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於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內蒙古師範大學部分教師就...

2020-12-22 活力呼和浩特

9月8日,就今年秋季新學期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有關情況,記者採訪了內蒙古師範大學幾位專家學者。

民族學人類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敖其說:「一方面,新政策能夠逐漸提升少數民族學生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使用水平。從研究的角度來講,我現在主要從事民俗學、民族學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但在目前大多數蒙古族同胞都在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傳播。如果我們有更多的人,能更好地運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並舉的方式去傳播蒙古族民俗文化,讓全中國人民都了解我們的文化,將更加有利於我們本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另一方面,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學生們剛開始用另一種方式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時,肯定會遇到困難,但是方法總比困難多,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講究教學方式方法。尤其在農村牧區,建議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程應該由雙語教師來講授,因為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中,可能有些詞彙對於農村牧區的少數民族學生來講比較陌生,如果由雙語教師將這些生詞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翻譯講解的話,就會加快孩子們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所以,我們在貫徹落實好中央部署的同時,在執行過程中要找到更多切實可行的辦法,讓孩子們更好更快地適應這種新變化。另外,現在許多家長擔心,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同時學習兩種語言文字,可能會影響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學習。但從我本人的經歷來說,從小接受兩種語言的學習,再加上我也是一名雙語教師,所以我知道,漢語和蒙古語的發音部位是完全不一樣的,成人與孩子比較,孩子學語言的能力要比成年人強很多。因此,我們只要在家庭語言環境、學校語言環境中保障少數民族語言教育的前提下,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話,我們的擔憂會逐漸減少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政法學院院長吳海山教授說:「我覺得學習多種語言對人的大腦思維的鍛鍊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也能夠拓展其獲取知識的渠道,還可以增強自信心。少數民族學生在學好本民族語言文字的同時,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他們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基礎,對他們的就業、獲取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等都是有很大益處的。拿我自己來說,我從小是用少數民族語言授課的學生,但是我的碩士、博士研究生都是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和學習的。尤其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攻讀博士時,我十幾萬字的畢業論文都是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撰寫的。試想,如果我不能熟練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如何能有機會接受那麼高層次的教育?」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春暉教授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也是蒙古族,在我看來,這個政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因為語言是我們最重要的一種交流工具,掌握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我們的少數民族同胞會有更廣闊的空間,會激發出更大的潛能。在我們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同胞不僅要掌握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更要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還可以學習英語,而且我們的很多蒙古族同胞還特別精通日語,我相信語言的多樣化對他們的成長發展是非常有益的。另外,所有政策的實行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今天的一年級孩子們,他們的成長需要經過6年的小學和6年的初中高中生活,政策的益處至少12年後才能見分曉。如果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能既掌握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又能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那麼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既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薰陶灌輸和傳承,又能學習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傳統文化,吸收各民族之文化精髓,這樣的話,從他做人做事再到做學問,都會遊刃有餘,為他們將來成為少數民族科學家、藝術家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來源:《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傳承弘揚民族文化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傳承弘揚民族文化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0年樂東黎族自治縣黎語黎歌傳承培訓班圓滿結束為貫徹落實《海南省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的實施方案》,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內蒙古最好的四大學排名:內蒙古師範大學排名第三
    優勢學科:數學與應用數學、生物科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態學、音樂表演等2.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大學,教育部西部重點建設十四所高校之一,國家林業局和自治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
  • 海南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範,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舉辦了多場講座,收穫了大量的「文化粉絲」。2020年12月6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在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弘揚,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12月6日,為更好地探討這一話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一場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在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對此,海南大學教授、海南微思維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鍾哲輝也就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抒發自己的看法,他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提出全新需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階段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必要條件、海南特色性地方文化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提供可靠動力、海南地方性社會組織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開創實踐範例等四個方面,表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東北師範大學2020年內蒙古少數民族預科班(理科)分專業錄取分數線
    東北師範大學2020年內蒙古少數民族預科班(理科)分專業錄取分數線
  • 「第二屆全國科技史學科點聯席會議」在內蒙古師範大學舉行
    內蒙古師範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師範大學,是自治區培養基礎教育、民族教育師資及「蒙漢兼通」少數民族複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區重點建設的高校。建校68年來,嘔心瀝血、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自治區經濟社會建設和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民族之花秀枝頭 同心掬得滿庭芳
    回望來路,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始終立足民族院校定位,著力打造民族地區高素質幼兒教育和藝術人才的成長搖籃、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陣地以及傳承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良好平臺,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維護民族團結穩定、促進民族文化繁榮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譜寫了一部中國西部欠發達地區探索發展民族高等教育的精彩華章。
  • 「內蒙古大學烏可力獎」頒獎儀式在內蒙古大學舉行
    出席頒獎儀式的有蒙古族傑出科學家、內蒙古大學顧問烏可力先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副主任文精先生,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內蒙古大學原常務副校長許柏年教授;內蒙古大學校長陳國慶,副校長張吉維,副校長額爾很巴雅爾,內蒙古大學烏可力公益事業基金會籌備委員會主任、窟野河綜合治理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徐向前以及內蒙古烏可力基金會籌備委員會成員等
  • 蒙古族民俗體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同時,也促進了民族體育文化的交流和邊疆的穩定,更好地推進蒙古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因此,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蒙古族民俗體育文化,弘揚和傳播蒙古族體育文化精神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 民族傳統體育走進校園:將民族文化融入特色課堂
    在不少民族地區的校園裡,學校美育和體育的拓展往往與民族文化的傳承緊密結合,本期民族教育,我們特別聚焦這些融入了民族文化的特色課堂。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別樣的課程既是對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也讓孩子們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特尼格爾脫掉厚重的校服棉外套,擼起袖子、彎下腰,雙手抓住另一名同學的肩膀,右腳一勾,把對方摔倒在地。
  •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民族音樂傳承班
    以長調、長篇英雄史詩為代表等草原音樂體裁至今仍然鮮活地存承於科爾沁民間。而清代中葉以來產生的敘事民歌、胡仁•烏力格爾、好來寶、四胡音樂是蒙古族傳統音樂近代風格的典型標誌。其次,多民族文化元素的混融。科爾沁薩滿音樂,科爾沁英雄史詩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刻影響而其自身的觀念系統和表達系統發生改變;胡仁•烏力格爾、四胡音樂具有濃厚的蒙漢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徵。
  • 彰顯民族魅力,傳承民族文化——塔河鄂校舉行民族文化校本課程大賽
    為進一步鞏固民族教育成果,弘揚鄂倫春民族文化,塔河縣鄂倫春民族中心學校於2020年11月17日至12月1日,舉辦了第七屆民族文化校本課程大賽。比賽為期兩周,其中包括鄂倫春民族語言、鄂倫春民族歌曲、鄂倫春民族故事、鄂倫春民族樺樹皮手工藝共計四項比賽。
  • 滁州市紫薇小學開展「傳承傳統體育 弘揚民族文化」活動
    2020年5月21日,在全體同學的熱切期盼中,滁州市紫薇小學三(3)班的主題班會如期而至,這次班會圍繞「傳承傳統體育 弘揚民族文化」這一主題,讓同學們對於中國的傳統體育了有全新的認識。三(3)班開展「傳承傳統體育 弘揚民族文化」主題班會。
  • 科爾沁史詩傳承人金鋼於內蒙古藝術學院民族音樂傳承驛站進行科爾沁史詩傳承教學
    ),針對內蒙古藝術學院民族音樂傳承班——2018級烏力格爾傳承班唐格斯、額爾敦圖古日格、粱曉彪三名學生進行了為期6天的科爾沁史詩等科爾沁傳統音樂體裁的傳承教學、口述訪談等工作,期間與內蒙古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楊玉成教授、安達組合隊長那日蘇、呼麥教師麥拉蘇、部分研究生等進行交流。
  • 「石榴杯」全省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新聞發布會實錄(文+圖)
    加快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既是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認同,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舉辦這次文藝會演,既是我省各民族文藝工作者挖掘整理和傳承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也是推動我省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有利於進一步推動我省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第九屆代表大會暨2020年學術研討會舉行
    此次年會由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內蒙古大學主辦,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承辦。來自全國200餘名學者在線上線下齊聚一堂,就史詩學與口頭傳統研究、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跨學科與民間文學研究、中國現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等議題展開討論。  開幕式由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喬旺主持。
  •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舉辦少數民族學生座談會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舉辦少數民族學生座談會,12月11日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召開了2020年少數民族學生座談會,校黨委書記兼常務副校長胡潔,副校長陳永俠,學生處副處長劉克光,保衛處老師王忠奎和十名來自各二級學院的少數民族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座談會;座談會由劉克光副處長主持。
  • 紅城教育的裡程碑——內蒙古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興安分校、內蒙古...
    關注公眾號,弘揚正能量聯合辦學7月31日,在興安盟委行署的關懷和推動下,在《興安盟行政公署 內蒙古師範大學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框架下,烏蘭浩特市第十三中學正式掛牌成為內蒙古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興安分校;第四中學正式掛牌成立內蒙古師範大學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
  • 西雙版納州拉祜族學會:傳承民族文化 促進民族團結
    提出今後要廣泛宣傳拉祜族文化,增強拉祜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搶救、保護力度,堅定拉祜族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促進拉祜族文化健康、繁榮發展;開展形式多樣的研討活動,拓寬文化傳播渠道,提高拉祜族學術研究水平。來自州直機關、企事業單位、景洪、勐海、勐臘拉祜族會員代表與州傣學會、州哈尼族學會、州瑤族學會負責人及拉祜族有關人士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