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天是為生人求福,保其平安的一種佛教法會儀式。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依《金光明經》制定《金光明懺法》時開始的。到了元代,天台宗慧光法師便從《金光明懺法》中略出供天一節,於每年的正月初九率眾修啟建供佛齋天法事,作為寺院中每年的歲朝佛事。這便是供佛齋天興起的根源。
佛教徒雖不皈依諸天,但應禮敬諸天,因為諸天皈依佛陀,護持教法故。《金光明經》中記載,諸天在金光明會上,於佛前發願,要永遠護持佛教,奉行正法,勤修諸善,遠離惡行,同時,也將遵佛之囑託,巡行人間,成就那些修行及有德之人。為感念諸天護法之功德,故具香華燈塗果等,供奉諸天,酬其恩德,同時也為百姓祈福,這即是齋天的由來。
齋天,又名供天,是佛教寺廟為眾生祈福而施設的法事活動。其源於隋代的天台宗開山祖師,有「東土小釋迦的」之稱的智者大師,依於《金光明經》制定《金光明懺法》而開始產生齋天儀式。
齋天的主要對象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金光明經》等大乘經典及大梵尊天、帝釋尊天、護世四王、金剛密跡、散脂大將、大辯才天、大功德天、鬼子母天等二十四天眾。其中,主要供養具有「第一威德成就眾事大功德天」之稱的吉祥天女。
吉祥天女,梵名摩詞室利,梵文音譯「摩訶室利」,「摩訶」意為「大」,「室利」有二個意思:功德和吉祥。合起來即是「大功德」、「大吉祥」.又稱大吉祥天女,或稱功德天。在《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則列舉了108種名稱。此外還有寶藏天女或第一威德成就眾事大功德天等名。此女,是佛教北方守護神具有「多聞」與「財神」之稱的毗沙門天王的妹妹,同時,也是佛教護法之一鬼子母女神的女兒。所以,吉祥天女也就成為了佛教中的財富女神與威德女神。
那麼,怎麼供養她呢?《金光明經》又說:「於此北方,毗沙門天王有城,名曰阿尼曼陀。其城有園,名功德華光。於是園中有最勝園,名曰金幢七寶極妙,此即是我常止住處。若有欲得財寶增長,是人當於自所住處,應淨掃灑洗浴其身,著鮮白衣妙香塗身。為我至心三稱彼佛寶華琉璃世尊名號,禮拜供養燒香散華,亦當三稱金光明經至誠發願,別以香華種種美味,供施於我散灑諸方。」如此等等,都詳細的記載於《金光明經》中。
佛教中的諸大祖師,知道吉祥天女有如此的種種功德,所以結集經典,作《齋天》儀式,代眾生供養吉祥天女,以此獲得吉祥天女的護佑而得種種功德。
「齋天」不單純是為民祈福的一種儀式,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啟示我們每個人都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是則福報不求自來。「齋」是整齊、端正,是端莊修為之表現,能引起人們的尊重與禮敬。「天」是自然清淨義,人之心性本清淨無染,因無明煩惱業習之薰染,故造作惡業。因此,佛教通過齋天儀式,作自我觀照,以達本性之清淨,這才是齋天儀式的本意所在
一、 雙目、四肢永遠完好不生缺陷。
二、 身無病痛,嗓門柔軟聲音妙好。
三、 心地清明聰慧,不為愚痴所轉。
四、 視力良好如摩尼珠能照微細物。
五、 眼球、角膜、結膜,永好不壞。
六、 生活安穩衣食豐足,心無所懼。
七、 心身自在,善財善寶滾滾而來。
八、 可獲美麗的瓔珞及幽美的林園。
九、 身體健康強壯,充滿生命活力。
十、 不會與他人發生口角,打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