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鐵」、沒有會籍顧問?這個健身房只有教練和一堆「大屏幕」

2020-12-14 魅力城市網

要不是看到澳大利亞布裡斯班一個小小健身房內,一群老外揮汗如雨、但卻充滿激情地伴隨動感音樂、根據指示牌在館內做循環訓練時,胡曉毅對「健身」的認知,恐怕還停留在國內傳統健身房,那仿佛看不到盡頭的一排跑步機,和怎麼也不敢輕易嘗試的大型健身器械了。

如果能夠提供一個不是很大的場地、專注的做健身領域的一個類別、並且摒棄傳統健身房的經營模式、營造健康的健身和生活氛圍,將一種循環運動模式和國內先進的行動支付技術相糅合,會不會迸發出新的火花?

這是2018年年底,胡曉毅突然間迸發出的靈感。緊接著,2019年3月,「輕健」就問世了。

輕健目前在國內有五家店面,鄭州四家、北京一家。店面不大,只有100-200平方米;沒有大型健身器械,也沒有跑步機,方形的運動大廳內,四面的上方空間有數十臺智能屏幕和一臺大型心率顯示屏幕;而下方的空間內,擺放的是壺鈴、戰繩、藥球、TRX訓練繩等功能性訓練裝備。

這個健身房,好像真的玩兒的不一樣。

不做預售、沒有大型健身器材、只上55分鐘的私教團課,你見過這樣的健身房嗎?

「我們想讓運動變得有趣、不孤單;我們還想讓運動有效、可持續;我們希望會員在上完每次課,燃燒的卡路裡成為推動下次繼續來的燃料,讓他們覺得爽的同時,又釋放了壓力。」創始人之一的趙彬宇說。

在國外,HIIT的發展少說也有十年。不過,HIIT走進國人的視野,算起來不過幾年的時間。

輕健目前正在做的,就是依託HIIT高強度有氧間歇性訓練為系統的雙私教團體課。

「輕健是一個健身生態系統,它包括線上和線下。」創始人之一的劉先慧說。

「對於線下的課程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為:2v9雙師教學、55分鐘單次課程、線上辦卡交錢約課。」

沒有會籍顧問:意味著價格統一。

只有線上小程序交錢選課:意味著節約時間成本,利用碎片化時間預約健身。

每堂課有最多9名小夥伴一同上課,2位私教進行授課,趙彬宇說,這樣的課程設置,使單人每次課的運動時長能夠達到40-45分鐘。

「常見的私教為1v1的形式,一小時的課程內,教練需要向會員講解、示範動作,很可能會員真正有效的練習時間,只有半個小時。」

「即便是團操課,多的時候,一個教室二三十人,教練不可能照顧到所有人的動作是否標準。」

在輕健,每堂課有55分鐘,在這不到一小時的課程時間內,會員按照自己對應的智能屏幕上顯示的動作進行訓練和計時,兩個教練來回走動、對會員的動作進行糾偏。

一堂課,兩位教練、九位會員。這個配置不是隨意進行的設置。在課程準備初期,三位創始人:胡曉毅、劉先慧、趙彬宇與負責研發課程的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團隊的專業人士一起,以多次實驗的結果,證明2v9的形式,可以使課堂的活躍度變的更大,同時也兼顧了2位教練的注意力和授課能力,在教練和會員之間,可以形成最大化的訓練效果。

「9位會員雖然參加的是同一堂課程,但是他們所對應的智能屏幕上,顯示的本節課的動作順序是不同的。」趙彬宇解釋道:「這樣做的目的,除了可以節約成本,更重要的是讓會員體驗一種緊張的、不斷前進著的運動氛圍。」

做完一個動作,緊接著迅速轉移到下一個器械旁,做下一個動作…除了各人面前的九臺屏幕循環播放標準動作,總屏匯總實時監控的身體數據,完全體現出了高強度有氧間歇訓練的真正內涵,讓整個訓練過程張弛有度、科學安全。

「而且,團課的氣氛很好,我們之前做過調查,很多人覺得,自己一個人訓練非常孤獨。健身是需要氛圍烘託的,大家一起練,各自的勤奮和努力感染著其他人,這種情緒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下,是極具感染力的。」

教練不賣課只上課,還有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團隊的研發課程,他們想把這個領域做到極致

單店的人員標配為2-3人,店面沒有層級制的管理,店員就是教練,沒有銷售任務。

「我們不希望高度的銷售壓力讓教練的教學質量打折扣。」趙彬宇說,讓教練專注於授課而非售課,是對健身教練「職能」的回歸。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個健身教練把所有心思用在鑽研課程、而非想辦法賣課,那麼他在專業方面的努力一定可以讓用戶看到、感受到,從而提高客戶留存率。

輕健的教練,在最初選擇的時候都具備專業的水準和資質,不僅如此,因為輕健的課程全部來源於自主研製,為了保證教練對自家課程有十足的熟悉度,輕健專門成立了「輕健學院」,用作教練專業技能培養,主要也是為了讓教練對不斷迭代更新的課程,建立一個熟練掌握的場所。

「輕健的運營理念是提升用戶體驗,紮實服務用戶,幫助用戶進步。我們相信,優質的體驗才是最好的營銷。」

輕健從五個店面匯總的數據顯示:上過體驗課的客戶對於課程的購買率是傳統健身房的2-3倍,而課程使用完畢續課的客戶是傳統健身房的8-10倍。

按次上課,可選時段購買的方式使得不會有高額負債,也保證了財務數據健康。

「就以單次私教團課的費用來算,120元,55分鐘,我們可以保證1v1私教授課的教學和訓練質量。」

「我們專門做過實驗,事先找了9位沒有任何訓練基礎的新人小白,在兩位教練的指導下完成課程。」趙彬宇說,通過測算和反覆觀察,指導難度拉到最大,對於兩位教練來講,完全在他們的控制範圍。

既然是2v9的雙師私教團課的授課模式,花費必然會比1v1的私教便宜很多。趙彬宇說,私教團課的次卡消費為單次120元,而如果辦理月卡、季卡、年卡,折合到單次的私教團課,折合下來價格更實惠。

關注到課程本身,會員在線上小程序進行充值後,可以自行去程序內所有訓練模塊下按照時段選課,於約定時間前到達健身房進行訓練即可。

直到現在,輕健一共擁有六種不同的課程,有針對減脂的「有氧派對」、「暴力燃脂」;有針對塑形的「綜合塑形」、「臀腿核心」;有針對新手的「輕鬆基礎課」和「筋膜放鬆課」,包括未來待開發的「TRX塑形課」和「戰鬥擺甩」等課程。

「課程的設置也是為了迎合不同程度的健身人群。例如,輕鬆基礎課就是針對新手小白的,可以說十分友好,非常好上手。」胡曉毅還說,很多人在初走進健身方時,因為不會使用器械、且有些羞於去問身邊的人,所以最終還是選擇跑步機這樣單一的訓練模式,體會不到訓練健身的樂趣。

「課程內容是由擁有國際私教認證的課程研發團隊人員組成的課程研發部,聯合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團隊進行設計研發。」

此外,輕健課程研發部每周會在各門店同步和更新課程,趙彬宇說,輕健的課程不僅限於此,課程內容持續迭代,未來的輕健課程,要形成九大體系,會蓄積上百節課程的儲備,呈現出一種極致、多樣化的運動體驗。(張逸菲)

相關焦點

  • 如果健身房所有的會籍顧問都不幹了
    ……這個行業最常發生的事情就是客戶「跳單」,跳單的意思就是,客戶的健身意識不強,比較專業的會籍顧問花費了很長時間精力,不斷的引導和開發客戶,客戶認識到了健身重要性,並要付諸於行動,但是>這時候客戶開始考慮價格和比較,別家比較「不專業」的健身房會籍用比較便宜的價格就成交了這個客戶,客戶變成只關注價格,不關注健身的專業本身,導致會籍顧問幾個月的努力成為泡影。
  • 健身房會籍顧問銷售技巧:你先報價就輸了!
    會籍顧問在銷售健身卡時,當客戶猶豫不決就馬上提出價格可以優惠,想用低價策略來拉攏客戶。殊不知當你說出降價時在顧客心中已經有了很多猜忌。這麼快就降價看來健身房辦卡率不高是不是教練不夠專業健身房服務不到位等等,一切關於健身房不好的想法就會產生,一般去健身的人注重健身效果和體驗感。
  • 健身房運營要重成本,關鍵之一:「砍」掉會籍部
    在近幾年新技術手段和新型健身場館出現後,會籍人員的作用正在被逐漸弱化。現在已經有健身房做得比較成熟,會籍崗位在4年前就消失掉了。會籍人員屬於中國特色,國外健身房沒有這個崗位。那會籍人員可以不要,這意味著就不做會籍了?當然不是,會籍當然是要做的。只是在新階段和整個行業升級的背景下,會籍的銷售方向應該有以下幾個調整:1. 教練和前臺都要加入會籍銷售的工作中。
  • 為什麼前臺和會籍正在從健身房消失?
    同類型的傳統大店通常設置4-5個前臺,而這家俱樂部只設2-3人,在個別面積較小的門店甚至不設前臺。而在一些新興的更小型的健身房,甚至前臺與會籍都不設。取而代之的是設置了專職的運營人員,或是由店長、教練兼負運營工作。「運營」這個詞,不新鮮。除了網際網路領域常說的新媒體運營、電商運營、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等等,健身房也有了運營的概念。
  • 健身行業,會籍顧問怎樣讓會員做轉介紹?
    壹今天有朋友問到小編,如果提升提升轉介紹的機率,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乾貨,會籍顧問或者教練,如何要求會員產生轉介紹!!開始分享之前,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員會給你介紹朋友?會員為什麼要給你介紹朋友過來健身?
  • 北京健身房沒有春天
    然而,生活沒有如果。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遲遲不能復工的健身房和健身教練們也同樣無法倖免。3個月的停業,對於這個依靠現金流運轉的行業來說,打擊是毀滅性的。業內有說法稱,全國已有超過3000多家健身房倒閉。
  • 健身房的會籍顧問太難招了,我太難了!
    負債後,我在健身房找了一份HR的工作,由於這個健身房以前沒有HR,所以這裡面的人事制度很亂,而且員工的流失率很高,特別是會籍這塊,還特別難招,我一直從事HR這個崗位,招聘對我來說不是難事,但這回確實給我出了難題,都不知道該怎麼去招聘,去留住人,作為我來說,感覺這裡的管理還是比較人性化的
  • 風光了20年的會籍部將從健身房「消失」
    前期需要預熱,中期需要執行,後期需要跟進;店裡的教練工作特別飽和,每天8-10堂課,幾乎沒有銷售精力,無力再承擔接待和銷售工作;健身市場是賣方主導的市場,消費者健身需求大於行業的承載能力,會籍崗位的存在是必須的。但這種情況要倒回十幾年前,健身行業第一次迎來所謂大發展的時候。
  • 會籍顧問49種談單逼單的成交方法!
    準會員不喜歡與精明的人打交道,但喜歡和自己喜歡的人做生意成交。(會籍顧問是絕對的好人,幫助他選擇好的會籍好的教練、、、、、、)適用所有人。只有比較才能更好的選擇。適用:指不太適合支配型的人群。注意事項:會籍顧問,私人教練,一定要對準會員提供的產品給予利大於弊的解釋說明。(利和弊最終體現在價格上:您辦完800元的月卡,您練了一個月,您剛剛喜歡,但會籍健身時間終止了,您再辦3000的年,您一共花了多少,您損失了多少呢?您如果想體驗的話,我認為您應該辦季卡,這樣您損失會少一些、、、、、、20、徵求意見成交法。
  • 健身房肌肉男教練,沒有瘦竹竿私教混的好?3點原因說明一切
    但在健身房呆的久了,你就會發現,很多健身房的教練似乎身材都一般,別要求人有盔甲胸麒麟臂和但現實並不是如此,畢竟如今的健身房大部分以商業健身房為主,既然是商業,那麼就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甭管你是教練還是會籍,其實做的工作本質都是一個樣:銷售。
  • 健身房的「是是非非」
    一提起健身,大家能想到的可能就是往健身房跑,那去健身房到底該怎麼鍛鍊呢,很多人自己也不知道,也沒有個計劃,反正就是要麼去跑步,要麼擼鐵。我們今天來討論個話題,健身,必須去健身房嗎?我的答案是:如果不是專業健美運動員,就不是非去健身房不可。話又說回來,很多人選擇去健身房鍛鍊,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 健身房經營中存在的「三高」該怎樣解決?
    近年來,健身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獲得更多的客戶資源,各大健身房可謂是使盡渾身解數,但最後落得兩敗俱傷的下場。其實想要你的俱樂部在同行中脫穎而出,需要在顧客心中不斷樹立服務「滿意度」,在俱樂部經營上要實行「開放式」經營,在管理上要實行「人性化」管理,在營銷上要實行「整合式」營銷。
  • 沒有教練的健身房,你願意去嗎?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黃駱  本版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進出健身房,再也沒有圍繞在身邊催你買課程的教練,也沒有前臺與接待人員,只需要掃二維碼,就可以進入健身房享受全套健身器材以及教練課程。——對於廣州新出現的智能健身房,你怎麼看?
  • 現在健身房的貓膩,到底還藏有多少?
    作為一個常年混跡各大健身房的人,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揭秘一下健身房裡那些不為人知的黑幕,希望肌友們一定要擦亮雙眼!如果可以的話,也請點讚、分享、收藏支持一下讓更多的人看見!一、「便宜」的三(五)年卡不知道大家發現了嗎,現在去一些商業連鎖的健身房辦卡,許多會籍顧問都會誘導顧客辦理三年甚至是五年卡,幾乎沒人會向顧客推薦一年卡、季度卡。
  • 拿什麼拯救你不靠譜的健身房? 頻繁關門引糾紛
    這些健身房的關張,都無一例外引起了會員向北京晨報投訴,而在全市範圍內,這種倒閉風波只有更多。據北京晨報記者掌握的手頭數據,在近三個月來,至少有20家健身房因種種原因關門,由於調查範圍的限制,倒閉的健身房只會比這個數字更多。一個普遍現象是,絕大部分的健身房在關門前都沒有把消費者的預售卡內的餘額進行主動退換與告知,消費者經常是維權無門,只能抱著「認栽」的心態。
  • 新店必讀|如何篩選健身房工作人員
    我們所熟知的健身房內部角色主要有這樣幾種:主管、財務、前臺、教練、會籍,那麼健身房boss該如何篩選自己的工作人員,組建一支實力超群的團隊呢?這裡我要悄悄告訴你不同員工篩選的「葵花寶典」!趕快拿出紙和筆,動手記起來喲!一、主管一個好的健身房主管,主要的職責就是高效管理和協調健身房內的人和事,使得健身房能正確穩定的運作,以達到健身房的經營效益。
  • 變革前夜:健身房市場的「中年危機」
    這個產業多年也沒有上市公司,也沒有做到連鎖超過一百家的,也沒有盈利的,絕大部分健身房開一家店虧一家店。如果按照現金流來計算,現金流是賺的,但整體一算帳就是虧的。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健身房開到了三五年,就會跑路。」樂刻體育創始人兼CEO韓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整個健身產業正在試圖打破和重建,當前正處在一個由「反市場鏈條」轉變為「正市場鏈條」的階段。
  • 為什麼地推的健身房越來越少了?|GymSquare
    事實上,在上海核心商圈、住宅樓,地推現象已急劇減少,而伴隨新型健身房的進入,地推銷售更受到衝擊,甚至在北京,會籍顧問地推還面臨被監管的風險。傳統的「地推」銷售,看起來已經來到不得不被淘汰的境地。因為用戶的健身消費選擇在增加,而強硬的推銷策略,不再是有效獲客方法。
  • 私人教練銷售,真的是為了錢嗎?
    聽到這個回答,當時恨不得斃了他。居然說出這種話,真替買他課的會員擔憂。從某種角度來說,教練和醫生的職責是一樣的,有誰願意找每天想著錢的醫生看病?教練的價值觀都哪去了?錢不過是我們辛勤付出的一種回報,而不應是我們為之奮鬥的口號。
  • 教練,是健身房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啟立如果把2018年,定為中國健身內容爆發的元年,那麼健身教練,成為了這個健身內容爆發元年的競爭焦點。教練是健身內容的核心傳遞者——私教產品核心是教練,團操無限抬高教練重要性,私教和團操價值大爆發的時代,也是更多明星教練kol輩出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