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冥想》讀書筆記:理解冥想最本質的三個故事

2020-12-23 四夕清荷

因為賈伯斯和達利歐都是冥想的崇拜和堅持者,所以帶著好奇讀了幾本關於冥想的書。感覺這本很實用。

在看了一行禪師《正念的奇蹟》後便開始了冥想的學習,冥想,裨益良多,尤其在這個快節奏的資訊時代,被推著走的我們很容易迷失。如何安在當下,值得我們好好尋思。而冥想對所有人無疑是最無損的一條路徑。

潛意識就如同波濤洶湧的海洋,每一朵浪花都有可能成為意識的焦點,也就是想法。我們不停地在各種想法中跳轉,片刻不得安寧。冥想讓我們保持覺醒、專注和寧靜,面對各雜念不抗拒、不控制,只是把注意力輕輕地拉回來。正念的全部意義就在於將你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你任何時候所做的任何事情上。

與此書相遇也是一種緣分。很久前聽過作者安迪·普迪科姆的不幸遭遇,說他帶著勇氣出家去尋找自我。歸來後,看到他在TED上的演講,短暫的10來分鐘演都能讓人收穫寧靜。

通過本書,理解冥想最本質的三個故事,故事及背後的意義都有幫助到我們對冥想的理解!

故事一:道路

蒙住雙眼來到周圍嘈雜的馬路上,想像長長的車道旁長滿青草。嘈雜的環境讓我們開始冥想即便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仍然會覺得這種噪聲縈繞在耳旁或者始終不安。這時接著想像你清楚地看到了這條「路」——也就是你的心靈。看到車子飛馳而過,看到不同的顏色、形狀和尺寸,我們會被它們其中一個特質所吸引,你或許不會喜歡這種感受,很多人將獲得這種感受怪罪於冥想,認為這是冥想帶來的結果。

但事實殘酷:冥想不是思考,它只不過是一道明亮的光照耀在你的心靈上,所以才讓你清晰地看到了這一切。所以你或許會很難接受自己的心靈竟然一直都真的是那樣的狀態,驚訝之餘難免會驚慌失措,於是開始試著外力阻止,或者,認為這些想法很有趣參與其中。

但這是一個不太明智的策略,這無異於你從路邊站起來在車子間跑來跑去試圖控制交通。 你不妨試試就待在路邊只看著車來車往,或許當時是上下班高峰期路上滿是車,或許當時正值午夜路上並沒有幾輛車。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不會頻繁的跑到路上而是更加容易地坐在路邊觀察著想法來了又去,這就是冥想的過程。當你退一步與這些想法和感受保持距離時,便會有種豁朗感。

在正念環境中,冥想不是想要阻止想法,控制心靈。它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放棄控制,不插手,不介入,學會以被動的方式集中注意力,同時將心靈安放在它自由的、自然地覺醒中。

故事二:藍色的天空

在你的心靈中想像出一片藍色的天空,如果你有的只是滿滿的想法和混亂的情緒也不要著急,你的心裡目前是否真的有一片藍色的天空並不重要,只要「想像」一下,設想情況是這樣就好了。事實上如果回想一下上一次感到非常開心、非常放鬆時的情景也許就不難想像了。

接下來,你想像一個布滿陰雲的日子,沒有藍色的天空,只有大片陰沉沉的雲,這,一定會給你帶來不太好的感受。現在,它們有時候蓬鬆柔軟、潔白無瑕,看起來非常令人愉快;有時候又是那樣陰沉黑暗,雲的顏色就反映著你在某時候的感受或心情,但是天空總是藍的啊。當心靈忙於這些想法的時候,藍色的的天空就會被暫時遮蔽。所以無論我們感受如何,心靈的深層本質就像藍色的天空一樣,並沒有發生變化,當我們因為某種原因心情不好或者感受到痛苦的時候,雲會變得更加陰沉更加令人煩擾。冥想不是努力把陰雲趕走,而是:搬把椅子到花園裡,坐看雲捲雲舒。

故事三:野馬

你若想將強壯的野馬用繩子緊緊地控制住它,這是不可能的,他們習慣了自由奔跑不習慣靜靜長久站在一個地方,你的心靈就像這匹野馬。放鬆一點不要著急,像訓練野馬那樣去靠近你的心靈,要想像自己站在一個非常大的空間的中央,現在韁繩的一端繫著這匹馬,另一端在你手裡,不過韁繩是鬆弛的,這匹野馬有他所需要的空間,他並沒有覺得被困住或者受到約束。

適當的時候把一隻手放到另一隻手上,非常緩慢的一點點收回繩子,不要一下子收很多要一點點地收。如果你的動作夠輕柔緩慢她就根本不會注意到——它仍然覺得自己好像擁有廣闊的天地。這就是你坐下來發現心靈非常繁忙時需要做的事情,慢慢地緩緩地,給它所需的空間。

讓野馬進入自然地安定空間,進入令它感到喜悅地地方,剛開始時他或許會有點掙扎,但是沒關係,再把繩子一點點地放鬆些,慢慢地重複這個過程。

看了這本書後,我對天空的意象有了不同的認識,天空就像我們的內心,它一直是藍色的,但是總會被各種雲朵擋住,當你想看見藍色天空時,你就只需要把雲朵輕輕的劃開,就好像把各種思緒輕輕劃開一樣。總之,如果是對冥想感興趣的同學,還是比較推薦這本書的。

冥想是不用做任何改變融入在我們生活中的活動,最終目的是達到正念的境界!

「去影響每一個日子的品質,那就是最高的藝術」。

正念冥想有三個要素:有意的關注,專注,專注於一件事,可以感受到簡單、清淨;非評判的態度,頓悟,心在當下。

所謂「念」,是今和心。一顆處在當今該下的心就是一個「念」,是冥想的狀態。

心最喜歡做兩件事,一是不斷地跳入到未來,規劃或者擔憂一些還沒有發生的事,其次是不斷的切換到過去,後悔或難過一些已經發生過了的事。冥想可隨時隨地進入狀態,只是要做到正念冥想要求的三個要素就難了。

重複堅持最好。

相關焦點

  • 若理解了冥想的本質,還有必要每天打坐嗎?
    …… 冥想就是完全清空內心,然後只有身體在運行,只有生命體的運轉,別無其它;然後想法的運行,便不再確認「我」和「非我」。 看上去,克似乎在否定,打坐的形式。那假設我們理解了冥想的本質,那我們還有必要每天做形式上的冥想嗎?
  • 讀書筆記:斯瓦米· 阿迪斯瓦阿南達《冥想的力量》
    瑜伽可謂家喻戶曉,知道冥想的人不多,實踐冥想的人更是極少。這是一本關於冥想的地圖手冊,文中有大量的文獻,也涉及到很多宗教知識,理解起來不太容易。冥想是一種最高形式的崇拜,是一種艱難的修行,是一種虔誠的進階的過程。在瑜伽哲學和吠檀多哲學中,冥想者通過冥想的精神過程與冥想對象合二為一。
  • 冥想,是看清世界本質的最好方式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在多個場合多次提到冥想對他的人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說:「相比科技工具,冥想讓他從信息超載中抽脫出來,讓他得以觀察並且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他說,冥想,才是真正看清世界本質的最好方式。他甚至還說,如果沒有冥想,他不可能寫出《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
  • 關於冥想的五個技巧,如何練習冥想
    相信很多人對冥想還是陌生,不大清楚,怎樣練習冥想?今天我就要和大家分享關於冥想的技巧,包括要在哪裡冥想要用什麼樣的姿勢?冥想需要想多久,怎樣進行冥想以及多久才會有效果?首先你要確認在哪裡冥想?對於初學者來說,避免外部的幹擾是很重要的一點。
  • 發現適合自己的冥想方法:冥想有哪些種類?
    如今,我們繁忙的日程和日漸苛刻的生活,迫切需要減輕壓力,而冥想正是一種好方法。 儘管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的冥想方式,但找到符合您需求並適合您個性的冥想也十分重要。
  • 瑜伽丨冥想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真正進入冥想?
    ,不是把腦子中的東西清空;冥想也不是把大腦變成空白的一種努力。對於剛開始嘗試冥想的瑜伽士,以上這些根本沒有可能。假如你嘗試把腦子中的各種念頭趕出大腦,那麼你有沒有覺得很矛盾?你怎麼把這個忙著驅趕各種念頭的「大腦清理者」清空呢?而真正的冥想,本質上不是要做一件事情。 冥想,就是純粹的注意力,不自行帶入任何注意的內容,沒有參與注意的對象。冥想,就是簡簡單單地注意和關注。
  • 純小白如何學習冥想?這本「傻瓜」入門書請查收
    他說,我讀過好幾本介紹明顯的書,但每本都讓我望而生畏,安迪的簡單入門法讓我喜歡上了冥想,並堅持至今。這本書有以下幾個特點。明確了幾個容易混淆的概念作者在這本書中提到三個概念:正念、冥想和頭腦空間。冥想不等於正念,冥想是獲得正念的方法之一。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就好像我們剛開始學習開車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在人流湧動的大街上開,也可以選擇去郊區人煙稀少的小道上開。對於新手來說,後者無疑會容易一些。同樣的道理,我們有很多的方法去練習正念,但是冥想無疑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
  • 了解三個閱讀能力,抓住讀書筆記的本質
    到現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光知道得多、記住得多,並沒有太多的作用,我們需要更多地理解、更快地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更快地應對。所以,閱讀的進化就不再是原來的死記硬背,而是要求你具備一些能力。閱讀的能力也從最開始時的只需要記得多、讀得多,變成了需要會搜索、有好奇心、獨立思考。而學會獨立思考、擁有好奇心、擁有檢索能力就成為我們應該具備的三種閱讀能力。
  • 擼鐵健身,冥想強心,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正念冥想吧!
    冥想起源於三千年前的宗教活動,當時出家人打坐時的那個過程就是冥想的其中一種。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冥想很神秘,認為自己是一介凡夫俗子,肯定學不來。事實上,那些認為自己不能冥想的人,以及最抗拒嘗試冥想的人,幾乎都是最需要冥想的人。因為越是浮躁,焦慮的人,越是需要從冥想那獲得那份恬靜。
  • 冥想的藝術-脈輪冥想/李磊
    在古印度醫學醫術阿育吠陀(意為生命及長壽科學)認為,我們的身體存在有不同的能量層面,被稱作三脈七輪五層身。我們有我們可以看到的摸得到的物質的身體,然而我們還有著不同的身體的層面,可能是看不見和摸不著的。在這三脈七輪五層身體空間裡,有著能量流經及流入。
  • 正念冥想:沒有修行的反饋機制,很難堅持冥想下去!
    ……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但要真正踐行到日常的冥想練習中,是需要強大勇氣和堅毅努力的,相信這也是大多數人之所以放棄冥想的原因吧。其實我練習正念冥想的過程也遇到過很多的問題和障礙,我自練習冥想以來,看過冥想類書籍十多本。
  • 心理學家:冥想是最高效的鍛鍊方式!
    冥想是什麼?「冥想」這個詞源自拉丁文的「meditare」,意為「練習」。冥想一點都不神秘,和去健身房健身一樣,它只是一種簡單的、對大腦的練習和訓練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冥想和伏地挺身之間沒有本質區別,都是一種鍛鍊方式,只是針對的部位不同。伏地挺身鍛鍊的是肌肉是身體,冥想鍛鍊的是大腦。從字面上解釋,冥:就是泯滅、停止;想:就是你的思維、想法。
  • 上班族每天都要早起、讀書、跑步、冥想?三個方法合理安排時間
    對於上班族而言,每天最缺的就是時間,除了工作,還要處理家庭等各項瑣事,想做很多事情,但都心有餘而力不足。早起、讀書、跑步、冥想的確是個人精進不可缺少的4大要素,怎樣合理安排時間,才能每天兼顧做這些重要的事情呢?
  • 堅持每天冥想十分鐘,更聰明,賺的錢更多,你還不知道嗎?
    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早上睡夢中被大豬蹄子帶著去跑步, 以最快的速度奔跑一定要追上他如果每天堅持冥想十分鐘, 如果每天堅持冥想30分鐘,如果每天堅持冥想60分鐘,人的大腦就會發生你意想不到的變化喔人在成年之後大腦就不再發育了事實是人腦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其可塑性哦 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開發大腦, 冥想就是其中最有效的一種哦
  • 冥想:一道元始出,萬法無窮生,冥想初史
    冥想之道,其源自何處,悠悠遠古混沌迷濛時。-道玄冥想,我們都清楚,現流行認為的說法,冥想這種修行的方式,一出自太古黃帝時期最初的道家修行之法,作為內靜修的功用。二出自於近代印度瑜伽冥想體系。姑且不論時間的長短,但是我們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那就是冥想這種修行方式已經出現了幾千年了,用來幫助人們了解內在,提升身心內外的強度。冥想的萌芽,按照我國一些野史的記載,如果夏商周之前的部落時代,就有人通過冥想的修行,能夠做到一些常人做不到的事,曾經的那些飛天遁地,壽長生的記載不知屬實。
  • 聊聊大多人對冥想的誤解、偏見和迷茫,以及普通人的冥想入門指南
    它最多會通過「直指」啟發你,比如拈花一笑的故事。而打坐是必不可少的「直接體驗」的方法,就是讓你自己去發現世界的本來面目。禪宗發展到西方後,發展出新的概念,比如冥想(meditation),正念(mindfullness ),還有新的分支方法,比如矽谷和好萊塢流行的超越冥想(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 經過一年的冥想練習,他來談談大多人對冥想的誤解和偏見
    冥想最早起源於印度佛教的」瑜伽「和禪宗的」打坐「,又叫內觀。禪宗非常強調」直接體驗「,所以你會發現佛法經典都是很模糊的說法,比如說空,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但是是什麼?它不會說。它最多會通過「直指」啟發你,比如拈花一笑的故事。而打坐是必不可少的「直接體驗」的方法,就是讓你自己去發現世界的本來面目。
  • 萬物冥想,千山萬水,浩瀚星空
    昨天寫完冥想修行第七道境--化冥,之後,沒來由的獲得一種內心的喜悅和感動。或者說那一刻清晰的認識到了冥想這個工具對於我們來說,對於天地來說究竟有什麼樣的意義。冥想這個工具所連結維度:心靈精神、身體、自然天地宇宙三者之間所映照的本源究竟是什麼。冥想啊 ,是心靈和精神對於天地自然的映照啊。自然天地的萬物中所存在的秩序銘刻烙印在心中,流轉不息。
  • 34個鼓舞人心的冥想名言
    冥想練習不是要扔掉自己並變得更好。就是要與我們已經成為朋友。——佩瑪·切德倫冥想是要意識到每一種思想和每一種感覺,永遠不要說它是對還是錯,而只是看著它並與之一起前進。通過觀看,您開始理解思想和感覺的整個運動。
  • 冥想的危害,冥想的最高境界很可怕
    冥想是實現瑜伽的一種方式,它的目的是使心靈、心靈、精神完全集中,有人說冥想很糟糕?在編輯向你解釋最大的騙局是瑜伽之前,那麼今天呢,我們將揭示冥想對人們的十個好處和缺點。那些有興趣的人可能也會看不起!1.在各種類型的冥想中,以下六種是最受歡迎的:正念、靈性、專注、運動、咒語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