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飛天舞黃沙

2020-12-11 文以載叨

引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甘肅敦煌歷來作為西域與中原的地域、文化分割線,給人的印象難免是黃沙滾滾、悽楚荒涼,但就是在這裡,交融、孕育出了中原、印度、西域文化的共同結晶——敦煌莫高窟。在普通人的印象中,「飛天」可以說是敦煌莫高窟的代名詞和使者,那一個個飛天的神女穿越千年的時空隧道,為我們拉開了認識歷史與文化的神秘面紗。

西漢張騫開闢絲綢之路,使甘肅敦煌成為了一個在歷史上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的地方,「春風不度」的玉門關在這裡,「西出無故人」的陽關也在這裡,此雙關皆是我國與西域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站點,這為莫高窟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據《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唐)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即366年,一個叫樂尊的僧人路過今天莫高窟所在的地方,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以此為神跡,便在巖壁上開鑿洞窟,禮佛修禪。逐漸這樣做的僧人禪師增多,洞窟也越來越多,「漠高窟」的稱呼也相繼出現,其含義是指沙漠的高處,或修建佛窟是最高的修為,「漠」通「莫」,再後來直接稱「莫高窟」。

經五胡亂華後的十六國,到北朝,再到隋、唐,直至西夏、元朝,莫高窟雖然地處位置特殊而敏感,但一直在不斷的開建,元以後停止開窟,逐漸冷落荒廢,明朝閉關後逐漸被人遺忘。直到光緒二十三年,王道士發現莫高窟使得其能夠重新現世,它已經有了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

說到莫高窟,必然要談到壁畫,談到莫高窟壁畫,則最繞不開的便是飛天,「飛天」可以說是敦煌莫高窟的代名詞和使者。據考飛天的原型是佛教天龍八部當中的緊那羅、乾闥婆,其分別為「歌神」、「樂神」。敦煌莫高窟飛天的形象發生過非常大的變化

1、早期 早期飛天表現為男性特徵,畫風粗狂,異域風格非常的濃重。

2、中期 隋朝左右,飛天的風格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男性特徵減弱,女性特徵明顯,畫風日漸細膩,中原文化風格開始注入,佛、道交融,表現之一便是飛天人物束起了髮髻,戴上了道冠。有的脖飾項鍊,有的肩披彩帶,有的腰系長裙。或奏鼓、或拍板、或吹笛、或撥弦。

3、成熟期 唐朝可以說是飛天創作最成熟的時期,飛天形象幾乎完全女性化,體態豐滿而柔美,身姿靈動而不張狂,可見飛卷的舞帶、飄曳的衣裙,完全就是中原文化印象中的神女,與李白「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一句,儼然相應。不過在構圖、用色以及主題方面,依然保留了異域文化的特徵。至此後,飛天的形象就沒有再發生過太大的變化。

2020年5月17日,樊錦詩被評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原因便是她對敦煌具有絕對價值的保護和研究。她被譽為繼常書鴻、段文杰之後的第三任「敦煌守護神」。出生於1938年的樊錦詩,曾就讀北大,1962年到敦煌莫高窟實習,1963年被分配至敦煌莫高窟工作。接到工作分配通知的時候,她家人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般高興,因為那個時候的敦煌莫高窟工作環境惡劣,生活條件差,離家又遠,和古時候邊塞詩的描述相差無幾。她父親曾想過替女兒申請調換工作崗位,但樊錦詩拒絕了。

正如她自己所說「當時只是過路,但一走進敦煌,進入石窟,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開始與千年對話」,這場對話對敦煌莫高窟、對飛天的神女來說,或許只是一瞬,但對於樊錦詩來說,卻是一輩子。是得,從她正式走上工作崗位到今天,她一輩子都再沒離開過。在樊錦詩的保護下,壁畫中的飛天神女未曾老去一絲一毫,但樊錦詩自己卻從曾經的少女,成為了如今的高齡老人。為了敦煌莫高窟,從青絲到白髮,樊錦詩奉獻了一生,但未曾有過絲毫的動搖、後悔。

(對文章喜歡或有意見歡迎留言,持續輸出文學、藝術、歷史等人文內容,懇請點讚、收藏)

相關焦點

  • 莫高窟標誌–敦煌飛天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也可以說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蹟。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其數量之多,是全世界和中國佛教石窟寺廟中,保存飛天最多的石窟。敦煌飛天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一直延續和發展著。
  • 敦煌莫高窟飛天壁畫
     提示:點擊上方"鮮花天降的法緣"↑免費訂閱本微信推廣平臺   或戴印度五珠寶冠,身材粗短,上體半裸,腰纏長裙,肩披大巾,由於暈染技法變色,成為白鼻梁、白眼珠,與西域龜茲等石窟中的飛天,在造型、面容、姿態、色彩、繪畫技藝上都十分相似。
  • 敦煌莫高窟旅遊講解:從飛天的形象變遷看文明融合
    今天我們接著講述敦煌莫高窟的飛天藝術。飛天是敦煌石窟的形象大使。我特別喜歡看飛天,空靈、飄逸,滿牆風動,讓人感覺到一種歡快的喜悅之感。季羨林老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 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飛天就很好的體現了幾種文明在敦煌的交流與融合。飛天的老家,在印度。
  • 敦煌莫高窟石窟藝術最全線描稿,精彩至極!太珍貴啦!
    莫高窟55窟 五代 舞伎菩薩莫高窟45窟 盛唐 舞伎菩薩莫高窟61窟 五代 舞樂菩薩莫高窟112窟 中唐 舞伎菩薩莫高窟98窟 五代 舞樂菩薩
  • 黨妹還原敦煌飛天:重溫敦煌壁畫,再現莫高窟名片
    B站up主黨妹近期發布了一期關於敦煌的美妝視頻,網友紛紛發彈幕稱讚好美。敦煌是個神聖的名字,許多國家的文化在這裡碰撞。尤其是敦煌的壁畫,為後人帶來了極致的感官體驗與藝術感受。說到壁畫,不得不提起敦煌飛天,這是莫高窟藝術的標誌,也是敦煌的代表。
  • 大敦煌的飛天傳說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神話傳說中說他們一個善歌,一個善舞,形影不離,融洽和諧,是恩愛的夫妻。後來被佛教吸收,化為天龍八部眾神中的兩位天神。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敦煌飛天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
  • 敦煌飛天
    飛天作為佛教中的一個重要形象,以各種美妙姿態出現在洞窟中,將敦煌石窟裝飾得異常絢爛。4.為什麼稱飛天是敦煌石窟的形象大使?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東千佛洞,以莫高窟為主。莫高窟窟群現存有壁畫、塑像的洞窟共有492窟,幾乎窟窟畫有飛天。
  • 敦煌飛天 美得令人窒息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       他們一個善歌,一個善舞,形影不離,融洽和諧,是恩愛夫妻,後來被佛教吸收,化為天龍八部眾神中的兩位天神。
  • 【解讀】敦煌的飛天
    飛天作為佛教中的一個重要形象,以各種美妙姿態出現在洞窟中,將敦煌石窟裝飾得異常絢爛。4.為什麼稱飛天是敦煌石窟的形象大使?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東千佛洞,以莫高窟為主。莫高窟窟群現存有壁畫、塑像的洞窟共有492窟,幾乎窟窟畫有飛天。
  • 莫高窟石窟線描稿(200圖)
    莫高窟55窟 五代 舞伎菩薩莫高窟45窟 盛唐 舞伎菩薩莫高窟61窟 五代 舞樂菩薩莫高窟112窟 中唐 舞伎菩薩莫高窟98窟 五代 舞樂菩薩
  • 九寶初降遇僧事,四海相傳護佛人—飛天舞錦衣攻略
    一、副本背景紀僧子生在莫高窟,長在莫高窟,與佛初遇、與佛共生,最終與佛共終的感人故事。二、副本錦衣完成副本後隊長必得飛天舞(碎)獎勵、隊員獲得隨機物品獎勵,有概率獲得大五寶。飛天舞錦衣頭飾需要5個碎片、服飾需要10個碎片、光環需要10個碎片、足跡需要5個碎片,合計30個。飛天舞成就秀及背景需要20個碎片方可兌換。
  • 雜誌精選 | 飛天與伎樂天的人神浪漫——淺談敦煌飛天形象
    敦煌壁畫中,飛天與伎樂天又是最廣為人知的部分,敦煌藝術作為中國藝術寶庫中輝煌璀璨的一顆明星,從來不缺少人類對它的研究與解讀。飛天所謂何?飛天如何飛?飛翔何以借飄帶?飛天是男還是女?如何在現代設計中完成敦煌飛天的完美詮釋?這一系列的問題是筆者在研究飛天與伎樂天文化伊始的困惑。敦煌飛天之美,不僅美在飛動的形式,更是中華傳統藝術精髓的集成融合再到分化獨立的凝聚。
  • 敦煌飛天的由來(上)
    壁畫是敦煌藝術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據統計敦煌數個石窟群共有歷代壁畫作品五萬多平方米。這些壁畫作品數量之豐富,技藝之精湛,藝術水平之高則更加為世人所稱道。在異彩紛呈的敦煌壁畫中,婀娜飄逸的飛天常常為世人所矚目。作為敦煌壁畫的代表之作,敦煌飛天的背後無疑有著深遠的文化背景與文化內涵。
  • 最美不過敦煌飛天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與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有飛天。一千餘年間的敦煌飛天由於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變化,姿態意境、風格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如敦煌飛天的鼎盛時期,即整個唐代,敦煌飛天形象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是完全中國化的飛天。
  • 敦煌》呈現「飛天」多元美感,用年輕力量守護千年敦煌文化
    進窟欣賞「雙飛天」、認真學習敦煌舞、和中學生一起跳敦煌舞課間操、克服困難演繹飛天舞臺劇……這一期的節目真可謂精彩不斷。用真實感受傳達敦煌文化內核,探索團被千年壁畫震撼!當敦煌探索團以及敦煌有緣人隨著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講解員陸帥洋一同走進了莫高窟321窟,當壁畫中的「雙飛天」的畫面映入眼前的時候,引發連連讚嘆。這幅「雙飛天」壁畫分別是乾達婆和緊那羅,即天歌神和天樂神,是天龍八部的護法。還有個鮮為人知的關於飛天的「冷知識」,那就是在敦煌莫高窟壁畫當中,坐著的要比站著的地位高,站著的要比飛著的地位高。
  • 遊戲跨界中國古典舞,《遇見飛天》舞蹈首秀致敬敦煌文化
    結緣敦煌,《王者榮耀》首次合作中國古典舞 一個是極賦現代科技元素的手遊,一個是傳統文化氣息濃鬱的舞臺表演形式,《王者榮耀》和中國古典舞藝術可謂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跨界嘗試。這之間的緣分,還得從今年5月初的深圳文博會藝術節談起。
  • 世界藝術|莫高窟石窟線描稿(200圖)
    莫高窟55窟 五代 舞伎菩薩莫高窟45窟 盛唐 舞伎菩薩莫高窟61窟 五代 舞樂菩薩莫高窟112窟 中唐 舞伎菩薩莫高窟98窟 五代 舞樂菩薩
  • 敦煌莫高窟壁畫
    敦煌莫高窟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
  • 敦煌文創 | 建築風鈴掛件:在悅耳鈴聲中看飛天曼舞~
    設計靈感源於敦煌飛天,它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飛天是敦煌壁畫中最具代表性的圖案,設計師將飛式動態有力、姿勢自如優美的飛天與風鈴結合,加深你在敦煌的記憶。
  • 美輪美奐《敦煌舞》
    《敦煌舞》2008年考上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學習成績優異。飛天樂舞趙聰 - 琵琶新語敦煌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米,留有從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的洞窟493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