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與忘情草
作者:王嵋(山東)
提起龍口市東南部的萊山,人們往往會想到萊山的巍峨、秀美。山珍野味,歷史典故。而我,每每回萊山腳下的老家,穿梭於山巒、松林、溝壑、溪水泉邊,總會幻想著有一位衣袂飄飄的婷婷女子,輕盈地遊走於山林之中,尋找、採集一種可以治癒情殤的忘情草。這美麗的女子,便是傳說中的狐仙。
相傳,萊山的貔狐洞裡,住著一家貔狐,它們從不做惡,與山下的村民相安無事。
萊山腳下住著一家王姓獵戶。 有一年深冬,獵人到山上打獵,見到一隻貔狐,那狐毛在陽光下閃著溫暖誘人的光澤。他曾聽村裡老人說過,不要打狐類,但他實在太想給心愛的小女兒做一頂帽子和一個圍脖,為她抵禦冬日徹骨的寒冷。他忍不住端起長筒獵槍,扣動了扳機。
貔狐皮經過處理後,獵人如願給小女兒做了一頂漂亮的帽子和一條溫軟柔和的圍脖。
不久,獵人在一次出門狩獵時,身首異處,慘烈無比。
他老婆悲痛欲絕,但為了孩子們,不得不咬緊牙關,撐起門戶,艱難度日。
不久又發生了一件比死亡更慘烈,也更讓她蒙羞的事。
一天半夜,她乖巧、俊俏的小女兒,也是她唯一的女兒,與一位來路不明的後生苟合。那放浪的聲音,居然大到把她從睡夢中驚醒。她真不敢相信,她那端莊、懂事的小女兒會做出這麼傷風敗俗的事。
當她站在房門口準備闖進去的時候,一位翩翩少年從屋裡出來,在皎潔的月光下,走出了她的視線。等回過神來,她才想到,應該讓那後生快些把女兒娶走,不然傳出去,怎麼有臉見人,兩個兒子還怎麼娶妻生子?不幸的是,那後生再也沒來。可憐的女兒不能忘懷那少年,得了花痴。在大街上,見到年輕後生就往家裡拽,惹得眾人恥笑,家人顏面盡失。
大約過了一個月,一位清秀的陌生姑娘上門給了獵人老婆一把忘情草,讓她煎水給小女兒喝。女兒喝後竟奇蹟般地好了,並且,陌生姑娘說她哥哥願娶她女兒為妻。
成親那天,兩個年輕人一見傾心。新郎說我怎麼沒見到你姐姐?是她姐姐把她這麼美麗的妹妹許配給他,他怎麼能不感激她呢?
新娘奇怪,她沒有姐姐呀,她也沒見著他妹妹呀。
原來,獵人打死的是一隻母貔狐,它的丈夫為它報仇殺死了獵人,並幻化成英俊少年,戲弄、羞辱了他的小女兒,取走了愛妻的皮毛——那頂帽子和圍脖。
再說獵人的小女兒九歲的時候,曾救過一隻小貔狐。
那天她去山上挖藥材,看到一隻被暗器夾住腿的小貔狐,就幫它搬開了夾子,還用自己的小手帕為它包紮了受傷流血的腿。小貔狐一瘸一拐地走進山林,還回頭望了望她。
當年的小貔狐,已修煉成了狐仙。為報當年小女孩的救命之恩,它治好了女孩,並成全了她一樁美滿姻緣。儘管女孩的父親殺死了它的母親,但那畢竟不是女孩的錯。
聽山下的老人說,貔狐洞裡有一塊像炕大小的圓型巨石,能圍坐七、八個人。月圓之夜,純情的少男少女,在洞口能夠聽到洞內美妙的天籟之音。
多麼希望真的有忘情草。畢竟這世上有太多的男女為情所傷……
不管怎樣,我始終相信冥冥之中,確有因果輪迴,種好自己的因,才有指望結好自己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