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創新論壇|黃克強:把想法變成產品 使科研人員成為創新人員

2020-12-18 每日經濟新聞

全球科技創新論壇|黃克強:把想法變成產品 使科研人員成為創新人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8 12:47:55

9月28日,全球科技創新論壇在成都主會場、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分會場三地同時連線舉行。香港科技園CEO黃克強在論壇上表示:創新香港倡議不只是寫一些倡議和文案,同時真正在做一些切實的研發和合作。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讓科研者和企業家進行合作,如何把產品進行商業化,要把想法轉變為真正可銷售的產品,使得科研人員成為真正的創新人員。

每經編輯 張軼    

 

 

9月28日,全球科技創新論壇在成都主會場、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分會場三地同時連線舉行。香港科技園CEO黃克強在論壇上表示:創新香港倡議不只是寫一些倡議和文案,同時真正在做一些切實的研發和合作。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讓科研者和企業家進行合作,如何把產品進行商業化,要把想法轉變為真正可銷售的產品,使得科研人員成為真正的創新人員。

相關焦點

  • 專訪香港科技園總裁黃克強:香港年輕人努力工作,一定就有機會
    黃克強:香港最近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對於全球經濟一定有一些短暫的影響。對於香港科技園來說,都是向前走的,好多困難都會克服。我希望,未來能夠更加帶動香港科技創新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上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布了,我們希望香港能夠有個角色可以參與建設和支持。
  • 中國科研院所領導者跨界創新論壇在三亞舉行
    12月5日至6日,中國科研院所領導者跨界創新論壇在三亞舉辦。5日,與會嘉賓深入三亞考察調研,並開展主題演講和高峰對話。當天上午,與會嘉賓分為兩組,分別前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南山港、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三亞中央商務區、吉陽區博後村考察調研。
  • 專訪香港科技園CEO黃克強:培育科技領袖建立創科生態圈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CEO)黃克強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人才是創科生態圈中重要元素,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的核心力量之一。「香港科學園建立的初衷是鼓勵、協助年輕人投身創新科技行業,為香港建立創科中心生態圈,幫助新人更快更好的實現創科夢。」黃克強解釋,創科生態圈內需要有大公司、小企業、投資者、人才和公共實驗室等。
  • 「全球創新之源」以色列的創新戰略解析——BFA創新報告(摘編4)
    原創 博鰲亞洲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 收錄於話題#創新報告7個12月2日,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了《博鰲亞洲論壇創新報告2020》專題研究報告。此份報告是博鰲亞洲論壇就科技創新發布的首份專題研究報告,對亞洲的創新發展進行了總體分析與評估。
  • 北京激勵市屬醫院加強科技創新 讓醫務人員迸發更多創新活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北京激勵市屬醫院加強科技創新讓醫務人員迸發更多創新活力(醫聲)本報電 (記者熊建)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上,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
  • 2020營養科研基金創新論壇在京成功舉辦
    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聚菁匯營 智啟新程」——2020營養科研基金創新論壇於12月5日-6日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重點圍繞營養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前沿技術、應用轉化等內容與信息,構建科學家之間、科學界與產業界、產業界之間高效交流、攜手合作的平臺,共同推進營養人才、營養學科與營養事業的發展。
  • @成都科研人員 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升級版」來了
    支持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富起來」,科技成果也能進行信用貸款......沒錯,這些都將成為現實。為了讓科研人員對科技轉化項目更有「話語權」,鼓勵科研人員走向科技成果轉化「主戰場」,成都再度「加碼」。1月8日,記者從成都市科技局獲悉,日前,成都市科技局等11部門正式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了十項改革舉措共30條具體內容,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積極性,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 柔宇柔性創新應用亮相中關村論壇 RoMeeting「顏值」驚豔全球科技...
    (原標題:柔宇柔性創新應用亮相中關村論壇 RoMeeting「顏值」驚豔全球科技大咖)
  • 2020中關村論壇未來青年論壇:聚焦科技與產業數位化轉型,讓創新...
    作為2020中關村論壇的首場先鋒論壇,2020中關村論壇未來青年論壇聚焦科技與產業的數位化轉型話題,邀請國內外優秀科學家與青年行業領袖,深度解讀科技與產業融合的新模式,分享醫療、教育、辦公以及物流等行業的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以此激發青年創新思維、提高青年創新能力、助力青年創新實踐。
  • 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吸引全球創新人才
    iCAN大賽2007年從北京大學發起,十年來秉承「自信、堅持、夢想」的精神,引導和激勵高校學生勇於創新,致力於推動高科技產業迅猛發展,為科技創新創業者們搭建更為便捷的國際交流平臺。本次大會不僅包含iCAN中國區總決賽、青少年總決賽和國際賽,同時還有全球創新峰會國際創新挑戰專場、黑科技專場、創新創業教育論壇、軍民融合論壇、投融資路演專場、人才招聘專場等六場論壇交流活動。
  • 植物醫生獲「科技創新獎」 以科研實力致勝海外市場
    ("2020中國化妝品國際高端論壇暨行業影響力榮耀盛典"於北京舉辦)     其中,國妝代表企業北京植物醫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植物醫生)於大會中榮獲"2020年科技創新品牌獎匯聚80餘位行業精英,深入開展高山植物護膚科研。2017年,植物醫生於市場發布高山植物護膚全系列產品——石斛蘭鮮肌凝時系列。如今已遠銷日本、中國香港和新加坡。
  • 變革與突破——全球科技創新「疫」軍突起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電 題:變革與突破——全球科技創新「疫」軍突起  中新社記者 劉旭  回望2020年初,人們滿心期待新一個十年的變革和飛躍。但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難以預料的影響。
  • 綠色植保產教融合協同創新高峰論壇暨第四屆安徽省植保科技創新...
    12月12日, 由省植保總站、安農大植保學院和省農科植保院質安所共同主辦的綠色植保產教融合協同創新高峰論壇暨第四屆安徽省植保科技論壇在合肥召開。本次論壇以科技助力安徽植保綠色發展,產教協同服務安徽鄉村振興為主題,旨在促進我省技術推广部門和植保領域教學科研單位合作交流,加快綠色植保技術的創新、推廣與應用,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 深圳: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70%以上歸屬科研人員
    原標題: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70%以上歸屬科研人員   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70%以上歸屬完成人,企業資助基礎研究支出可享受公益捐贈政策,在深註冊的科技企業可實施「同股不同權」……   《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近日經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並將於今年11月1日起實施。
  • 讓醫務人員迸發更多創新活力(醫聲)
    本報電(記者熊建)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上,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協議包括專利轉讓、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聯合實驗室,總轉化額達到1.023億元。
  • 第六屆中白青年創新論壇開幕
    新華社明斯克11月12日電(記者魏忠傑 李佳)第六屆中白青年創新論壇「新地平線-2019」12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開幕,吸引了中白兩國10多所高校的約250名在校學生和青年科研人員參加。  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與會者將分別推介各自在材料學、機械製造、冶金學、生物力學、醫學、信息技術、自動化、土木工程及建築工業等領域的創意和項目。  中國駐白俄羅斯大使崔啟明表示,近年來中白兩國政府間教育科技合作不斷深化,青少年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日益頻繁。連續舉辦6次的中白青年創新論壇為兩國青年學生提供了學術探討的機會,成為兩國學生交流的平臺。
  • 科技成就經典 創新引領未來!盈峰環境第一屆科技創新總結表彰大會...
    「科技創新是我們發展的根本」、我們的研發技術傳承於國家科研院所,新中國的第一臺洗掃車、國家863計劃皆誕生於此,我們具有優秀的創新基因。近年來,盈峰環境秉持「科技創新是我們發展的根本」的文化理念,不斷推出智能裝備、智慧服務、智雲平臺的「首臺套」、「行業首創」等標杆性技術及產品,成為環衛服務的利器,解決了市場的痛點和難點,激蕩著行業技術變革,引領了行業發展方向!
  • 科研創新,民企有後勁
    核心閱讀  近年來,我國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道路上堅實前行,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日益提升。  創新鏈條上,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主體有著不同的功能定位、優勢特點,都是不可或缺的科研力量。  其中,民營企業科技投入的增長,更是帶動研發投入總體結構持續優化,成為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呂薇說:「隨著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企業在創新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9年8月,全國工商聯經濟部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顯示,民營企業500強研發人員佔比、研發強度兩項指標整體均呈上漲趨勢。
  • 政策再升級 成都鼓勵科研人員走向科技成果轉化「主戰場」
    日前,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等11部門正式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了十項改革舉措共30條具體內容,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積極性,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科技創新成果歸根結底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中國移動大數據能力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發布梧桐大數據系列產品
    正如高同慶副總經理在論壇上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是構建資訊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先導力量;數據要素成為最具時代特徵的新生產要素。中國移動將與合作夥伴加大技術合作、加強產業合作、加深生態開放,共同推動科技創新、促進深度融合、構建和諧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