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河南鬧饑荒,為什麼災民一路向西,直奔陝西,原因很簡單

2020-12-18 騰訊網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對於中國近代史的這段歷史,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因為這段歷史不僅是一種恥辱,而且是我們要銘記的存在,提醒我們就國家富強才能保證人民的安居樂業,同時也提醒我們,不能懈怠,不能自滿,要緊跟時代潮流,這樣才能不會被時代拋下,成為任人宰割的存在。

當時由於戰爭頻發,以及天公不作美,許多的地方鬧起了饑荒,於是許多農民百姓被迫離離鄉,去尋找更能夠適合生活的地方。畢竟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其實這種事例不僅是在中國近代史時期,在中國上下五千年都發生過許多次。當農民百姓的機箱鬧饑荒,或者是發生什麼自然災害的時候,那個時候不比現在,平民百姓能不能生活得很好,全靠老天爺能不能夠成全。如果風調雨順,自然百姓安居樂業,如果天公不作美,為了活下去的人們,只能背井離鄉,尋找更好的棲息地。

言歸正傳,我們回到1942年,河南發生大旱的時候,當時的許多平民百姓逃往陝西。這是為什麼呢?中國上下有這麼多地方,為什麼偏偏都逃向陝西呢?首先第一個原因,當時日本大肆侵略中國,日本軍隊是從東北南下的,所以當時北方基本上完全被日本佔領了,所以農民百姓不可能往北方逃,因為逃往北方,無疑是死路一條。

其次,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為了阻止日軍前進,採取了一種以水代兵的方法。他們把黃河改道,使得黃河決堤,造成許許多多的地方被水淹了。雖然這種方法確實是阻擋了日本軍隊的進攻,但是也使得河南通往東方。也就是山東方向的路被堵死了,那裡的路全被淹了,所以普通老百姓也沒有辦法去往東方。

第三個原因就是因為陝西和河南自古以來都是政治與經濟的中心,兩省接壤距離不遠。很多人的親戚都在這兩個省份。這兩省以前歷史上都擁有很多王朝的都城,大家往都城跑,往繁榮的地方跑也屬於正常。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陝西的地勢十分佔優勢,陝西的地勢比較高,而且有著自然天然的屏障,易守難攻。日本軍隊一時不能攻打下來。再加上陝西人民比較熱情好客,他們的生活條件也比較好,土地也比較肥沃,所以都紛紛投向陝西,希望能夠在陝西繼續生活,畢竟在老百姓看來,沒有什麼能比活著更重要了,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相關焦點

  • 1942年河南人為什麼選擇逃荒去陝西?
    (河南饑荒情況)看這個圖會發現,饑荒主要分布在北部一帶,尤其是重饑荒。這一帶有隴海線,鐵路直通西安、一路到達隴西。三河南人去了哪裡?只要進了潼關,河南老鄉馬上就可以住下來了。沿隴海線,陝西的渭南,銅川,商洛,漢中,寶雞,甘肅的天水,蘭州,一直到迪化(烏魯木齊),火車一路向西,一路留下河南老鄉。他們駐足生存,一直到今天。有些陝西城市的官話,比如西安道北,紡織城,比如銅川,比如寶雞,就是河南話。
  • 1942年河南饑荒野狗吃災民屍體,蔣介石看照片腿哆嗦
    《大公報》因報導河南大饑荒被勒令停刊三天1942年,中原河南發生了一次大饑荒。豫中平原,餓殍遍野,屍塞於道。據說,總共餓死了三百多萬人。河南這次大饑荒的特別之處,是在於公正而有責任心的媒體率先披露了真相,而最終是被一位美國記者攪得天翻地覆。這個有責任心的媒體是中國的《大公報》。
  • 古代鬧饑荒時,災民為什麼情願吃草根樹皮,也不去捕魚打獵?
    不過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以後,也出現了一些喜歡鋪張浪費的人,他們不知道自己浪費的菜飯對於過去的災民而言意味著什麼。 古代鬧饑荒的時候,運氣好的能吃到官府發放的賑災糧,能有口稀飯吃,最慘的莫過於餓殍滿地的情形了。
  • 1942年河南大饑荒,餓殍遍野,連路邊樹皮都被扒光,觸目驚心
    1942年到1943年,中國正處於艱苦的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作為我國的人口大省、身處抗戰前線的河南,卻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饑荒。這場饑荒長達1年之久,致使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有39個縣災情最為嚴重。據統計,受災總人數高達1200萬人,死亡人數高達300萬人,300萬人逃離河南。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老照片曝光,蔣介石看了發抖,樹皮都沒放過!
    1942年夏天至1943年春天,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東等地發生了大規模的大饑荒事件,由於河南地區最為嚴重,因此也被稱為「1942河南大饑荒」。河南地區在1942年之前,多次遭遇水災,緊接著1938年就發生了人為的花園口決堤事件,河南安徽等地千萬人受災。
  • 災民逃荒,到哪裡為止?
    順著隴海線一路西行,河南災民們的逃荒路漫無盡頭。他們最終落腳到了哪裡?  一路向西,河南商報記者前往甘肅,探尋災民可能去的最遠的地方。  【省政府收到  一封來自甘肅的信】    1942年冬,河南大批災民西行。
  • 1942年河南饑荒慘狀:150萬人被活活餓死,美國記者看後吃不下飯
    因為生活下去必須要填飽肚子,但是能夠影響到民生問題的直接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說國家政策、稅收,甚至是戰爭以及自然災害等等。當這些情況全部都結合到了一起,那麼可想而知百姓們的日子會有多難過。河南大饑荒的時間點是發生在1942年7月份到1943年春天,其實早在1942年之前,河南人民的日子就已經不好過了。因為1937年時,中國人就已經全面拉開了抗戰的序幕。
  • 1942年河南大饑荒:餓死300萬人,樹皮啃光,圖5孩子的表情令人揪心
    2012年11月29日,電影《一九四二》上映,引發了強烈的反響,上映票房達到了3.6億。有人以歷史片的角度來看電影,也有人以災難片的角度來看電影,還有人以戰爭片的角度來看電影。是的,1942年是世界大戰全面展開的一年,也是災難性的一年。這場災難讓河南至少300萬人被餓死,樹皮被啃光,每一張歷史的老照片都刺痛人心。
  • 罕見的老照片: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記錄,災民當街啃食樹皮
    說起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相信很多人依舊是記憶猶新,但對於經歷過這場災難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願回憶的記憶。下面這幾張罕見老照片,他是由美國時代周刊的記者白修德拍攝的,經過上色回復後它向我們還原了當時場景。
  • 1942年河南大饑荒有多餓?沒飯吃啃樹皮
    沒飯吃,「啃樹皮」,這是真的1942年河南大饑荒,而且正值日寇還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的高峰期。 因為有瞞報,政策誤算等,100多萬人因為饑荒而失去生命,數百萬人逃離河南。
  • 1942年河南饑荒有多慘?150萬人被餓死,這組老照片讓人不忍直視
    河南位於中國中部,東邊是安徽、山東,北邊是河北、山西,西邊是陝西,南邊與湖北相接。這裡向來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稱號,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而這中原指的便是河南。但在幾十年前,因為它的重要,這裡成了人間地獄。事情要從1938年的4月說起,當時李宗仁指揮了臺兒莊戰役,大捷。
  • 1942年河南饑荒有多慘?150萬人活活餓死,年輕女子不值一根草皮
    河南位於中國中部,東邊是安徽、山東,北邊是河北、山西,西邊是陝西,南邊與湖北相接。這裡向來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稱號,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而這中原指的便是河南。但在幾十年前,因為它的重要,這裡成了人間地獄。事情要從1938年的4月說起,當時李宗仁指揮了臺兒莊戰役,大捷。
  • 1942河南災荒:黃河決堤加日寇鐵蹄致使300萬人死亡,300萬人逃荒
    在1942年的世界上,發生著一批重大事件,這些事件被很多人留在記憶深處,其中就有史達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邱吉爾感冒。然而很多歷史被塵封在歷史的冰河中,當人們將眼光放在冰山上時,殊不知在冰山之下還有更為讓人震撼的民族回憶,其中就有1942河南大饑荒。
  • 1942河南大饑荒的一大罪魁:被嚴重美化了的河南省主席李培基
    但事實上,《大公報》停刊並非因為那個原因,而是因為他們批評國民政府限制物價政策失敗。 電影暗示觀眾,當時國民政府封殺了各大報刊對饑荒的報導,而事實上,國民政府並無此舉,當時《新華日報》至少就此事發表了40篇文章。 在電影中,蔣介石因為看到了外國記者白修德拍攝的照片,才迫於壓力開始救災,但事實上蔣介石從未見過白修德。
  • 中國歷史:1942年7月到43年你知道發生了什麼嗎?教科書上都沒寫
    標題:中國歷史:1942年7月到43年你知道發生了什麼嗎?教科書上都沒寫河南大饑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開始到1943年春,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發生在中國的饑荒之一。這場大饑荒的範圍還包括河北、山西、山東、安徽。
  • 歷史過往:饑荒時,為什麼災民寧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願去河裡
    但令人奇怪的是,為什麼在從古至今鬧饑荒時,許多地方的河裡魚蝦豐富。但是災民們卻寧可吃草根啃樹皮,也不願去河裡抓魚吃,這是為什麼呢?在古時候,遭受饑荒的百姓們,寧願啃樹皮吃草根,也不去捕魚這件事,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 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舊照:餓死300萬人,吃樹皮的孩子看著心疼
    現如今,健康飲食越來越流行,人間美味不可錯過,溫飽已不再是個難題,誰還能想到在78年前,饑荒席捲了我國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等地區,因饑荒而背井離鄉的人不在少數,1942年河南大饑荒是抗日時期的饑荒之一,據相關資料披露,饑荒導致了大約300萬人餓死,美國記者白修德則親眼目睹了這一場大災害
  • 中國歷史上慘絕人寰的2次大饑荒!太恐怖了!
    這場災害波及山西、直隸、陝西、河南、山東等省,造成1000餘萬人餓死,另有2000餘萬災民逃荒到外地,對中國晚清歷史發生了深遠影響。丁戊奇荒據史書記載,1875年,北方部分省份開始出現乾旱跡象,一直到冬天,雨水依舊稀少,同時,陝西,陝西,甘肅,河南,直隸等地旱情開始加重。次年,災區擴大,北京直隸地區糧食產量銳減,在旱情的肆虐之下,繼而帶來了蝗災。
  • 民國18年陝西饑荒到底多嚴重?一個人值不了10塊錢
    成千上萬的百姓由於飢餓而奄奄待斃,這是民國十八年陝西境內的真實寫照。這場駭人聽聞的饑荒,其規模之龐大,影響之慘烈,在中國以及世界歷史上都極其罕見。 哀鴻遍野,餓殍滿地,民不聊生……更加令人心悸的場面還在接連出現:買賣人口居然成為了合法生意。面對飛漲的糧價,人的身價居然不及鬥糧的三分之一,連10塊錢都不值。民國十八年的陝西饑荒究竟有多嚴重?
  • 古代鬧饑荒的時候,為啥百姓寧願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原因令人深思
    在古代,老百姓耕作,都是要看天的,一旦遭遇自然災害,各地就會鬧饑荒,為了糧食,百姓只能到處乞食,到處尋找可以吃的食物。對此,很多人曾提出質疑,古代鬧饑荒的時候,為啥百姓寧願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呢?得知原因後令人深思!歷史上,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曾鬧過饑荒。在那個年代,一鬧饑荒,幾乎所有的難民都在啃樹皮,甚至靠嚼草根、煮皮帶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