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調解前,餘亮(化名)一直在外流浪,把他趕出家門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妻子黃菊(化名),一提起丈夫,黃菊就恨得咬牙切齒,直言看似老實的丈夫,實則是最毒的男人。餘亮到底做了什麼,得到妻子這樣的評價,又是怎樣的狀況讓兩個人對彼此都失望至極。走上調解席,他們冷眼相對,惡語相向。而餘亮口中的親密朋友,更是在現場掀起軒然大波,在朋友和家庭之間,他到底該如何取捨?
黃菊和餘亮結婚26年,為什麼黃菊形容和丈夫過日子就像是「慢性毒藥」?黃菊說,前段時間她發現丈夫在微信上給發小轉了4萬塊錢。黃菊找到餘亮想問清楚狀況,丈夫卻胡說八道一直兜圈子。兩人大吵一架後餘亮才說了實話,將信用卡套現,再把錢借給發小做工程了。
察覺事情沒那麼簡單,黃菊又查看了丈夫的手機,發現丈夫總共套現了14萬多給朋友花,黃菊懵了。餘亮說借錢的兩個人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好朋友,發小想借他一點錢周轉一下,因為錢在妻子手裡,知道妻子不會同意借錢。不借又拉不下面子,餘亮這才想著用信用卡套現的方法。第一次借了4萬,信用卡額度提高後,發小又找他借錢,慢慢就形成了慣例了,只要一缺錢就找餘亮來套現。
黃菊十分崩潰,在她看來,丈夫對發小一次次無腦的「仗義」相助,就像是一顆顆家庭「炸彈」一般,讓她感到一陣陣後怕。為了杜絕丈夫在卡債中越陷越深,黃菊出手了。她雷厲風行的找到丈夫兩位發小,要求他們立即還款。發小承諾6月底還錢,可等來等去,發小沒還錢,丈夫卻又借了一筆錢。
餘亮為了保住個人徵信,偷偷跟黃菊的親戚借了三萬塊還信用卡,黃菊認為丈夫的行為會把他們的生活圈子搞得亂七八糟,兩人爭吵後餘亮不想著怎麼解決,而是選擇逃避離家出走。
面對盛怒的妻子,餘亮反覆承諾甚至下跪認錯,才終於平息了這場借債還款風波。當時夫妻倆又找來套現借錢的髮小,再次約定了最終的還款期。可實際上,到了最終的還款期這筆錢也依舊沒有結清。發小選擇一點點慢慢還債,黃菊也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實,於黃菊而言,只要他們拿出還款姿態,她也並非死磕到底。可萬萬沒想到,她的寬容迎來的卻是再一次的痛擊。
前段時間,黃菊在丈夫的手機裡又發現了貸款軟體,丈夫又貸了7萬3給發小。黃菊氣到想把丈夫打殘,事情敗露餘亮再次離家出走,十二天都沒跟妻子聯繫。今年疫情,黃菊經營著一家門店,自己都賺不到開支,怎麼去還這麼一大筆錢。
在黃菊看來,丈夫就是生命不息,闖禍不止。之前丈夫和別人合夥做生意,丈夫管帳,合伙人管錢。可合伙人根本不和丈夫對帳直接支錢, 一年到頭丈夫只收回來一點生活費,還不如打工的。黃菊勸丈夫不要幹了,就此散夥,但丈夫卻偏偏不肯,把帳算清後和對方要錢,結果被別人踢出來了,本金都沒拿回來。
黃菊拿到帳單跑到合伙人家裡要債,對方說沒錢。黃菊不死心,零下一兩度的溫度下,在合伙人家門口蹲了一夜,第二天合伙人沒辦法把錢還給了黃菊。餘亮覺得妻子多此一舉,他覺得錢早晚會拿到,是妻子過於心急。
眼下黃菊一心要打響財產保衛戰,餘亮也困惑於如何疏通他們情感閉塞的甬道。從情感到財產,夫妻倆都陷入危機四伏的困境。
調解員認為,男人難免都會碰到一些「最佳損友」,而男方碰到的概率似乎比較高。他們為什麼叫最佳損友,老師認為他們還真的稱不上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在求助你時,會注意到你的實際情況。而男方的朋友,都不太考慮男方的實際情況,明知男方是普通家庭,還借他的錢做生意,本身就脫離了男方的實際,這能叫朋友嗎?明知男方妻子不同意,他們還一而再再而三的要你套現,這能叫朋友嗎?男方太注重面子工程,面子誰都要,但面子不能脫離裡子,光有面子沒有裡子,那就是一個虛空的面子工程。男人需要面子,但不能做勞家傷財的面子工程。
黃菊其實對丈夫一直有期待,她渴望丈夫更多的溫暖,不再逃避家庭責任。餘亮覺得債務上的問題好說,更嚴重的是夫妻倆的關係,妻子太過於強勢,什麼都得聽她的。但餘亮表示想修復夫妻之間的關係,他願意做出調整。
密室裡黃菊提出要求,希望丈夫籤個協議,將所有財產轉她名下,她很害怕丈夫會揮霍掉他們的財產,同樣黃菊也會做出改變。餘亮願意籤署協議,兩人將過去的事情翻篇,牽著手離開了調解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