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平凡的世界中:少平才是年輕人應該追的星

2020-12-18 粽子談教育

一直有一位作家,他一直都活在了我們心裏面,他是年輕人們人生徵途中的引路人和信號塔,給予過無數人無窮的力量和重新奮鬥的勇氣。前後創作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等著名小說,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尊崇和景仰。

百萬巨著——《平凡的世界》

今天,我們先來說一說這一部獲得了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平凡的世界》。

讀完《平凡的世界》這部鴻篇巨著已經是第四五個年頭了,最愛的就是這一本書,不管我在何方,身邊都會帶上她。

前後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包括特意去看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故事等,卻一直沒有動筆寫讀後感,算起來它算是我除了老師布置必須看完寫讀後感的書以外,很主動去寫的一本書。這部小說是斷斷續續讀完的,從高一一直讀到大三,陪我走過了很多個春秋高考畢業時迷茫的階段,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人生路上恰到好處出現的一見如故的老朋友,讓我理解了自己年少時那些稀奇想法產生的根源,在當下浮躁而慌亂的節點給予了我親切的安慰,為未來的人生理想指引了方向。

直到合上書,我才慢慢接受這個故事結束了,好像做了一場很長的夢。由於書中記錄了幾代人的生活變遷,讓人覺得這個故事可以一代代寫下去。看到少平離開金秀、蘭香,回到煤礦,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滋味。這樣一個在人格刻畫上幾近完美的人物,縱使那樣頑強地與命運抗爭,與平凡的生活搏鬥,最終還是走向了一個在世俗意義上平凡甚至說有點冷落的結局。命運一次次將他推入困境,又一次次將他拉起,然而兜兜轉轉一圈,他還是沒能掙脫自己大時代下難以流動的階級,這個枷鎖是社會賦予他的,而他也終究只是洪流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然而,孫少平這個人物卻是平凡的世界中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這個人物身上特有的浪漫主義情懷,吃苦耐勞的實幹精神都使之在眾多青年形象中大放異彩,雖然在生活層次上看似依舊與眾人在一條基線,但是他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於精神層次的超越,不同於孫少安仍然為生計掙命,為面子忙活,只求在物質領域富足的小農思想,孫少平在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了人這一生要思考更深更遠的東西,關於理想,關於世界,關於歷史中人的位置。雖然不幸的是由於階級的限制,他始終只能與工農子弟相處,大有「夏蟲不可以語冰」的悲哀,但是他時刻沒有忘記讀書。讀書,看報是他衝出既有環境的封鎖,尋找真理之光的有力工具,他也幾乎把這種習慣培養成了信仰。

孫少平一直是一個有很多困惑,迷茫的人,少年時期他就理解貧窮有多沉重,一直到後來都在他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貧窮是拴在他腳上的鐐銬,因此他只能「戴著鐐銬跳舞」,掙錢養家、光耀門楣成了他的心中一個過不去的檻。他曾對田曉霞說「可能你不理解,但對我來說,最大的願望就是給家裡箍幾孔窯洞,讓我爹美氣地在自家廣場上抽幾口煙!」。讀初中時,他和與自己一樣貧窮的郝紅梅惺惺相惜,但是卻也在那場「失戀」中深刻認識到了自己與富家子弟顧養民在家境、修養、見識上的差距,他也曾怨恨,流淚,但是最終卻能自我開導,跳出狹隘的個人情緒,走向個人發展的更大格局,書裡對孫少平的心理這樣刻畫:

「青春激流打起的第一個浪頭在內心漸漸平伏了。孫少平甚至感到了一種解脫的喜悅。他似乎覺得自己的精神比原來還要充實一些。他現在認識到,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應該按照普通人的條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當然,普通並不等於平庸。他也需一輩子就是個普通人,但他要做一個不平庸的人。在許許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應該表現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來。「

孫少平是一個能夠超越個人悲歡,內心始終有股溫暖的力量去理解別人,激勵自己的人。遇到事情他習慣於運用同理心,不對人做過多惡意的揣測。對於受到的傷害,他更多地從吸取教訓的角度出發,從本來負面的事情中獲得正面力量,不斷鍛鍊自己積極思考的肌肉,促進心智的成熟。甚至在郝紅梅偷手帕時,他能不計前嫌施以援手,那種不拘小節的寬廣胸襟,是我一直非常欣賞孫少平的地方。他有種信念,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個人是發展的,平凡中也是可以實現偉大的,這種信念使得他能夠從更高的層次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種瑣事,當成是對自己是否「不平凡」的試金石。

再說下去,該要到深夜了,強烈您刷到我文章的小夥伴,抓緊時間去閱讀他。

也可以去看一看電視劇和話劇,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平凡的世界》話劇照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為何曉霞的離世,讓路遙放聲大哭?淺析路遙創作情結
    ——路遙《平凡的世界》中, 田曉霞是一個完美的存在,一個理想化的化身,是路遙精心勾勒出的經典人物。田曉霞是官二代的子女,省報的記者,沒有任何缺點可以挑剔的完美女孩。在田曉霞的鼓勵下,滿腔熱血的少平去銅城做了煤礦工,在少平彷徨失意的時候是曉霞給他力量。曉霞和大多數女性一樣,溫柔善良,無條件的支持自己的男朋友。她去體驗少平的工作環境,在井下深情的留下對少平愛的眼淚。在抗洪救災中,曉霞主動請纓去前線,為了救一個在洪水中掙扎的孩子,曉霞不幸被衝走。
  • 路遙與《平凡的世界》(原創)
    1988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並於1991年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吳律師通過閱讀《平凡的世界》和《路遙傳》,發現《平凡的世界》有很重的路遙的影子和其個人經歷感受,於是吳律師試圖從描寫的孫少安、孫少平兄弟的苦與愛來窺探路遙的內心世界。一、苦。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與惠英的結局,其實路遙從開始就告訴你了
    《平凡的世界》劇照孫少平與惠英的緣分,最早要從他剛來到大牙灣煤礦的時候說起了。這些鮮花飽含的生命力,給予了惠英嫂一線活力和生機,她終於從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走出來了,她開始操持家務,堅強的面對以後的生活。惠英重新的振作,是與少平脫不了關係的。在她的心底,她不得不承認,正是有了少平的幫助,才讓她感到自己不是無依無靠的。既然命運讓她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她就必須要掙扎著活下去,畢竟還有明明。
  • 《平凡的世界》少平與惠英嫂:有些「婚姻」,是可以跳過愛情的
    《平凡的世界》,從1986年發表至今,已經三十多年過去了,每每想起裡面的人物,總覺得十分親切,似乎就是一群生活在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一樣,書中每個人都有鮮明的個性,沒有好與壞的明顯界線,他們有各自的追求和無奈,也會在權衡現實與理想時搖擺不定。但,這一切,都不影響他們成為我心中永遠的經典人物形象,比如——孫少平。
  • 《平凡的世界》在結尾處路遙為何筆鋒突轉,而以田曉霞犧牲告終?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但在路遙看來只有門當戶對的愛情才能天長地久,在路遙的心中,門當戶對,身份地位相近,才是能夠相愛一生的基礎。在書中,孫少安為什麼拒絕田潤葉,理由就是一個:差距太大;孫少安為什麼立刻娶了賀秀蓮,理由也只有一個:差距不大;孫少平為什麼不能娶田曉霞,因為:差距太大;孫少平為什麼能夠與惠英在一起,因為:差距不大。
  • 《平凡的世界》,路遙為何要把秀蓮和曉霞都寫死了?有意為之?
    曉霞不去世,就會跟少平在一起,而這與當時的現實格格不入,時至今日放在一起兩個人也是不可能,因為門不當戶不對。這就是物極必反。平凡的世界寫了平凡人的人生。書中的人可以是身邊的某個朋友或村鄰居,生活中像秀蓮像曉霞這樣結局是必然的,秀蓮是勞累過度,曉霞也不是事業狂嗎?這樣的生活註定了她們的結局。月圓必缺之,花豔必摧之。
  • 平凡的世界中,路遙為什麼要寫死少平的戀人曉霞,少安的妻子秀蓮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一部鴻篇巨著,在這本書中,他刻畫了田曉霞和秀蓮兩位惹人喜愛的女性形象,但是無一例外,路遙給她們安排的結局都是死亡。作為讀者,我們非常好奇,路遙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寫呢?但是對於她的選擇我很理解,雖然曉霞和少平的出身是不平等的,但是他們卻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和同樣充實的精神世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題。他們可以一起針砭時事,一起說一些家長裡短,完全放下了門第成見。所以說曉霞選擇少平,其實再合適不過了。曉霞這麼做是她的真性情,但是反過來也是她的真性情要了她的命。
  • 《平凡的世界》結局意難平,原來少平和惠英的歸宿早有定局
    導語平凡的世界裡,平凡的人們在過著不平凡的生活,然後就有了不平凡的結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悲喜交加的人間劇,故事的結尾總是那麼的不盡人意。少安事業有成了,可秀蓮卻病倒了;潤葉回心轉意了,可向前卻失去了雙腿;少平和曉霞的古塔山之約就到了,可曉霞卻犧牲了,少平也毀容了......
  • 路遙《平凡的世界》裡,愛情務實者郝紅梅才是最鮮活的女人
    現實主義作家路遙,一部《平凡的世界》,如史詩般為我們展現了大的時代變革下,小人物的命運糾葛,各個階層的人都描寫到了,男女老少,知識分子,農民階層等等。很多年輕人,都活在自己理想的生活裡,最終在自己或大環境的安排下,被動的回歸現實。比如潤葉,她的理想對象是少安,可後來在少安結婚,二爸事業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和李向前結婚,並最終在李向前殘疾的情況下,才和他一起過起了平凡的日子,但是有一個女性,她的出場是例外的,她就是郝紅梅。我認為她的形象性格,要從她的幾段戀情來分析:一.
  • 中高考作文深度解讀|《平凡的世界》:為大時代的奮鬥者樹碑立傳
    《平凡的世界》你總要面對這個世界,這個平凡的世界。1973年,路遙被推選到延安大學中文系讀書。大學期間,路遙制訂了嚴密的學習計劃,系統閱讀了大量中外文學名著。他經常買個餅子,鑽進閱覽室,就不出來了。從那時起他就開始搞文學創作。1988年他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一舉成名。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是默默無聞的,喧譁不止的永遠是自視清高的一群 。」這是路遙的經典語錄。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他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黃土地,在作品裡很容易看到他的價值所在,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中他這樣寫道:「是的,我剛跨過40歲,從人生的歷程來看,生命還可以說處於『正午』時光,完全應該重新喚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這莊嚴的勞動之中」。
  • 《平凡的世界》:農村窮小子放著官二代不娶,卻選了「寡婦」師娘
    《平凡的世界》寡婦師娘成窮小夥最終歸宿,官二代女神到底差在哪《平凡的世界》開篇便描寫孫少平在中學上學的時候,富人家的孩子都吃白面饅頭,喝熱湯。但是當時自卑的孫少平,並不敢和大家一起吃飯,只有等到大家都吃完了,他才去挑最硬的黑饅頭,喝冷湯。
  • 願你讀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能收穫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上學的時候先看了陳忠實的《白鹿原》又看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兩部小說雖然風格不盡相同,但是書寫的都是陝西一帶的故事,前者講述的故事是從晚清到解放,後者是從文革到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時間差不多可以銜接上,能夠看作是陝西世界的歷史性文學書寫。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本文為你記錄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 《平凡的世界》路遙:生活中有困難,不怕掉進雲中,不怕平凡?
    01年在路遙經典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有句話:生活不能等別人安排,我們應該自己努力奮鬥。因此,他的一生試圖實踐這一原則。堅韌不拔與命運抗爭,在好與壞的生活中不斷的奮鬥與努力。即使面對命運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困難重重,他也從未放棄自己的夢想。
  • 路遙把田曉霞寫死是在暗示什麼,我們難道只能向悲慘的現實妥協?
    路遙把田曉霞賀秀連寫死暗示什麼,我們難道只能妥協悲慘的現實?田曉霞的死是必然的。原因有三個。首先,平凡的世界想要告訴我們的是,每一個平凡的人一生中都要經歷各種磨難。在書裡幾乎所有的主角都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苦難。
  • 為什麼路遙筆下《平凡的世界》,大多數愛情都是悲劇結尾?
    今天我們不從宏觀的角度去評判這一部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巨作到底對於現在的年輕人有什麼啟示意義,而單從路遙先生筆下的愛情和悲劇關係的角度,去簡單探討一下這本《平凡的世界》的文學魅力。一,柏拉圖式的愛情觀!文學家的精神世界,一向都是純粹的,乾淨的,特別是那些集大成者。
  • 《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學歷不低又誠實肯幹,為何結果不甚滿意
    4月23號是世界讀書日,網友們紛紛曬出自己的讀書感悟,其中提到最多的應該是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文中主人公少平的事跡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至今還為人們熟悉。平凡的世界,路遙先生的代表作。但是一千個人讀孫少平就有一千個理解,甚至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讀同一部作品認識也會不同,這也許正是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 落雪時節,再憶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的四次雪景
    早晨推開門一看,外面早已是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漫天的雪花還在縱情飛舞,頗有「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味道。其實,在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也有多次寫雪景,處處都值得回味。註:電視劇和小說中稍有不同,這裡暫且以電視劇為主。
  • 《平凡的世界》裡感悟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開篇,由此揭開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也開啟了平凡的世界裡不平凡的生命奇蹟。 這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對今天的年輕人仍有啟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