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天意義

2021-02-07 釋法全

    齋天是為生人求福,保其平安的一種佛教法會儀式。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依《金光明經》制定《金光明懺法》時開始的。到了元代,天台宗慧光法師便從《金光明懺法》中略出供天一節,於每年的正月初九率眾修啟建供佛齋天法事,作為寺院中每年的歲朝佛事。這便是供佛齋天興起的根源。

  佛教徒雖不皈依諸天,但應禮敬諸天,因為諸天皈依佛陀,護持教法故。《金光明經》中記載,諸天在金光明會上,於佛前發願,要永遠護持佛教,奉行正法,勤修諸善,遠離惡行,同時,也將遵佛之囑託,巡行人間,成就那些修行及有德之人。為感念諸天護法之功德,故具香華燈塗果等,供奉諸天,酬其恩德,同時也為百姓祈福,這即是齋天的由來。

   齋天,又名供天,是佛教寺廟為眾生祈福而施設的法事活動。其源於隋代的天台宗開山祖師,有「東土小釋迦的」之稱的智者大師,依於《金光明經》制定《金光明懺法》而開始產生齋天儀式。

     齋天的主要對象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金光明經》等大乘經典及大梵尊天、帝釋尊天、護世四王、金剛密跡、散脂大將、大辯才天、大功德天、鬼子母天等二十四天眾。其中,主要供養具有「第一威德成就眾事大功德天」之稱的吉祥天女。

     吉祥天女,梵名摩詞室利,梵文音譯「摩訶室利」,「摩訶」意為「大」,「室利」有二個意思:功德和吉祥。合起來即是「大功德」、「大吉祥」.又稱大吉祥天女,或稱功德天。在《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則列舉了108種名稱。此外還有寶藏天女或第一威德成就眾事大功德天等名。此女,是佛教北方守護神具有「多聞」與「財神」之稱的毗沙門天王的妹妹,同時,也是佛教護法之一鬼子母女神的女兒。所以,吉祥天女也就成為了佛教中的財富女神與威德女神。

那麼,怎麼供養她呢?《金光明經》又說:「於此北方,毗沙門天王有城,名曰阿尼曼陀。其城有園,名功德華光。於是園中有最勝園,名曰金幢七寶極妙,此即是我常止住處。若有欲得財寶增長,是人當於自所住處,應淨掃灑洗浴其身,著鮮白衣妙香塗身。為我至心三稱彼佛寶華琉璃世尊名號,禮拜供養燒香散華,亦當三稱金光明經至誠發願,別以香華種種美味,供施於我散灑諸方。」如此等等,都詳細的記載於《金光明經》中。

     佛教中的諸大祖師,知道吉祥天女有如此的種種功德,所以結集經典,作《齋天》儀式,代眾生供養吉祥天女,以此獲得吉祥天女的護佑而得種種功德。

「齋天」不單純是為民祈福的一種儀式,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啟示我們每個人都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是則福報不求自來。「齋」是整齊、端正,是端莊修為之表現,能引起人們的尊重與禮敬。「天」是自然清淨義,人之心性本清淨無染,因無明煩惱業習之薰染,故造作惡業。因此,佛教通過齋天儀式,作自我觀照,以達本性之清淨,這才是齋天儀式的本意所在

 一、 雙目、四肢永遠完好不生缺陷。 

二、 身無病痛,嗓門柔軟聲音妙好。

三、 心地清明聰慧,不為愚痴所轉。 

四、 視力良好如摩尼珠能照微細物。

 五、 眼球、角膜、結膜,永好不壞。

六、 生活安穩衣食豐足,心無所懼。

七、 心身自在,善財善寶滾滾而來。

八、 可獲美麗的瓔珞及幽美的林園。

九、 身體健康強壯,充滿生命活力。

十、 不會與他人發生口角,打鬥事。

                              

相關焦點

  • 齋天的意義功德與利益
    齋天意義 齋天又名供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依《金光明經》制定《金光明懺法》時開始的。從淺處說齋天是以齋食供養諸天,以感謝他們護持佛法,利益眾生的功德。凡是有講說佛法的地方,他們不但會前來聽法,而且會衛護壇場,饒益與會大眾。   供天,全稱「供佛齋天」,略稱「齋天」、「供天」。民間俗稱「拜天公」。「供天」可分為「小供天」及「大供天」兩種。然而,何謂「供天」?覆者為「天」,載者為「地」,往昔帝王被稱為「天子」,顯示「天」具有無比福德威力,是以「供佛齋天」能賜福降祥。
  • 常識 | 供齋
    各寺院為滿足信眾此項功德需求,特設多種渠道,供齋即是其中最方便之項目。供齋分隨喜齋、羅漢齋、如意齋、上堂大齋多種方式,大家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可以適當選擇,雖然所費資財不等,只要盡心盡力,其所得福德並無差別。上堂大齋是佛教叢林中一項非常隆重的佛事,一般是大護法居士來寺齋僧或寺院有重大活動時舉行。所謂上堂,即恭請和尚在堂上為大眾說法。
  • 齋天的利益
    「齋天」,佛教中的齋天儀式與一般民間的拜天祭神,有著截然不同的內涵和意義。一.齋天的由來      齋天是為生人求福,保其平安的一種佛教法會儀式。為感念諸天護法之功德,故具香華燈塗果等,供奉諸天,酬其恩德,同時也為百姓祈福,這即是齋天的由來。二.齋天的內容        齋天儀式的內容,並不局限於只有供天的部分,還包含有供養三寶、為諸神說法及皈依等部分。同時,儀式中供養的對象,除了諸佛菩薩及天上諸神之外,還包括了地上眾神和龍眾、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迦等一切佛教的護法大眾。
  • 正月初九齋天法會 | 齋天的功德與利益
    齋天是為生人求福,保其平安的一種佛教法會儀式。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依《金光明經》制定《金光明懺法》時開始的。到了元代,天台宗慧光法師便從《金光明懺法》中略出供天一節,於每年的正月初九率眾修啟建供佛齋天法事,作為寺院中每年的歲朝佛事。這便是供佛齋天興起的根源。佛教徒雖不皈依諸天,但應禮敬諸天,因為諸天皈依佛陀,護持教法故。
  • 天壇齋宮
    齋宮位於天壇西天門內,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由內外兩道御河環繞,形成一座回字形宮城,內有河廊、鐘樓、無梁殿、寢宮、值房、膳房等建築,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前舉行齋戒儀式的宮殿。 齋宮內御河齋宮外御河當年天地壇(現名天壇)初建時孤立於郊野,齋宮外深掘兩條御河以確保皇帝齋宿時的安全。嘉靖朝時天壇已圈入外城,御河防守功能盡失,清朝時,填部分御河而建宮室。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內御河的西段。
  • 齋天(供天)的意義
    依據《金光明經》所制定的"金光明懺法″,儀軌莊嚴隆重,如法如儀,恭敬迎請禮拜佛、菩薩、聲聞緣覺、歷代祖師聖眾,乃至祭祀法界諸天,包括大梵天、帝釋天、護世四天王、金剛密跡、散脂大將、天龍八部、名山大川一切神祗。自元代以來,漢傳佛教寺院必在每年正月或其他節日舉行齋天法儀。明末清初聖僧弘贊依祖傳教制撰集《齋天科儀》至今流傳海內外佛教道場。
  • 江南百景圖種竹齋怎麼獲得 種竹齋獲取方法
    江南百景圖種竹齋怎麼獲得?江南百景圖種竹齋是最新的建築,很多玩家不知道怎麼獲得,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江南百景圖種竹齋獲得方法介紹吧。
  • 一堆老舊盤子,一次空前的千僧齋!你眼中的千僧齋是什麼樣的?
    一次空前的絕無僅有的千僧齋法會!說起千僧齋,很多人也許只是聽說過,卻一直都沒有福德因緣參加。然而千僧齋「一千個僧人中就有一個羅漢前來應供」的說法,卻是讓很多人對千僧齋充滿了嚮往。要知道一個道場能舉辦千僧齋,集結千位僧人在同一天前來應供是非常殊勝,難遭難遇的。
  • 江南百景圖種竹齋怎麼得 種竹齋獲取方法分享
    《江南百景圖》即將給玩家們上線全新建築「種竹齋」,看圖片是一個比較詩意的建築,那麼江南百景圖種竹齋要怎麼獲取呢?玩家對此可能還不清楚,所以接下來18183下載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江南百景圖》種竹齋獲取攻略,一起看看吧。
  • 烰齋菜
    齋菜非菜。這裡說的齋菜,不是庵堂供奉的三菇六耳、也不是拜老公所用的豆乾香腐,而是指各種油炸的茶配點心。
  • 齋天的功德和利益
    >齋天的由來    「齋天」,民間俗稱「拜天公」。但佛教中的齋天儀式與一般民間的拜天祭神,有著截然不同的內涵和意義。農曆正月初九日,漢傳佛教寺院清晨都會舉行隆重的齋天祈福法會,據《金光明經》記載,諸天在金光明會上,於佛前發願,永護佛教,奉行正法,勤修諸善,遠離惡行,同時也遵照佛陀囑咐,巡行人間,獎善罰惡,廣化眾生,成就有德之人。
  • 齋天的意義與功德
    護法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日日月月護持三寶,讓正法永住。光說在家居士,要護法道場當義工,就有多多少少的障礙與困難,何況娑婆世間事事如麻,要守護三寶與一切之眾生,有多難就有多難,不是嗎?從淺處說齋天是以齋食供養諸天,以感謝他們護持佛法,利益眾生的功德。凡是有講說佛法的地方,他們不但會前來聽法,而且會衛護壇場,饒益與會大眾。
  • 【齋天的功德和意義】
    ,《普賢行願品》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金光明經》中記載,諸天在金光明會上,於佛前發願,要永遠護持佛教,奉行正法,勤修諸善,遠離惡行,同時,也將遵佛之囑託,巡行人間,成就那些修行及有德之人。為感念諸天護法之功德,故具香華燈塗果等,供奉諸天,酬其恩德,同時也為百姓祈福,這即是齋天的由來。
  • 疫情當前顯大愛,本齋處處是真情 ——獻縣本齋鄉企業村民愛心捐贈...
    疫情當前顯大愛,本齋處處是真情 ——獻縣本齋鄉企業村民愛心捐贈,助力疫情防控 2020-02-05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供齋、供僧的功德
    天神敬答:」齋僧功德最大!」六、近代禪門宗匠虛雲老和尚亦云:「佛、法二寶,賴僧寶扶持,若無僧寶,佛法二寶無人流布,善根無處培植,因此齋僧功德最大。」七、供佛齋僧,孝親報恩。發心設齋供眾成就道場,不僅能廣結善緣、減輕業障,長養布施喜舍之心,更為當來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出家眾仰仗修行,進德修業;在家信眾以供僧功德,福慧增長。也由於信徒布施道糧,供養有道、有學的出家人,讓他們沒有物資的缺乏,而能積極弘法利生,將佛法遍布世間,居士於此因緣供僧,可謂護法護教的菩薩行。
  • 今日推薦:拜會無耶硯齋
    張碩先生學習硯臺文化知識 關注硯臺之家說起去拜會無耶硯齋,源於臨摹過硯齋主人張碩先生一方硯臺。無耶硯齋一隅張碩先生引我入內,大堂一鼎碩大的石雕魚缸,斑駁古舊,口沿處回文簡約凝練。魚缸後供奉有一尊彌勒佛,牆上觀音像,濃烈的色彩讓空間更加肅穆空靈。
  • 同覺梵音|結齋偈
    薩多喃 三藐三普陀 俱胝南怛侄他唵 折隸主隸準提 娑婆訶所謂布施者 必獲其利益 若為樂故施 後必得安樂飯食(供佛)已訖 當願眾生 所做皆辦 具諸佛法在佛門中,將「供養偈」和「結齋偈」稱為 「二時臨齋儀」,是出家人在早齋和午齋前必須念誦的偈咒。
  • 拜會無耶硯齋
    張碩先生說起去拜會無耶硯齋,源於臨摹過硯齋主人張碩先生一方硯臺。 硯齋空間不大,幾株綠草,幾尊佛像,張碩先生便在這裡習字作畫刻硯。
  • 「北齋般的大藝術家」,明治末期的妖怪畫家河鍋曉齋!
    曉齋兩歲時,跟隨家人搬遷至本鄉御茶水(現東京都文京區本鄉,順天堂大學醫院內)。天保八年(1837),7 歲的曉齋成為歌川國芳的門徒。在國芳的指導下,他開始系統學習繪畫知識。國芳的教育形式並不古板,他常常帶學生們遊學,甚至讓學生與他的愛貓邊玩耍邊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