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與楊貴妃:生前不能保全,為何死後也沒能葬在一起?

2020-12-23 騰訊網

歷史上抱怨唐玄宗對楊貴妃無情的人很多,比如清代袁枚有詩曰:

到底君王負舊盟,江山情重美人輕。

玉環領略夫妻味,從此人間不再生。

抱怨玄宗為了保全江山,保全自己,犧牲了貴妃。

(玄宗與楊貴妃劇照)

李商隱有詩曰: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諷刺意味更大:當年還笑話人家牛郎與織女,你一個天子連心愛的女人都保全不了,還不如人家平民盧氏與他的媳婦莫愁!

作為一個封建帝王,期望他拋棄江山社稷,與心愛的人遠走他鄉,是不現實的。到時,又會有人批評他不愛江山愛美人了。

但是,楊貴妃的墓至今仍孤零零矗立在馬嵬驛。既然生前不能保全,為何死後不葬在一起呢?

其實,唐玄宗還真做過這方面的努力。

至德二載(757),兩京光復,玄宗從蜀中踏上了歸途,剛到鳳翔,便被兒子肅宗派來的三千禁軍接管,名為護送,實際上是看押了起來。路過馬嵬驛時,玄宗十分想前去祭奠,無奈不得成行。

詩人李益《過馬嵬》寫道:

金甲銀旌盡已回,蒼茫羅袖隔風埃。

濃香猶自隨鸞輅,恨魄無由離馬嵬。

寫出了無法祭奠的惆悵之情。

(楊貴妃劇照)

回到長安後,玄宗住進了熟悉的興慶宮,這位七十三歲的老人,陷入了對漂亮老伴無限的追思之中。這裡有貴妃用過的琵琶,使過的玉磬,還有貴妃生前喜歡的那個叫紅桃的丫頭,處處都有貴妃的氣味與影子。

一位名叫賀懷智的樂工,向玄宗進獻了一條當年他撿到的,貴妃用過的頭巾。聞著那熟悉的香味,玄宗老淚縱橫。

人老了總喜歡追憶往事。不久,玄宗又駕臨華清宮,想默默尋找往昔的美好。結果見到了貴妃當年的女徒謝阿蠻,她為玄宗獻舞一曲,並拿出了當年貴妃贈予她的臂環給玄宗看。睹物思情,又惹得玄宗淚流面滿,左右無不為之唏噓。

這些人明知太上皇想念老伴,不說點高興的,還淨把老伴的遺物往出拿,真夠討厭的。

玄宗再也忍不住了,立即派人去馬嵬坡祭奠,並下令改葬。(「上皇自蜀還,令中使祭奠,詔令改葬」《舊唐書·楊貴妃傳》)兒子肅宗也是同意的。

但是,此事遭到了禮部侍郎李揆的強烈反對,理由是:當時將士們誅殺楊國忠的行動是正義的,而貴妃之死與楊國忠被誅是一回事,如果改葬楊貴妃,就等於翻案,等於否定了將士們的功績。而國難未靖,怎麼能輕易傷將士們的心呢?

面對如此正當而又無法辯駁的理由,此事只得作罷。

(楊貴妃劇照)

皇家從來沒有純粹的情義,親情、愛情、甚至父母與孩子之情,都被加上了政治的烙印,被利益侵蝕的面目全非。改葬老伴這麼一件家事,都牽制這,牽扯那,搞到最後不得不怏怏作罷。還真是不如平民家的普通日子,怪不得《紅樓夢》裡鳳姐說:大有大的難處。

光明正大不行,於是玄宗只得派宦官秘密前去,擇了一處風水寶地,建了一座像樣的墳墓,將貴妃改葬。看來玄宗對貴妃的感情還是很深的,箇中苦楚別人又怎麼能夠體會得到呢!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玄宗只能對著貴妃的畫像,手捧宦官從改葬貴妃時拿回的香囊,默默思念著老伴。說是老伴,其實貴妃去世時只有三十八歲,並且,時光將她的年齡永遠定格在了三十八歲。(文:熊魚自笑)

淺見寡識,以就正於方家。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唐玄宗李隆基:世人只知風花雪月楊貴妃,哪知同甘共苦糟糠妻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纏綿愛情早已是人盡皆知而且也常常為人津津樂道。除了楊貴妃以外,如果歷史知識豐富一點的朋友應該知道唐玄宗在楊貴妃之前還有一個十分寵愛的妃子即武惠妃,然而不知朋友們是否知道唐玄宗的原配夫人是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唐玄宗李隆基的這位糟糠之妻。
  • 唐玄宗沒殺死楊貴妃,而是將她送去了日本?白居易這首詩暗藏玄機
    楊貴妃是歷史上不可缺少的人物,被人們譽為史上四大美人之一,也被一些人稱為「紅顏禍水」。楊貴妃生前受到唐玄宗的寵愛,雖然沒有皇后之位,但是皇后的真實身份是皇后。楊貴妃生前是有爭議的,死後仍有爭議。當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逃到馬嵬坡,都說楊貴妃是在這裡被唐玄宗賜下毒而死的。
  • 唐玄宗後宮佳麗三千人,為何獨寵楊貴妃一個人?
    2020-11-10 18:58:04 來源: 小米的旅行課堂 舉報   關於楊貴妃和唐玄宗的這段愛情故事
  • 風流天子唐玄宗為何晚年只愛楊貴妃一人?楊貴妃手段太厲害了
    可是她也做不到讓唐玄宗只愛她一人。武惠妃死後,唐玄宗就把楊貴妃接進了宮。當初,楊貴妃是武惠妃欽點的兒媳婦,可如今卻成了自己的繼任者,如果武惠妃地下有知,不知道會作何感受。楊貴妃初進宮的時候,唐玄宗身邊還有許多美女,除了後宮眾多的妃子之外,他還想把世界上所有好看的姑娘全都帶到宮中。
  • 鄭貴妃死後,為何未按遺旨與萬曆皇帝葬在一起?
    鄭貴妃死後,為何未按遺旨與萬曆皇帝葬在一起?慈聖皇太后告別她為之費盡心血,但仍牽腸掛肚的朱家江山和不爭氣的兒子,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感到深深的內疚,因為自己到底還是辜負了鄭貴妃的一片痴情,沒能把朱常洵立為太子。自己雖貴為天子,而終被群臣所制,讓愛子離京而去。一切都在失去,備受創傷的心中,只剩一個鄭貴妃了。正是出於這種心理,萬曆皇帝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遺命封鄭氏為皇后,死後葬於定陵玄宮。可三百餘年後,定陵玄宮洞開,人們發現,所有的棺床上都沒有鄭貴妃的影子。
  • 唐玄宗40年裡36次到華清池泡澡,楊貴妃日夜跟隨,華清池代表盛唐
    此外,楊貴妃也有自己專屬的澡堂子,規模沒有唐玄宗的大,但是造型卻比較奇特。唐玄宗的澡堂子是四四方方的,楊貴妃的卻有點橢圓形的意思。一到了冬冷春寒的時候,唐玄宗便帶著楊貴妃策馬前往臨潼華清池,到這兒來沒別的事情,就是為了洗個澡。
  • 馬嵬坡,因楊貴妃在此被縊死而出名;絕代美女香消玉殞漫漫黃土塬
    唐玄宗李隆基攜貴妃楊玉環、宰相楊國忠、太子李亨以及諸皇親國戚和心腹宦官,離開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長安,逃往四川。次日響時,大隊人馬行至馬嵬驛,突發兵變。護駕軍士砍殺禍國殃民的宰相楊國忠,並要求唐玄宗立即處死貴妃楊玉環。此時的唐玄宗已是72歲,老態龍鍾。為保全自己的性命,無奈之下賜楊貴妃三尺白綾,令其自縊於馬嵬驛一棵梨樹下。史稱「馬嵬驛兵變」。
  • 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讚美楊貴妃,還是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
    這些的詩句都能體現出李白的性格。有人問,李白是豪放不畏權貴的浪漫主義詩人,又為何會寫下吹捧楊玉環美貌的《清平調》呢?等等,問題來了,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不是吹捧楊貴妃?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其實《清平調》並不一定只是表面上的吹捧,也可能是在譏諷唐玄宗,為什麼這麼說呢?
  • 《長恨歌》中的大唐盛世:唐玄宗與楊貴妃秘史
    01 大唐盛世聊過大宋的仁宗盛世,大唐表示不服,今天就來聊聊大唐。 長恨歌的開篇,非常吸引眼球,說是標題黨也不為過。漢皇,是唐朝詩人的慣用手法,以漢代唐,迴避敏感詞彙,相當於我們現在說太祖,都知道是誰。重色思傾國,說的是玄宗很喜歡美色,整天想著絕色美人。這就很八卦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況九五之尊呢?
  • 戲說歷史:千古美人楊貴妃與唐玄宗真的是真愛嗎?
    唐玄宗與楊貴妃在長生殿發誓,生生世世永不分離,生生世世永為夫婦。七夕節的夜晚,夜色冰涼,星空閃爍。楊玉環和唐朝土地上所有百姓一樣,在這個牛郎織女相會的節日裡,乞巧。在距離長安五六十裡外的驪山長生殿,楊玉環在庭院裡擺上果盤,掛起彩綢,誠心的焚香祈福。已經66歲的唐玄宗,不知何時站在楊貴妃的背後,默默的注視她做著這一切。
  • 紅樓夢:薛寶釵不是楊妃,她是虢國夫人;元春才是楊貴妃
    寶釵聽了大怒,想了一會兒,便冷笑了兩聲,說道:「我倒象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薛寶釵的哥哥薛蟠沒當官。薛寶釵這是罵元春和元春的兄弟都是禍國殃民的楊國忠。因為元春是貴妃,顯然元春是楊貴妃,而且她剛剛省親結束,和楊貴妃一樣顯赫一時。元春的兄弟賈珍和賈璉和楊國忠一樣,沒有本事,卻當了朝廷命官。
  • 唐玄宗那麼寵愛武惠妃,為何不立李瑁為太子?楊貴妃表示很尷尬
    李瑁的媳婦兒成了著名的楊貴妃,這也是唐玄宗所忌憚的。大家是不是對壽王李瑁這個人感覺還挺熟悉的?的確如此,因為他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老婆,叫楊玉環。楊玉環15歲就嫁給了壽王李瑁,據說是在鹹宜公主的婚宴上,壽王李瑁一眼看上了楊玉環,武惠妃還拉著唐玄宗給他們倆主婚。
  • 立仗馬效應:害了唐玄宗,害死了楊貴妃,也葬送了大唐盛世
    李世民虛心納諫,和一眾大臣一起,創造了偉大的「貞觀之治」。唐玄宗早年,頗有曾祖父李世民的遺風,也是虛心納諫。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都是敢於直言之人。唐玄宗不但聽得進真話,還重用這些敢言之人,讓他們擔任宰相職務。唐玄宗和這些大臣一起,創造了著名的「開元盛世」。長孫無忌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 詩興大發卻成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燈泡!
    別說李白刻意拍唐玄宗的馬屁,但誇讚唐玄宗的語義,那是無論如何都逃不了嫌疑的。誰叫我是一個被安排的候選人物呢?此後,唐宮一有活動,李白就作為「記者」,每次都報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活動,以及他們的愛情豔事。那年,一代詩仙大才子李白可謂盡職盡責:唐玄宗和楊貴妃遊宜春苑,他報導了《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暮春,唐玄宗與楊貴妃於興慶宮沉香亭賞牡丹,玄宗想要聽新詞入曲的演唱,李白不但作了《清平調》的詞,還同樣寫了新聞的報導;入夏,玄宗泛舟白蓮池,李白又報導了《白蓮花開序》;緊接著是《春日行》
  • 三神入唐刺玄宗,楊貴妃為何在日本傳說中,成了護國的女刺客?
    此刻,玄宗駐足東望長安,殘陽如血,失去帝國控制的唐玄宗感到分外沮喪,他是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會成為第一位被逼逃出長安的大唐君王。當年北面吉利可汗率領百萬突厥狼騎進犯,長安危亡在即,即便如此,昔日的太宗皇帝都沒有退縮,人家誓死守衛國門,而自己卻最終選擇了怯懦逃亡。
  • 楊貴妃幫安祿山洗澡,被抓傷隱私部位,唐玄宗親自觀看不怒還賞賜
    楊貴妃和唐玄宗的風流不僅從側面說明了唐朝風氣的開放,還說明倫理對他們的約束力不大。據野史傳說,安祿山是唐玄宗的養子(楊貴妃是養母),楊貴妃還為他洗過澡。過分的是,安祿山洗澡時撓傷楊貴妃的隱私部位,還獲得了唐玄宗的獎勵。那是怎麼回事。第一,楊貴妃帶著安祿山洗澡。從唐太宗開始,歷代皇帝都開始幹涉史官的記錄。
  • 唐玄宗和楊玉環,明明輩分不適合,為何朝中大臣沒人反對?
    《長恨歌》家喻戶曉,這首詩歌裡面描繪了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楊貴妃最後的結局很悽慘,唐玄宗也因為楊貴妃的離去而鬱鬱寡歡,不過在楊玉環嫁給唐玄宗以前,他們之間的輩分按理來說是絕對不可能在一起的,因為楊玉環本是唐玄宗的兒媳婦。
  • 「原創」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有愛情嗎?
    馬嵬坡因唐代設立驛站和「馬嵬兵變」而留名史冊,公元755年,安史之亂暴發,唐玄宗和愛妃楊玉環西逃途中,行至興平馬嵬,將士們因痛恨紅顏誤國,導致江山淪陷,一致要求玄宗賜死罪魂禍首楊氏兄妹,隨後軍士們誅殺了楊國忠,玄宗無奈只得賜死楊貴妃
  • 楊貴妃為何必須死?王和尚解詩:杜甫哀江頭,為何入選唐詩三百首
    這首詩為何如此出名?它所表達的思想內涵是什麼? 今天,王和尚就來分析一下,楊貴妃之死,為何意味著大唐盛世的衰落? 01.背景:杜甫為何緬懷楊貴妃,楊貴妃象徵大唐盛世 先交代一下背景,兩個主要人物:杜甫和楊貴妃。
  • 唐玄宗的真愛,換人換馬日行千裡,只是為了讓楊貴妃吃是新鮮荔枝
    楊貴妃,原名楊玉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唐玄宗,中國史上最傑出的君王之一。當唐玄宗遇到楊玉環,那便是典型的美女配英雄。當然他倆的愛情故事,也一直被世人流傳。特別是關於楊貴妃吃荔枝的故事,更上流傳廣泛。