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責任

2020-12-23 海外網

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近期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單獨用一個部分部署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十四五」時期,推動綠色發展怎麼做?在12月22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2020年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天更藍、水更清、綠色更多,這幾年,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許多人都有實際體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在會上介紹,目前「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圓滿完成,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目標提前超額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總體上看,這五年是迄今為止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如期高質量完成,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綠色底色和成色。」莊國泰說。

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仍然面臨嚴峻挑戰。莊國泰說,總的來看,我國保護與發展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交織,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最突出的是「三個沒有根本改變」。即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汙染排放和生態保護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保任重道遠。

結構調整助推綠色發展

「十四五」期間推動綠色發展具體怎麼做?

「總體來說,就是要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導、優化、倒逼和促進作用。」莊國泰說,要以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效率提升為重點任務,以制度完善、政策激勵、技術創新為主要手段,認真抓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這當中,注重結構調整,加快推進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非常關鍵。結構調整重點涉及四個方面:在空間結構調整方面,大力推動「三線一單」,「三線」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一單」就是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加快落後低效和過剩產能淘汰,控制高耗能行業新增產能規模。推動高汙染企業搬遷入園或者依法關閉,大力推進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綠色化改造,構建企業和社會的綠色供應鏈。

能源結構調整方面,推動清潔低碳能源成為能源消耗增量主體、降低煤炭消費總量。運輸結構調整方面,鼓勵新能源汽車使用,包括在遠距離運輸中加快形成以鐵路和水路為主的新格局。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強生態保護監管、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等也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工作。「要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莊國泰說。

把降碳作為綠色轉型總抓手

近日,碳排放話題再次成為焦點。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一目標意味著什麼?「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也體現了中國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責任。」莊國泰說。

但這同樣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還面臨著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治理汙染等一系列任務。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只有30年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大大縮短了這個歷程,挑戰是巨大的。」

莊國泰指出,為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大力推動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低碳轉型;要提高能效;在發展非化石能源和增強碳匯方面做更多工作。

以發展非化石能源來說,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3%,預計今年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8%。「『十四五』期間我們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方式,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推動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成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更大幅度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說。

莊國泰介紹,目前有關部門正抓緊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的行動方案,將把降碳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建設碳交易市場,實實在在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記者 李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12月23日 第 03 版)


責編:葉壯

31944873,.中國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責任,.2020-12-23 04:54:55,.204497,.葉壯

相關焦點

  • 中國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責任 2020年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中國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責任(銳財經)本報記者 李 婕《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23日 第 03 版)位於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縣城的木魚島公園,如今成為當地生態旅遊的重要景點
  • 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2012年,中共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更加明確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路徑。2013年,中國發布第一部專門針對適應全球氣候變化的戰略規劃《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提高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綜合能力。以強化職能實現統籌。
  • 展現中國負責任發展中大國的責任擔當——四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這既表明了我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擘畫了新的宏偉藍圖,也彰顯了我國願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新貢獻的明確態度。面對生態環境的挑戰,中國以實際行動積極履約。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成為最早一批籤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國家,通過清潔發展機制幫助部分發達國家履行了《京都議定書》第一階段的減排義務。
  • 習近平展現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雄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時提出三點倡議,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接受記者採訪的學者說,在以「雄心」為關鍵詞的峰會上展現出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雄心」,具有紀念意義和現實意義。「應對氣候變化正處於非常關鍵的時期。」
  • 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展現大國擔當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將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的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明確了方向,開啟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新階段。5年來,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定支持應對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積極承擔符合自身發展階段和國情的國際義務,建設性地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
  • 中國與波札那籤署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文件 開啟中博應對氣候...
    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與波札那環境、自然資源保護與旅遊部關於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物資贈送的諒解備忘錄》籤約儀式在波札那成功舉行。我國駐波札那大使趙彥博代表生態環境部與波札那環境部部長凱倫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  趙大使表示,氣候變化是事關人類發展的重大挑戰,需要全世界攜手共同應對。
  • 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展現大國擔當(人民日報)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將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的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明確了方向,開啟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新階段。5年來,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定支持應對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積極承擔符合自身發展階段和國情的國際義務,建設性地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
  • 應對氣候變化 個別國家「拖後腿」遭國際批評
    央視網消息:合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絕大多數國家都在積極響應。然而,也存在個別碳排放大國,在行動和計劃上對氣候變化應對不力,甚至「退群」。  本年度的氣候雄心峰會上,澳大利亞沒有收到邀請在大會上發言。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認為,在過去5年中,澳大利亞在履行巴黎協定承諾方面和其他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2000多萬人口碳排放總量佔全球3.6%。
  • 【老外有話說】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注入力量
    作者:法比奧 帕蘭提(Fabio Massimo Parenti),義大利美第奇學院國際關係學副教授 在日前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講話,鄭重承諾中國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行動
    位於南非北開普省的德阿風電場2017年建成並投入運營,是中國在非洲第一個集投資、建設、運營為一體的風電項目,也是南非目前已經投產的規模最大的風力發電場。在匈牙利西南部,由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所屬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考波什堡1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目前正處於建設關鍵期。
  • 「老外有話說」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注入力量
    作者:法比奧帕蘭提(Fabio Massimo Parenti),義大利美第奇學院國際關係學副教授在日前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講話,鄭重承諾中國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更加明確
    2020年12月12日,在《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之際,國際社會為了提振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與雄心,舉辦了2020氣候雄心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對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了三點倡議,並宣示了提高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四項新舉措。這意味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更加明確。
  • 國際銳評丨中國重信守諾 推動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晚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就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3點倡議,並宣布中國到2030年減少碳排放的一系列新舉措,為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指明方向、注入新的中國力量。
  • 戰略| 提振全球雄心,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氣候變化被認為是中美可以合作的重要議題之一,現在是中美兩國關係需要深度調整的關鍵時刻,拜登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籌碼。」孫興傑表示,雖然拜登不是一名「推特總統」,但其在社交媒體上的承諾是否能夠兌現,仍有待全世界觀察。據了解,下一輪聯合國氣候談判定於2021年11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屆時各國將提交新的、更具雄心的2030年目標,而國際社會期待美國落實重返承諾,承擔大國責任。
  • 「國際銳評」中國重信守諾 推動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但是美國政府基於一己之私退出該協定,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製造了阻力。這場世紀疫情「觸發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各國應對氣候變化,亟需更大行動力。作為《巴黎協定》的促成者與踐行者,中國一直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積極行動。
  • 新華社評論員: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重要講話新華社評論員「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習近平主席12日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氣候變化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關係人類未來命運。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 新華社評論員: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
    習近平主席12日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氣候變化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關係人類未來命運。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 應對氣候變化,人人有責
    作者:武夷山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本期《世界科學》發表了多篇氣候變化主題的文章,還刊載了美國科學文化雜誌《鸚鵡螺》對美國科幻小說大家金 · 斯坦利 · 羅賓遜的訪談,因為其2020年10月問世的最新長篇小說《未來部》也是探討氣候變化危機的
  • 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在行動
    央視網消息: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5年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有目共睹。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了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中國提出的新舉措包括,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8位院士聚首 共商應對氣候變化大計(深度報導)
    隨著全球經濟快速發展,以氣候變暖為主要特徵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成為當今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國該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建成青山綠水、氣候宜人、和諧美好中國?是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10月10日,由西北大學、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聯合主辦的「應對氣候變化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會議」在西安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