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冬,冷空氣就會頻頻來刷存在感,受冷空氣影響,全國各地氣溫也都會明顯下降,人們普遍更願意呆在溫暖的室內,溫度也常在5℃以下,甚至更低。
每當這個時候,應接不暇的害蟲問題似乎也平靜了下來,許多的人鬆了一口氣,那麼,真是這樣的嗎?
的確如此,在寒冷的氣候裡,蟲子的活躍度降低,很多蟲子甚至在整個冬季你都看不到它。在各種蟲子中,一部分會被「凍死」,一部分會以不同的形態越冬,還有一部分依然會活躍,甚至不乏有更加猖狂的。
今天我們來梳理一下,哪些是在寒冷的冬季依然需要予以重點關注的害蟲。
>老鼠
老鼠,應該是跟人類鬥智鬥勇最讓人印象深刻,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動物了。
權威書籍《除四害指南》對家棲鼠的種群有詳細的描述:家棲鼠的種群,一般每年都有季節性的波動。種群密度在早春時最低,隨著天氣暖,地裡莊稼的生長,在秋季達到高峰,天氣寒冷後又下降,呈現單峰型。在維度較高的地區,在夏季時種群密度有一個低谷,呈雙峰型。
老鼠還會出現季節性的遷移,春夏由室內遷移到田野,秋冬又向室內遷移。
也就是說,氣溫的降低對老鼠總的種群密度確實有影響,但是對於室內環境來說,室內的密度可能因為遷移而更高。相信有經驗的人,也都能發現入冬時候老鼠格外的猖獗。
>蚊子
家居環境終於可以不用蚊香液了,那麼蚊子就不存在了麼?事實上,並不會。
每年冬季氣溫顯著下降的時候(我們大部分地區均是如此),蚊蟲的生長發育或者吸血、生殖等活動受到抑制而暫時停止,進入靜止或者滯育狀態,即所謂越冬,以適應這種氣候的巨大變化。
靜止是指蚊子在冬季氣溫下幼期的發育生長或成蚊卵巢的發育以及吸血等活動暫時停頓。一旦溫度上升就會得到恢復。比如中華按蚊。越冬的雌蚊棲息在空房、山洞、草叢等中,但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也會吸血。
滯育是外界條件通過體內激素而導致的生長發育或者繁殖、吸血等活動暫時性終止。滯育的蚊子並不會因外界條件,如溫度的改變而立即恢復正常狀態,而需要另一種刺激把它們「邀醒」。比如淡色庫蚊的越冬成蚊、白紋伊蚊的越冬卵。
蚊子的越冬可在不同蟲期,包括卵期、幼蟲期和成蚊期進行,因種類而不同。
既然,它們冬天還活著,那趁著冬季滅掉,來年蚊子的滋擾也會小不少。
>小飛蟲
小飛蟲,其實這個叫法並不是很專業,只是從孳生的環境來簡單分類的,一般來說,主要是指:蛾蠓、果蠅、蚤蠅。
寒冷的冬天,其實大多是室外氣溫低,而室內要麼並不會氣溫很低,要麼有暖氣,生產車間或者經營場所可能全年的基本上處在一個恆溫水平。
所以,這些小型飛蟲一樣可以在室內的排水溝、地漏和汙垢中孳生。它們有著強大的繁殖力(繁殖力最差的蛾蠓,每次產卵也在30-100顆),在很短的時間內,從數隻迅速變成龐大的一群。
無論如何,也不能忽略食品加工區域的那些排水溝和地漏,因為一旦清潔鬆懈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機質殘渣會逐漸堆積、發酵,從而成為這些小飛蟲的理想孳生地。
除了這些活躍的害蟲在提醒著冬日裡防治的重要外,冬季也是做建築維護、培訓的良好時機,一旦這些都做好了,來年目標達成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