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驚天盜墓案,是民國一大疑案,這個故事被搬上了銀幕,出品了《東陵大盜》等電影、電視劇。
1928年7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的孫殿英,將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菩陀峪定東陵中的寶物洗劫一空。
儘管這個盜墓案震驚中外,孫殿英最終卻全身而退。
1 軍事演習為掩護 大肆盜墓
1928年夏,孫殿英率部駐紮薊縣馬伸橋,與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
孫殿英
東陵是清朝的皇家陵墓,晚清太監李蓮英留下了一份口述筆記《愛月軒筆記》,裡頭詳細記載了慈禧地宮中陪葬的眾多無價之寶,據說孫殿英看到之後心動不已,因此決心要幹這一票。
清東陵效果圖
《愛月軒筆記》
孫殿英在東陵一帶張貼布告,宣告將進行軍事演習,實彈射擊一星期,當地百姓紛紛撤離。為了虛張聲勢,孫殿英命令士兵跑來跑去,還不時向天空放槍,營造出軍事演習的氛圍,實際上是在掩護真正的盜墓行動。
慈禧墓的大門
孫殿英一夥通過炸藥爆破打通墓穴的大門,無數金銀財寶、珠寶翠鳥、翠玉白菜、紫玉葡萄、黑寶石瓜子,一件又一件的寶物讓他們目眩神迷。
緊接著孫殿英一夥打算撬開慈禧的棺木,當棺木一開,士兵們發現,慈禧的遺體還保存完好,真如《愛月軒筆記》所述,裡面放了大量的珠寶,慈禧的口中也含著一顆胡桃大小的夜明珠。孫殿英連忙下令,將夜明珠取出,各式珠寶也全數帶走。
孫殿英盜掘慈禧陵寢後,又對乾隆的裕陵大肆劫掠。根據當地人回憶,當時看到了多達三十輛大車從東陵陸續離開。
2 盜墓案發 引起輿論撻伐
1928年,《路透社》以醒目的標題披露了一則醜聞,孫殿英這一驚天動地的掘墓開棺案,在全國各大報社火速蔓延開來,隨即輿論四起,各界紛紛要求找出兇手,保護文物;清室遺老更是義憤填膺,悲痛欲絕,溥儀為此嚎啕大哭,發誓報仇。
當時負責守陵的滿族官員和鈞,奮筆疾書向溥儀報告了東陵被盜後的慘狀,同時指出由孫殿英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就駐紮在東陵附近,很可能是這支部隊監守自盜!沒多久,十二軍師長譚溫江也被發現變賣東陵秘寶,遭到拘捕扣押。
清東陵
3 多方賄賂 盜墓案不了了之
盜墓案發後,為了平息風波,孫殿英並沒有著急銷贓。孫殿英的頂頭上司、第六軍團總司令徐源泉告訴孫殿英,這次事件恐怕做得太過頭了,如果想逃脫罪責,要設法疏通所有關鍵人物。
翠玉白菜
孫殿英將乾隆的九龍寶劍送給了蔣介石,把乾隆脖子上朱紅色朝珠送給「軍統」頭子戴笠,還把慈禧的翡翠枕頭送給宋子文,而慈禧最心愛的夜明珠則送給了宋美齡,據說宋美齡將夜明珠縫在了拖鞋上面,方便夜間照明。
九龍寶劍復原圖
而孫殿英的頂頭上司第六軍團總司令徐源泉據說拿到了大量的東陵寶藏。因為在盜寶案件爆發後沒幾年,徐源泉就花費巨資在武漢修建徐公館。
外觀美輪美奐的徐公館,一打開大門,就會有股寒氣襲來,無論春夏秋冬,室內溫度都比外面低至少五度,這讓人聯想到「寶藏」的存在,因為玉石有降溫效果,為數眾多的玉石,可降溫不少。
紅燒肉型石
面對全國洶湧而來的輿論,孫殿英卻泰然自若,他以十二軍軍長身份,仿佛是「第三者」一般的角色,為盜墓案嫌疑犯譚溫江辯護。
由於孫殿英多方賄賂打點,讓備受關注的案件一拖再拖。直到1929年4月底,也就是東陵一案將近一年之後終於開始預審,但卻沒有下文,孫殿英也沒被列入緝拿名單。
1930年中原大戰醞釀期間,孫殿英又投靠馮玉祥跟閻錫山,此時被羈押在閻錫山轄區北平陸軍監獄的譚溫江,也獲得釋放。東陵盜墓一案,就此成為民國歷史上未破的懸案之一。
★來源:廈門衛視《兩岸秘密檔案》欄目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