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遼國蕭太后殘忍又專情?殺死親姐姐,下嫁權臣韓德讓

2020-12-11 歷史文齋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燕雲臺》受到了很多觀眾的追捧,隨著劇情的發展,蕭燕燕開始了她的執政之路,她殺掉了阻擋她執政的兩個親姐姐,又為了愛情在眾目睽睽之下下嫁給了韓德讓。蕭燕燕所做的事情,在歷史上也是真的,這讓很多人難以理解:姐妹之間就算有深仇大恨,也是血脈相連,她為何要痛下殺手?下嫁韓德讓究竟是因為利益,還是忠於愛情?

蕭太后畫像

蕭太后本名蕭綽,小字燕燕,是遼國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蕭思溫的小女兒。她還有兩個姐姐,大姐胡輦,二姐名字不詳,因為她嫁給了趙王耶律喜隱,史書稱其為「趙王妃」。根據《遼史.蕭思溫傳》記載,蕭思溫此人很不簡單,他居然從侍中直接蹦到了宰相之位上。

遼穆宗耶律璟酗酒無度,喝醉了就酩酊大醉,誰也叫不醒,人送外號「睡王」,可他對身邊的內侍卻動輒殺戮。969年,穆宗去懷州打獵,獵到了一頭熊,他非常高興,回到宮殿就讓內侍給他準備吃的,可內侍說廚房還沒有做好飯,穆宗因此大怒,殺掉了所有的廚子。

內侍們見到皇帝大開殺戒,害怕自己小命不保,索性合起夥來把穆宗給殺了。當時蕭思溫離皇帝住處不遠,他得知後立刻封鎖消息,暗中請來穆宗的侄子耶律賢繼位,這就是遼景宗。遼景宗很感謝蕭思溫的相助,因此給予他高官厚祿,並娶了他的女兒蕭燕燕封為貴妃,那一年蕭燕燕17歲。

蕭思溫教育女兒,不同於中原人的琴棋書畫,而是從小就教她們騎馬射箭,給她們講治理國家的辦法。在蕭思溫的教育下,大女兒胡輦成了一名驍勇善戰的邊關女將,小女兒蕭燕燕則以「足智多謀」著稱,遼景宗對她寵愛有加,在同年5月就立她為後。

遼穆宗在位19年,留下了一個爛攤子,耶律賢雖然是治國之才,但是幼年時父親被殺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目睹了慘狀的他從那時起就身體羸弱,所以他把國家大事都交給了蕭燕燕,特許她可以稱「朕」,代替自己上朝理政。

遼景宗耶律賢

蕭燕燕治理國家的確很有一套,她仿照宋朝的治理方法,重用漢人發展文化、勸課農桑讓老百姓學習種地,避免了遊牧民族不會種地,在災害來臨時缺糧的情況發生、裁撤在軍中指手畫腳吃空餉的人,換上了一批忠實可靠的將領。在她的治理下,遼國的軍事和經濟文化越來發達,進入了中興時期。

982年,體弱多病的耶律賢撒手人寰,留下了蕭燕燕和12歲的耶律隆緒,面對朝堂上擁兵自重的太平王和趙王等人,蕭燕燕顯得有心無力。韓德讓就是在此時出現,他以手中的兵力,用武力協助蕭燕燕攝政,又撤掉了朝中不可靠的大臣,將很多不支持蕭燕燕的大臣全部撤職,奪取了他們的權力。之後,韓德讓派人把擁兵自重的貴族家屬接到宮裡,這些人立刻就不敢輕舉妄動。

韓德讓之所以為蕭燕燕做這麼多,是因為兩個人之間確實有感情。韓德讓是秦王韓匡嗣之子,韓匡嗣和蕭思溫是好朋友,當年韓家向溫家求娶過蕭燕燕,並定下了婚約。只是因為遼景宗看上了蕭燕燕,韓德讓才不得不忍痛割愛,娶妻李氏,從此兩人再無關係。

根據《遼史》記載,蕭燕燕鞏固政權後,把能給韓德讓的高官厚祿都給他,韓德讓身邊有三百多人伺候,居住的地方有數千將士保衛,甚至有一次韓德讓盛怒之下殺了遼國貴族耶律虎古,蕭燕燕對他都沒有任何處罰。由於官方史料要避帝王之嫌,所以對於兩個人的關係記載模糊,但是也提到過,蕭太后不準任何人在背後議論韓德讓,違令者斬。

韓德讓

在北宋出使遼國官員路振所寫的《承紹錄》中,記載了一段有關兩人的故事。書中說韓德讓位高權重,遼聖宗耶律隆緒年少,蕭燕燕害怕韓德讓有朝一日會造反,所以就借著兩人曾經的感情,把自己獻給了韓德讓。她派人毒殺了韓德讓的妻子,從此二人同案而食,蕭太后還給韓德讓生了一個兒子,封為楚王,賜姓耶律。

契丹人不講漢人的傳統禮教,按照契丹人的風俗,女子下嫁、寡嫂嫁給小叔子,都不是什麼醜事,所以路振的記載,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從路振的記載來看,蕭燕燕下嫁韓德讓,首先是為了保全她兒子的皇位,其次才考慮到兩個人的感情,其中摻雜著利益。不過作為一國執掌權力的太后,蕭燕燕的確需要利用韓德讓來穩固政權,然後才是他的妻子。

蕭燕燕對愛情如此忠貞,為什麼對自己的兩個親姐姐,卻要痛下殺手呢?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在對親姐姐下手的時候,既有蕭燕燕的不得已,也有她的私心。遼景宗即位之初,為了安撫齊王耶律罨撒葛和趙王耶律喜隱,把蕭燕燕的大姐嫁給了齊王,二姐嫁給了趙王。

耶律罨撒葛在遼穆宗在位時,曾經因為意圖謀反被流放過,所以他再也不敢折騰,遼景宗繼位幾年後他就去世了,被追封為皇太叔,胡輦也被尊稱為皇太妃。胡輦一生為國徵戰,長年鎮守西北,蕭燕燕對這個大姐非常敬佩,姐妹兩人感情非常好。

耶律喜隱

可蕭燕燕的二姐一家都很能折騰,她的丈夫耶律喜隱天生反骨,遼穆宗活著的時候他就喜歡造反,被帶著手銬腳鐐關外監獄裡。遼景宗繼位後把他放出來,冊封趙王。公元974年,耶律喜隱再次起兵謀反,被人告發到遼景宗那裡,遼景宗念他是宗室,只是把他降為了西南面招討使。

980年,把造反當家常便飯的耶律喜隱又造反了,叛亂平定後,他被關進了祖州大獄嚴加看管。981年,耶律喜隱的兒子留禮壽,率領叛軍攻打祖州大獄,企圖救出喜隱,然後立他做皇帝。叛亂不出意外又失敗了,遼景宗下令賜死留禮壽,仍然沒有殺喜隱。

982年遼景宗覺得自己大限將至,怕喜隱以後還會造反,將其賜死。喜隱死後,二姐認為他的死和蕭燕燕有關,所以就在一次家宴時給蕭燕燕的酒裡下了毒,沒想到奸計被蕭燕燕識破,逼迫二姐喝下了毒酒,隨喜隱一起去了。

二姐的死是自作自受,那麼大姐又因何而死呢?蕭燕燕一向敬重大姐胡輦,與她無話不談,她們之所以決裂,是因為蕭燕燕和北宋籤訂的「檀淵之盟」。由於遼和北宋國力相當,打了25年都沒打明白,所以雙方乾脆籤訂盟約,反正北宋有錢,每年給遼國二十萬匹絹和十萬兩銀子,雙方就停戰不打了。條約籤訂後,兩國展開了貿易往來,致力於國家內部發展,促進了南北方文化的交融。

宋朝每年進貢的錢,都歸遼國中央所有,沒有分發給貴族和將領們,這讓胡輦十分不滿,加上蕭燕燕致力於國內發展,不太想打仗,這讓胡輦認為妹妹是在針對她。1006年5月,胡輦糾結自己在西北的追隨者,想趁妹妹到夏捺缽炭山避暑的時候,將她活捉。沒想到蕭燕燕提前得知了消息,將胡輦抓獲並囚禁懷州,又活埋了她的黨羽,為了永絕後患,不久後她將親姐姐胡輦,賜死在監獄裡。

遼景宗乾陵

1009年,蕭燕燕把政權還給了兒子,和韓德讓過起了平民百姓的日子。好日子沒過幾天,蕭燕燕就去世了,與遼景宗合葬遼乾陵,兩年後韓德讓去世,葬在乾陵旁邊,也算是可以守護所愛之人。這位遼國歷史上著名的太后,她的人生或喜或悲,失去過愛情也最終擁有了愛情,可她還是親手殺死了自己的親人,成了古代帝王口中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相關焦點

  • 遼國蕭太后與漢人韓德讓的故事,一半是政治盟友,一半是兩情相悅
    因此,攝政初期那幾年,蕭太后的日子很不好過。蕭太后甚至當著顧命大臣韓德讓和耶律斜軫哭泣道:「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奈何?」二位大臣倒還是忠心耿耿:「請太后相信我們,不要有太多顧慮。」蕭太后選擇在朝政處理上相信他們尤其是韓德讓,而軍事上的事情則委託給一位宗室耶律休哥。
  • 燕雲臺:蕭太后的情史,讓人敬佩不已,力排眾議,下嫁真愛
    蕭太后本名燕燕,在閨房之中,其父便認為你以後必成大事,曾與韓德讓訂婚。不曾想被耶律賢選做妃子,後被封為皇后。蕭燕燕與耶律賢相濡以沫,甚是恩愛,看他們生了那麼多孩子就知道了。然而耶律賢的本身就體弱多病。年僅三十五便去世了,當時遼國朝局穩定不久,耶律賢一去世,各大宗親開始各懷鬼胎,都想趁機作亂,從而上位。
  • 蕭太后與韓德讓究竟什麼關係?
    電視劇《燕雲臺》中的蕭太后由於是所謂的「大女主戲」,片中蕭燕燕不僅有皇帝愛人,還有青梅竹馬韓德讓,歷史上的蕭太后與韓德讓究竟關係如何?如今流淌在北京通州的蕭太后河,跟蕭太后又是什麼關係?從貴族女兒到承天太后蕭太后本名蕭綽。戲本中的她,多被塑造為一個反面人物,被附上了兵敗身亡的慘澹結局。
  • 《楊家將》裡遼國蕭太后
    蕭太后劇照公元982年宗駕崩,而此時蕭綽才三十歲守寡了。北宋看她們孤兒寡母,就想著出兵欺負一下,收回十六州,可是權臣力挺蕭太后,大遼的內政沒有亂。力挺蕭太后的大臣中,其中有一位大臣韓德讓手握幾乎全國的軍馬大權,他是蕭太后還沒進宮前的未婚夫。舊情復燃,他出入蕭太后寢帳完有夫妻之實,只是無夫妻之名,在遼國這樣的風俗是被允許的。
  • 《楊家將》中的遼國蕭太后在歷史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遺命由太子耶律隆緒繼位,大臣韓德讓和耶律斜軫輔佐,軍國大事最後由皇后決定。蕭燕燕正式走上前臺。當時的耶律隆緒,即後來的遼聖宗只有十一歲,蕭燕燕便以太后的身份開始攝政,加上後來幕後的實際掌權,她統攝國政近40年。政治上,重用漢人。遼國歷來輕視漢人而重契丹人,因此,對於漢臣一般不為重用,對於漢族的文化也是不予接受的。
  • 遼國太后改嫁的臣子竟是她初戀情人!後來把持朝政四十年,政績堪比...
    最近,電視劇《燕雲臺》讓大家認識了蕭太后,蕭太后原名蕭綽,字燕燕。她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天之嬌女,老爹是遼國「四朝老臣」、北府宰相蕭思溫,老媽是耶律呂不古是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長女,被封為燕國大長公主。
  • 燕雲臺:如果沒有蕭太后和韓德讓,耶律賢還能當上皇帝嗎?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蕭太后和韓德讓這兩個人,這兩個人可以說是人中龍鳳,一個出身於契丹貴族,但憑藉在位時的諸多善政而名垂青史,而另一個,更了不起,本來他作為一個中原人,論身份只是契丹人的奴隸,但是後來權傾朝野,太后和皇帝都要對他尊敬有加。但是駱駝認為,他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離不開他們背後的勢力。蕭太后的背後是誰?
  • 蕭太后與韓德讓,先是手段,才是情誼!
    然而畢竟是通過影視化然後呈現出來的,難免有了幾分失真 特別是電視劇中,蕭燕燕和韓德讓的那一份相愛而不能相守的感情,讓很多人為之心痛,為之潸然淚下 歷史上,蕭太后也確實和韓德讓有過婚約,但是若說電視劇中那般為情私奔,至死不渝,應是也沒有到那個地步
  • 熱播劇引出一段塵封歷史,今天說說遼國蕭太后的塑料姐妹情
    這部劇將遼國承天太后簫綽傳奇的一生和感情生活展現在了觀眾面前。其中,簫綽與自家姐妹的恩怨情仇被做了重點描寫。歷史上真正的蕭家三姐妹,原本感情非常深厚,而讓她們的產生矛盾的,也是恰恰是感情。蕭家大姐伊勒蘭(劇中名烏骨裡)與那個統領遼國的妹妹相比,蕭家的大姐伊勒蘭歷史記載非常簡略,小的時候性格、容貌如何是沒有任何記載。
  • 遼國蕭太后,一個讓周圍各國都畏懼的巾幗英雄
    有這樣一個朝代,完成了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最終統一和融合,就是歷史軍事力量強大的遼國。而提到遼,就不由地想起一個對於遼有建設性貢獻的女子,歷史上最有名的太后之一--蕭太后,蕭綽。女兒身男兒作為遼國達到鼎盛時期時,其皇帝還年幼,尚未有能力完全掌控政權,而真正帶領遼國走向巔峰的,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子,遼國蕭太后蕭綽。其實蕭家一直和遼國皇室保持著聯姻的關係,但是到了蕭綽這一代,她被選中還是因為她自己的才能和自己位高權重的父親的支持。
  • 蕭太后死了多少年遼國沒了 肖燕燕攝政期間是大遼鼎盛時期嗎
    據悉,大遼國是蕭太后去世14年後滅國的。契丹是公元1125年滅亡的,遼國實際上共存在209年,遼滅亡後,阿保機第八世孫耶律大石又於1124年建立了西遼,存國90多年,1218年為元朝所滅。  據悉,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後來大遼不敵被滅。完顏阿骨打建國的時候說:「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 。」
  • 蕭太后一生到底嫁了幾次 蕭燕燕和韓德讓結婚歷史有沒有記載
    《燕雲臺》中的蕭太后,也就是蕭燕燕一生嫁了兩次。第一次是嫁給了遼景宗耶律賢,耶律賢去世多年後,蕭太后以太后的身份再次嫁給了韓德讓。  蕭燕燕成為太后以後,以太后的身份再次嫁給了韓德讓,這一點在歷史上並未提及,是作者杜撰出來的。
  • 《楊家將》中的「母夜叉」蕭太后,實為安邦定國的女強人
    從那天起,大宋便開始秣兵厲馬,只待一個契機,便全軍出動,蕩平遼國。不久,遼國傳來消息:那個掌權的蕭太后行為不檢點,皇帝死後不久,他就跟漢人韓德讓過從甚密,儼然一對夫妻。宋太宗聽說這個消息,心中默念:「天助我也!」他本來就不看好孤兒寡母統治遼國,但心裡還有些畏懼那些文臣武將,如果他們擁護蕭太后母子,這仗打起來未必有勝算。
  • 韓德讓和蕭太后緋聞是真是假?
    耶律賢又真的是「強娶」蕭太后嗎?蕭太后和韓德讓的緋聞又是怎麼回事呢?公元953年,蕭燕燕出生於契丹貴族之家,彼時韓德讓已經12歲,而耶律賢是5歲。單從年齡上看,蕭燕燕和韓德讓青梅竹馬,是不太可能了。根據《遼史》記載,蕭燕燕在家中排行老三,她的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她的大姐叫蕭胡輦,丈夫是穆宗的哥哥耶律罨撒葛,她的二姐叫蕭伊勒蘭,是宋王耶律喜隱的王妃。
  • 蕭太后和韓德讓同居,卻阻止蕭胡輦追求愛情,最終釀成悲劇
    隨著《燕雲臺》的熱播,蕭太后(蕭燕燕)和宰相韓德讓的愛情故事讓觀眾大開眼界,而蕭太后的姐姐蕭胡輦的愛情悲劇也讓觀眾感嘆同情。蕭胡輦的愛情成為悲劇,人生成為悲劇全是因為蕭太后棒打鴛鴦,蕭太后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遼國蕭太后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就是日後的蕭太后蕭綽。蕭綽16歲入宮,不久便被立為皇后,從此也開啟了她掌舵遼國的政治生涯。公元982年,遼景宗去世,時年12歲的兒子耶律隆緒繼位。但是,遼景宗臨終前立下遺命:軍國大事聽命皇后。因此蕭太后依舊大權在握。那麼,蕭太后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呢?用「巾幗女傑」來形容,恰如其分。
  • 遼國的蕭太后為人如何,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可以說,蕭太后入宮,這就是一場政治交易,耶律賢需要蕭思溫在朝堂上的鼎力相助,而蕭思溫也需要耶律賢來穩固自己的地位,由此蕭太后入宮為後,這也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事情。蕭太后入宮後,依仗著母家的勢力,再加上她理政能力又不俗,且遼景宗耶律賢又多病,所以遼國國事逐漸被蕭太后所掌控。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遼蕭太后的傳奇人生
    公元986年,北宋對遼國發動「雍熙北伐」。在天平軍節度使曹彬、彰化軍節度使米信、靜難軍節度使田重進等將領的率領下,20萬名宋軍兵分三路,分別從雄州、蔚縣、雁門等地北攻遼國。在宋軍的猛烈進攻下,遼軍節節敗退,涿州、固安、新城等地相繼陷落。  在此情況下,蕭太后做了一個重大決定,那就是宣布御駕親徵,少年皇帝耶律隆緒和重臣韓德讓等人也在此列,指揮遼國上下全力反擊。
  • 燕雲臺:和韓德讓輔佐蕭太后的男人有多厲害,楊家將都不是對手
    看完《燕雲臺》,大家會有一種錯覺,好像蕭太后後來能掌權,靠的都是「老相好」韓德讓這個中原人,好像在當時的遼國,契丹人除了忙著篡位,就是在忙著籌劃篡位?其實這只是電視劇的演繹,而在實際中,除了韓德讓這個中原人,是蕭太后的「左膀」之外,在契丹人中,也有一個「右臂」在支持蕭太后,這個人就是在電視劇中露了一小臉的耶律斜珍。
  • 蕭太后與湯泉
    小說《契丹蕭太后》、京劇《蕭銀宗》、評劇《契丹魂》、電影《遼國蕭太后》等,均頌揚的是治國有方、裁決大政、主掌朝事、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遼國蕭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