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6年,中國歷史開始出現大的轉折,全世界都在注視著東方。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立即把槍口對向中國共產黨,挑起全面內戰,他一心要除掉威脅他的這個最大隱患。然而這時的中國共產黨,已經羽翼豐滿,擁有實力,還欲乘此機會推翻國民黨政權,建立新中國。於是國共雙方開始了一場大內戰,中華大地炮聲隆隆,勢崩雷電,屍橫大江南北,血遍長城內外。戰爭開始,國民黨擁有正規軍、非正規軍;海軍、空軍、特種部隊及軍事院校等,共有兵力430餘萬。而共產黨的兵力,只有正規軍61萬,連同地方部隊66萬,總共127萬餘人。從數量和武器裝備上都與國民黨軍隊相差甚遠,但這支軍隊有堅定的信念和人民的支持,英勇善戰,愈戰愈強。
戰爭開始,蔣介石好像很有把握地說:"我們有空軍,有海軍,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種兵,我們就一定能速戰速決,把奸匪消滅。3個月消滅共軍,最多6個月。"面對來勢洶洶、咄咄逼人的敵軍,毛主席也針鋒相對地說:"我黨我軍正準備一切,粉碎蔣介石的進攻,藉以爭取和平。""我們必須打敗蔣介石,因為蔣介石發動的戰爭,是一個在美帝國主義指揮下的反對中國民族獨立和中國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戰爭……人民解放軍的戰爭所具有的愛國的正義的性質,必然要獲得全國人民的擁護。"他還很自信地說:"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全黨對此應當有充分的信心。"
1946年6月蔣介石在中原挑起內戰,調動了190多個旅的兵力,向全國各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妄圖一舉消滅共產黨的軍隊。結果到1946年底,共產黨的軍隊卻消滅了國民黨部隊67個旅,計70餘萬人。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將"八路軍"、"新四軍"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統領東北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西北解放軍和各解放區的軍隊,開展大規模的人民解放戰爭。這時毛主席自信地說:"用半年到一年時間,再消滅國民黨軍七八十個旅,就可以消耗掉美國七八年中援助蔣介石的所有積蓄,使國共雙方的力量達到平衡。"
國民黨對解放區半年的進攻損兵折將,使蔣介石大為傷神,再無法進行下去,便改全面進攻為重點進攻,重點確定在陝北和山東,尤其是要消滅在延安的中共首腦機關,蔣介石氣急敗壞地說:"一定要拔掉這顆釘子。"對此,中共也看得一清二楚,正做反擊的準備,不只是要打退國民軍的進攻,而且要消滅它。
1947年,國共雙方進入了一個關鍵時刻,誰勝誰負,一決雌雄。延安成為國共爭奪的焦點,在西北戰場展開了一場大搏鬥,這是一部波瀾壯闊、曲折跌宕、感人肺腑的活劇。
胡宗南大軍遍布西北,早有重兵對付陝甘寧邊區,1946年底又從晉南抽調4個旅入陝(西),準備進攻延安。可是中共首府延安,在1947年元旦到春節,雖然大軍壓境,戰火在燃燒,全城仍然是一片歡騰,機關、學校、農村、部隊都在扭秧歌、演節目,歡慶節日,人們喜氣洋洋,毫無恐懼和慌亂的感覺,延安城充滿了歡樂,生機盎然。毛主席、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這些中共首腦人物,和群眾、幹部、戰士在一起歡度春節。特別是在元旦前夕,還舉行了一次為朱德總司令祝壽的大活動。在中央大禮堂設立了壽堂,毛主席等中央領導題寫了賀詞,各機關、學校、團體送來賀信、賀嶂,各軍隊和各根據地發來賀電,還有國際友人和同志們的賀詩、賀詞,解放日報發表了祝壽文章,又舉辦了隆重的祝壽晚會,會上毛主席把他寫的賀幛"人民的光榮"送給朱德,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致了祝詞,劉少奇講了話,周恩來宣讀了他的祝詞,還宣讀了董必武等人的賀詩。最後由朱德致答詞。這次祝壽規模之大、氣氛之熱烈前所未有,充分顯示了共產黨的團結和強大。在這樣的情況下,舉行這一活動,是有著深刻意義的。
國民黨軍隊向延安進攻的意圖更為明顯。擔負中國革命重擔的毛主席和朱德,更是日夜操勞,運籌帷幄,他們不只是指揮全國各地進行戰鬥,也為在延安將發生的戰鬥做準備。
剛過了年,朱德仍興奮不已,好像更增添了無窮的力量,一清早就上到王家坪半山上,舉目觀望晨曦中的延安城,他在想這座城守得住嗎?怎樣對付敵人的進攻?冰雪覆蓋著三山,天空長風怒號,沙塵瀰漫天空,他頓覺心情沉重和不安,急步走下山,直向毛主席在王家坪的住處走去。
王家坪位於延安城的西北方向,隔延河與城相望。這裡依山傍水,環境幽美。
毛主席工作了一晚上,有些勞累,他見天亮了,便到外面吸收新鮮空氣,活動活動筋骨。他正在院子裡走動,見朱德匆匆走來,忙迎上前問:"總司令,一大早跑來,必有大事相告?"
朱德急切地說:"中央和各位同志為我祝壽甚感不安……"毛主席:"你是人民功臣,德高望重,為你祝壽,顯示了我們的團結奮進,對大家也是個鼓舞嘛。"
朱德:"越是這樣,我越覺得責任重大。現在敵人要進攻延安了,形勢嚴峻啊!"
毛主席走動著說:"是有些嚴峻。國民黨把我駐在南京、北平、上海、西安等地的人員驅趕回來,這就意味著大戰要來臨。蔣介石對共產黨的方針是,一無自由,二要消滅。我們的方針也是戰爭的方針,這是確定了的。年前我同劉少奇和周恩來講過,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建立堅定的勝利的信心。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全黨對此應當有充分的信心。"
朱德懇切地說:"信心是有。他們膽敢來,我們就消滅。可是,蔣介石心狠手毒,大有雷霆之勢。"
毛主席:"蔣介石沒有什麼了不起,他已經日暮途窮,欲以開'國大'、打延安兩項辦法,打擊我黨,加強自己的地位。其實,將適得其反,亦無損於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大局,也挽救不了蔣介石滅亡的前途。我們一方面要藐視他們,另方面要重視他們。"
朱德:"所以我想,咱們還是要抓緊消滅敵人,他們大進攻,我們就打運動戰,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毛主席:"這場戰爭是一場人民戰爭,是驚天動地的大戰,解放全中國靠朱老總、彭老總你們組織和指揮了,就在運動中殲滅敵軍。"
朱德謙虛地說:"怎麼打,有我們,指揮全靠你了。"
毛主席:"還是靠大家,發揮集體的智慧。中國革命的新高潮就要到來,我為中央起草了份《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以提高全黨同志的信心。你先看一下,然後咱們再開會研究。"
他倆一同走進毛主席的窯內。
1947年2月1日(正月初十),毛主席在棗園會議室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研究他為黨內起草的文件。參加會議的有:毛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習仲勳等人。
會議開始,毛主席開門見山地說:"目前各方面情況顯示,中國時局將要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新的階段,即是全國範圍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發展到新的人民大革命的階段。現在是它的前夜。我們的任務是為爭取這一高潮的到來及其勝利而鬥爭。我為中共中央起草了《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的黨內指示,提交會議討論。"
會上朱德首先發言說:"現在到了快打出去的時候了,準備工作要做好,革命高潮的基礎仍然是土地革命。土地問題解決得愈徹底,我們勝利的把握愈大,……我們打這麼大的仗,部隊要有飯吃,就得靠土改。毛主席同志從解放戰爭開始就告訴我們,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幾個月我們殲滅了67個旅、70多萬人,說明這是唯一正確的作戰方法。我們的各級指揮員不論在戰役上或戰術上,都必須切實運用這一作戰方法。"
任弼時:"我同意發這個指示,使全黨動員起來,做好大打的準備,迎接新高潮的到來。"
劉少奇、周恩來等也都表示同意。
毛主席最後說:"今天大家都同意這個指示,看來發這個指示很需要。總的形勢,是說革命高潮要來了。這種革命高潮,在半個世紀中只有過幾次:辛亥革命、北伐、抗日戰爭。革命勝利的時間,還要準備相當長,五年到十五年。還有土改問題,使一切沒有土地的人有土地。總之,準備大打,迎接中國革命新高潮的到來!"
彭德懷霍地站起說:"全國的革命形勢發展很快,我們西北的形勢也一樣。毛主席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我們有信心打敗國民黨反動派。現在蔣介石要胡宗南進攻陝甘寧邊區,人家把刀都架到我們脖子上。我覺得負擔很重,因為中央在這裡,中央的安全如何保障?這塊根據地守住守不住?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毛主席笑著說:"彭大將軍,我知道你為保衛延安費了不少心思。年前中央派你和習仲勳到山西離石召開了陝甘寧和晉綏聯防會議,賀龍、陳賡、李井泉、王震等同志都參加了,研究了加強統一領導,兩地區的聯防部署和密切配合作戰,以及開闢呂梁區工作等問題,以回擊敵人對陝甘寧邊區的進犯。"
朱德:"要粉碎蔣匪軍的進攻,就要多消滅敵人。"
毛主席:"我們所依靠的不過是小米加步槍,但歷史將證明,這比蔣介石的飛機加坦克還要強些。這些反動派,總有一天要失敗,我們總有一天要勝利。"大家點頭表示讚許,毛主席站起說:"我向大家提一個問題,就是能否勝利,如何取得勝利?"
周恩來:"這個問題提得好,要勝利就要奮鬥,要流血犧牲,更要講究策略和戰術。毛主席一貫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我們都有這個信心。"彭德懷只是吸悶煙,蹲在一旁不說話。
毛主席又說:"我們的方針是:必須用堅決戰鬥精神,保衛和發展陝甘寧邊區和西北解放區,而此項目的是完全能夠實現的。我看在軍事上,一是作戰方法,一般地是運動戰;二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現在到了關鍵時刻,我們全力投入指揮作戰。"
會一散,彭德懷精神抖擻,立即回到王家坪總參謀部,一進辦公室就打開地圖在觀看,在思考。他總是皺著眉頭,神情嚴峻。他身材粗壯,敦實穩重,是一個寡於言笑的人,仿佛心頭有許多事,肩頭負著重荷。他身為解放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在嚴峻的現實面前,怎能輕鬆呢!他在考慮如何對付敵人的進攻,在謀劃新的戰略方案。平時無論大事小事,他都是極其認真,在戰爭年代更是如此,他一點不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