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緒的主人,讀《給情緒多點兒時間》

2020-12-23 騰訊網

文|斜陽葉

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惑?

我們每個人,都在認真生活,努力拼搏,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堅守自己心儀已久的愛好,活得勤勤懇懇,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會不快樂,會覺得生活的還不夠理想。

我們在別人眼中有不被理解的地方,或許在家庭中不能讓愛人感到滿意,或許在工作中不能讓領導認可自己的能力,或許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有隔閡。

我們都活在別人的口中,活在別人的印象裡,甚至包括我們自己都開始懷疑:這樣的自己,真的足夠優秀嗎?

答案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太不放過自己了。

試著放過自己,找到與世界的相處方式,臺灣臨床心理師洪仲清通過大量臨床實踐,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潛心著作了這本《給情緒多點兒時間》,以期能幫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痛苦、不安的朋友,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療愈之路。

01、正確認識情緒,讓情緒來去自由

看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到底應該怎樣與情緒相處呢?糟糕情緒讓人越來越想把自己封鎖起來,成為朋友圈中的孤島。當初快樂的自己哪兒去了?

不是我一個人有這樣的煩惱,小S曾說過:「我對最愛的人態度很差,但對非親非故的粉絲卻很客氣,後來才突然領悟到為什麼對全世界最愛我們的人卻那麼殘忍。」

是啊,小S把糟糕的情緒發洩給最親近的人,傷了所愛之人同時也傷害了自己。

怎樣做才能讓我們自己和所愛之人免受傷害呢?

那就是正確認識情緒,給情緒一個出口,讓情緒來去自由吧!

情緒是一種能量波動,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情感體驗不同而已。

情緒是我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它會帶給我們有兩種感受,一種是正面感受,如高興,喜悅、開心等;另一種是負面情緒,如生氣,憤怒,羞恥,恐懼等。只是體驗感受不一樣而已,並沒有好壞和對錯之分,無論哪一種只是對我們的提醒,就像是一個郵差給我們送信來了。

積極的情感固然值得培養,能給我們帶來美的感受,但毋庸置疑的是,消極情緒作為情緒的一部分,必不可少。

某著名心理學家說過:「試圖壓制和批判消極情緒,反而會降低我們的幸福感,還可能引發更多的問題,例如暴飲暴食、酒精成癮。」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都是我們對人生最真實的體驗,讓我們擁抱自己的情緒,接受真實的自我,讓情緒來去自由吧!

02、甘願就好,放過自己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多人會抱怨生活,結果生活就真的越過越差。

我的同學小雲婚姻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總是不自覺地拿自己跟其他同學相提並論,她覺得自己嫁的不夠好,這些都是父母的錯,老公婚後迷上打牌,她勸不動就怪父母沒給她選對人;婆家做生意欠債生活一度陷入拮据,她也怪父母當初不該看中男方的家庭......

小雲時常陷入這種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內心深處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我要用我的痛苦證明父母當初的錯。」

為了向父母證明這種錯誤,把自己的婚姻過得越來越糟,仔細想想,這難道真是父母的錯嗎?

暢銷全球的好書《高效能人士的個習慣》中,作者史蒂芬.柯維博士提出高效能人士的習慣之一——積極主動。我們每個人成熟都要經過三個階段:從依賴期到獨立期,再到互賴期。

在最初的「依賴期」,以「你」為核心,你照顧我,你得為我的成敗負責,就像小雲這樣的思維,可是人終究是要成長。我們還需要走進「獨立期」,以「我」為中心,我可以為我的選擇負責,我可以依靠自己,我有權做選擇。最後走進「互賴期」,以「我們」為核心,我們可以合作,我們可以融進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創前程。」

我的另一個同學,一個人帶兩個女兒,每天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婆婆重男輕女,不願照顧孫女。可我的同學從來不抱怨,我們時常心疼她,她總是雲淡風輕地說:

「甘願就好。帶孩子哪有不辛苦的,每個人的辛苦都不一樣,甘願就好!」

甘願,就是接納了。

正如《給情緒多點時間》裡所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已經發生了,那就「抱願」不抱怨。一丁點都不抱怨,但發願去做才能前進,才有機會開創新局。」

不是苦難不再,而是心境改變環境。

人生有3把鑰匙,接受,改變和離開。不能接受改變,不能改變,那就離開,別再抱怨就好。

03、情緒管理在於日常踐行

沒有人的生活是順風順水,一成不變的,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而生活的高手,不在於沒有情緒,而是善於管理情緒。

曾經看到過一個小故事,感受頗深。

某一天,歌德在公園裡散步,和二位批評家狹路相逢。只允許一人通行的道路上,批評家趾高氣揚地說:「我從來不給傻瓜讓路」。若是一般人,一定會破口大罵,或者生氣回應,可歌德卻是笑著說:「我恰恰相反」,說完康德便主動讓開。

康德有句名言:「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樣踐行的,多麼睿智的哲人啊!

不講道理的人,我們可以選擇遠離,雞毛蒜皮的事,我們可以選擇忘記。

所以,當所有負面情緒產生時,不要覺得它們不好,更不要恐懼,而應該思考該如何去消化、發洩那些負面情緒,學習情緒管理,就是要學如何合理髮洩情緒,而不是忽視負面情緒的存在。

當我們生氣時,不是第一時間被憤怒情緒衝昏頭腦,兵戎相見,兩敗俱傷,而是可以通過更合理的方式來表達不滿。

比如康德通過自嘲來化解自己的憤怒,同時也讓不可一世的批評家自慚形穢,無地自容。我們也可以和要好的朋友一起吐吐槽,釋放掉負面情趣,讓它來去自由,而不是我們明明很生氣,卻非要表現出自己很大度,裝成毫不在乎的模樣。

羅伯·懷特曾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沒有可怕的情緒,只有缺乏排解情緒的方法,如果不想因為情緒而苦惱,那麼就得做情緒的主人,讓情緒來去自由吧!

拜倫說:「悲觀的人雖生如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

管理情緒,如同養生,切勿急功近利,好高騖遠,要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學以致用,做情緒的主人。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讀《給情緒多點時間》,做自己人生的贏家,相信我們都可以!

斜陽葉:85後文字愛好者,願以流年為筆,用時光來潑墨,繪一處文字的水墨流淌!

相關焦點

  • 不要被情緒綁架,要做情緒的主人
    情緒管理是重要的社會適應能力,情緒來時該如何面對與自處?除了陪伴孩子理解情緒那種冷暖的感受之外,父母要如何教導孩子,不被情緒綁架,做情緒的主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隨他人起舞原來很多人認為」不爽就要發洩,發洩了就會爽「,其實這是一個很錯誤的觀念。我們從大腦的實驗中得知:越是緊繃肌肉、咬牙切齒地去揮棒打擊沒有抵抗力的不倒翁,憤怒指數越高,而且發洩完的感覺是空虛而不是滿足,因為原來生氣的因素還在。
  • 情緒管理四部曲——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內心情緒無法被他人尊重、傾聽和理解,反而被忽視、漠視或無視;因為有了某種情緒而被人評判、指責,甚至羞辱;內心的情感需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這些都是一切內心痛苦的根源。正是因為情緒如此重要,現在人們才會越來越注重情商的培養。該如何更為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呢?情緒管理能力就像其他任何能力一樣,是需要花時間培養的。
  • 心理特級教師:怎樣做情緒的主人?
    居家戰「疫」,哪些教育誤區會引發孩子負面情緒? 如何幫助孩子認識「負面情緒」、處理「負面情緒」? 怎樣化「危」為「機」做情緒的主人?
  • 工作中的負面情緒累積該怎麼辦?教你做情緒的主人
    這種情緒是非常危險的,與年齡沒有多大的關係,往往會讓人感到煩躁、焦慮、自卑,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這種情緒就像病毒可以傳播,會影響其他同事的心情,若是被領導發現,也會降低你在他心目中的評分。其實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身邊那些優秀的同事,厲害的上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怒不形於色,並且臉上長時間都是笑眯眯的。
  • 女人,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餘生會越來越好
    女人,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餘生會越來越好女人的可愛與獨立,在於長在生命裡的自愈能力,把控情緒的能力,別放縱自己善變的情緒,餘生靜而不爭,生死有命,得失隨緣,永遠都不能讓情緒左右自己!你已不是當初那個可以任性發瘋的小女孩,如果想要幸福,那麼從今天開始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女人,做自己情緒的主人。(1)在家裡,別動不動就對家人發火,想發火時在心中默數5秒鐘。有的女人為什麼經營不好自己的婚姻?
  • 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這也是為什麼在一個問題發生後要對孩子進行長時間的耐心開導,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恢復冷靜,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對策。其次,孩子分析問題不夠深入全面。孩子之所以會被情緒掌控,其實是過分關注自我。孩子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傷害,所以通過情緒的爆發來保護自己。
  • 多做正面情緒反應——《了解情緒、掌控情緒》之一
    修行的過程中,我們要觀察自己:負面情緒變少了,正面情緒增加了,一直到負面情緒非常少,經常顯露著正面情緒;人生的負面態度少了,經常保持著正面的態度,積極地投入安祥活動,關懷人群。這種心態才是檢測自己安祥是不是進步的尺度,因為安祥離不開正面情緒,當然少不了積極的態度。而且情緒變化的情形,在日常生活當中無時無刻都可以掌握,假如連自己情緒的變化都不知道,那是失覺!
  • 你真的懂得情緒嗎?學會情緒ABC理論,做情緒的主人
    ……腦中泛起激烈的情緒和強烈的怒氣,不可避免一頓爭吵。我們在人際相處中,總是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那麼情緒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還以文章開頭的例子,我們來觀察一下故事中女主人公的情緒發展:如果轉換一下思維,我們看到的過程可能是這樣的: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裡斯曾提出一個關於我們自身情緒產生原因的理論——情緒的ABC理論:
  • 《掌控自我》:做情緒的主人,開啟你開掛的人生
    毋需多慮,這本《掌控自我》可以解開你心中的謎團,告訴你自律的方法,幫你開啟幸福的人生。作者朱建軍是著名心理學家,中國心理學界扛鼎人物,國內最早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和最知名的諮詢師之一,迄今已從事心理諮詢30多年。
  • 兒童情緒需要訓練?KaDa故事年度書單推薦,幫助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避免不了出現生氣、害怕、妒忌等各種情緒問題。不買玩具,就撒潑打滾;到一個陌生環境,變得不敢開口說話;經常跟大人作對,發脾氣……這些都是情緒失控的表現,為什麼會情緒失控?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
  • 練習瑜伽呼吸法,做情緒的主人
    你是否苦於情緒的糾纏不均勻的呼吸會干擾大腦的節奏,導致肉體、情緒和精神受阻,從而引起內在衝突、人格失調、生活方式紊亂甚至是疾病。小貼士:可在任何時間練習,精神高度緊張或情緒憤怒時尤為有效
  • 主人看新聞後生氣暴躁,會影響到狗狗嗎?會,情緒是會傳染的
    作為狗主人,我也建議各位不要總是盯著新聞,了解就好,不要把全身心投入。你積攢全身的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家裡的狗狗。狗狗雖然不會說話,但它能通過各種方法了解主人的情緒狗狗的嗅覺真的像超能力一樣,它們可以嗅聞出疾病,同樣能嗅聞出主人的情緒。
  • 消極情緒 ≠ 壞情緒
    你知道什麼是情緒嗎?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一般認為,情緒是以個體願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根據情緒在強度、持續性和緊張性等方面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狀態。
  • 情緒的三種狀態
    陝西特崗的考試中,情緒的狀態一般喜歡以單選和多選形式出現考查例子反選。所以各位同學特崗備考中一定要熟知情緒定義,在此基礎上掌握情緒三種狀態的定義和特點。最後除了能夠考試做對該部分題目,希望大家還能夠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首先,我們先看看情緒的概念。情緒一般指個體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情景中直接產生的心理體驗和相應的反應。
  • 「每當我難過的時候,貓都會靜靜陪著我」貓咪能感知人的情緒嗎?
    貓咪很會看主人的「臉色」「臉色」也就是我們的表情。在人類的日常交往和溝通中,我們說的話所傳遞的信息量其實只佔一小部分,我們的表情和身體語言表達的要比話語多得多。在動物的世界都更是如此了。科學家們對貓咪做了一個「看臉」實驗,首先請它們的主人擺出像下圖這樣開心和生氣的表情,然後看貓咪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結果,當主人在微笑時,貓咪更喜歡跟主人待在一起,還會更多地表現出「積極」的舉動,像是打呼、蹭主人或坐在主人的腿上。
  • 情緒繪本清單,搞定說哭就哭的熊孩子
    於是,趁搞活動囤了很多有關情緒的繪本,讓孩子通過繪本的視角認識不同的情緒,然後更好的控制情緒。讀了一段時間,我感覺還是有點作用。最起碼他可以給每種情緒定義啦,比如別人搶走玩具,他說很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氣),比如機器人掃地的時候,他會說害怕,比如在外面看見公共汽車過來,他會說很開心。
  • 對於孩子的壞情緒,引導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比打罵有效多了!
    確實,隨著寶貝的成長,寶貝會越來越有意識,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懂得越來越多,也就更加能管教了。現在各種熊寶貝出沒,越來越多的時候,家長被寶貝氣得想暈倒。但是管教寶貝,不是不可以隨便生氣的,還是要忍著,一定要耐心地,找到寶貝出問題的根本,找到源頭去解決問題。引導寶貝做一個,會管理自己情緒的寶貝,我們的人的心分為兩半,一半是理性的人,一半是放桀驁不馴的斑馬。
  • 《頭腦特工隊》:希望孩子永遠快樂是偽命題,別做消除情緒的家長
    他們是支配萊利的五種情緒:樂樂,卓越、疲憊、恐懼和憤怒。樂樂的能力是給小主人帶來快樂,並為小主人創造美好的回憶,然而他的小夥伴的擔心是非常令人擔憂的,因為他不小心碰了萊利,這讓萊利難過。所以樂樂讓憂慮遠離,所以小主人就會快樂。後來,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樂樂發現負面情緒也會帶來小主人正能量。
  • 你還在被情緒所左右嗎?情緒是自己控制的
    對自己下定承諾的決心就可以,無論自己最愛最親的人做了什麼?或者沒做什麼。都不要因此影響自己情緒。因為自己的情緒是只有自己才能控制的。情緒只能反映自己的想法和生理反應。只要我們堅持承諾的決心。放棄自己的固有想法。就會改變對人事物的看法。那時你會發現,經常讓你不快樂,不開心的人和事其實沒有改變。變了的只是你對待人事物的心態。如果你能經常反覆練習。
  • 處理壞情緒的方法
    做人還是應該像個人,當我努力讓自己沒有情緒時,我的做法就是錯的。人的情緒就像太陽東升西落一樣,不可能被人為的消除。因為有情緒,我們才成為了自己,活的像個人。以下是我在生活中處理情緒的方法,分享給各位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