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三亞溫暖如春,處處生機勃勃。12月5日至6日,中國科研院所領導者跨界創新論壇在三亞舉辦。5日,與會嘉賓深入三亞考察調研,並開展主題演講和高峰對話。
當天上午,與會嘉賓分為兩組,分別前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南山港、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三亞中央商務區、吉陽區博後村考察調研。
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嘉賓們參觀了科技城規劃展示中心,了解崖州灣科技城建設的背景、歷史使命,以及海南省、三亞市出臺的系列引智政策。隨後,大家來到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參觀考察。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5月。研究院以「深海」和「熱帶」(南繁水產育種)為重點,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海南地域特色,打造世界一流的熱帶深海研究中心。
在南山港,嘉賓們聽取了南山港的建設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規劃。在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機器運轉,工人們正忙碌施工。該基地相關人員介紹,基地的發展定位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種業科技創新中心」。今年5月份,基地還實現了「零突破」,成功完成首單科研用作物種子進境業務。
在中央商務區管理局展廳,嘉賓們觀看了三亞CBD宣傳片,並聽講解員介紹了解了園區體制機制建設、項目建設進度及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情況。
在吉陽區博後村,看到一棟棟風格新潮的民宿成為獨特風景,點綴在山海椰林間,嘉賓們紛紛為之點讚。在博後村美麗的哎岬湖畔「小康石」旁,嘉賓們不停拍照留念。「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重要囑託刻在石上、鐫於心間,蘊含著博後村民對生活的更多美好期盼,也激勵著村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當天下午,中國科研院所領導者跨界創新論壇舉行嘉賓主題演講和高峰對話,業內專家的《以新機制適應科研變革》《度量未來》《信息高鐵:創造數字經濟新時代》《現代院所管理的理念創新與實踐》等主題演講,分別以科研體制機制創新、計量量子化變革、數字經濟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為方向,為論壇帶來前所未有的頭腦風暴。高峰對話環節,18位專家交流真知灼見,觀點碰撞擦亮智慧火花,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本屆論壇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海南省人民政府、清華大學指導,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三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論壇旨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積極搭建高端人才合作交流的創新平臺。12月6日將舉行論壇致辭、對新批准設立的5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進行授牌、項目籤約、嘉賓主題演講等活動。
本屆論壇邀請中央及地方科研機構、中央企業及其技術研發中心、重點高校負責人及有關專家學者400餘人參會。
來源:三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