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0年12月15日人民銀行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點評如下:
央行於本月超量續做MLF與我們的預期一致。受信用債市場違約事件影響,前期利率債市場受到一定波及,疊加歲末月終效應,11月末的銀行間市場流動性較為緊張。為維護債券市場穩定、控制整體市場長端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於11月30日進行2000億MLF操作,但並不影響MLF的操作時間規律。自11月超量續作1萬億MLF後,近期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水平穩中有降,1年期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與發行利率均有回落,資金面較為寬裕。疊加月初到期的3000億MLF,本月共有6000億MLF到期。然而,近期信用債取消發行情況依然嚴重,信用利差走闊之勢尚未結束,信用債市場風波仍未平息。且由於年末流動性需求旺盛、長端利率與政策性利率偏離情況嚴重、未來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上行壓力依然較大,因此央行於今日超量續做MLF。
我們認為未來貨幣政策會逐步回歸正常化,不會急於轉向。在流動性分層、信用利差走闊的背景下,央行或將更加關注長端利率。從現在到明年年初,在年末效應的作用下,貨幣政策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與利率穩定。另外,在全球疫情、國際關係不確定性增強,全球貨幣政策寬鬆,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的背景下,我們認為貨幣政策不宜急劇轉向。貿然加息或將導致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至3.5%或更高,推動長端利率整體上行,使融資成本上升,或將最終致使投資與消費的減少。另一方面,中美利差的進一步擴大也將對外匯和出口造成影響。因此我們認為還應慎言加息,相機抉擇,貨幣政策或將從明年一季度末開始進行流動性和信用調整,漸進分步式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