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傳統習俗要吃「6寶」,應景應季還美味,健康團圓過佳節

2020-12-23 橙子小食光

中秋節,傳統習俗要吃「6寶」,應景應季還美味,健康團圓過佳節

明日就是今年的中秋節了,中秋節和端午節、清明節、春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就有中秋節祭月、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這習俗據說是源於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傳說,嫦娥由於思念丈夫,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都會走出月宮,遙望家鄉的方向,月亮在這一天也變得格外的明亮。

后羿和鄉親們也會在這一天祭月,寄託對嫦娥的思念,這一傳統習俗就流傳下來,一直到現在。

中秋節月圓之夜也是家人團圓之時,正值深秋收穫的季節,在祭月賞月的同時,傳統習俗也會吃這「6寶」,應景應季還美味,健康團圓過佳節。

一,月餅

月餅最早在周代時候,是祭月用的點心,那時候人們用月餅、各種水果等供奉月神,然後再大家一起分享,有合家團圓的寓意。但當時並不叫月餅,一直到宋代有了更多月餅的記載,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到了明代月餅已經成為中秋節的應節食品。

月餅形狀圓圓的,象徵著團圓,已是現在中秋節大家必吃的食物,經典的有五仁餡、什錦餡、豆沙餡、蛋黃蓮蓉餡等等,這些年又新出了什麼抹茶味、巧克力味、冰皮月餅等新品種,您喜歡哪種口味呢?

二,螃蟹

俗話說「西風起蟹腳癢」,說的就是每年中秋節之時,螃蟹黃滿膏肥,正是食用的最佳時機。臨近中秋節,超市和菜市場無論海蟹還是河蟹,價格幾乎都翻倍的上漲,可見受歡迎程度之高。

螃蟹吃法眾多,但是最佳吃法莫過於清蒸,才能淋漓盡致的體現螃蟹的鮮美味道,大家在吃螃蟹的時候,要記得蟹心、蟹胃、蟹腮和蟹腸這些部位不能食用,因螃蟹性寒,最好搭配姜醋汁食用。

三,田螺

中秋節也是田螺肥美之時,在南方很多地方有中秋節吃田螺的習俗,傳說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另外中秋節吃田螺,也有人們祈求五穀豐登的願望。

在烹飪田螺之前,用工具事先把田螺的尾部去除一部分,食用時候就會很方便了。中秋家宴,來上一盤辣炒田螺,嗦著螺喝著酒賞著月,那才叫一個愜意。

四,板慄

農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正是深秋之際,板慄也正是收穫之季,有俗語說「秋吃果,冬吃根」,板慄這種小果子營養價值高,現在吃正當時。另外中秋吃板慄,也寓意明年也像今年一樣好收成。

板慄除了糖炒慄子,還可搭配雞肉、排骨、五花肉等燉著吃,板慄粉糯的口感,混合著肉香,那真是想想都流口水哈。

五,芋頭

中秋節吃芋頭,有闢邪消災之寓意,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頭的收成時節,大家都會在中秋吃芋頭嘗鮮。由於「芋頭」有「餘頭」的諧音,人們希望吃芋頭以後的日子有富餘。

芋頭所含有的黏液,人體接觸會刺癢,大家在削皮的時候要戴手套操作,如果已經接觸到皮膚,不妨在洗手的時候加點醋,會有所緩解。

六,葡萄

中秋佳節賞月除了月餅,最不可少的就是葡萄了,秋天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節,酸酸甜甜的口感,營養價值也高。而且葡萄形狀圓潤,也象徵著團圓美滿。

葡萄好吃卻不太好清洗,清洗葡萄的時候,先用剪刀把葡萄一顆顆剪下來,在水裡加一些麵粉,輕輕的揉搓葡萄,髒東西就會被麵粉帶走了,然後再反覆衝洗幾次,葡萄會洗得顆顆晶瑩,非常乾淨。

明日就是中秋佳節了,要記得吃這「6寶」,應景應季還美味,健康團圓過佳節。在這裡祝福大家中秋節闔家團圓,幸福快樂!原創圖文,嚴禁抄襲盜用,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中秋節 | 吃這7種水果最應景
    中秋佳節,與家人團聚在一起,賞著月亮,吃著月餅,當然也少不了各式可口的新鮮水果。不同的水果有著不同的寓意,給大家推薦這7種最應景的水果!1、石榴梨是中秋團圓宴上必不可少的水果,很多地方還保留著中秋吃梨的習俗。中秋吃梨不分離,最忌的也是吃梨切開一半吃。秋季天氣乾燥,梨性涼、味甘、微酸,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是養生防燥的佳品,最適合秋天食用。
  •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中秋節的習俗2:吃月餅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
  • 中秋節要吃什麼水果
    中秋是團圓之夜,每個家庭都希望中秋能團聚在一起。而家人團聚自然少不了吃,飯後水果也是必備之一。中秋,正是秋果源源上市的時候,而有些水果具有好寓意,也非常適合中秋節這一天吃。那麼,中秋節吃什麼水果比較好呢?柚子在中國的南方,中秋節大家會吃柚子。柚子是圓的,象徵著團圓;柚子諧音遊子,中秋是團圓節,遊子當然回家團圓了。
  •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除了吃月餅還有什麼飲食習俗?
    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 「中秋節專題」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 中秋節吃什麼
    因而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因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特別在東北地區,有「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說法。不論月餅源於何代,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皆成天下人們的心願。
  • 中秋節將至,這6種食物別忘吃,和諧美滿寓意好,和家人幸福過節
    中秋將至,時間過得飛快啊,2020年的中秋節還有些不一樣,恰逢巧遇了國慶節,國慶和中秋在同一天,可以說是家國同慶,許多人趁這個時間正好回家探親,與家人團圓相聚在一起。在我國的傳統裡大多數節日都離不開吃,特別是中秋佳節,一家人邊賞月邊許願,吃吃聊聊,好不愜意,但這些吃的食物也頗有講究,因為在咱們豐富的飲食文化裡,食物也飽含寓意。
  • 中秋節來啦,阿漁妹展示陽江中秋節是怎麼過,網友:習俗不一樣
    教師節已經過去,沒有過上的不要心急因為下一個節日「中秋」馬上來臨關於中秋,我們第一想到的是月餅第二想到的是月圓,第三想到是團圓阿漁妹正在買月餅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國家
  •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的習俗2: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
  • 中秋節傳統習俗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傳統習俗是「秋暮夕月」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 【中秋節|習俗】吃月餅、賞月等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 中國傳統的中秋節由來傳說習俗
  • 今天中秋節,家裡老人常說要吃這些食物,寓意健康平安,團團圓圓
    今天中秋節,家裡老人常說要吃這些食物,寓意健康平安,團團圓圓。月到中秋分外明,秋色明媚月動聽,花好月圓人歡慶,溫暖康泰萬家心。中秋佳節到了,先祝祝大家月來月開心,月來月幸福,月來月甜蜜,月來月美麗!中秋佳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那些背井離鄉,出門打拼的年輕人,都會在這一天回家團聚,只有少數實在抽不開身回不了家的人,也會打個電話,跟父母說一聲,言語中只剩下濃濃的思念。中秋夜,月餅是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的,沒有跟家人在月下分食月餅,就好像沒過中秋節一樣,因為圓圓的月餅象徵著圓滿,也象徵著團圓。
  • 明天中秋節,老一輩交代要吃的「1酒2餅3果」,寓意團圓不能忘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是個團圓節,也是個思念故鄉的節日,沒和家人一起分食的月餅,還不如獨自啃一個饅頭,因為月餅象徵著大團圓,吃月餅,也表示一家人團圓了。記得那時候中秋的前幾天,母親總會交代父親去買月餅、桂花酒、桂花餅、石榴、葡萄、紅棗這6樣東西,先用來祭拜,再給家人分食,出門賞月,這是華夏的傳統習俗,每一樣食物都有著它獨特的含義,寓意團圓美滿,幸福安康。喝桂花酒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 又到中秋佳節,寶寶如何正確吃月餅?寶媽應該了解的常識!
    又到了中秋佳節,闔家團圓的時候。因為今年經歷過疫情的原因,大家也更加珍惜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的日子。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直受到中華民族人民的重視,今年恰巧中秋節和國慶趕在了一起,更是十分喜慶。在過中秋節的時候,除了要全家團圓,也要吃月餅賞月亮,所以說沒有月餅的中秋是不完整的中秋。全家人湊到一起的時候,經常會有小寶寶和全家過中秋,親人為了讓寶寶也過中秋節,常常也給小寶寶吃塊月餅,但是寶寶吃月餅是要多加注意的,不然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問題,在中秋佳節一定要注意寶寶的飲食,不要在這麼喜慶的日子裡出現意外情況。
  • 用英文介紹中秋節的起源和習俗,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這兩個英文(雙語)視頻,可以讓你自己完整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也希望你可以讓外國朋友們全面了解這個傳統節日。中秋節是什麼?What is Mid-Autumn Festival?對中國人來說,中秋節意味著團聚、平安。人們覺得,中秋節的月亮最大、最圓。滿月象徵著繁榮、幸福和團圓。中國人怎麼過中秋?How the Chinese Celebrate Mid-Autumn?
  • 傳統文化習俗--中秋節
    賞月是各地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至唐宋時期,賞月之風更盛。也有祭月的儀式。中秋節也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回到家中一起吃飯、團聚,並且會祭祖,感謝祖先庇佑。
  • 中秋節|願人月兩團圓!
    🍪|中秋起源| ▼  中秋節是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同時,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們送節禮了。街上的鋪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種餡子的月餅,把自己打扮得像鮮豔的新娘子;就是那不賣禮品的鋪戶也要湊個熱鬧,掛起秋節大減價的綢條,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
  • 這些國家也過中秋節
    在韓國,中秋節不僅是慶祝豐收和感恩的節日,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人們對這一天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春節。在日本,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人們在賞月時吃江米糰,並稱之為「月間糰子」。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節當天會專門舉辦賞月會。    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看來,中秋節當天,最大的「明星」非月餅莫屬。事實上,除了月餅,中國各地還用不同的地方美食來慶祝中秋節。
  • 中秋節十大習俗
    1、吃月餅 據現有記載,吃月餅的習俗最早源於唐代,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