平市專用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四平市專用汽車產業園區自2009年批准成立以來,迅速發展壯大,現已擁有專用車廠20餘家,品種90多個,成為四平市「四大省級示範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們重點打造的省級園區。專用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已發展到35戶,具有生產目錄的一汽專用汽車、奮進專用汽車、紅嘴專用汽車、雄風專用汽車、北方專用汽車、公主嶺金優專用汽車和公主嶺汽車改裝廠生產的廂式汽車、罐式汽車、自卸汽車、起重汽車、特種汽車等產品供不應求,整車年生產能力已經發展到2.5萬輛。

  四平市將進一步建設佔地1751公頃、投資250億元的專用汽車特色工業園區,並在園區內建設歐洲專用汽車工業園,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著力建設具有歐洲風情,最適合人居,集生活、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歐洲社區,投資建設歐洲工業園標準化廠房和專用汽車展銷中心,全力打造孵化、展銷、信息、服務、研發、檢測、外聯、融資八大平臺,推動專用汽車產業發展。到2015年末,完成二期992公頃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擺放任務,產值突破500億元;到2020年末,基本建成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高度集聚、布局合理、資源配置優化、交通便捷、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良、景觀特色鮮明、經濟高度發達、吉林省唯一、中國領先、國際知名的專用汽車生產與展銷基地。

  大客車

  四平客車廠生產的大客車曾經暢銷全國,2008年被紅嘴集團收購後更名為四平紅嘴長江客車有限公司。他們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準確地把握市場脈搏,增強市場的可預見性,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逐步增強,適銷對路產品品種增加,新產品開發速度加快,有效地促進了產品結構的調整。與沿海發達地區聯姻,走聯合開發的路子,研製使用新材料、新工藝,開發新產品。公司在產品上繼續鞏固8米和10米系列車型,向6米和7米系列車型做進一步的戰略拓展,其中10米系列純鋰電電池電動車填補了吉林省客車行業的空白。企業在產品經營和資本運營雙重作用下,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的吻合度在不斷提高,結構調整的成果進一步顯現,整體競爭力進一步增強,行業在東北地區進一步鞏固。2009年下半年,企業先後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10年初,企業產品通過了3C質量管理強制認證。

  四平紅嘴長江客車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有6米到10米各種型號不同用途的「四平牌」客車,其中主要有公共客車、團體客車、臥鋪車、旅遊車、天然氣客車、電動客車、無人售票客車等;大、中、輕、微型、高、中、低檔客車及特種變型車等產品公告20多種;具有由衝壓、鉚焊、塗裝、裝配、輔助加工構成的客車生產線,生產客車主要工藝裝備採用漆前處理、衝壓拉伸、電加熱熱應力蒙皮技術。四平市發展客車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發展新能源混合動力客車具有很大的潛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混合動力客車已經下線,發展態勢良好。(袁松年 張妍)

相關焦點

  • 萬億城市的千億產業之鄭州市的千億汽車產業集群是如何打造的?
    從產業的角度一一來刨銑,就從鄭州開始,鄭州是只有富士康嗎,富士康佔據鄭州GDP的一半?一些想當然的言論極多。鄭州千億產業集群眾多,並不只有富士康。今天就來盤點鄭州的汽車產業千億集群是如何打造的!汽車已成生活必需品汽車產業是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相結合的產物。堪稱現代社會刷GDP的利器。各大城市無不重磅布局汽車產業。
  • 恆運集團助力廣州打造千億級氫能源產業
    恆運集團助力廣州打造千億級氫能源產業 2020-07-31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吉林省四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吉林省四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12月3日刊登四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市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食用農產品信息公示(五、六期)。>吉林省核靈食品有限公司    .>吉林省核靈食品有限公司    .
  • 渝北聚力打造千億級智能終端產業集群
    我區成功牽手20個重大招商項目,合同投資金額102億元,涉及智能終端、智能裝備、創新金融等領域,其中信懇智能、元昌電子等9家智能終端項目籤約落戶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將為渝北打造千億級智能終端產業集群增添新動能。渝北區委書記唐川出席並致辭。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譚慶作了千億級智能終端產業招商推介。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廣榮出席活動。
  • 金利,打造千億級製造大鎮
    打造千億級製造大鎮!在2020年高要區政府工作報告上,「全力創建金利省級高新區、千億級製造大鎮」赫然在列。金利,無疑是今年高要產業招商落地的「主舞臺」。目標已立,快馬加鞭。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子偉 攝廣東肇慶(高要)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全省6個汽車零部件專業園之一。2016年出臺的《廣州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廣州、肇慶兩地加強汽配產業合作並選址肇慶(高要)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作為汽配產業拓展輻射區,承接珠三角汽車整車零部件配套項目轉移。
  • 四平市綠色包裝產業園區建設項目
    、倉儲物流區、產業配套協作區、北方包裝技術研發科技大廈等設施,瞄準中國北部區域和部分東北亞國家為市場,引進國內外大型包裝企業為龍頭,形成國內知名的包裝產業特色集聚區。「十三五」期間,包裝行業將重點發展綠色包裝、智能包裝、安全包裝等六大工程,推進包裝工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打造包裝經濟升級版,實現行業由大到強的實質性轉變。據了解,目前國內包裝行業的龍頭企業已經開始布局智能包裝、綠色包裝等新的發展方向,圍獵我國包裝行業的兩萬億市場,本項目市場前景廣闊。
  • 聚鏈成群 重慶渝北「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蓄勢崛起
    去年以來,渝北區把建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高品質生活引領區作為新的實踐方位,堅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育壯大新興戰略產業「兩條腿」走路,聚力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努力成為重慶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的重要支柱。
  • 吉林省四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3批次韭菜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近日,吉林省四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市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食用農產品信息(第七期)。吉林省正恆檢測有限公司/NCP202203002423310632//四平市鐵東區義誠生鮮連鎖超市十一馬路店
  • 四平市昊華鐵路物流園項目
    四平市地處東北亞區域中心地帶,是哈大經濟動脈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吉林省向南開放的橋頭堡。四平市商貿流通發達,有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染料及製品業、黑色金屬加工業、運輸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等支柱產業,急需建設多式聯運物流中心項目。四平市大交通的存在,更有利於增強四平市場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增大物流,擴大消費市場容量,有利於發展新型產業,形成潛力巨大的新商圈。
  •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旅遊風景著名人物風俗美食小吃  1947年10月伊通縣解放,隸屬吉林省。1956年11月為公主嶺專員公署所轄。1958年為四平專員公署所轄。1983年8月為四平市所轄,1985年2月為公主嶺市所轄,1985年12月復歸四平市所轄。1988年8月,設立伊通滿族自治縣,隸屬於四平市。
  • 白雲|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共建千億級新產業
    北京大學方面指出,此次合作雙方或將催生出一個千億級的新產業。籤約儀式現場。信息時報記者 郭柯棠 通訊員 石建華 攝 A聯姻:攜手北京大學打造千億級新產業「在白雲打造出一個上千億級的產業園。」眾所周知,白雲區過去存在大量低端低質低效的傳統產業,隨著時代的改變,白雲的發展若想更進一步,產業的轉型是必行之路,而以產業轉型帶動城市環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也被白雲新城等案例證明是可行之道。但是一直以來,科技創新驅動力的不足,成為限制白雲區真正實現蛻變的一大痼疾。
  • 能源大省山西轉型:14個千億元級產業打造中國式「魯爾」
    中新網太原11月18日電 (高瑞峰)山西是中國能源大省,長期以來一煤獨大導致產業結構單一。如何破解「興於煤,困於煤」這一難題?山西聚焦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實施製造業「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產業培育工程」,加快資源型經濟向創新型經濟轉變。
  • 四平市葉赫滿族鎮紅果特色小鎮建設項目
    ,依託「紅果特色產業」打造紅果特色小鎮,滿足遊客文化欣賞、餐飲、旅遊度假、娛樂等多種功能,涵蓋特色民宿、紅果文化、商品等於一體的綜合型小鎮。   近年來,吉林省四平地區接待的遊客正在以幾何級速度增長。目前,來我省旅遊者中,生態休閒佔大多數比例。休閒度假、生態養生市場的繁榮必然會引發對溫泉旅遊的需求。
  • 「今日鋼鐵」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紛紛向千億級鋼鐵產業集群邁進
    近年來,河北、山東、山西、遼寧、廣東、福建、湖南等地區相繼部署建設「千億級鋼鐵產業集群」,一批千億級的鋼鐵產業集群正迅速崛起,【今日鋼鐵】將我國各地在建、擬建的「千億級鋼鐵產業集群」整理如下:一、曹妃甸鋼電園區,正向千億級精品鋼鐵產業基地挺進鋼鐵電力園區位於曹妃甸工業區中南部
  • 廣州天河:打造世界級電競中心 創造千億級產業規模
    原標題:廣州天河:打造世界級電競中心 創造千億級產業規模   天河電競
  • 如何打造千億元級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州農業農村局局長說...
    如何打造千億元級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州農業農村局局長說.......趙珖菻「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品牌為目標,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把紅河高原特色現代化農業打造成我州千億元級支柱產業。」圍繞打造千億元級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目標,我州將持續加強水、田、路、電等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與產業規模相匹配的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體系。著力建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的智慧農業平臺,健全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據,逐步實現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
  • 山西省清徐縣打造千億級精細化工產業集群
    清徐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區總佔地面積7674畝,由美錦、梗陽、亞鑫3家煤焦化企業負責承建,總投資約400億元。全循環產業鏈條是該園區的一大亮點,美錦、梗陽、亞鑫和陽煤化工新材料4家企業化產加工各有側重。這些項目建成後,年產值可達450億元,加上已建成的陽煤化工新材料年產值可達600億元以上,逐步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山西晉煤鐵路物流有限公司是清徐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的配套工程。
  • 高光瑞安2020③|百億級、千億級!瑞安這些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515」新三年行動計劃、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行動,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前端研發+中端孵化+後端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拓展提升飛地創新模式,加快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構建「四新」經濟創新生態,不斷培育瑞安發展新動能,打造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
  • 千億級產業「集團軍」並進 湛江高質量發展勢頭迅猛
    這裡,將崛起多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成為現代化臨港重大產業集聚地。記者 劉冀城 通訊員 林江海 梁清松 攝    打造千億級鋼鐵產業集群    建設綠色碳鋼生產基地    深冬裡的東海島,寒風凜冽,而寶鋼湛江鋼鐵生產車間內依然熱氣騰騰,一爐爐鐵水奔騰不息,絢爛的鋼花綻放。
  • 吉林省與臺灣開展產業合作對接
    會議現場  吉林—臺灣產業合作對接交流會8月31日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來自吉林省和臺灣地區230餘位工商界人士共聚一堂,就生物科技、健康養老、現代農業、商貿物流等領域的合作進行了熱烈交流與探討。  吉林省政府副秘書長金喜雙在會議上致辭。金喜雙表示,吉林省是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商品糧基地;人文歷史悠久、產業技術雄厚、科技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巨大。近幾年來,在振興東北政策的帶動下,吉林經濟實力快速提升,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老工業基地煥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