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世界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疫情肆虐大地,唯我中華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醫務工作者在一線作出的努力,是我們都應該感恩感謝的。為此國家大劇院由袁英作詞,張千一作曲推出了《天使的身影》,以此來歌頌一線的天使,無疑是當今難得的好作品。據說為了排練這個作品,藝術家們在線持續排練了40多小時,且在國家大劇院無觀眾演出,很是直擊人心。
我是無意中幫助一個合唱團排練接觸這首歌,我一看深深被其旋律打動,馬上組織自己的學員演唱,當我把歌曲當中的「的」唱成是「de」的時候,我的學員就說,老師,你唱錯了,原唱不是這樣唱的,應該唱「di」,我很是奇怪,或許是藝術家們為了演唱方便,故意把「de」唱成「di」。今天,在家查了一下資料,我覺得《天使的身影》裡面的「的」,就應該唱「de」,唱「di」是沒有依據的。
《天使的身影》歌詞第一段
我看不見你溫柔的面孔
卻看得見你美麗的眼睛
我看不見你甜美的微笑
卻看得見你忙碌的身影
啊,
那被汗水浸透的衣衫
是我心中最靚麗的彩虹
我看不見你溫柔的面孔
卻看得見你勇敢的行動
我雖叫不出你的名和姓
卻知道神聖的使命
中國語言是世界上最複雜的語言之一,就目前查到的資料來說「的」的讀音分為「de」和「di」雖然「di」的聲調不同,但在歌唱當中聲調並不重要,關鍵是拼音。
「的」讀「de」的使用範圍更適合《天使的聲音》,而讀「di」我只知道,「的士」、「的確」、「目的」等詞,在《天使的身影》裡並沒有這樣的詞,至於「的」的用法和讀音,網際網路上都有詳細的說明。
我不知道國家大劇院的藝術家們可能是為了演唱需要,有可能是持續工作等原因的失誤,還是國家語言主管部門進行了修改,目前,我無法考證。
我順便看了一下一些演唱作品,由於國家大劇院推出的原創《天使的身影》演唱為「di」,很多團隊都唱「di」,或許是我弄錯了,我應該向我的學生道歉!
版權歸原創,版權及國外任教漢語和其他事宜,請關注私信。教育關乎國運,歡迎你的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