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龍安寺新年祈福法訊】

2021-03-02 上饒龍安古寺

【新年祈福法訊】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為仰祝國道遐昌,民途鞏固,佛日增輝;十方善信、檀越護法合家善眷,增益福田;法界眾生,同圓種智。本寺秉承佛制,謹擇於公元2019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啟建「己亥年新春供燈祈福消災法會」。  

【二0一九 己亥年 祈福法會安排】 

年三十除夕晚上八點:供燈祈福發願;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吉祥普佛,供香,供花,供果; 

正月初一上午10:30上大供,供齋,供僧。 歡迎諸位護法居士十方善信隨喜法會,同沾法喜,喜迎新春,福慧雙增! 

【新年普佛隨喜】 

大功德主:1000元每戶(合家姓名,地址,獨立文疏); 

功德主:600元每戶(合家姓名,地址) ;

大牌位:300元(可寫三人);

隨喜牌位:100元(每人) 以上牌位供於延生堂一年 ;

【供燈隨喜】 

24小時蓮花酥油燈~10元/盞(每人); 

三天酥油燭~40元/對(每人); 

七天酥油燭~80元/對(每人); 

十五天酥油燭~150元/對(每人合家); 

三十天酥油燭~300元/對(每人合家) ;

【供齋隨喜】 

羅漢齋~一百元每堂 ;

如意齋~三百元每堂 ;

福慧齋~五百元每堂 ;

【供香,花,果】 

正月初一至十五:每人每天10元;

【太歲牌位】 

全年牌位100元每人,屬豬,虎蛇,猴都可登記,姓名+農曆生辰年月日時+戶籍所在地即可;

上饒縣龍安寺敬啟

 聯繫人:釋照開18170436789

 地址:江西省上饒縣煌固鎮觀上村龍安寺

對公帳號開戶行:中國銀行上饒市分行

戶名:上饒縣龍安寺

帳號:196233313711

聯繫人:照開法師18170436789(微信和手機)

支付寶:湯傲生(釋照開身份證名)18756660226

開戶行:中國農業銀行

戶名: 湯傲生(釋照開身份證名)

帳號: 6228481771469724616

開戶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戶名: 湯傲生(釋照開身份證名)

帳號: 6210984330004019881

如有需要登記的善信請至龍安寺客堂或聯繫照開法師18170436789(微信同號)登記,一切善款用於寺院開支和建設,因果分明。

相關焦點

  • 法訊 | 懷化蓮華寺2019己亥年春節祈福法會通啟
    2019已亥年春節將至,為盛世中華新年祈福,共同祝願祖國國泰民安、人民幸福,正法常住,懷化蓮華寺上振下然法師攜兩序大眾定於新春期間,舉辦殊勝祈福法會,共迎新春,同鳴金鐘,喜奏福音!,立祈福牌,法師開示。
  • 龍安寺與百侯「師爺」民俗
    龍安寺     龍安古寺與慚愧祖師  「龍安寺」地處大埔縣百侯鎮武塘村青子凹。  慚愧祖師後到神泉市(茶陽)、英雅坑、梅縣陰那山開山成佛後,百侯人從陰那山靈光寺傳燈續焰,在庵子崗築庵供奉慚愧祖師,寺名依龍安泉之名為「龍安寺」。因之龍安寺是與萬福寺、靈光寺同時期的千年古寺。後因年深日久,寺廟毀損,故元、明間百侯一帶參加科舉者均少及第。明末清初,鄉人為百侯再振文風,重建龍安寺,移奉在青子凹龍安泉旁,後果科甲鼎盛,清朝270多年考取進士、舉人150多人。
  • 菩提伽耶臺灣廟BodhGaya Taiwan temple 農曆新年點燈法訊
    菩提伽耶臺灣廟BodhGaya Taiwan temple 農曆新年(初一至十五)點燈法訊
  • 【百侯名寺】龍安寺簡介
    龍安寺,位於大埔縣百侯鎮武塘村之東陲,閩粵交界之巔。昔高僧潘了拳(慚愧祖師)在神泉市(茶陽),英雅坑,陰那山開山成佛後,百侯人從陰那山靈光寺傳燈續熖,分香而來,在青子坳庵子崗築庵供奉慚愧祖師。寺名依龍安泉之名為"龍安寺",因之龍安寺與萬福寺,靈光寺為同時期的千年古寺,為我邑名鎮的名寺。龍安寺,廟小法緣久,路遠傳奇多。
  • 法訊:萬人香塔祈福法會
    浙江寧海尚雲寺將於2015年2月22日(農曆正月初四)舉辦「第一屆萬人香塔祈福法會」「萬人香塔」盛會在眾多四方居士、信徒真誠參與下如期舉行, 法師領眾僧及各方居士、信徒齊聚尚雲寺共同祈福,梵音繞墚馨香飄蕩、共祈福佑。
  • 2021新春祈福法訊
    在辭舊迎新之際,2021年2月11日,應眾金剛弟子和善緣大德祈請,屆時大金剛咒王瑜伽士、鄔金益西多傑、大堪布、仁波切啟建新春佳節消災祈福平安健康法會,向偉大的抗疫精神致敬,向所有平凡的抗疫英雄致敬,祈禱疫情散化、安康吉祥、世界和平
  • 天齊廟新年祈福轉運拜太歲法會公告
    山西省陽泉市盂縣南婁天齊廟在喜迎辛丑年(公曆2021)新春佳節之際,舉行新春祈福轉運拜太歲法會。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正法久住。眾善信新年吉祥,業障消除,身體健康,闔家平安。,稱為「接玉皇」,廟內焚香設供為一年中捐助本廟的廣大善信上疏祈福。
  • 新春納福瑞,火供增吉祥——德賢精舍道場2018新年大型祈福火供法訊
    ,經廣大弟子祈請,慈誠多吉度母上師仁波切將從正月初一開始,舉行為期七天的「新春祈福」大型火供系列法會,供養以綠度母和時輪金剛為主的諸佛智慧本尊,同時舉行燃燈供佛、煙供、食供、護法供、超度冤親等佛事。本次火供已是仁波切連續第五年在漢地舉行的祈福火供法會了。
  • 2018年延慶寺祈福法訊通啟
    定於2018年2月16日(正月初一)舉辦新春首堂吉祥普佛、敲鐘祈福法會,誠邀廣大善信,共襄善舉,同沾法喜,廣行布施,並以此功德虔誠祝禱祈願祖國強盛、世界和平、佛法興隆、社會祥和、人民安康。法會詳情敬請諮詢釋印仁法師  13602316347 釋登乾法師  13829252802   延慶寺新春祈福系列法會時間列表
  • 聊城市護國隆興寺復建中軸線殿堂建築啟用暨2021新年祈福法會
    復建中軸線殿堂建築啟用 2021新年祈福法會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今逢勝緣,聊城市護國隆興寺於2013年6月奠基以來,秉承佛教傳統建築文化,按計劃施工,目前主體建築全部完工,於2020年12月26日(農曆十一月十二日、星期六)上午九時舉行護國隆興寺復建中軸線殿堂啟用儀式暨2021新年祈福法會,禮拜《慈悲梁皇寶懺》七日。 《梁皇寶懺》是梁武帝為超度皇后郗氏所制的懺法。
  • 燃燈法訊 免費祈福 | 2021(辛丑)年跨年夜零點祈福消災、燃燈禮神法會
    大年三十除夕夜23:00-00:50分,由羅天大醮高功法師帶領經師團設醮行法,為報名善信奏表升疏、迎神祈福,以此納瑞迎祥、開運解厄,求得新年好彩頭
  • 一分鐘佛訊:廈門南普陀寺書畫慈善義賣 | 法鼓山農禪寺跨年法會
    一分鐘鳳凰佛訊,分分鐘與您結好緣。
  • 新年第一項活動接拜財神祈福許願除舊迎新平安好運 新年祈福篇
    新年第一項活動接拜財神祈福許願除舊迎新平安好運 新年祈福篇   新春祈福是與大自然交心
  • 法訊 | 懷化蓮華寺2018中秋拜月供燈祈福法會通啟
    為了慶祝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及月光菩薩聖誕,蓮華寺住持上振下然法師慈悲啟建「中秋拜月供燈祈福法會」。拜月,在中國由來已久,拜求月光菩薩庇護,祈求團圓,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中秋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月亮的圓滿被認為是「運而無窮」、「幸福圓滿」的象徵,在佛教的修行中,以圓滿無上菩提為究竟,所以這一天是一個消災祈福的好日子。    藉此舉行拜月供燈祈福吉祥法會,祝願各位善信月圓人圓,萬事順意,闔家幸福。
  • 龍安寺之秋:美麗與哀愁
    雖然今年的紅葉落得快,還沒盛紅就已經凋零,但造訪龍安寺那天,紅葉仍然醉人。我從北野天滿宮出來,參拜了學問之神,便搭上京都的路面電車嵐電往龍安寺去,行過龍安寺的表參道,走入山門,迎來了秋日的鏡容池。應仁之亂的東軍總帥細川勝元就是龍安寺的創建者,日本的中世紀末期,雖然戰亂頻仍,但當時的文學、藝術和思想都相當蓬勃。日式庭園的「枯山水」、住宅內部的設計,像是捲軸、插花……等藝術都是在此時誕生。生於亂世的龍安寺,也毀於應仁之亂,在十五世紀時才由特芳禪傑住持所復興。
  • 法訊 | 懷化蓮華寺2019年中秋拜月供燈祈福法會通啟
    為了慶祝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及月光菩薩聖誕,蓮華寺上振下然法師慈悲啟建「中秋拜月供燈祈福法會」。拜月,在中國由來已久,拜求月光菩薩庇護,祈求團圓,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中秋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月亮的圓滿被認為是「運而無窮」、「幸福圓滿」的象徵,在佛教的修行中,以圓滿無上菩提為究竟,所以這一天是一個消災祈福的好日子。    藉此舉行拜月供燈祈福吉祥法會,祝願各位善信月圓人圓,萬事順意,闔家幸福。
  • 【羅山佛國-臥雲寺法訊】
    【羅山佛國-臥雲寺法訊】
  • 法訊 | 懷化蓮華寺2020年中秋拜月供燈祈福法會通啟
    為了慶祝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及月光菩薩聖誕,蓮華寺住持上振下然法師慈悲啟建「中秋拜月供燈祈福法會」。拜月,在中國由來已久,拜求月光菩薩庇護,祈求團圓,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中秋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月亮的圓滿被認為是「運而無窮」、「幸福圓滿」的象徵,在佛教的修行中,以圓滿無上菩提為究竟,所以這一天是一個消災祈福的好日子。    藉此舉行拜月供燈祈福吉祥法會,祝願各位善信月圓人圓,萬事順意,闔家幸福。
  • 【法訊】遼陽縣普濟寺臘月十五庚子年終冥陽兩利吉祥祈福、大蒙山超度法會通啟
    2021年1月27日,農曆庚子年臘月十五,為迎接辛丑新年的到來,遼陽縣普濟寺將隆重舉行庚子年終吉祥祈福及超度法會,冥陽兩利
  • 京都龍安寺
    龍安寺全稱大雲山龍安寺(りょうあんじ),位於京都右京區,是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寺院,山號為大雲山,為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