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Duang~看德國怎麼用網絡熱詞

2020-12-16 大眾網

【德語】Duang~看德國怎麼用網絡熱詞

從春晚主持人頻曬網絡神句,到羊年第*熱詞「duang」刷爆朋友圈,再到政協新聞發言人借用流行語「很任性」,網絡熱詞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已經超越網際網路平臺,延展到各個領域。


事實上,網絡流行語遠非中國網際網路上的產物,作為歐洲文化大國的德國的網絡新詞、熱詞比比皆是。對此,歐洲語言學界的主流態度是創新與引導並舉,「且用且珍惜」。


德國:靚詞與惡詞並存


德國人向來以嚴謹著稱,德語也以嚴密的邏輯聞名。不過,隨著臉譜、推特等社交媒體的興起,德國人創造的網絡熱詞越來越多。原創性的網絡詞彙豐富了詞語庫,但許多爭議性新詞也引發各界思考。


在近些年由德國語言協會等機構評選的年度詞彙中,網絡熱詞往往成為主角。例如最近由朗氏出版社評出的「年度青少年詞語」榜單上,網絡熱詞「Läuft bei dir」名列榜首。不過,許多中老年人卻不知道它的意思是「你真行」(也可理解為「酷」或「讚一個」)。評選委員會給出的入選理由是,「這個流行語完美詮釋了德國青少年的語言表達特點」。


許多德語網絡熱詞也反映出當下的社會熱點。如去年夏天德國足球隊贏得巴西世界盃後,「Gotz sei Dank」(感謝格策)成為網絡熱詞,用以讚揚格策在決賽中踢進關鍵一球。實際上,該詞只是將「Gott sei Dank」(感謝上帝)一詞稍加變動。而「bahnsinnig」(瘋狂鐵路)則是對德國鐵路頻頻和誤點的諷刺。此類網絡熱詞還有「Generation Kopf unten」(低頭一族)、「Sexting」(性簡訊)、「Social Freezing」(社會冷凍,意為女性冷凍卵子的行為)等。


德國人愛在網絡上談論政治,從最新出現的帶有政治觀點的網絡熱詞上可見一斑。如「Russlandversteher」(通),引申為在烏克蘭危機中為俄羅斯政策辯解,或者同情俄羅斯處境的人,帶有明顯的諷刺意味。「Terror-Tourismus」(恐怖旅遊)則指以旅遊名義進入動蕩地區,參加伊斯蘭極端主義活動。生活在德國的200萬土耳其人也為網絡新詞貢獻了力量。不少土耳其語成為網絡熱詞,如「Hayvan」在土耳其語中表示「野獸」,如今卻成為「肌肉男」的代名詞。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網絡熱詞因帶有色情意味或種族歧視傾向,引起德國學術界、教育界的擔憂。


同樣,獲得德國「年度英語化德文單詞」頭名的「Blackfacing」也引起爭議。該詞指白人把自己的臉塗黑,扮成黑人。語言學家斯法諾維奇表示,這種有種族歧視意味的詞應該受到警示。據稱,在去年世界盃德國隊對陣加納的比賽中,就有個別德國球迷將自己塗黑。


德國洪堡大學語言學學者布魯恩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語言學角度講,網絡熱詞現象是一種補充和擴展。不少詞語已經進入正規詞典。不過,網絡詞語質量參差不齊,許多不符合語法規範,容易對青少年造成誤導。還有一些學者表示,大多數網絡詞語來得快,去得也快,但這些詞透出草根人群的觀點,應該得到社會重視。


為了引導網絡詞語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德國語言協會每年舉行的「年度詞彙大會」會著力去除一些雖然熱門卻沒有正面意義的詞語,並對落選的例子進行點評。同時,德國語言協會還舉行各種活動,引導網民不健康詞語。一些德國城市乾脆舉辦「年度惡詞」評比,起到了警示作用。最新選出的頭名惡詞「Lügenpresse」(騙子媒體),是德國反移民組織支持者在網上罵德國媒體時使用的。除了民間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的自發規範行為,德國政府部門還規定媒體不能使用具有種族、性別歧視以及帶有髒話、色情意味的網絡熱詞。

相關焦點

  • "duang"是什麼意思?成龍造羊年首個網絡熱詞
    原標題:duang到底怎麼火起來的:成龍造羊年首個網絡熱詞   就在春節假期結束了,很多人還沒明白「duang」是啥的時候,2月26日上午,「duang什麼意思」已成為微博排名第一的熱搜詞。若不明真相的人百度一下,很可能會看到一則有關成龍的網友惡搞視頻。
  • 成龍早年廣告語走紅 「duang」成羊年流行語
    這幾天,朋友圈、微博頻頻出現了「duang」,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網絡熱詞不是網友創造的,而是出自大哥成龍。  當瘦子摔倒時,是「pia」,當胖子摔倒時,是什麼?是「duang」!羊年第一個網絡熱詞就是「duang」了!「duang」是什麼意思?它又是怎麼誕生的?
  • duang成2015第一熱詞 裙子顏色原是白平衡惹的禍
    第一,我要試一下,我不想說,你怕一個廣告拍完以後加很多特技,那頭髮duang……就很黑!很柔!很亮!結果觀眾一定出來罵我,根本沒有這種頭髮……後來知道他們是中藥的,而且沒有那種化學成分的,現在呢,每天還在用……我就跟導演講,拍完之後,就不要再加特技上去,我要給觀眾看到,用完之後就是這樣子!」
  • 德國德語和奧地利德語有什麼不同?
    小編學習過一段時間的德語,偶爾也去德國出差。對於德國人而言,奧地利小夥伴的用詞和發音與自己稍有不同,完交流全無障礙,奧地利口音還萌萌的。真正難溝通的是瑞士鄰居,一聽到瑞士德語,德國人往往忍不住問:Do you speak English?奧地利德語(?
  • 流行的網絡熱詞用英語怎麼說?
    現在大家已經離不開網絡和手機,手機功能的日益完善已經涵蓋許多其他功能。現在出門只要有手機就能夠解決很多事情,而網絡就像是智慧型手機的靈魂。現代人在網上交流已經成為常態,網絡熱詞也在影響著語言的發展。但是現在網絡上的梗你都知道怎麼用英語表達嗎?1、我可能是個假人——Perhaps I'm a fake person.
  • 想去德國工作,德語是必須條件嗎?其實英語也可以……
    因為從失業率上看,不像其他的歐洲區國家,德國的失業率非常低。說明德國人對薪資待遇及假期福利那是相當滿意的。在德國工作必須要用德語嗎不是。德國有很多隻說英文的職位和公司。德國雖然不是傳統移民國家,但從數據上,已經變成了移民淨流入國。
  • 回顧近十年的網絡熱詞:那些年,你打過幾次醬油?
    網絡圖原標題:回顧近十年的網絡熱詞 那些年,你打過幾次醬油?每年年底,許多機構和組織都會頒布當年的網絡流行語。這不,2016年網絡流行語鮮新出爐了。洪荒之力、小目標、藍瘦香菇等熱詞高票上榜。網絡圖這一年誕生的網絡流行語來源很廣,廣到你甚至分不清楚它究竟是怎麼誕生的。比如,神馬都是浮雲。
  • 移民德國需要會德語嗎?英語好對學習德語有幫助嗎?
    英語真正超過法語和西班牙語而成為世界最普及語言主要還是二戰後美國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今天英語是國際貿易使用的主要語言,是幾乎所有國際組織使用的工作語言和外交語言,所有在國際空域飛行的飛機、國際水域航行的船舶之間都必須使用英語進行工作交流,是國際網際網路最廣泛使用的語言,96%的科技成果用是英語發表的。
  • 「你是一個好人」:德國熱詞背後的右翼暗湧
    而在之後針對評選結果的街頭調查顯示,大部分人聽過但不會主動使用,也就是說,「好人」這樣的惡詞,並不是被德國大眾廣泛使用的年度熱詞,可以說德國人在公共表達時,一直對觀點和用詞的「政治正確性」(politisch korrekt)保持高度敏感。
  • 關於球類運動,用德語怎麼表達呢?
    那麼下面來跟隨Poppy一起來看一下球類運動主要有哪幾類吧!足球足球,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起源於中國,古稱「蹴鞠」。現代足球起源於英格蘭。1863年,在英格蘭成立了第一個足球協會,並統一了足球規則,這一天被稱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
  • 網絡熱詞「乾飯人」被註冊公司名,如何看待大量網絡熱詞被註冊?
    雖然自然詞組一直在減少,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又有越來越多的詞彙在被創造出來,那就是網絡熱詞。 網絡熱詞通常自帶流量,具備傳播範圍廣、傳播速度快的特性。如果企業懂得借勢營銷,恰到好處的利用網絡熱詞的力量,不僅推廣力度大,而且宣傳費用少,對企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至於很多企業或個人熱愛將網絡熱詞註冊商標的。
  • 如何用德語文明的口吐芬芳?
    學德語不能只看課本,萬一以後身邊出現了小辣雞,怎麼用德語噴他一下可以出氣但是又不失文雅呢?今兒優優德語小編來教教你!Warmduscher誰會認為稱呼一個喜歡洗熱水澡的男人是一種侮辱呢?Evolutionsbremse別把一個人想的太聰明或者看扁他人智商。但如果你用這個詞來形容某人,那肯定要形容一個真的是夠傻的人。字面上的意思是那些因為他們的存在而破壞了進化的人,意思是因為他們的存在體現了太多的愚蠢,甚至傻到可以減緩物種進步的程度。
  • 領銜十大網絡熱詞
    昨天,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公布了2015十大網絡用語、2015十大流行語和2015十大新詞語。其中,「網際網路+」一詞同時入選兩份榜單,堪稱最熱詞。此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我想靜靜」、「主要看氣質」等入選了十大網絡用語。
  • 瑞士人說德語法語義大利語,他們之間怎麼交流?
    瑞士主要還是「三足鼎立」——講德語的瑞士德國人、講法語的瑞士法語人、法義大利語的瑞士義大利人,各玩各的,類似比利時的「南北朝」。德國,就是瑞士的「曹魏」,實力最強。1980年,講德國的瑞士德國人就佔全國總人口的74%。現在這個數字降到了65%,依然是全國第一。瑞士面積4.1萬平方公裡,而講德語的人群,就佔了74%。瑞士總共有26個一級行政州,講德語的就佔了17個。
  • 廣州德語學習:德國留學|在德國,也就德國人能想得出這奇葩社團
    廣州酸奶德語——專注於華南地區德語培訓與德國留學申請————————————————————————————說起社團(Verein)這個話題,德國人自信一笑畢竟德語裡有一句老梗:Treffen sich drei Deutsche, gründen sie einen Verein. (如果三個德國人聚在一起,一個社團就誕生了。)Ernst gesagt,這話是誇張了一些,因為德國有規定,至少七人才能「成團」。
  • 2020年十大網絡熱詞出爐
    11月8日《青年文摘》發布的2020年十大網絡熱詞拉開了年末網絡流行語盤點的序幕。無論是上半年牽動億萬網友的「逆行者」「雲監工」,還是剛剛過去的「雙11」中「雙節棍」「尾款人」等「新梗」,都映射著這一年網民的網絡文化生活。 匯聚戰「疫」正能量 回望這一年,什麼最難忘?透過「逆行者」「雲監工」等高頻網絡熱詞,答案已不言而喻。
  • 2013年度網絡最流行十大熱詞出爐 「土豪」領銜
    @Orfilaerica:古人造出的成語有相對的典故,而現在我們所造的新詞也是根據當下的社會現實或是個人遭遇而來,至於聽懂或是聽不懂,也只是網絡流行詞,只是一種娛樂精神而已,沒必要杜絕。@白墨玄:過50年留下來的進詞典,找不到的也就被歷史淘汰了,不用太過較真。@簡簡單單ontrol:聽不懂就別去聽,語言是門工具,人們願意怎麼用就怎麼用,無傷大雅就可以。
  • 德語學習經驗貼,有哪些值得推薦的YouTube德語頻道
    朋友們好啊,我是「德國留學小姐姐」公眾號的特約編輯Carla。剛才有個朋友問我Carla小姐姐發生甚麼事了,我說怎麼回事,她給我發了一張截圖,我一看,嗷,原來是來問我德語學習方法了。我說小朋友,德語學習不能死記硬背,必要的時候,多看看德語視頻,在放鬆的時候循序漸進的學習德語,非常有效。
  • 2020上半年網絡熱詞盤點
    簡直不敢相信怎麼多的事情在過去的半年裡都發生了。伴隨2020上半年民生問題及熱點話題的發生,一些網絡熱詞也隨著被創造、被借用、被傳播,不如一起來盤點盤點,這半年來,都有哪些熱詞出現了吧~01/疫情① 釋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 除德國外,還有哪些國家說德語?
    此外,在法國有120萬人講德語,分布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1871年至1918年屬於德國)。講德語的義大利人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博爾扎諾省(1919年前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60%的人口是德意志人。他們出生在德國,長期居住在奧地利。兩個多世紀以來,這些大師給奧地利留下了非常豐富的文化遺產。維也納,因其豐富的音樂歷史而被稱為「音樂之都」。它也是世界上說德語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奧地利德語是標準德語的變體之一,其主要基於巴伐利亞方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