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奔月」,崔娃「暴露」了

2020-12-11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中國嫦娥「奔月」,崔娃「暴露」了

[文/觀察者網趙挪亞]

美國主持人「崔娃」(特雷弗·諾亞,Trevor Noah)曾因客觀、犀利的吐槽在中國收穫了一波粉,但他在最新一期節目中卻「徹底暴露了」。

12月5日發布的《每日秀》(Daily Show)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而在談到近期廣受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的新聞時,他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稱「這會給外星人帶去新冠病毒」。

有中國網友看完視頻評價說:「這『酸味』已經越過了太平洋。」

《每日秀》中截取的嫦娥五號報導視頻

相關片段中,《每日秀》先是播放了一段有關中國嫦娥五號奔月、鑽取月球土壤的新聞視頻。崔娃此時還算正常地調侃稱,人類44年來沒有收集過月球巖石。這段時間內,月球上的石頭可能已經「上大學,結婚生子」。

他還補充:「不管怎麼說,能獲取這些月球巖石,還是不錯的。」

但話鋒一轉:「但你得承認,中國現在做這事(登月)相當華而不實,特別是每個人都發現他們在武漢疫情暴發程度,和(病例)數字問題上撒謊。」

崔娃還「自導自演」地展開一番對話:「額,對不起中國,請問你在新冠疫情開始的時候,撒過謊,試著隱瞞過什麼嗎?」

「哦,我很想回答你的問題,但我得去月球上獲取點石頭了。」他說完這句話,誇張地倒了下去。

他繼續荒謬地說:「我想說的一點是,現在可能不是人類去月球的最好時機。我指的是,我甚至沒法在有隔離要求的時候,前往佛蒙特州。也許我們不該送人上天,摸太空中的東西。」

接著又來了一段小劇場:「我不想讓外星人來到地球,對我們說:『啥玩意,朋友們,你給我們帶來了新冠疫情!』」此時,他的頭像也戲謔地改成外星人的形象。

崔娃戲謔地將頭像改成「外星人」

相關焦點

  • 美國主持人「崔娃」暴露了,在節目中抹黑中國
    美國主持人「崔娃」(特雷弗·諾亞,Trevor Noah)曾因客觀、犀利的吐槽在中國收穫了一波粉,但他在最新一期節目中卻「徹底暴露了」。12月5日發布的《每日秀》(Daily Show)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而在談到近期廣受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的新聞時,他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稱「這會給外星人帶去新冠病毒」。
  • 呵,崔娃"暴露"了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觀察者網全球視野,中國關懷美國主持人「崔娃」(特雷弗·諾亞,Trevor Noah)曾因客觀、犀利的吐槽在中國收穫了一波粉,但他在最新一期節目中卻「徹底暴露了」。12月5日發布的《每日秀》(Daily Show)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而在談到近期廣受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的新聞時,他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稱「這會給外星人帶去新冠病毒」。有中國網友看完視頻評價說:「這『酸味』已經越過了太平洋。」
  • 「嫦五」奔月,崔娃翻車?不用被「老外評中國」牽著走
    美國政治吐槽節目《每日秀》主持人崔娃,曾因話風犀利收穫了一批中國粉絲,但在最近一檔節目中卻「翻車」了。 咋回事?在12月5日播出的節目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在談到近期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消息時,剛開始他還邏輯正常直言「人類44年來沒有收集過月球巖石了」,但話鋒一轉便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稱「這會給外星人帶去新冠病毒」。隨後,他還戲精附身,來了一段小劇場:將頭像改成外星人的形象並以後者口吻自說自話:「不要奪走我們的自由。」
  • 暴露了!美國主持人「崔娃」曾被央視報導,如今卻在節目中抹黑中國
    美國主持人「崔娃」(特雷弗·諾亞,Trevor Noah)曾因客觀、犀利的吐槽在中國收穫了一波粉,但他在最新一期節目中卻「徹底暴露了」。12月5日發布的《每日秀》(Daily Show)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而在談到近期廣受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的新聞時,他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稱「這會給外星人帶去新冠病毒」。有中國網友看完視頻評價說:「這『酸味』已經越過了太平洋。」
  • 憤怒,美主持人崔娃瘋狂吐槽嫦娥五號,都什麼心理作祟
    這不,收割了中國一大批粉絲,曾因犀利批評川普政府的美國主持人「崔娃」,竟然批評起了嫦娥五號,那麼對於這件事,我們應該憤怒嗎?美主持人崔娃瘋狂吐槽嫦娥五號,都什麼心理作祟?「崔娃」上周六在節目中吐槽「嫦娥五號」會給「外星人帶去冠病病毒」,這一言論一下引起中國網民不滿,批評他「陰陽怪氣」,藉機抹黑。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嫦娥奔月不是夢—中國奔月史
    自古以來,我們就一代代講述這嫦娥奔月的故事,本來它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但是,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科研成果的不斷突破,我們終於一步步將美麗的神話傳說變成現實,把五千年來傳言打破,在現實世界裡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 嫦娥奔月史:嫦娥不叫嫦娥叫什麼?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並「挖土」帶回地球。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的夢想更近一步。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今天我們就講講嫦娥奔月史。任率英著名年畫《嫦娥奔月》西方想像的東方 明代中國,還出現了「歷史上首位嘗試用火箭升空的人」。在西方流傳著一個故事,明朝一位名叫萬戶的官員,身綁47枚火箭,企圖將自己送上天。
  • 嫦娥奔月簡史: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嫦娥奔月簡史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並「挖土」帶回地球。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的夢想更近一步。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今天就來講一講嫦娥奔月史。
  • 「嫦娥奔月」的傳說有多種版本?
    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幾乎人人都聽說過。作為中國古代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自然也是衍生出諸多的版本。首先,最能肯定的是,嫦娥奔月的傳說一定是和我們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掛上鉤的。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傳說,歷經千年的發展,成為了最動人、影響最大的神話。試想,如果缺少了月亮和嫦娥奔月的傳說,中秋節還會不會像現在一樣充滿著神奇色彩。嫦娥是上古時期的神話人物之一,是天帝的女兒、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有著美麗的容貌。
  • 嫦娥奔月:神話故事變成了現實
    千年前,嫦娥奔月只是一個故事;千年後,嫦娥奔月卻成了現實。 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流傳了很久,也因此產生了很多獨特的風俗習慣,如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拜月等。
  • 嫦娥故事知多少 中秋節來臨共賞國畫嫦娥奔月
    ,中國上古神話人物,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音[kù] 天帝帝俊)的女兒、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又有稱其姓純狐,名嫄娥。神話中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藥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宮之中。東漢之前,無任何資料顯示嫦娥與羿是夫妻關係,直到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據說嫦娥與大羿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飛天的故事,民間多有其傳說以及詩詞歌賦流傳。
  • 黃振輝老師 | 嫦娥奔月
    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之外,還有拜月的習俗,這大體出自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與月亮的故事,最早的記錄出自商代的《易經》,書名叫《歸藏》,約成書於3500年前,裡面有談到:「昔常娥以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周代的《易經》叫做《周易》,約成書於3000年前,就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易經》。常娥就是嫦娥。
  • 中國神話中最先奔月的美女是誰?有一位比嫦娥還早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嫦娥。作為中國人,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可謂是耳熟能詳。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同時嫦娥也經常被作為月亮的象徵,一提到月亮,大家都會想到嫦娥,那麼嫦娥就是神話中唯一一位奔月的女神嗎?沒錯,既然我這樣問了,答案自然就是否定的。
  • 中安時評:嫦娥奔月,中國驕傲
    中安時評:嫦娥奔月,中國驕傲 2020-11-24 16:21:54 參與互動   【地評線】中安時評:嫦娥奔月
  • 崔娃之前「愛」中國都是假的?
    中國和美國的關係發展可以說不太順利,川普領導的美國政府不斷對中國進行污衊,導致兩國的關係發展異常艱難。提起崔娃,可能很多中國人都不陌生,其在美國媒體界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他本名叫特雷弗·諾亞,但是在中國,觀眾更習慣稱他崔娃。
  • 科學與藝術相融的完美創造 中國探月工程象徵「嫦娥奔月」雕塑
    2006年7月,遙遠有幸認識了嫦娥工程的首席科學家歐陽志遠院士,不由得靈感迸發,當即向院士建議可否來一次科學與藝術跨界融合的大膽創造,為中國探月工程創作一尊有紀念意義的「嫦娥奔月」主題雕塑。院士大加贊同,不久便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並很快得到批准。嫦娥奔月雕塑的創意靈感來得出奇順利,幾乎沒有過多思考,一幅嫦娥飛袖,天女攬月的詩意圖景便在遙遠的筆端一繪而就。
  • 「九章」問世、「嫦娥」奔月,中國還有多少「科技的故事」?
    「九章」問世、「嫦娥」奔月,中國還有多少「科技的故事」? 就在幾天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示在月球表面,實現了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 此外,此次任務在中國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地外天體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高速再入地球、樣品的儲存、分析和研究五個方面,實現了「首次」突破。
  • 嫦娥奔月與蝸角之爭
    中國的嫦娥奔月再一次將人類的視線由喧囂的世界拉向浩瀚的宇宙。
  • 別把自己的夢弄丟了——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最早見於秦簡《歸藏》卦辭:惜者恆我(姮娥)竊毋死之藥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以後,《淮南子》《山海經》《搜神記》等都有記述。只是西漢時,因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才改姮娥為嫦娥。那時候,嫦娥奔月只是一個傳說,只是古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歲月如梭,鬥轉星移。古人眼中的夢如今確奇蹟般的顯現: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嫦娥奔月的故事變為現實,「嫦娥」著陸器也成功圓了我們的中國夢……許多人都在努力,許多人都懷揣夢想。
  • 淺談「嫦娥奔月」神話由原始到成熟的演變過程
    在小編印象中,像中秋節這樣的中國傳統節日,通常與食物和典故分不開。而提到中秋節相關的典故,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嫦娥奔月」這個美好的傳說。相傳在月球上住著嫦娥、玉兔、吳剛,吳剛沒完沒了地砍樹,玉兔累死累活地搗藥。嫦娥好像沒什麼事幹,估計整天顧影自憐。當中秋節的時候,我們仰望天空賞看明月,說不定就跟上面單身多年的嫦娥對上眼了。這是多麼浪漫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